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C更新率对PAC-MBR耦合处理效能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事 张忠义 +1 位作者 鄢琨 徐望朋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81-91,共11页
粉末活性炭(PAC)的定期回收和补充是混合膜生物反应器(PAC-MBR)稳定运行所必需的。研究探索了不同PAC更新率对PAC-MBR中污泥过滤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通过PAC更新来提高微生物活性,以达到提高出水效能并减缓膜污染的效... 粉末活性炭(PAC)的定期回收和补充是混合膜生物反应器(PAC-MBR)稳定运行所必需的。研究探索了不同PAC更新率对PAC-MBR中污泥过滤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通过PAC更新来提高微生物活性,以达到提高出水效能并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PAC更新对CODCr和氮的去除没有显著影响;随着PAC更新率的增加,可溶性微生物产物逐渐降低,胞外聚合物浓度逐渐增加。PAC的更新能够降低MBR系统膜污染,同时提高过滤效率。微生物活性与PAC的更新率呈正相关规律。此外,由高通量测序可知由于添加新鲜的PAC,Proteobacteria(变形菌属)、Bacteroidetes(拟杆菌属)及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属)的丰度增加,保证污染物的去除,同时Proteobacteria及Bacteroidetes造成的膜污染减少。最佳PAC更新率为1.67%,能够有效缓解膜污染并增强优势细菌结构。在推动PAC-MBR广泛应用方面,PAC更新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PAC) 膜生物反应器 粉末活性炭更新 膜污染 微生物代谢产物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膜前助滤预处理对高藻水微滤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事 马方凯 +4 位作者 徐望朋 王健 李迎喜 吴振斌 张学治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8-1086,共9页
研究采用添加硅藻土、植物棉、活性炭等3种不同预处理手段来过滤铜绿微囊藻,并考察未预处理及预处理后的藻液过滤过程中的过滤特性、有机物分布及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手段对过滤通量均有所提高并减缓膜污染。其中,硅藻土预... 研究采用添加硅藻土、植物棉、活性炭等3种不同预处理手段来过滤铜绿微囊藻,并考察未预处理及预处理后的藻液过滤过程中的过滤特性、有机物分布及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手段对过滤通量均有所提高并减缓膜污染。其中,硅藻土预处理提高平均过滤通量达915%,明显优于其他助滤手段。活性炭预处理能够有效吸附芳香族蛋白质类荧光污染物,显著降低污染膜的不可逆化学污染阻力。通过OCT及SEM分析可知未预处理的高藻水直接过滤造成的膜污染最严重,饼层结构的粗糙度最低并且厚度也最小,而硅藻土通过优化饼层结构以达到缓解膜污染的效果。最后基于XDLVO理论结果也进一步证实硅藻土预处理手段对改善膜污染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对未来蓝藻水华膜处理技术的预处理手段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高藻水 微滤 膜污染 XDLVO理论
下载PDF
藻源污染物特性对高藻水微滤处理过程中膜污染的影响
3
作者 张事 孙凌凯 +6 位作者 马方凯 徐望朋 高兆波 张忠义 李迎喜 吴振斌 张学治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6-1105,共10页
采用不同生长时期的藻细胞、藻源型有机物(AOM)及原藻液进行过滤实验,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的藻源污染物对膜污染的影响特性及机制。利用UMFI法分析不同生长时期的藻细胞、AOM及原藻液的污染程度;采用CRITIC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的... 采用不同生长时期的藻细胞、藻源型有机物(AOM)及原藻液进行过滤实验,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的藻源污染物对膜污染的影响特性及机制。利用UMFI法分析不同生长时期的藻细胞、AOM及原藻液的污染程度;采用CRITIC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的AOM和藻细胞在混合过滤过程中对膜污染的贡献率,同时采用混合污染堵塞模型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的原藻液不同过滤阶段的主要污染堵塞类型。结果表明,3个生长时期的藻细胞及AOM的膜污染程度均为对数期最轻;值得注意的是,在原藻液过滤过程中藻细胞及AOM的膜污染贡献率随着生长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AOM的污染权重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不断减小,而藻细胞的污染权重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不断增大。不同生长时期的原藻液过滤过程中均呈现两段式污染堵塞类型,并且后段均为滤饼堵塞。研究不仅阐明了藻源型污染物特性对微滤处理高藻水膜污染的影响机制,同时也为改善膜污染的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时期 藻源污染物 膜污染 CRITIC 混合污染堵塞模型
下载PDF
SBR反应阶段污染物去除规律及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事 胡波 +2 位作者 左行涛 龚烨霞 廖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2,共5页
通过考察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反应阶段COD和NH_3-N、TN含量随曝气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SBR反应阶段污染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曝气0.5 h,COD去除率达到80%;曝气3 h,COD和NH_3-N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99%以上,达到了GB 18918-2... 通过考察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反应阶段COD和NH_3-N、TN含量随曝气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SBR反应阶段污染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曝气0.5 h,COD去除率达到80%;曝气3 h,COD和NH_3-N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99%以上,达到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N去除率由初始的29%提高到曝气3 h的61.1%,随后其去除率稳定在60%。曝气池内DO含量、ORP、p H的变化能够反映污染物降解程度。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关系S_r=(142.6 mg/L)(1-10^(-0.6t/h)),去除的COD实验值与回归模型拟合值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4.02%和0.969。因此该1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预测SBR反应阶段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 反应阶段 污染物 1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浅水湖泊草-藻型稳态转换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事 马方凯 +4 位作者 徐望朋 王健 朱捷缘 李迎喜 吴振斌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浅水湖泊是地球表层水体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湖泊物理、化学特性在时空格局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环境、气候等负... 浅水湖泊是地球表层水体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湖泊物理、化学特性在时空格局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环境、气候等负面响应。以长江流域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研究为例,介绍了太湖、洞庭湖及滇池等典型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研究过程中解决众多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对浅水湖泊水生植物适宜生物量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展望了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需要突破的研究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稳态转换 水生植物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城市湖泊治理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健 徐望朋 +2 位作者 马方凯 朱捷缘 张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7,71,共8页
湖泊是全球水文、营养和碳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功能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趋势下,世界范围内的湖泊都经历了剧烈变化。其中,城市湖泊作为城市水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湖泊是全球水文、营养和碳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功能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趋势下,世界范围内的湖泊都经历了剧烈变化。其中,城市湖泊作为城市水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人口激增,为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通过分析中国城市湖泊面临的水污染情势严重、天然水文节律遭受破坏、水生态系统退化、湖泊开发与保护不协调等问题,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提出了构建“以流域统筹为前提、控源截污为核心、水陆修复为基础、活水畅流为辅助、长效修复为提升、智慧建管为保障”的综合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建立流域协同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加强湖泊科学研究等城市湖泊治理的保护策略。期望研究成果能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流域治理 水污染控制 水生态修复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龚烨霞 左行涛 +2 位作者 张事 周曌 胡波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91-4096,共6页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ZnO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考察纳米ZnO添加量对聚偏氟乙烯膜性能的影响。膜性能测定数据表明,适量纳米ZnO(1.5%~2.0%)的添加使膜孔径增大了53.91%,膜纯水通量提高了77.01%。同时,膜接触角随着纳米ZnO添加而降...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ZnO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考察纳米ZnO添加量对聚偏氟乙烯膜性能的影响。膜性能测定数据表明,适量纳米ZnO(1.5%~2.0%)的添加使膜孔径增大了53.91%,膜纯水通量提高了77.01%。同时,膜接触角随着纳米ZnO添加而降低,从89.3°逐渐减小到77.9°;衰减系数减小了48.84%,膜阻降低了76.62%,PVDF-ZnO超滤膜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截留率稳定在90%以上。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PVDF-ZnO膜抑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ZnO添加量的增加,PVDF-ZnO膜抑菌率相应增加,尤其在纳米ZnO质量分数为3.0%时抑菌率高达62.9%,显著提高PVDF膜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聚偏氟乙烯 纳米氧化锌 膜性能 抑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