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莹 孙沫逸 +31 位作者 郭伟 廖贵清 唐瞻贵 李龙江 冉伟 任国欣 孙志军 孟箭 刘绍严 尚伟 张杰 何悦 李春洁 杨凯 龚忠诚 李吉辰 席庆 李刚 韩冰 陈彦平 常群安 吴亚东 麦华明 章杰 冷卫东 夏凌云 吴炜 杨向明 张春谊 杨帆 王艳平 曹田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吞咽障碍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但可导致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吞... 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吞咽障碍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但可导致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吞咽障碍的问题尚缺乏一个系统的评估和康复治疗管理方案。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从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和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吞咽障碍 康复管理
下载PDF
保持下颌骨完整性改良联合根治术在中晚期舌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廖贵清 唐海阔 黄洪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改良舌鳞癌联合根治术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在研究舌外肌、舌下腺及下颌骨的特点,以及颌周淋巴引流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临床39例T3-T4舌鳞癌病例,行改良联合根治术,保留下颌骨及牙槽突的完整... 目的:探讨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改良舌鳞癌联合根治术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在研究舌外肌、舌下腺及下颌骨的特点,以及颌周淋巴引流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临床39例T3-T4舌鳞癌病例,行改良联合根治术,保留下颌骨及牙槽突的完整性。结果:39例均保存下颌骨及牙槽突的完整性,其中直接拉拢缝合9例,30例采用组织瓣修复舌及口底缺损,所有病例均保存良好的咬合功能;术后1年原发灶复发1例,3年原发灶复发9例,淋巴及远处转移5例;3年生存率为(61.72±5.44)%。结论:对于未侵犯下颌骨内侧黏膜的舌鳞癌病例,改良的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联合根治术能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而不影响对原发灶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舌鳞癌 下颌骨完整性 改良联合根治术
下载PDF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廖贵清 侯劲松 黄洪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对口腔癌及口咽癌颈淋巴清扫术中保存颈内静脉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 10年内所行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病例资料。比较 2种术式的术后面部水肿和颅内高压持续时间... 目的 :对口腔癌及口咽癌颈淋巴清扫术中保存颈内静脉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 10年内所行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病例资料。比较 2种术式的术后面部水肿和颅内高压持续时间及程度、2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颌面部水肿和头晕症状程度轻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持续时间缩短。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是 72 .6%和 5 3 .3 % ,局部复发率 5 .1% ;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是 75 .2 %和 5 7.8% ,局部复发率 4.8%。二者 3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经典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临床疗效相近 ,术后并发症轻 ,且能保存颈内静脉 ,为可能的再次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肿瘤 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下载PDF
兔VX_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廖贵清 田军 +5 位作者 刘海潮 杜日昌 李传真 李清 王敬旭 李国永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稳定的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制备VX2肿瘤荷瘤种兔后,将荷瘤种兔新鲜鳞癌组织块移植于24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舌侧缘中1/3黏膜下,制成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荷瘤动物随机分为2组,第1... 目的: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稳定的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制备VX2肿瘤荷瘤种兔后,将荷瘤种兔新鲜鳞癌组织块移植于24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舌侧缘中1/3黏膜下,制成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荷瘤动物随机分为2组,第1组(n=6)不同时期分批处死,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第2组(n=14)作为对照组,观察荷瘤动物的自然生存期。结果:成瘤率为83.3%(20/24);移植瘤的组织学特征与移植于兔其他部位的VX2肿瘤基本一致,在舌体内浸润性生长并向周围侵袭、扩散,符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该模型成瘤率高,潜伏期短,生长迅速,生物学特性稳定,易于复制,接近人舌鳞癌的临床特征,较客观地反映了舌癌的生物学行为,为舌鳞癌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大型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VX2肿瘤细胞株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累及相邻器官的晚期舌癌的手术治疗:附1例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廖贵清 苏宇雄 +4 位作者 侯劲松 杨小平 曾融生 陈亦阳 汪大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09-311,共3页
报告1例晚期舌癌患者实施多器官联合切除同期双游离瓣修复术,术中切除全舌、双侧口底、右下颌骨及左下颌骨颏部、部分右上颌骨、右软腭、右扁桃体、会厌、舌骨及全喉,制备右腓骨肌瓣、左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硬组织复合缺损,临床疗效... 报告1例晚期舌癌患者实施多器官联合切除同期双游离瓣修复术,术中切除全舌、双侧口底、右下颌骨及左下颌骨颏部、部分右上颌骨、右软腭、右扁桃体、会厌、舌骨及全喉,制备右腓骨肌瓣、左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硬组织复合缺损,临床疗效满意。推荐对晚期口腔癌患者施行救治性外科及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救治性外科 皮瓣
下载PDF
Tca8113细胞exosomes的制备、鉴定及体外抗瘤作用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廖贵清 李金 +3 位作者 冯炼强 刘海潮 苏宇雄 骆晓枫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舌癌Tca8113细胞能否分泌exosomes,为口腔肿瘤的免疫治疗寻找新方法。方法:采用超速离心及差异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从Tca8113细胞中分离并纯化exosomes,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Westernblot分析其表面蛋白成分,最后通过与树突... 目的:探讨舌癌Tca8113细胞能否分泌exosomes,为口腔肿瘤的免疫治疗寻找新方法。方法:采用超速离心及差异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从Tca8113细胞中分离并纯化exosomes,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Westernblot分析其表面蛋白成分,最后通过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等介导的细胞毒性实验来观察exosomes体外抗肿瘤效应。结果:从Tca8113细胞中成功分离并纯化出exosomes,其结构及携带蛋白与其他细胞来源的相似,并发现其分泌的exosomes还携带有肿瘤抗原MAGE蛋白。体外抗瘤实验表明:负载exosomes的DC诱导的CTL对Tca8113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未负载exosomes的DC诱导的CTL及加IL-2培养的T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舌癌Tca8113细胞能分泌exosomes,exosomes携带各种与肿瘤免疫相关的蛋白,负载DC后,可以诱导T细胞成为抗原特异性CTL,具有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为口腔肿瘤的免疫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S 舌癌TCA8113细胞 肿瘤免疫 树突状细胞(DC)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 被引量:3
7
作者 廖贵清 郑广森 苏宇雄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修复重建 口腔颌面部缺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先天缺陷 生活质量 外科临床
下载PDF
犬半舌同种异体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8
作者 廖贵清 李清 +4 位作者 苏宇雄 刘海潮 李金 李传真 王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建立犬半舌同种异体移植模型,探讨舌同种异体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选用8只Beagle犬分别作为供/受体,随机配成4对。供/受体同时进行吻合血管神经的右侧半舌交换移植手术。配对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不用免疫抑制剂(A组),实验组使用免... 目的:建立犬半舌同种异体移植模型,探讨舌同种异体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选用8只Beagle犬分别作为供/受体,随机配成4对。供/受体同时进行吻合血管神经的右侧半舌交换移植手术。配对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不用免疫抑制剂(A组),实验组使用免疫抑制剂(B组)。术后观察移植半舌的大体情况,对存活100d动物的舌下神经进行电生理检测。结果:A组动物均发生急性排斥反应。B组动物中,1只出现不可逆转的排斥反应,2只动物因颈部感染死亡,1只术后存活100d,移植物完全成活,电生理实验发现舌下神经传导功能部分恢复。结论:采用非同胞Beagle犬进行半舌同种异体移植是可行的。先使用环孢素大剂量冲击再小剂量维持,可以获得较好的抗排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口腔癌TIL的表型及细胞毒活性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廖贵清 陈卓辉 毛祖彝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作者在成功地建立了口腔癌TIL的分离、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单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和H^3-TDR释放法,对10例口腔癌TIL的表型及功能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发现新分离TIL中CD_3^+、CD_4^+、CD_8^+较低,体外培养后,TIL中各亚群均有增... 作者在成功地建立了口腔癌TIL的分离、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单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和H^3-TDR释放法,对10例口腔癌TIL的表型及功能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发现新分离TIL中CD_3^+、CD_4^+、CD_8^+较低,体外培养后,TIL中各亚群均有增加,但以CD_3^+、CD_8^+增加为主;新分离TIL的NK和LAK活性分别为10%和10.5%,随体外培养时间延长,其细胞毒活性增强,在4周时达高峰。NK和LAK活性分别为50%和44.8%。4周后,其活性开始降低。提示口腔癌TIL的临床应用时机为培养4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表型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大鼠舌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贵清 李传真 +5 位作者 李清 苏宇雄 刘海潮 李金 王勤 区德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舌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断颈处死出生后1d的SD大鼠,70%乙醇浸泡3~5min,切取舌体及下颌骨。以DMEM/F12作为基础培养液,原代培养舌背黏膜上皮。当细胞铺满整个培养瓶底70%时,进行细胞传代。采用... 目的:探讨舌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断颈处死出生后1d的SD大鼠,70%乙醇浸泡3~5min,切取舌体及下颌骨。以DMEM/F12作为基础培养液,原代培养舌背黏膜上皮。当细胞铺满整个培养瓶底70%时,进行细胞传代。采用广谱角蛋白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法对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接种时,原代细胞形状、大小不等,呈多样性,表现为多角状扁平细胞、体积较大的球形细胞和体积较小的球形细胞。大多数细胞在培养24h后贴壁;培养3d后,细胞增殖形成许多小而不规则的细胞克隆或集落,开始进入指数增殖阶段,形成细胞团块。随着时间推移,细胞团块周围结构疏松,间隙增大,细胞团块不断增大,融合、连接成片,排列成铺路石状,可传3~4代。结论: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液,可成功地培养出舌背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背黏膜 上皮细胞 培养 大鼠
下载PDF
口腔癌TIL的提取、培养、表型分析及体外抗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贵清 毛祖彝 +3 位作者 章崇杰 刘杰 张平 魏大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对9例口腔癌手术切除的原发灶肿瘤标本的TIL进行了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表型分析及NK和LAK活性测定。其中8例扩增获得成功,扩增倍数为10~1200(平均472.2)倍。表型分析表明,扩增后的TIL中CD,CD... 本文对9例口腔癌手术切除的原发灶肿瘤标本的TIL进行了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表型分析及NK和LAK活性测定。其中8例扩增获得成功,扩增倍数为10~1200(平均472.2)倍。表型分析表明,扩增后的TIL中CD,CD和CD均有增加,但以CD、CD为主。抗瘤活性在培养4周左右达最高峰;NK和LAK活性分别为52%和44%。全部病例经肉汤培养基、沙氏培养基、支原体检测药盒及家兔发热试验未检测到细菌、真菌、支原体及热原质。本研究提示,口腔癌TIL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口腔肿瘤 制备
下载PDF
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贵清 李国永 +1 位作者 蔡斌 周晓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60-262,273,共4页
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12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 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 Gy。3个月后在两组动物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 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12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 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 Gy。3个月后在两组动物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张器,经5 d延迟期后开始牵张,速率为1 mm/d,0.5 mm/次,2次/d,连续7 d,共延长下颌骨7mm。分别在固定期的第4、6周处死动物12只,取下颌骨双侧新生骨痂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其成骨特征。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牵张区以膜内成骨为主,放疗组有更多的软骨形成,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新骨骨小梁细小,稀疏。结论放射损伤区牵张成骨是可行的,但成骨质量较差,成骨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放射线促进了软骨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放射疗法 组织学
下载PDF
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联合放疗对小鼠宫颈癌U_(14)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贵清 毛祖彝 徐平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8-259,共2页
利用Rosenberg实验室建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制备方法对小鼠宫颈癌TIL进行分离培养,在建立小鼠宫颈癌U14移植瘤的基础上,用TIL联合局部放疗治疗,观察抗瘤作用。结果发现,小鼠TIL及放疗对小鼠宫颈癌... 利用Rosenberg实验室建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制备方法对小鼠宫颈癌TIL进行分离培养,在建立小鼠宫颈癌U14移植瘤的基础上,用TIL联合局部放疗治疗,观察抗瘤作用。结果发现,小鼠TIL及放疗对小鼠宫颈癌U14均有较好的抑制生长作用,二者联合使用,其抑瘤作用更强,E/O值为1.1。提示,TIL治疗与放疗存在相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疗法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口腔肿瘤
下载PDF
局部注射人舌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动物模型体内的动态分布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贵清 毛祖彝 徐平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体外培养4周的人舌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建立人舌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基础上,作3H-TIL的瘤周注射,通过检测每克组织的放射活性间接反映3H-TIL在体内的动态分布。结果... 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体外培养4周的人舌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建立人舌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基础上,作3H-TIL的瘤周注射,通过检测每克组织的放射活性间接反映3H-TIL在体内的动态分布。结果发现,人舌癌TIL瘤周注射后分布到全身各器官组织中;在肿瘤组织的聚集量是正常组织的2.1~30倍,并且能聚集在远离注射部位的肿瘤组织。肿瘤组织离注射部位越近,其聚集量越多。提示,人舌癌TIL的瘤周局部注射可望发挥更好的抗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瘤周注射 动态分布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下载PDF
放疗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骨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贵清 李国永 +1 位作者 蔡斌 李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DO)的可行性及其骨再生的特点。方法:将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6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y/次,隔天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Gy。3个月后,在2组动物下颌骨的...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DO)的可行性及其骨再生的特点。方法:将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6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y/次,隔天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Gy。3个月后,在2组动物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张器,经5天延迟期开始牵张,速率为1mm/d,0.5mm/次,每天2次,连续7d,共延长下颌骨7mm。固定期的第4、6周拍摄下颌骨侧位X线片,取双侧新生骨痂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其成骨特征。结果:X线片显示,2组动物同一固定时间牵张间隙内透射密度无明显差异;组织学观察显示,牵张区以膜内成骨为主,但放疗组有更多的软骨形成,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新骨骨小梁细小、稀疏;扫描电镜示固定第6周时,放疗组新骨不如未放疗组致密、成熟。结论:在兔下颌骨放射损伤区行DO是可行的,但成骨质量较差,成骨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放射线照射可促进软骨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牵张成骨 骨再生 放疗
下载PDF
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的供体制备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贵清 苏宇雄 +3 位作者 沙翔垠 陈家祺 许扬滨 向剑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8-320,共3页
采用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9例重症干眼症患者。1例患者部分移植腺体坏死;1例患者发生下颌下腺导管瘘;其余7例术后恢复良好。3个月后随访,1例眼干症状改善,人工泪液使用减少,其余8例眼干症状改善明显或基本消失,停用人工泪液,临床... 采用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9例重症干眼症患者。1例患者部分移植腺体坏死;1例患者发生下颌下腺导管瘘;其余7例术后恢复良好。3个月后随访,1例眼干症状改善,人工泪液使用减少,其余8例眼干症状改善明显或基本消失,停用人工泪液,临床疗效满意。认为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的疗效确切,成功率较高,是目前值得推荐的治疗重症干眼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移植 角膜疾病
下载PDF
口腔癌相关吞咽障碍评估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廖贵清 卢涣滋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6期341-346,共6页
吞咽是人类基本生理功能之一,口腔癌术后可导致患者吞咽功能受损,严重者可致吞咽障碍。目前国内外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种类繁多,包括床旁评估、量表评估、影像学评估、吞咽过程中压力或肌电参数测量评估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统一标... 吞咽是人类基本生理功能之一,口腔癌术后可导致患者吞咽功能受损,严重者可致吞咽障碍。目前国内外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种类繁多,包括床旁评估、量表评估、影像学评估、吞咽过程中压力或肌电参数测量评估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国内外口腔癌相关吞咽障碍评估方法作一概括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口腔癌 评估方法 床旁评估 影像学评估
下载PDF
静脉回输入舌癌TIL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贵清 毛祖彝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为研究舌癌TIL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方法:应用H3-TdR标记体外培养4周的人舌癌TIL,在建立人舌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TIL的尾静脉注射;分别在注射后12h、24h、48h和168h等不同... 目的:为研究舌癌TIL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方法:应用H3-TdR标记体外培养4周的人舌癌TIL,在建立人舌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TIL的尾静脉注射;分别在注射后12h、24h、48h和168h等不同时间取肿瘤组织,瘤周组织,心,肝,脾,肺,肾及颊、舌、颈等正常组织,以每克组织中的放射活性来间接反映TIL静脉注射后的体内动态分布。结果:人舌癌TIL具有较强的靶向聚集作用,在肿瘤组织中的聚集量较正常组织更多,聚集速度更快。结论:舌癌TIL具有较强的抗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舌瘤 动态分布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近期复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贵清 黄洪章 +4 位作者 曾融生 杨小平 郑有华 何一青 陈卓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近期复发的原因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近 5年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2 0 0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对其进行一年的随访观察并对复发病例进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近期复发的原因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近 5年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2 0 0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对其进行一年的随访观察并对复发病例进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近期复发率为 2 0 .5 % ,复发时间为术后 2周~ 12个月 (平均 4.5个月 ) ;在鳞癌中 ,舌根癌、舌缘中后份癌复发率较舌背及舌前份癌高 ,颊癌复发率也较高 ,本组资料中的唇癌、口底癌、牙龈癌及皮肤癌未见复发 ;恶性黑色素瘤 ,尤文氏肉瘤、横纹肌肉瘤及恶性神经鞘膜瘤等复发机率大 ;浸润型癌肿较外生型和溃疡型复发率高 ;复发与是否配合术后放疗、化疗 ,是否进行组织缺损的同期修复无关。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近期复发率较高 ,其复发与原发灶部位、生长方式及病理类型有关 ,与是否配合术后放疗、化疗 ,是否进行组织缺损的同期修复无关 ,在手术操作方面需要强调无瘤观念和无瘤操作原则。复发病例的外科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术后 复发 临床分析 病因学 外科处理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分类 被引量:16
20
作者 廖贵清 苏宇雄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2期57-59,共3页
下颌骨缺损可导致严重的外形与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颌骨缺损的分类对规范临床治疗、指导修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了国内外各种下颌骨缺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下颌骨缺损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并且初步探讨了新分类方... 下颌骨缺损可导致严重的外形与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颌骨缺损的分类对规范临床治疗、指导修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了国内外各种下颌骨缺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下颌骨缺损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并且初步探讨了新分类方法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骨缺损分类 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