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氯化碳法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中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云巍 胡亚卓 +2 位作者 徐丽娟 潘美妍 阎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经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cirrhosis model,CM)实验中机体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情况.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22只,使用橄榄油配备浓度为600mL/L的CCl4按3μL/g体质量经腹腔注...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经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cirrhosis model,CM)实验中机体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情况.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22只,使用橄榄油配备浓度为600mL/L的CCl4按3μL/g体质量经腹腔注射,3次/wk,共计12 wk,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假小叶形成为判定CM成功的标准);对照组:8只,按3L/g体质量给予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3次/wk,共计12 wk.两组大鼠均给予普通饲料加清水喂养,并监测实验期间大鼠体质量变化、活动及对外界的反应情况,同时记录大鼠的死亡情况及死亡时间.至12周末,模型组死亡6只,对照组全部存活.处死存活下来的模型组大鼠做肝脏病理,均符合肝硬化标准.造模成功的同时收集食管、结肠、脾、肺等组织行HE染色,肾脏组织行PAS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肝组织呈典型的假小叶改变;食管、结肠可见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肾脏可见肾小管细胞轻度水肿.肺泡结构破坏,部分区域内有肺泡间隔绷紧,有多个肺泡的融合,肺泡腔内见急性炎细胞及红细胞.脾的组织形态基本正常.结论:本文首次对CCl4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的重要脏器进行病理学观察,证明该方法制备的肝硬化大鼠模型对主要脏器的影响小,与人类发生肝硬化时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基本一致,因此,再次说明该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肝硬化 脏器损伤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新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徐丽娟 张云巍 +1 位作者 王淑芳 阎丽 《肝脏》 201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离小鼠3 d乳鼠双后肢,剔除肌肉筋膜组织,剪碎后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中,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离小鼠3 d乳鼠双后肢,剔除肌肉筋膜组织,剪碎后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中,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并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从骨片周围爬出,传代后,细胞形态一致,生长良好;绘制的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流式细胞表型鉴定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高表达CD90、CD29,低表达CD11b、CD45,成脂油红O染色和成骨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结论采用小鼠3 d乳鼠骨片法能够成功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肝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肝脏组织工程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肝脏样细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云巍 徐丽娟 +1 位作者 王淑芳 阎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08-616,共9页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向肝脏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Ⅰ消化离心法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DSCs),原代培养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相关表面...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向肝脏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Ⅰ消化离心法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DSCs),原代培养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相关表面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13(Cluster differentiation13,CD13)、CD73、CD34、CD45和人类白细胞DR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的表达,采用诱导培养基将hADSCs向成脂及成骨方向诱导。采用两阶段细胞因子诱导法诱导hADSCs,并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及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相关基因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细胞角蛋白18抗体(cytokeratin18,CK18)、细胞角蛋白19抗体(cytokeratin19,CK19)等在肝脏样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糖元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检测肝脏样细胞糖原合成情况。结果用消化离心法获取的hADSCs大小均匀,呈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体外能长期培养存活,并保持不分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hADSCs高表达CD13、CD73,低表达CD34、CD45及HLA-DR;hADSCs体外可被诱导成脂肪细胞及成骨细胞。hADSCs经成肝诱导后,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多角形的肝脏样细胞,这些肝脏样细胞高表达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AFP、CY3P4等基因,并表达肝细胞相关性蛋白HepPar-1、AFP、CK18、CK19。PAS染色显示肝脏样细胞胞质呈红色表现。结论利用消化离心法在体外成功构建了人原代脂肪干细胞系,可长期存活,反复传代,经诱导后可转化为有功能的肝脏样细胞,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生物人工肝及肝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鉴定 诱导 肝脏样细胞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云巍 徐丽娟 +2 位作者 王淑芳 喻红彬 阎丽 《肝脏》 2014年第10期752-75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方法用消化离心的方法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1×104/cm2接种于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LG-DMEM培养基中,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方法用消化离心的方法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1×104/cm2接种于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LG-DMEM培养基中,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行成脂及成骨诱导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获取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呈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良好;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接种后第4天细胞进入指数增长期,第8天后生长进入平台期,体外能长期培养存活,并保持不分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细胞高表达CD13、CD73,低表达CD34、CD45及HLA-DR;能诱导成脂及成骨细胞。结论利用消化离心法在体外能分离得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生长良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鉴定
下载PDF
FGF4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包装及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丽娟 张云巍 +1 位作者 胡亚卓 阎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768-2773,共6页
目的: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4,FGF4)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包装.方法:采用Bam HⅠ/AgeⅠ酶酶切含目的基因FGF4的质粒,将目的基因与酶切线性化的载体进行定向交换,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 G... 目的: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4,FGF4)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包装.方法:采用Bam HⅠ/AgeⅠ酶酶切含目的基因FGF4的质粒,将目的基因与酶切线性化的载体进行定向交换,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 GC-FU-FGF4,将其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先进行菌落PCR鉴定,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将目的质粒感染293T细胞24 h后,采用Realtime定量PCR测定包装的病毒滴度.结果:PCR结果显示扩增的目的基因FGF4已成功插入p GC-FU载体.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目的质粒转染后24 h,293T细胞几乎100%表达绿色荧光,Real-time定量PCR法测定包装的病毒滴度为2×108 TU/m L.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FGF4慢病毒表达载体,成功对慢病毒及进行了包装及病毒滴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基因 感受态细胞
下载PDF
CXCR4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包装及鉴定
6
作者 徐丽娟 王淑芳 +3 位作者 张云巍 潘美妍 胡亚卓 阎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构建CXCR4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包装、鉴定。方法首先设计合成引物,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CXCR4,将目的基因与酶切线性化的载体进行定向交换,成功构建重组载体慢病毒表达载体p GC-FU-CXCR4,将其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 目的构建CXCR4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包装、鉴定。方法首先设计合成引物,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CXCR4,将目的基因与酶切线性化的载体进行定向交换,成功构建重组载体慢病毒表达载体p GC-FU-CXCR4,将其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对培养出的克隆先进行菌落PCR鉴定,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病毒载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颗粒,并采用Real time PCR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PCR鉴定结果显示扩增的目的基因已成功插入p GC-FU载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得到的片段与理论大小相符,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说明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插入序列完全正确。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CXCR4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成功对慢病毒进行了包装及病毒滴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CXCR4基因 293T细胞
下载PDF
用爱心和耐心促进问题生的转化
7
作者 张云巍 《新课程学习》 2014年第6期119-119,共1页
教师只有抓住转化问题生的突破口,奉献爱心,付出耐心,才能促进问题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爱心 耐心 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