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碱通过调控TGF-β1/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
1
作者 徐莉 廖赵妹 +2 位作者 苏小燕 吕华龙 陈剑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6-32,55,共8页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 为了研究麻黄碱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nuclear factor-κB,TGF-β1/NF-κB)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碱低剂量组、麻黄碱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并利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哮喘模型。药物处理14 d后,通过无创性肺功能检测法测量小鼠气道反应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 staining)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分析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的炎症细胞比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 E)的表达水平及BALF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GF-β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麻黄碱可以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 E及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IL-5、IL-6、IL-13、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肺组织中TGF-β1/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由OVA诱导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并改善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哮喘 气道炎症 抗炎 TGF-β1/NF-κB通路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8、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2
作者 徐莉 陈运旺 +2 位作者 廖赵妹 林强 陈乙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哮喘门诊2023年1-6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组(22例)、中...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哮喘门诊2023年1-6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27例)和重度组(11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就诊的60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的非哮喘患儿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间的血清IL-8、IL-3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8、IL-33水平与各项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儿血清IL-8、IL-33对重度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用力呼气50%时的瞬间流速(FEF50%)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8和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IL-8和IL-33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8、IL-3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和IL-33联合检测诊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大于血清IL-8(0.660)和IL-33(0.681)单独检测的AUC(Z=2.579、1.978,P=0.023、0.047)。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8和IL-33水平与各肺功能指标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33 肺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JNK/CCl2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募集并促进PM(2.5)颗粒物暴露诱导的幼年大鼠过敏性气道炎症
3
作者 岑红霞 蔡思铭 +1 位作者 姜虹羽 廖赵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0-725,共6页
目的:基于JNK/CCl2信号通路诱导的巨噬细胞募集探讨PM(2.5)暴露对幼年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幼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其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PM(2.5)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颗粒物暴露,PM(2.5)+茴香霉素组幼年... 目的:基于JNK/CCl2信号通路诱导的巨噬细胞募集探讨PM(2.5)暴露对幼年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幼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其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PM(2.5)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颗粒物暴露,PM(2.5)+茴香霉素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JNK的激活剂茴香霉素,PM(2.5)+SP600125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JNK拮抗剂SP600125,PM(2.5)+吡非尼酮组幼年大鼠接受PM(2.5)暴露以及静脉注射CCl2拮抗剂吡非尼酮。安乐死幼年大鼠取肺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JNK、磷酸化的JNK(p-JNK)和C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肺部气道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肺支气管炎症评分。流式细胞术分析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含量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幼年大鼠的肺泡灌洗液中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各组间JNK、p-JNK、CCl2的表达水平(F=205.296、950.408、260.019;均P<0.001),巨噬细胞含量(F=48.414;P<0.001),肺支气管炎症评分(F=101.703;P<0.001)以及IL-6(H=44.890;P<0.001)、IL-1β(H=42.071;P<0.001)、TNF-α(F=297.154;P<0.001)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M(2.5)组JNK/CCl2通路蛋白JNK、p-JNK、CCl2的表达上调(均P<0.05),同时巨噬细胞含量增加(P<0.05),肺支气管炎症评分升高(P<0.05),IL-6、IL-1β、TNF-α水平上调(均P<0.05)。与PM(2.5)组相比,PM(2.5)+茴香霉素组中巨噬细胞含量均上调(P<0.05),肺支气管炎症评分升高(P<0.05),另外IL-6、IL-1β、TNF-α的水平升高(均P<0.05),且JNK、p-JNK、CCl2的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PM(2.5)组相比,PM(2.5)+SP600125组、PM(2.5)+吡非尼酮组的巨噬细胞含量均下调(P<0.05),且肺支气管炎症评分降低(P<0.05),另外IL-6、IL-1β、TNF-α的水平均下调(均P<0.05)。与PM(2.5)组相比,PM(2.5)+SP600125组的JNK、p-JNK、CCl2的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PM(2.5)+吡非尼酮组的CCl2的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结论:JNK/CCl2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募集促进PM(2.5)颗粒物暴露诱导的幼年大鼠过敏性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NK/CCl2通路 巨噬细胞 PM(2.5) 幼年大鼠 气道炎症
下载PDF
miR-1294靶向SOX15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岑红霞 蔡思铭 +2 位作者 姜虹羽 廖赵妹 韩栋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4-351,共8页
目的:探讨miRNA异常表达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ALL患儿和健康受试者各15例,对其骨髓细胞进行miRNA测序,并使用qRT-PCR进行验证。... 目的:探讨miRNA异常表达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ALL患儿和健康受试者各15例,对其骨髓细胞进行miRNA测序,并使用qRT-PCR进行验证。将miR-1294和miR-1294抑制分子(miR-1294-inhibitor)转染至Nalm-6细胞,通过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Nalm-6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Nalm-6细胞凋亡情况。对miR-1294进行生物学预测,寻找靶基因,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将si-SOX15转染至Nalm-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验证si-SOX15对Nalm-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ALL患者骨髓细胞中有22个miRNA显著上调,其中miR-1294上调最为显著。此外,在ALL患者骨髓细胞中SOX15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NC组相比,miR-1294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速度增加、集落形成数量增多,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与NC组相比,miR-1294-inhibitor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集落形成数量减少,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miR-1294与SOX15的3'UTR区存在碱基互补对,miR-1294直接靶向SOX15。在ALL细胞中,miR-1294和SOX15的表达呈负相关。与si-NC组相比,si-SOX15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速度增加,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miR-1294能够靶向抑制SOX15表达,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ALL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最终影响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IRNA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增殖
原文传递
RGS4蛋白、CXCR4、TOPOⅡα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莉 陈运旺 +2 位作者 廖赵妹 林强 陈乙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93-1797,共5页
目的探究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GS4)、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究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GS4)、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肾母细胞瘤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留距离癌组织边缘>4 cm的癌旁组织40例作为对照。探究RGS4蛋白、CXCR4、TOPOⅡα表达水平与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对比,肾母细胞瘤组织中TOPOⅡα、CXCR4的高表达率升高,RGS4蛋白高表达率下降(P<0.05)。RGS4蛋白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种类、复发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CXCR4、TOPOⅡα与其呈正相关(P<0.05)。RGS4蛋白、CXCR4、TOPOⅡα与复发转移、病理种类、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RGS4蛋白高表达者总生存率较高,CXCR4、TOPOⅡα高表达的患儿总生存率较低。结论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RGS4蛋白、CXCR4及TOPOⅡα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变化和预后生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 选择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 拓扑异构酶Ⅱα
下载PDF
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咖啡因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血气炎症指标及肺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小伟 苏红苗 廖赵妹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709-1714,共6页
目的:探究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咖啡因对新生儿肺透膜病患儿血气、炎症指标及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透膜病患儿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对患儿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究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咖啡因对新生儿肺透膜病患儿血气、炎症指标及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透膜病患儿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对患儿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n=72)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患儿(n=73)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咖啡因治疗,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循环功能情况,比较其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30%)高于对照组(73.61%),P<0.05。经治疗,患儿的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pO_(2)、BE及pH值显著升高,但患儿的pCO_(2)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6及LDH处于相同水平(P>0.05);治疗后,患儿的IL-6水平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DH水平随时间推移不断降低,观察组的IL-6及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应时间节点(P<0.05)。两组治疗前肺循环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患儿的血管外肺水含量、肺循环阻力、平均肺动脉压均有所降低,右室每搏功指数升高,且观察组患儿升高幅度及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时,采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咖啡因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循环功能、血气及炎症指标,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咖啡因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血气指标 炎症指标 肺循环功能
下载PDF
首剂抗生素用药时间对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小伟 廖赵妹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7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究首剂抗生素用药时间对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琼海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80例新生儿轻型肺炎患儿,根据首剂抗生素使用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出生至用药时间<1 h,n=20)、B组(出生至用药时间... 目的:探究首剂抗生素用药时间对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琼海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80例新生儿轻型肺炎患儿,根据首剂抗生素使用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出生至用药时间<1 h,n=20)、B组(出生至用药时间≥1 h且<2 h,n=20)、C组(出生至用药时间≥2 h且<3 h,n=20)、D组(出生至用药时间≥3 h,n=20)。评估四组的临床疗效、体温、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恢复情况、乳酸恢复正常时间、家属满意度。结果:A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5.00%,与B组的75.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D组的55.00%(P<0.05)。C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P<0.05)。A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体温、乳酸、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儿的住院时间、PCT、体温、白细胞计数、CRP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D组(P<0.05),C组患儿的乳酸恢复正常时间与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儿的住院时间、PCT、体温、白细胞计数、CRP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B组(P<0.05)。A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为70.00%,与B组的80.00%以及D组的60.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D组的60.00%(P<0.05)。C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患儿出生后≥2 h且<3 h之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能够缩短其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促进炎症因子恢复至正常水平,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剂抗生素 新生儿肺炎 炎症因子恢复情况 住院时间 家属满意度
下载PDF
MiR-125b-5p靶向BACH1增强β-地中海贫血单核细胞吞噬活性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岑红霞 蔡思铭 +1 位作者 姜虹羽 廖赵妹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45-2250,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5b-5p通过靶向BACH1增强β-地中海贫血(β-thal)单核细胞吞噬活性的机制。方法收集健康儿童与HbE型β-thal(HbE/β-thal)患儿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型,qRT-PCR法测定miR-125b-5p的表达量,分析HbE/... 目的探讨miR-125b-5p通过靶向BACH1增强β-地中海贫血(β-thal)单核细胞吞噬活性的机制。方法收集健康儿童与HbE型β-thal(HbE/β-thal)患儿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型,qRT-PCR法测定miR-125b-5p的表达量,分析HbE/β-thal患儿miR-125b-5p表达与病情及激活表型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验miR-125b-5p与BACH1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BACH1与HO-1的表达量,在正常PBMC中同时上调miR-125b-5p与BACH1,在HbE/β-thal来源PBMC中同时下调miR-125b-5p与BACH1,测定PBMC吞噬活性的变化。结果2组儿童PBMC数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HbE/β-tha患儿CD14hiCD16+表型PBMC比例增加(P<0.05),HbE/β-thal患儿PBMC内miR-125b-5p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儿童(P<0.05),miR-125b-5p的表达与RBC计数、Hb含量、Hct、MCH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CD14hiCD16+比例呈现正相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与western blot证实miR-125b-5p能靶向抑制BACH1表达(P<0.05),且与正常儿童比较,HbE/β-thal患儿PBMC中BACH1表达量降低(P<0.05),而HO-1表达量升高(P<0.05);miR-125b-5p上调可以显著增强健康儿童来源PBMC的吞噬能力(P<0.05),而过表达BACH1能逆转该情况(P<0.05),相反,抑制miR-125b-5p能降低具有高吞噬能力的HbE/β-thal患儿来源PBMC的吞噬活性(P<0.05),而抑制BACH1能逆转该现象(P<0.05)。结论miR-125b-5p通过抑制BACH1来增强HbE/β-thal患儿PBMC吞噬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5p HbE型β-地中海贫血 单核细胞 吞噬 BTB结构域和CNC同系物1
下载PDF
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SCN1A CDKL5基因突变特点与临床特征
9
作者 廖赵妹 蔡思铭 +2 位作者 陈剑标 吕华龙 雷智贤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早发性癫痫脑病(early-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OEE)患儿SCN1A、CDKL5基因突变的特点,并总结其具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 目的:探讨早发性癫痫脑病(early-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OEE)患儿SCN1A、CDKL5基因突变的特点,并总结其具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儿及相关家庭成员外周血,患儿外周血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分析患儿癫痫基因,家庭成员外周血采用sanger测序排查,并利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Ie ligation-dependen,probe amplification,MLPA)筛查SCN1A、CDKL5基因突变阴性患儿大片基因片段。结果:40例EOEE患儿中,有男性12例,女性28例,疾病发作时间为出生后6d至18个月(10.11±4.29)个月。存在23例患儿出现婴儿痉挛症,10例出现出现非特异性EOEE疾病,4例出现Dravet综合征,3例出现大田原综合征。40例患儿中共发现32例(80.00%)SCNIA、CDKL5基因突变,其中17例(42.50%)患儿SCNIA基因突变,15例(37.50%)患儿CDKL5基因突变,包括17例(42.50%)错义突变,3例(7.50%)插入突变,3例(7.50%)无义突变,3例(7.50%)剪切位点突变,6例(15.00%)微小缺失突变。在32例SCNIA、CDKL5基因突变的患儿中,有27例(84.38%)患儿首次发病出现无热惊厥,6例(18.75%)患儿伴有强直阵挛,3例(9.38%)患儿伴有全身痉挛,随着病情发展有5例(15.63%)患儿出现痉挛。32例SCNIA、CDKL5基因突变患儿中,尚无患儿具备有意义语言和独立行走能力,21例(65.63%)患儿独坐时间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28例(87.50%)患儿具有孤独症征兆,11例(34.38%)存在手足功能低刻板和身体发育缓慢情况。结论:SCN1A、CDKL5基因突变相关的EOEE疾病在患儿群体中发病较早,且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需在早期抗癫痫药物和食疗基础上探索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此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癫痫脑病 基因突变Dravet综合征 大田原综合征 钠通道蛋白编码基因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样5
下载PDF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肝脏》 2021年第8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2例,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记...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2例,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记录肠外营养治疗后第1、2、3周直接胆红素(D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PLT),计算APRI值。结果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一周PNAC组APRI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5),DB、AST和PL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二周PNAC组APRI和DB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1),PLT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5),AS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三周PNAC组APRI、DB和AST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5和P<0.01),PLT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1)。APRI曲线下面积为0.701,截断值取0.43,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73.1%。结论PNAC早产儿APRI会显著升高,早期监控APRI有利于PNAC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 早产儿
下载PDF
难治性肺炎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RP、WBC、PCT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廖赵妹 蔡思铭 +2 位作者 陈剑标 吕华龙 雷智贤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48-51,67,共5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RMPP)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213例RMPP患儿及87例普通肺炎(GMPP)患儿临床资料.采集...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RMPP)患儿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213例RMPP患儿及87例普通肺炎(GMPP)患儿临床资料.采集两组患儿外周血检测免疫球蛋白、CRP、WBC、PCT水平,并采集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免疫球蛋白、CRP、WBC、PCT水平对RMPP鉴别诊断价值.结果:213例RMPP患儿共检出158株病原菌,98株革兰阴性菌、60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9株)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31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为主.药敏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敏感;肺炎链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莫西沙星、利福平敏感.两组患儿IgA、WBC水平比较无差异;RMPP组患儿IgG、IgM、CRP、PCT水平高于GMPP组患儿.ROC曲线显示,IgG、IgM、CRP、PCT对RMPP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AUC=0.770、0.778、0.824、0.806,P<0.001),且四项联合(AUC=0.902,P<0.001)鉴别诊断价值较高.结论:RMPP患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验性治疗时需覆盖以上病原体,并尽早检测病原学,疗效欠佳时需考虑耐药情况,并及时依据药敏结果予以目标性治疗.其IgG、IgM、CRP、PCT水平明显高于GMPP患儿,而RMPP不会对WBC造成较大影响,联合检测IgG、IgM、CRP、PCT可用于RMPP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 病原菌特点 免疫球蛋白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9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9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2 mg/(kg·d),2次/d,最大剂量<6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 mg/(kg·d),3次/d,剂量<30 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球蛋白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Treg)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治疗后,两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M和球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gG、IgM和球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升高患儿Treg细胞比例和IL-10因子水平,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泼尼松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CV-A16感染沙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CV-A16感染后宿主的外周血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报道较少,也未见有关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在感染前后的表达变化。为了分析CV-A16感染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沙鼠...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CV-A16感染后宿主的外周血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报道较少,也未见有关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在感染前后的表达变化。为了分析CV-A16感染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沙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动态变化。通过腹腔注射CV-A16构建CV-A16感染发病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检测病毒载量、血清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动态变化。CV-A16感染后重症沙鼠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程度、临床症状分值以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轻症沙鼠,并且重症沙鼠外周血白细胞比例和升高趋势总体上高于轻症感染沙鼠;重症感染沙鼠全血中细胞因子IL-2、IL-12、IFN-γ和TNF-α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IL-4、IL-10、IL-8和IP-10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并且CV-A16感染后重症沙鼠血清中的TNF-α和IFN-γ含量显著上升,IL-8和IP-10的含量显著下降。结论为重症沙鼠全血和血清中存在多种趋化和炎症因子上调,可能与Th1炎症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沙鼠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手足口病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