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丁丁作品
1
作者 张丁丁 《七彩语文(初中)》 2019年第1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张丁
原文传递
多夹层顶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毅 周余 +2 位作者 高靖博 张丁丁 郝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2,共6页
采空区遗煤自燃属于煤矿重要灾害。为探究其自燃“三带”分布规律,以高家窑煤矿52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测定煤相关自然发火特性参数,现场布置运输巷与回风巷两侧的温度与气体采集系统,Fluent模拟采空区风流速度等方法,对5... 采空区遗煤自燃属于煤矿重要灾害。为探究其自燃“三带”分布规律,以高家窑煤矿52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测定煤相关自然发火特性参数,现场布置运输巷与回风巷两侧的温度与气体采集系统,Fluent模拟采空区风流速度等方法,对5203综放工作面“三带”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以温度为划分标准的“三带”范围与氧气浓度划分的范围相近,以氧气浓度划分的散热带宽度为17.0~21.2 m,自燃带宽度为66.7~74.6 m,窒息带宽度大于83.7~95.8 m。Fluent模拟的散热带宽度为18~22 m,自燃带宽度为64~73 m,模拟结果与实测自燃“三带”范围相近。并结合5#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计算出工作面最低推进速度,研究结果可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煤自燃 多夹层顶板 三带划分 氧气浓度 温度 Fluent模拟
下载PDF
覆岩载荷扰动下平硐围岩变形分析及支护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柴敬 刘泓瑞 +4 位作者 张丁丁 刘永亮 韩志成 田志诚 张锐新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2,共10页
传统的收敛仪、三维激光扫描等矿山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无法满足复杂工程全面监测需求,实时及自动化监测程度低,且不具备长距离、高精度和大面积监测能力,而现有光纤传感技术仅针对巷道围岩的单一参量进行监测,无法全面分析巷道围岩稳... 传统的收敛仪、三维激光扫描等矿山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无法满足复杂工程全面监测需求,实时及自动化监测程度低,且不具备长距离、高精度和大面积监测能力,而现有光纤传感技术仅针对巷道围岩的单一参量进行监测,无法全面分析巷道围岩稳定状况。以某煤矿主平硐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平硐上方填土前后的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填土工程导致平硐两帮围岩支承压力升高,且呈不对称分布;顶板最大下沉量由填土前的8.3 mm增至22.1 mm,最大底鼓量由4.0 mm增至8.5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增幅为16.2 mm;围岩变形量与支承压力对应性较强,呈现随平硐上方填土厚度增大而增大的特征。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构建了平硐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在平硐断面设置FBG传感器监测平硐拱顶裂缝张开度、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断面应力应变等,通过实时光谱图分析围岩局部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平硐在现有料石砌碹支护状态下,受上覆载荷扰动影响,顶板受压明显,顶板最大下沉量约为30 mm,形成约2 mm宽的裂缝,且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结果相符,验证了基于FBG的平硐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的有效性。根据监测结果,针对平硐支护薄弱处提出了锚杆+T型钢板的补强支护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其支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后,在覆岩载荷扰动下平硐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1.3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2.04 mm,围岩变形量平均降幅达48.8%,提高了围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平硐 围岩稳定性 围岩变形监测 光纤传感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支护优化
下载PDF
回采巷道底鼓演化过程的分布式光纤实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柴敬 韩志成 +9 位作者 雷武林 张丁丁 马晨阳 孙凯 翁明月 张有志 国利 郑忠友 张寅 韩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随着煤矿开采的深部化和开采设备的大型化,回采巷道底鼓成为制约工作面高效、安全回采的重要问题,揭示回采巷道底鼓的发生规律对巷道底板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回采巷道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巷道底鼓关键特征研究了... 随着煤矿开采的深部化和开采设备的大型化,回采巷道底鼓成为制约工作面高效、安全回采的重要问题,揭示回采巷道底鼓的发生规律对巷道底板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回采巷道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巷道底鼓关键特征研究了分布式光纤应变表征方法,并通过钻孔布设分布式传感光缆,以煤矿现场大量实测数据为依据,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回采巷道底鼓的发生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以一个正应变峰值和一个负应变峰值分别对应底板岩层的离层和挤压的非协调挠曲变形特征,以光纤局部范围受拉对应底板岩层的破碎和挤压膨胀变形特征,破碎特征区光纤的应变增量、增速反映了破碎岩块之间的挤压剧烈程度。将回采巷道底鼓演化过程分为扰动、破坏、卸压隆起3个阶段,指出每个阶段底板岩层破坏特征,确立了各阶段破碎区分布式光纤应变特征值关键信息。研究所得结论为实现巷道围岩大范围分布式光纤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对回采巷道底鼓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分布式光纤传感 底鼓 非协调挠曲变形 挤压膨胀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算法优化的CatBoost矿压显现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柴敬 张锐新 +5 位作者 欧阳一博 张丁丁 王润沛 田志诚 刘泓瑞 韩志成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91,共9页
通过传统的监测手段获取矿压数据并采用统计学或机器学习算法对矿压进行预测已不能满足矿山智能化发展要求,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提升矿压数据监测及矿压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基于三维相似物理模型试验,搭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沿模型走... 通过传统的监测手段获取矿压数据并采用统计学或机器学习算法对矿压进行预测已不能满足矿山智能化发展要求,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提升矿压数据监测及矿压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基于三维相似物理模型试验,搭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沿模型走向和高度2个方向预埋分布式光纤,在模拟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集来压数据,并引入光纤布里渊频移平均变化度作为判断是否来压的指标;通过对光纤监测数据进行噪声去除、归一化及相空间重构等预处理,将一维初始监测数据转换为三维数据;使用贝叶斯算法对CatBoost算法进行迭代参数寻优,在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后将最优参数组合装载到CatBoost算法中,通过训练得到矿压显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贝叶斯算法比传统网格搜索法的迭代次数更少、误差更小;与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极值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相比,CatBoost算法的预测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基于贝叶斯算法优化的CatBoost矿压显现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出测试集中的3次来压,且整体预测趋势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平均绝对误差为0.0091,均方根误差为0.0077,决定系数为0.9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显现预测 CatBoost 分布式光纤 贝叶斯优化参数 光纤布里渊频移平均变化度 相空间重构
下载PDF
浅议智能建造引领工程建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6
作者 张丁丁 《中国市场》 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
工程建设行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导致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处于落后位置。为了打破这种困境,文章从智能建造技术与工程建设行业的特征出发,探索智能建造技术对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剖析两者融合的重难点... 工程建设行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导致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处于落后位置。为了打破这种困境,文章从智能建造技术与工程建设行业的特征出发,探索智能建造技术对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剖析两者融合的重难点,提出应从政府推动创新机制、产学研融合、智能化管理三个方面推动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工程建设行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MOBWO-MCKD的风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7
作者 霍忠堂 高建松 张丁丁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9,共7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轴承振动信号受强背景噪声及其他设备激励源影响,导致早期微弱故障特征不易提取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白鲸优化算法(MOBWO)优化的最大相关峰度反卷积(MCKD)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MOBWO强大... 针对风力发电机轴承振动信号受强背景噪声及其他设备激励源影响,导致早期微弱故障特征不易提取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白鲸优化算法(MOBWO)优化的最大相关峰度反卷积(MCKD)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MOBWO强大的全局及局部搜索能力优化了MCKD关键参数,获取了最佳参数组合;其次,利用优化后的MCKD对原始信号进行了解卷积运算,消除了背景噪声及其他设备激励源的影响,突出了轴承周期性脉冲信号;然后对解卷积信号进行了包络谱分析,提取了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并将其与理论计算故障特征频率值进行了诊断结果对比;最后,采用实际工程中采集到的风力发电机轴承内圈和外圈的故障数据,对MOBWO-MCKD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OBWO-MCKD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背景噪声及其他设备激励源的干扰;由内圈信号包络谱可得到的内圈故障频率为f IR=125.87 Hz、2f IR=251.74 Hz;由外圈信号包络谱可得到的外圈故障频率为f OR=84.47 Hz、2f OR=168.94 Hz、3f OR=253.41 Hz。该特征提取方法可以为实际工程风力发电机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特征提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轴承 多目标白鲸优化算法 最大相关峰度反卷积 滚动轴承内圈 轴承外圈 包络分析
下载PDF
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贾海平 万慧颖 张丁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5-91,共7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在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2022年3月—2022年7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5例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老年特应性皮炎组)及同期33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在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2022年3月—2022年7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5例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老年特应性皮炎组)及同期33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取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h1、Th2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检测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血清SCCA水平;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严重且分布广泛,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及背部苔藓样湿疹,部分患者有1种或多种系统性疾病。老年特应性皮炎组的外周血EOS计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老年特应性皮炎组外周血中Th2和Th17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h1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特应性皮炎组外周血EOS计数与Th2细胞比例、SCCA水平有相关性(rs=-0.399和0.607,均P<0.05)。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SCCA水平与SCORAD评分呈正相关(rs=0.416,P<0.05)。结论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具有特有的临床特征,以Th2和Th17型炎症为主。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SCC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鳞状细胞癌抗原
下载PDF
西藏松多榴辉岩变质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丁丁 张立飞 赵志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西藏拉萨地块松多附近新发现一条榴辉岩带,长约100 km,宽约2-3 km。松多榴辉岩主要经历了进变质的绿帘石榴辉岩相—峰期的榴辉岩相—退变质的角闪岩相3个阶段。岩石学研究表明,峰期的特征矿物组合是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 西藏拉萨地块松多附近新发现一条榴辉岩带,长约100 km,宽约2-3 km。松多榴辉岩主要经历了进变质的绿帘石榴辉岩相—峰期的榴辉岩相—退变质的角闪岩相3个阶段。岩石学研究表明,峰期的特征矿物组合是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峰期温压条件是760-800℃,3.3-3.9 GPa。这表明松多地区可能曾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快速返回,p-T轨迹呈"发卡"状,后期退变质经历了角闪石榴辉岩相阶段。研究松多榴辉岩表明,拉萨地块内部有一条新的缝合带,这对于了解拉萨地块和古特提斯洋的演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榴辉岩 变质作用 松多 西藏
下载PDF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产AmpC酶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丁丁 范昕建 +4 位作者 雷秉钧 陈文昭 吕晓菊 冯萍 杨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标本中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AmpC酶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 12 7株铜绿假单胞菌用MicroscanWalkAway 40系统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 ,并通过...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标本中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AmpC酶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 12 7株铜绿假单胞菌用MicroscanWalkAway 40系统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 ,并通过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结果 :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 ,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为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吡肟 ,12 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AmpC酶菌株共 31株 ,产AmpC酶阳性率占总菌株数 2 4 5 % ,产AmpC酶菌株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不产AmpC酶增高。结论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 ,治疗宜选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AMPC酶 耐药性 研究
下载PDF
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丁丁 刘芳超 +1 位作者 姜雪 黄建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共入选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且均未服用降压药物的研究对象2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计算出各血压变异指标及AASI。AASI计算方法为1减去24 h舒张压对收缩压的回归系数。...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共入选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且均未服用降压药物的研究对象2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计算出各血压变异指标及AASI。AASI计算方法为1减去24 h舒张压对收缩压的回归系数。结果:280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0.4±13.3)岁,其中男性161例,高血压患者138例。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年龄(r=0.272,P<0.001)、24 h平均脉压(r=0.504,P<0.001)、夜间舒张压下降率(r=-0.334,P<0.001)和24 h舒张压波动性(r=-0.520,P<0.001)相关。反杓型血压昼夜节律患者的AASI显著高于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与非杓型和超杓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晨峰者AASI显著高于非晨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血压后,24 h平均脉压(β=0.003,P<0.001)、夜间舒张压下降率(β=-0.001,P<0.05)、24 h收缩压波动性(β=0.032,P<0.001)、24 h舒张压波动性(β=-0.064,P<0.001)和24 h心率波动性(β=0.006,P<0.001)与AASI独立相关。结论:AASI与血压波动性、夜间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晨峰等多种血压变异指标相关,是反应动脉硬化和血压变异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血压波动性 昼夜节律 血压晨峰
下载PDF
近浅埋大采高综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丁丁 柴敬 +2 位作者 李毅 汪志力 刘文岗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根据杭来湾煤矿30101首采工作面开采条件,进行了室内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并对工作面进行了矿压实测分析。确定了杭来湾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给出了工作面支架所需额定工作阻力;研究了工作面大小周期来压显现规律及... 根据杭来湾煤矿30101首采工作面开采条件,进行了室内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并对工作面进行了矿压实测分析。确定了杭来湾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给出了工作面支架所需额定工作阻力;研究了工作面大小周期来压显现规律及上覆岩层垮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近浅埋 大采高 综采 矿压显现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丁丁 袁有才 +3 位作者 饶绍琴 杨洋 杜琼 赖德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危害性日渐突出。近年研究表明,微量蛋白尿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正备受关注。我们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7例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α1-...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危害性日渐突出。近年研究表明,微量蛋白尿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正备受关注。我们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7例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尿微量蛋白 人体健康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载脂蛋白C-Ⅲ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丁丁 辛永宁 +1 位作者 徐静 宣世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载脂蛋白C-Ⅲ(APOC-Ⅲ)通过抑制脂蛋白酶而调节体内脂质代谢。APOC-Ⅲ基因的多态性变化会影响APOC-Ⅲ蛋白的表达与功能,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的改变。研究比较深入的APOC-Ⅲ基因多态性位点是位于3'端非编码区的3238C>G(即SstI多态性)... 载脂蛋白C-Ⅲ(APOC-Ⅲ)通过抑制脂蛋白酶而调节体内脂质代谢。APOC-Ⅲ基因的多态性变化会影响APOC-Ⅲ蛋白的表达与功能,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的改变。研究比较深入的APOC-Ⅲ基因多态性位点是位于3'端非编码区的3238C>G(即SstI多态性),位于启动子区胰岛素反应元件上的-482C>T和-455T>C,它们与代谢综合征(MS)、冠心病(CA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密切相关。本综述旨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工作发现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C-Ⅲ 基因多态性 代谢综合征 冠心病 脂肪肝 非酒精性
下载PDF
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结构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丁丁 范昕建 +6 位作者 雷秉钧 吕晓菊 冯萍 陈文昭 过孝静 高燕渝 俞汝佳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492-494,共3页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ampC结构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 ,药物敏感试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 ,对 3株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行PCR扩增并进行产物序列分析 ,测序的 3株阴沟...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ampC结构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 ,药物敏感试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 ,对 3株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行PCR扩增并进行产物序列分析 ,测序的 3株阴沟肠杆菌与E cloacaep99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3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株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E cloacaep99的同源性为 99%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仅Ala - 5 8-Pro发生点突变。结论 :阴沟肠杆菌ampC结构基因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AMPC酶 阴沟肠杆菌 耐药性 结构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丁丁 范昕建 +2 位作者 吕晓菊 雷秉钧 冯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5-17,共3页
为探讨临床分离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产 Amp Cβ-内酰胺酶 (Am p C酶 )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分布情况 ,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 Amp C酶 ,纸片确证试验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ESBL s。结果显示 ,2 2 7株革... 为探讨临床分离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产 Amp Cβ-内酰胺酶 (Am p C酶 )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分布情况 ,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 Amp C酶 ,纸片确证试验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ESBL s。结果显示 ,2 2 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 Amp C酶者 97株 (占 4 2 .6 % ) ,产 ESBL s者 38株 (占 16 .7% )。提示Amp C酶和 ESBL s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两类主要酶。Amp C酶和 ES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AMPC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在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丁丁 袁有才 +4 位作者 钟亚玲 游正芸 黄文方 杜琼 赖德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13期1698-1699,共2页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在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196例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 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MA)、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 (α1-MG) ,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l...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在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196例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 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MA)、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 (α1-MG) ,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8种原发性、继发性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尿素氮 (BUN)、肌酐 (Cr)异常的肾病患者 ,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BUN ,Cr呈显著正相关 (P均 <0 .0 5 )。结论 尿微量蛋白与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肾病 尿素氮 肌酐
下载PDF
“双减”下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创新分析
18
作者 吴盼盼 张丁丁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在“双减”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期间需要制定更加严谨的教学方案,找到“双减”政策与信息化教学之间存在的有机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方法、模式进行改善,从而保证信息化授课质量,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双减” 信息化教学 创新分析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监测的采动断层活化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丁丁 李淑军 +2 位作者 张曦 杨玉玉 柴敬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6,共9页
为了研究采动影响下断层活化规律,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面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采用物理相似模型模拟工作面从上、下盘向断层推进的过程,制作2个岩性参数和断层构造相同、推进方向相反的相似材料模型,模型中埋... 为了研究采动影响下断层活化规律,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面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采用物理相似模型模拟工作面从上、下盘向断层推进的过程,制作2个岩性参数和断层构造相同、推进方向相反的相似材料模型,模型中埋入垂直、倾斜传感光纤,获得了断层面的应力变化、采场覆岩变形以及断层相对滑移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工作面从下盘向断层推进时,引起断层面的附加剪应力集中程度远大于工作面上盘推进时,约为上盘推进时的2.2倍;断层面上部岩层先于下部受到工作面采动影响;下盘推进先于上盘推进发生断层活化失稳危险,断层活化失稳危险性最高时工作面与断层距离约为上盘推进时的1.8倍。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验证了相比上盘推进,下盘推进时采动影响下断层更易活化的理论推理。断层区域工作面优先布置在上盘,有利于矿压控制,保证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断层 分布式光纤传感 相似模拟实验 覆岩运动 活化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8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丁丁 游自立 +1 位作者 杨明清 张玲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586-588,共3页
目的 :探讨 IL -18在溃疡性结肠炎 ( U 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 ELISA)法检测 36例 U C患者血清 IL-18含量。结果 :U C活动期患者血清 IL-18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 P<0 .0 1) ,并与病情的轻重和病变的范... 目的 :探讨 IL -18在溃疡性结肠炎 ( U 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 ELISA)法检测 36例 U C患者血清 IL-18含量。结果 :U C活动期患者血清 IL-18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 P<0 .0 1) ,并与病情的轻重和病变的范围有关 ( P<0 .0 5 ) ,而 U C缓解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IL-18可能参与 U C的发病 ,血清 IL-18可作为 U C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IL-18 固相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