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汪波 高怡 +5 位作者 郭珍 丰淑英 郭健 张临瑞 王婷 王素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865-866,共2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新生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27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和新生儿外周血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母亲和...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新生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27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和新生儿外周血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母亲和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外周血CD3+、CD4+T细胞和CD4+/CD8+低于未感染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新生儿CD8+高于未感染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未发现HBV宫内感染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宫内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丰淑英 李俊萍 +5 位作者 高怡 郭珍 郭健 张临瑞 王婷 王素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396例.以是否发生HBV宫内传播将新生儿分为宫...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396例.以是否发生HBV宫内传播将新生儿分为宫内传播组和非宫内传播组,分析母亲年龄、孕期HBV血清标志物水平、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与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趋势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HBV DNA阳性、HBeAg/HBV DNA双阳性和经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发生有关(P<0.05);母亲年龄、新生儿性别与宫内传播的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BeAg/HBV DNA双阳性(OR =3.662,95%CI为1.929~6.951)、经剖宫产分娩(OR=0.184,95%CI为0.090~0.375)被引入回归方程.趋势x2分析后显示,HBV DNA≥1&#215;107 copies/ml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 经剖宫产分娩是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而母亲孕期血清HBeAg/HBV DNA双阳性和HBV DNA≥1&#215;107 copies/ml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宫内传播 新生儿
下载PDF
基于新疆地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任云飞 孔维杰 +1 位作者 张临瑞 杨兴戈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4期298-301,共4页
水利工程是农业的命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模式落后等。因此,以新疆地区为例,证明了农村水利工程具有重要作用,还对... 水利工程是农业的命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模式落后等。因此,以新疆地区为例,证明了农村水利工程具有重要作用,还对此展示了工程实际运行管理中的缺陷,并以相应的对策将其完善,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改革和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利工程 对策 管理模式 管理体系
下载PDF
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临瑞 冯永亮 +3 位作者 岳福娟 杨海澜 王素萍 张亚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5131-5133,共3页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GWG)的变化与早产相关性。方法:以1 438例单胎产妇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孕前身高、体重和分娩前最后一次体重,计算孕前BMI及GWG。将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组,18.5 kg/m2≤BMI<23.9 kg/m2为...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GWG)的变化与早产相关性。方法:以1 438例单胎产妇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孕前身高、体重和分娩前最后一次体重,计算孕前BMI及GWG。将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组,18.5 kg/m2≤BMI<23.9 kg/m2为体重正常组,24 kg/m2≤BMI<27.9 kg/m2为超重组,BMI≥28kg/m2为肥胖组。根据GWG分为GWG<10 kg、10 kg≤GWG≤15 kg、16 kg≤GWG≤19 kg、GWG≥20 kg 4个组,了解孕前BMI和GWG对早产结局的影响。结果:1 438例活产单胎新生儿中6.3%发生早产。孕前体重过低组早产发生率高于体重正常和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WG<10 kg组早产的发生率高于10 kg≤GWG≤15 kg和16 kg≤GWG≤19 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体重过低组孕期增重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孕前体重过低组发生早产的孕妇孕期增重明显低于足月产,孕前体重正常组发生早产的孕妇孕期增重明显低于足月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增重过低或者偏高与早产危险性增加有关,应关注孕期体重变化从而减少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体质指数 孕期增重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出生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92
5
作者 冯永亮 彭婷婷 +6 位作者 王芳 苏通 岳福娟 张临瑞 张亚玮 杨海澜 王素萍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对出生结局的危害,探讨HDCP的危险因素,为防制HDCP、降低不良出生结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由调查员在分娩期间对孕妇进行面...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对出生结局的危害,探讨HDCP的危险因素,为防制HDCP、降低不良出生结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由调查员在分娩期间对孕妇进行面对面调查,主要调查孕期生活行为、疾病、用药及膳食摄入情况,孕妇一般情况、生育史、家族史及疾病史等;并收集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共收集1967例合格孕妇,发生HDCP164例(8.34%)。HDCP组出生缺陷(3.09%)、早产(42.24%)、低出生体重(44.03%)、小于胎龄儿(34.88%)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83%、5.45%、4.87%和5.34%)(x2=7.47、257.82、295.56和137.95,均有P〈0.01)。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前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OR介于2.00—6.39)。结论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孕前超重/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发生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等不良出生结局的危险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新生儿HBV血清标志物及免疫状态与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芳 王素萍 +11 位作者 史晓红 王雪飞 高怡 郭健 张临瑞 王婷 温海秀 许喜喜 杨志清 王斌 汪波 丰淑英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HBV血清标志物及免疫状态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足月新生儿386对,按我国0-1-6月免疫接种程序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目的 探讨新生儿HBV血清标志物及免疫状态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足月新生儿386对,按我国0-1-6月免疫接种程序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随访至12月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产妇、新生儿及其12月龄(婴儿)的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检测新生儿及婴儿的外周血TLR3蛋白表达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s)数量和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新生儿HBV血清标志物以“HBeAg^+抗-HBe^+”、“HBsAg^+HBeAg^+抗-HBe^+”、“HBsAg^+”和“HBV血清标志物全阴,HBVM-”为主;“HBeAg^+抗-HBe^+”模式下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为5.2%,低于其他3种模式的20.0%、40.0%和22.5%。4种主要HBV血清学模式下婴儿的CD4^+ 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数量、新生儿及婴儿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抗-HBe^+”模式下新生儿及婴儿的IL-6水平均高于“HBVM-”模式;新生儿及婴儿的IL-6水平均与抗-HBs水平呈正相关;血清IL-6水平〉1 112.0 pg/ml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风险下降了61.4%(OR=0.386,95% CI:0.266~0.561,P〈0.001)。结论 新生儿“HBeAg^+抗-HBe^+”模式及高水平IL-6者的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较低,新生儿各血清学标志物组合模式与免疫状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模式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 新生儿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健 高怡 +3 位作者 王素萍 郭珍 张临瑞 汪波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0-463,共4页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母亲及其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19对.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sAg、抗-HBs、HBeAg和HBV DNA水平,并对...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母亲及其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19对.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sAg、抗-HBs、HBeAg和HBV DNA水平,并对新生儿随访12个月,观察HBV宫内传播、新生儿HBeAg状态、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以及随访期间是否患感染性疾病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19名婴儿中,16名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应答,33名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低应答,无或低应答率为22.37%.单因素分析发现,新生儿HBeAg阳性(x2=4.895,P=0.027)、阴道产(x2=5.210,P=0.022)、随访期婴儿患感染性疾病(x2=4.329,P=0.037)均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有关.以母亲HBeAg状态进行分层分析,未发现所产婴儿出生时HBeAg状态与疫苗免疫应答水平存在关联.多因素分析发现,阴道产(OR=2.022,95%CI:1.045~3.914)和婴儿患感染性疾病(OR=2.324,95%CI:1.058~5.103)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相关.结论 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儿经阴道分娩或随访期罹患感染性疾病时,易发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疫苗 乙型 婴儿 宫内传播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Bewo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明慧 魏俊妮 +4 位作者 郭珍 杨佳 张玥 张临瑞 王素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4901-4903,共3页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的细胞模型,为HBV母婴传播过程中胎盘细胞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选择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进行体外培养,用高浓度HBV DNA阳性血清(5×106/拷贝.ml-1)与Bew...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的细胞模型,为HBV母婴传播过程中胎盘细胞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选择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进行体外培养,用高浓度HBV DNA阳性血清(5×106/拷贝.ml-1)与Bewo细胞共培养48 h后,采用选择性PCR技术检测培养细胞中HBVrcDNA和HBVcccDNA。结果:HBV DNA阳性血清与Bewo共培养48 h,Bewo细胞中HBV rcDNA和HBV cccDNA均呈现阳性结果(243 bp和373 bp)。HBVDNA阳性血清与Bewo共培养对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结论:HBV能够直接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Bewo,该细胞系可用于进行HBV母婴传播过程中胎盘细胞感染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系 BEWO HBVCCCDNA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HBsAg阳性母亲HBeAg状态和分娩方式对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温海秀 张芳 +9 位作者 王婷 王斌 王雪飞 许喜喜 付振东 郭健 张临瑞 高怡 汪波 王素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1-795,共5页
目的了解HBsAg阳性母亲HBeAg状态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344对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分... 目的了解HBsAg阳性母亲HBeAg状态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344对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分娩情况等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检测母亲及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与HBVDNA,根据新生儿是否有HBV宫内传播分为病例组(42例)和对照组(302例)。采用单因素,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母亲HBeAg状态和分娩方式对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344例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为12.21%(42/344),母亲HBeAg阳性和阴性两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分别为18.52%(30/162)和6.59%(12/182),阴道产和剖宫产两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分别为22.22%(34/153)和4.19%(8/19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是HBeAg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3.003倍(OR=3.003,95%CI:1.368~6.593),分娩方式为阴道产时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是剖宫产的7.333倍(OR=7.333,95%CI:3.108—17.302)。母亲HBeAg状态和分娩方式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其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I)分另0为14.229(95%CI:-8.479—36.938)、0.587(95%CI:0.271~0.903)和2.579(95%CI:1.100~6.047),但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1.084,95%CI:0.720~1.632)。结论母亲HBeAg阳性和阴道产可能是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母亲HBeAg状态与分娩方式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建议HBeAg阳性母亲行剖宫产的方式结束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 乙型肝炎E抗原 分娩方式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