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解析固态电池离子输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宇航 韩卓 +4 位作者 安旭飞 张丹丰 郑国瑞 柳明 贺艳兵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92,共15页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是下一代高比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固态电池多尺度界面性质共同决定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之下,离子在固态电池界面的迁移相对缓慢,这也是提高电化学性能的关...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是下一代高比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固态电池多尺度界面性质共同决定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之下,离子在固态电池界面的迁移相对缓慢,这也是提高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所在。然而传统表征方法有其局限性,无法有效解析固态电池纳米尺度界面对离子传输的影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原位无损地分析局域结构,并对离子传输动力学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基于作者所在团队以及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立足于固态电池的离子传输关键科学问题,从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以及电极电解质界面出发,介绍分析了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研究离子传输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对固态电池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其次介绍电池研究中常见的固体核磁共振方法,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固体核磁技术解析固态电解质的晶界、离子迁移路径、复合电解质两相界面对传输机制的影响,以及电极电解质界面接触、(电)化学反应和空间电荷层对界面离子传输机制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未来研究固态电池科学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池 界面 离子迁移 固体核磁共振
下载PDF
汽车减速带的最优设置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光智 张琛 +1 位作者 张丹丰 赵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为了更好地维护城市中小学门口的交通安全,合理设置校门口减速带,根据校门口区域车型和车速的限制条件,分析了减速带基本形状和减速带分布原理;将汽车轮胎视为刚体,对车轮通过一个圆弧形减速带的状况进行几何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圆... 为了更好地维护城市中小学门口的交通安全,合理设置校门口减速带,根据校门口区域车型和车速的限制条件,分析了减速带基本形状和减速带分布原理;将汽车轮胎视为刚体,对车轮通过一个圆弧形减速带的状况进行几何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圆弧模型和减速带分布模型。通过实例求解,给出了最优的减速带设置方案。该方案可为城市中小学校门口设置减速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减速带 圆弧模型 减速带分布模型
下载PDF
具有高效阳性菌抗菌活性的合成多肽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丹丰 张思 +5 位作者 马鹏程 乔忠乾 张强 齐凡 朱孟钦 刘润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500,共8页
合成了具有抗菌活性的β-氨基酸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实验测试了β-氨基酸聚合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多株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并开展了可能的耐药性研究。通过细胞膜去极化实... 合成了具有抗菌活性的β-氨基酸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实验测试了β-氨基酸聚合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多株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并开展了可能的耐药性研究。通过细胞膜去极化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了抗菌聚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理。结果表明,β-氨基酸聚合物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杀死革兰氏阳性菌从而获得高效的抗菌活性,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为3.13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氨基酸聚合物不产生耐药性,但在相同条件下测试的对照抗生素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增加了124倍,表明细菌对抗生素很快产生了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聚合物 抗菌 耐药性 抗菌机理
下载PDF
CO_2点阵激光联合改良法微波治疗难治性跖疣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鹏 张丹丰 +2 位作者 金丽 陈丽君 周英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53-254,共2页
报道1例CO_2点阵激光联合改良法微波治疗儿童难治性跖疣。患儿除左拇趾趾腹表现为巨大镶嵌疣外,其余趾腹、趾旁、跖部散在较多粟粒至绿豆大疣体,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对患儿左拇趾趾腹巨大镶嵌疣采用CO_2点阵激光治疗,其余部位散在... 报道1例CO_2点阵激光联合改良法微波治疗儿童难治性跖疣。患儿除左拇趾趾腹表现为巨大镶嵌疣外,其余趾腹、趾旁、跖部散在较多粟粒至绿豆大疣体,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对患儿左拇趾趾腹巨大镶嵌疣采用CO_2点阵激光治疗,其余部位散在疣体采用改良法微波治疗。治疗1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3个月无复发,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疣 CO2点阵激光 微波
原文传递
西部民族地区法律硕士培养目标与定位探析
5
作者 彭俊 张丹丰 《法制与经济》 2016年第12期29-32,共4页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法律硕士报考持续升温,这说明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定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法律硕士(非法学)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而法律硕士(法学)定...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法律硕士报考持续升温,这说明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定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法律硕士(非法学)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而法律硕士(法学)定位于培养专门型的法律实务人才。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双导师制来弥补师资不足并实现加强实践教育的效果,还要加强宣传工作吸引优质生源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硕士 培养目标与定位 复合型 专门型 双导师制
下载PDF
β-多肽聚合物的优化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6
作者 杨宁宁 张丹丰 +4 位作者 张强 马鹏程 张思 齐凡 刘润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为了解决不同结构的β-内酰胺单体由于反应活性差异而可能出现的聚合反应不完全的问题,选择了侧链带有疏水性基团、反应速率慢的β-内酰胺单体3,3,4,4-四甲基-2-氮杂环丁酮(TM)和侧链带有正电荷的β-内酰胺单体4-[(叔丁氧羰基氨基)甲基]... 为了解决不同结构的β-内酰胺单体由于反应活性差异而可能出现的聚合反应不完全的问题,选择了侧链带有疏水性基团、反应速率慢的β-内酰胺单体3,3,4,4-四甲基-2-氮杂环丁酮(TM)和侧链带有正电荷的β-内酰胺单体4-[(叔丁氧羰基氨基)甲基]-3-甲基-2-氮杂环丁酮(MM)制备得到β-多肽聚合物,通过考察反应物浓度、反应溶剂类型、引发剂类型等因素来优化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目前常用的以锂作为反离子的引发剂,以钾作为反离子的引发剂可提高β-多肽聚合物的聚合反应速率和难聚合单体的转化率,增加反应物浓度和优化溶剂体系均可改善聚合反应速率。通过测定优化条件下所得聚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ρMIC),观察到聚合物对某些微生物的抗菌活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多肽聚合物 聚合 反应优化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利多卡因结晶工艺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云霞 申丽坤 +1 位作者 马丹 张丹丰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的结晶方法,建立适合利多卡因大生产的结晶工艺。方法:通过对降温速率、终点温度的筛选优化了利多卡因的结晶工艺,确定了最佳析晶条件。结果与结论: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降温速率为0.2℃/min时,产品晶型稳定为棒状结...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的结晶方法,建立适合利多卡因大生产的结晶工艺。方法:通过对降温速率、终点温度的筛选优化了利多卡因的结晶工艺,确定了最佳析晶条件。结果与结论: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降温速率为0.2℃/min时,产品晶型稳定为棒状结晶,晶体均匀;X-射线粉末衍射图存在微量差异,说明不同降温速率时的晶型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结晶 粉末X-衍射 显微鉴别
下载PDF
具有高效抗MRSA活性的Alpha-Beta杂化多肽聚合物分子刷(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丹丰 钱宇芯 +11 位作者 张思 马鹏程 张强 邵宁 齐凡 谢佳洋 代承志 周睿毅 乔忠乾 张雯静 陈胜 刘润辉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604-610,共7页
近年来,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代表的"超级细菌"不断被发现和扩散,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研制新型、高效的抗菌剂迫在眉睫.以宿主防御肽及其模拟物为代表的多肽和聚合物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而分子刷作为一... 近年来,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代表的"超级细菌"不断被发现和扩散,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研制新型、高效的抗菌剂迫在眉睫.以宿主防御肽及其模拟物为代表的多肽和聚合物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而分子刷作为一类独特的聚合物也显示了很多特殊的性能.我们结合前期研究,首次将两种开环聚合体系即β-内酰胺开环聚合和N-羧基环内酸酐(NCA)开环聚合体系相结合,以β多肽为骨架结构进而通过其氨基功能基团进一步引发NCA开环聚合,合成了侧链具有多个聚赖氨酸的α/β杂化多肽聚合物分子刷.这种新型分子刷对多种MRSA菌株均展现出高效的抗菌活性,甚至优于万古霉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揭示了α/β杂化多肽聚合物分子刷的抗菌机理与宿主防御肽类似,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杀菌.α/β杂化多肽聚合物分子刷高度可调的结构特点和高效的抗菌活性,显示了其在抗菌研究和应用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子刷 Alpha-Beta NCA 开环聚合
原文传递
模拟宿主防御肽的尼龙3抗菌聚合物结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钱宇芯 张丹丰 +2 位作者 武月铭 陈琦 刘润辉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00-1311,共12页
微生物感染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严峻挑战,传统抗生素几乎不可避免地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因此亟待开发既对耐药细菌、真菌有活性,又不易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宿主防御肽(host defense peptide,HDP)几乎存在于各种生命形式中并表... 微生物感染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严峻挑战,传统抗生素几乎不可避免地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因此亟待开发既对耐药细菌、真菌有活性,又不易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宿主防御肽(host defense peptide,HDP)几乎存在于各种生命形式中并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和不易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特点,近年来作为对抗微生物耐药性的新途径被广泛研究.为解决HDP自身稳定性差(容易被蛋白酶水解)的缺点,多个研究组相继开展HDP模拟物的研究,希望在改善抗菌剂稳定性的同时保持抗菌活性.尼龙3聚合物(β-多肽)是模拟HDP的一类代表性抗菌聚合物.尼龙3聚合物通常由一个亲水性/正电荷亚基和一个疏水性亚基通过不同比例组合来模拟HDP的2个关键性结构特点:正电荷和两亲性结构.通过优化端基基团和聚合物长度、变化亚基的化学结构、探索优化的亲水性/正电荷与疏水性亚基组合以及调节亚基在聚合物中的比例,发现了对多个耐药菌菌株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尼龙3聚合物.尼龙3对细菌营养细胞和稳定的孢子都显示了活性,同时尼龙3也对游离真菌细胞和真菌生物膜都表现出选择性抗菌活性.这些发现提示了尼龙3对抗微生物耐药性的潜力以及尼龙3作为新型抗菌剂的可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耐药性 宿主防御肽 尼龙3 抗细菌 抗真菌
原文传递
一种控制锂金属负极水平沉积的锂形核-扩散-生长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静 石凯 +6 位作者 张思伟 张丹丰 陈立坤 李松 马家宾 夏和颐 贺艳兵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2409-2420,共12页
严重的锂枝晶生长导致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大,完全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Sn/Li_(3)N复合界面层的锂形核-扩散-生长机制,利用两组分的协同作用引导锂的水平沉积,从而抑制锂枝晶的垂直生长以及锂金属与... 严重的锂枝晶生长导致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大,完全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Sn/Li_(3)N复合界面层的锂形核-扩散-生长机制,利用两组分的协同作用引导锂的水平沉积,从而抑制锂枝晶的垂直生长以及锂金属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在锂沉积过程中,亲锂的Li-Sn合金优先捕获Li+在合金位点上形核,同时具有低扩散能垒和高锂离子电导率的Li_(3)N有效地将锂离子传输至形核位点,最终促进锂的横向生长.因此,即使在5 m A cm^(-2)的高电流密度和5 m A h cm^(-2)的大沉积容量下,组装的对称电池也可以稳定循环1600 h.与负载高达8.2 mg cm^(-2)的Li Fe PO_(4)正极组装的电池,在循环1000圈以后,容量保持率为93.4%,远高于未修饰锂片(64.8%).此外,Li-Sn/Li_(3)N修饰的锂负极与Li Ni_(0.8)Co_(0.1)Mn_(0.1)O_(2)正极组装的电池循环稳定性也明显优于未修饰锂片组装的电池.锂成核-扩散-生长机制为解决垂直生长的锂枝晶难题、实现高稳定锂金属电池开辟了一条有前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horizontal growth Li-Sn alloy Li3N lithium dendrite lithium metal ano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