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伟杰 陈海元 +4 位作者 张所兵 唐骏 林静 方先文 张云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0-576,共7页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以及生态环境。在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连锁作图和关联作图等方法克隆基因,并解析水稻的氮素利用机理,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本文从水稻氮素利用QTL定位...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以及生态环境。在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连锁作图和关联作图等方法克隆基因,并解析水稻的氮素利用机理,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本文从水稻氮素利用QTL定位及基因克隆,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克隆,利用突变体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利用反向遗传学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和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利用效率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水质预测研究进展及趋势
2
作者 符敦凯 张云辉 +3 位作者 徐小军 王鹰 许钟元 王杨双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88-100,共1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类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质预测研究基于大样本环境监测数据,对于提前制定水环境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对水质预测的阶段性研究进展及趋势的总结分析还较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对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类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质预测研究基于大样本环境监测数据,对于提前制定水环境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对水质预测的阶段性研究进展及趋势的总结分析还较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对2000—2023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中文文献数据库和WOS(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库中的水质预测领域论文进行检索,采用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构建长时间的序列图谱,系统地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科研成果,揭示了关于水质预测领域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水质预测研究是一个典型的多作者、多国家、多机构的合作领域;我国每年出版的水质预测论文数量最多,且科研成果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表明我国是水质预测研究领域的主导国家。通过分析关键词发现,与传统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以及深度学习等是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水质预测方法。该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水质预测的研究水准,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文献计量学成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CNKI数据库 WOS数据库
下载PDF
PBL融合CBL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魏洪平 季坚卫 张云辉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3期0128-0131,共4页
探讨 PBL与 CBL相结合的指导方法在指导学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住院实习医师40人,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 PBL结合 CBL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两个实习医生的考评结果对比、教学满意度、专业能力的差异。结果 ①考... 探讨 PBL与 CBL相结合的指导方法在指导学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住院实习医师40人,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 PBL结合 CBL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两个实习医生的考评结果对比、教学满意度、专业能力的差异。结果 ①考核成绩相比,观察组实习生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②教学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实习生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③专业能力相比,观察组实习生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 CBL教学模式,在指导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评价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融合CBL教学法 新生儿科 临床带教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创制耐盐香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景芳 温舒越 +11 位作者 赵利君 陈庭木 周振玲 孙志广 刘艳 陈海元 张云辉 迟铭 邢运高 徐波 徐大勇 王宝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8-485,共8页
【目的】为了促进耐盐香稻育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粳稻品种连粳11的Badh2和OsRR22基因进行编辑,以期快速获得一批不含有转基因成分且具有耐盐性和香味的纯合水稻材料。【方法】根据Badh2和OsRR22基因序列中编辑位点的敲除效率设计... 【目的】为了促进耐盐香稻育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粳稻品种连粳11的Badh2和OsRR22基因进行编辑,以期快速获得一批不含有转基因成分且具有耐盐性和香味的纯合水稻材料。【方法】根据Badh2和OsRR22基因序列中编辑位点的敲除效率设计靶位点,构建pH-Ubi-Cas9-Badh2-OsRR22敲除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受体品种连粳11中。对转基因后代进行潮霉素和Cas9标记PCR检测以及靶基因测序,获得无外源基因插入的badh2-osrr22纯合株系,并对后代种子性状和苗期耐盐性进行分析。【结果】T2代成熟种子中2-AP含量较背景材料连粳11显著增加,千粒重、粒长、粒宽无明显变化;128 mmol/L氯化钠处理14 d后株系21-30较连粳11苗高增加15.2%,苗鲜质量增加45.2%,苗干质量增加13.2%。【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Badh2和OsRR22基因编辑获得能稳定遗传且无外源基因插入的耐盐香稻材料,加快了水稻多性状聚合的选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 耐盐 香味 Badh2 OsRR22
下载PDF
藏南隆子县模麓温泉群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鹏 孙明露 +8 位作者 张云辉 荣峰 达娃 万忠焱 刘恭喜 彭清华 胡华山 旦增 刘振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2-339,共18页
藏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喜马拉雅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新的地热资源开发靶区。本文以藏南桑日-错那活动构造带内模麓温泉群为研究对象,以水化学和氢氧氚同位素为研究方法,分析模麓温泉群的水岩作用、热储温度、补给来源及径... 藏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喜马拉雅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新的地热资源开发靶区。本文以藏南桑日-错那活动构造带内模麓温泉群为研究对象,以水化学和氢氧氚同位素为研究方法,分析模麓温泉群的水岩作用、热储温度、补给来源及径流时间,揭示了地热水的成因机制。模麓地热水pH在6.6~7.2之间,TDS为1908mg/L~2326 mg/L,水化学类型以HCO_(3)·Cl-Na型和HCO_(3)·Cl-Na·Ca型为主。地热水中主要阴阳离子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和少量地球深部物质。利用硅-焓方程法和硅-焓图解法计算的初始热储温度为198℃~256℃,冷水混入比例为68%~85%。此外,对地热水中的Li、B、F等微量元素分析得出,研究区温泉水中微量组分除来自水-岩作用外,应该还与深部流体的混入有关,且该地区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为5652m~5664m,模麓地热水中的氚含量<0.5TU,表明其地热水为老水,有更长的径流时间,为水-岩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宿麦郎曲河水为新水,补给径流时间短。研究区地热水与围岩遮拉组砂板岩发生水-岩作用,进行离子交换作用,在地下水运移过程中加热形成地热水,最终在有利构造部位出露形成温泉群。本次研究初步揭示了藏南模麓温泉的成因机制,可为藏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麓温泉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温度 补给来源 成因机制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地热水化学特征及结垢趋势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兴成 张云辉 +3 位作者 王鹰 黄珣 孙明露 吕国森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72,共16页
地热资源作为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地热资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热资源丰富,但地热结垢成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进一步查明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和结垢趋势特征,本文以鲜水河断... 地热资源作为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地热资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热资源丰富,但地热结垢成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进一步查明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和结垢趋势特征,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上的磨西、榆林宫、二道桥、中谷、八美和道孚地热区为研究区,采用水化学分析、氢氧同位素、热储温度估算和结垢趋势特征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鲜水河断裂带地热水水化学及结垢趋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HCO_(3)、Ca-HCO_(3)、Ca·Na-HCO_(3)和Na-Cl·HCO_(3)型;地热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且氧漂移现象明显;地热水均未达到完全的水-岩平衡状态,混合冷水后的浅部热储温度为61℃~172℃,深部初始热储温度平均值为183℃~284℃,冷水混合比例平均值为77%~86%;指数分析法和饱和指数判别法得出以上地热区均有可能形成碳酸盐结垢,硅酸盐结垢仅可能会形成于少数SiO_(2)含量异常高的区域,而硫酸盐结垢几乎不形成;依据硅-焓模型估算的冷水混合比例重构得出深层储层流体组分,计算得出二道桥地区的碳酸盐结垢程度是最严重的,主要是因为该区的热储岩性为碳酸盐岩,以及热储温度能促进CaCO_(3)沉淀。对于除垢和预防,可以采用机械拆除、控制CO_(2)分压、控制溶液的pH值和使用化学添加剂(阻垢剂)等。研究成果可为鲜水河断裂带及川西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地热水水化学 补给来源 热储温度 地热水结垢
下载PDF
“长新冠”综合征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栾涛 杨罡 +6 位作者 王帅颖 刘辰 普丹丹 秦剑 谢晓鸿 周承志 张云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5-1200,共6页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流行以来,许多感染患者在急性感染期后会出现不同症状,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其症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称为“长新冠”综合征。“长新冠”综合征不等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而是病毒感染后的长期持续症状,...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流行以来,许多感染患者在急性感染期后会出现不同症状,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其症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称为“长新冠”综合征。“长新冠”综合征不等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而是病毒感染后的长期持续症状,主要累及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本文对“长新冠”综合征展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对“长新冠”综合征的重视,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长新冠”综合征 并发症 后遗症
下载PDF
川西鲜水河、安宁河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的讨论
8
作者 吕国森 章旭 +4 位作者 张云辉 SAFONOVA Inna 黄豪擎 余中友 代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1-359,共19页
[研究目的]研究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可为川西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计算、氢氧同位素等方法分析了分布在3条断... [研究目的]研究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可为川西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计算、氢氧同位素等方法分析了分布在3条断裂带上的48处典型温泉(地热井)的水化学组分、水化学过程、热储温度和深度、热水补给来源等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模式。[研究结果]结果显示:(1)鲜水河断裂带热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型为主;龙门山断裂带主要为SO_(4)-Na和Cl-Na型;安宁河断裂带包括HCO_(3)·Cl-Na、HCO_(3)·SO_(4)-Ca·Mg和Cl·SO_(4)-Na型等。(2)3条断裂带地热水组分主要受硅酸盐矿物溶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控制。(3)鲜水河断裂带热储温度为129.6~210.6℃,深度为2532~4184 m,冷水混入比为66%~82%;安宁河断裂带热储温度为81~121.9℃,深度为2155~3519 m,冷水混入比为52%~95%;龙门山断裂带热储温度为108.2~153℃,深度为3573~5654 m,冷水混入比为68%~89%。(4)3条断裂带的地热水接受大气降雨补给,补给高程分别为鲜水河断裂带2493~5034 m、安宁河断裂带3235~3839 m和龙门山断裂带1628~4574 m。(5)鲜水河断裂带地热水的“δ^(18)O漂移”程度强于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部分地热水出现“δ^(18)O漂移”和“负向漂移”特征。[结论]基于本次研究得到的3条断裂带地热水成因模式,鲜水河断裂带地热水的开发潜力优于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是四川省中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 补给来源 形成模式 地热地质调查工程 龙门山 四川西部
下载PDF
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9
作者 罗欢 刘振南 +5 位作者 马一奇 张云辉 陶兰初 陈庆松 符敦凯 吴湘川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9,共14页
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对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分布受隐伏断裂带控制,沿落漏河分布于河谷两岸,出露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二叠系玄武岩地层,温度介于34.5~50.0℃,属于中低温热水,pH为7.62~... 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对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分布受隐伏断裂带控制,沿落漏河分布于河谷两岸,出露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二叠系玄武岩地层,温度介于34.5~50.0℃,属于中低温热水,pH为7.62~9.73,溶解性固体总量介于262~702 mg/L。通过采集落漏河流域内温泉热水和周边浅表冷泉水样,开展水化学成分和氢氧同位素测试,基于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探讨温泉及地下水的水文循环过程、水化学演化及其成因模式。结果表明,受HCO_(3)-Ca型浅层地下冷水混合的影响,温泉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温泉热水和地下冷水化学组成受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溶滤控制。氢氧同位素分析指示温泉热水和地下冷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2007~2307 m,补给区域为河谷西北部马耳山、北部锅盖山和中部左家山等山脉。通过二氧化硅地热温标、硅-焓混合模型和多矿物平衡模拟估算的温泉热储温度为68.4~150.0℃,冷水混合比例为77.9%~90.5%。落漏河流域温泉成因模式大致为:大气降水沿裂隙或岩溶通道下渗,历经深部地下循环被大地热流加热,循环深度为2872~3724 m,而后在高温和冷、热水密度差的驱动下沿白莲村隐伏断裂带上涌,在第四系地层以中低温温泉形式出露。研究成果可为落漏河流域温泉开发利用以及探索同类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开发潜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漏河流域 温泉 水化学特征 热储温度 多矿物平衡模拟 成因模式
下载PDF
智慧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0
作者 马健 杨一旸 +3 位作者 张召 张云辉 桑国庆 薛萍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695,702,共10页
为了推进智慧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的发展,根据水利业务应用中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特点,按照可获取性、可量测性、可代表性的原则,结合《“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中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的主要内容,构建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 为了推进智慧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的发展,根据水利业务应用中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特点,按照可获取性、可量测性、可代表性的原则,结合《“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中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的主要内容,构建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智慧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标计算方法,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智慧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的总得分为84.9分,为良好等级,一级指标中水资源管理应用得分最高,为95.3分,水资源调度应用得分为81.5分,数字化场景应用得分偏低,为70.8分,亟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 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水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木通皂苷D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云辉 刘成成 +4 位作者 祝爱珍 陈小宇 刘革修 何冬梅 谭广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5-1460,共6页
目的:探讨木通皂苷D(ASD)是否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观察ASD对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PD... 目的:探讨木通皂苷D(ASD)是否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观察ASD对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PD098059的干预作用;检测BMSCs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护骨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38 MAPK和ERK活性水平。结果:ASD处理后第9 d,成骨性分化标志物OPG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RANKL 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同时显著提高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OC的表达,而且p38 MAPK和ERK活性也显著增加。SB203580和PD098059则显著抑制ASD的成骨作用。结论:ASD在体外具有促进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与MAPK途径的p38 MAPK和ERK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皂苷D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分化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东秦岭南泥湖钼(钨)矿床和秋树湾铜(钼)矿床成岩成矿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云辉 张寿庭 +3 位作者 王世炎 谭和勇 张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0-711,共12页
东秦岭钼矿带内的南泥湖钼(钨)矿床和秋树湾铜(钼)矿床同为斑岩型矿床,地理位置相近,却在成矿类型和规模上差异显著。通过对两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及其成矿物质来源(S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和Re含量)进... 东秦岭钼矿带内的南泥湖钼(钨)矿床和秋树湾铜(钼)矿床同为斑岩型矿床,地理位置相近,却在成矿类型和规模上差异显著。通过对两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及其成矿物质来源(S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和Re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南泥湖钼(钨)矿床和秋树湾铜(钼)矿床类型均为壳幔混源型,后者成岩成矿过程有更多的幔源物质参与,并且两个矿床同时形成于秦岭造山带中生代燕山期伸展减薄的机制下,但所处构造单元(华北陆块南缘和北秦岭)不同,以上这些都导致了成矿的差异性,并为日后在东秦岭钼矿带中钼铜两类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湖钼钨矿床 秋树湾铜(钼)矿床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东秦岭钼矿带
下载PDF
水稻低谷蛋白创新种质的选育和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云辉 张所兵 +3 位作者 周金云亮 林静 汪迎节 方先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谷蛋白是水稻种子中含量最高的贮藏蛋白,占种子总蛋白的70%以上,是稻米蛋白中可供人体吸收的主要成分。低谷蛋白稻米可以满足肾脏病人和并发肾脏机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在蛋白代谢方面的特殊需求,因此培育适合肾脏病人食用的低谷蛋白品种... 谷蛋白是水稻种子中含量最高的贮藏蛋白,占种子总蛋白的70%以上,是稻米蛋白中可供人体吸收的主要成分。低谷蛋白稻米可以满足肾脏病人和并发肾脏机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在蛋白代谢方面的特殊需求,因此培育适合肾脏病人食用的低谷蛋白品种已成为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通过引进日本低谷蛋白品种LGC-1,于2009年配置其与江苏高产优质粳稻武育粳3号的杂交组合,经过6代自交和农艺性状筛选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于2013年选育出3个低谷蛋白新品系。经分子标记检测、种子总蛋白SDS-PAGE分析和谷蛋白含量测定表明,这3个品系谷蛋白含量均降至LGC-1水平,显著低于普通推广品种,且农艺性状表现优异,为水稻低谷蛋白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良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谷蛋白 品种创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原文传递
利用BSA法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高效应抗性位点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云辉 张所兵 +2 位作者 林静 汪迎节 方先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88,共4页
通过前期对江苏水稻地方品种抗条纹叶枯病资源的筛选获得的一份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旱稻,配制其与条纹叶枯病感病品种武育粳3号杂交组合,采用田间自然接种鉴定方法,以病情指数为表型值,对141个F2单株的F2:3株系进行了条纹叶枯病抗性... 通过前期对江苏水稻地方品种抗条纹叶枯病资源的筛选获得的一份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旱稻,配制其与条纹叶枯病感病品种武育粳3号杂交组合,采用田间自然接种鉴定方法,以病情指数为表型值,对141个F2单株的F2:3株系进行了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法)对抗/感DNA池分析发现第11染色体SSR标记RM209、RM21与条纹叶枯病抗性有明显的连锁关系。利用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方法的QTL检测软件(QTL IciMapping V3.2)在第11染色体上检测到一个条纹叶枯病抗性相关QTL,位于SSR标记RM209和RM21之间,LOD值为13.25,可解释表型变异38.39%,加性效应为负值,表明该数量性状基因座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来自抗病亲本旱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群体分离分析法 QTL定位
下载PDF
水稻株高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云辉 张所兵 +2 位作者 林静 汪迎节 方先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2期1-7,共7页
株高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许多以往报道的和新发现的水稻株高基因得到了克隆,并进行了深入的功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激素在水稻株高发育中起主要调控作用,尤其以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和独... 株高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许多以往报道的和新发现的水稻株高基因得到了克隆,并进行了深入的功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激素在水稻株高发育中起主要调控作用,尤其以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和独脚金内酯三类激素的作用最大。调控过程涉及到激素的合成与信号途径,以及激素之间的互作。同时也存在其他调控途径,表明水稻株高形态建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以水稻株高基因功能的介绍为要点,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下载PDF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被引量:48
16
作者 张云辉 王姝 +1 位作者 陈玉琪 李军 《传染病信息》 2014年第4期I0003-I0008,共6页
发现于1976年的埃博拉出血热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曾多次在非洲中西部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达50%-90%。然而目前仍然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始于2014年初的非洲西部暴发疫情是该病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 发现于1976年的埃博拉出血热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曾多次在非洲中西部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达50%-90%。然而目前仍然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始于2014年初的非洲西部暴发疫情是该病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该病发现以来的总和,WHO宣布本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公共卫生和医疗部门正在通力合作抗击这一烈性传染病。本文就该病研究现状及本次疫情暴发以来的一些特点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出血热 埃博拉 治疗学 综合预防
下载PDF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水权交易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云辉 张玉斌 李磊 《科技与管理》 2004年第5期13-15,共3页
首先介绍了我国学者关于水权内涵的论述以及对于水市场大致存在的3种市场观。然后阐述了实物期权理论的思想方法、基本概念。最后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水权交易模式,以期指导我国水权市场的建立和培育实践。
关键词 实物期权理论 水权交易 水权市场 水资源利用
下载PDF
2021年5—6月全球主要疫情回顾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云辉 赵雅琳 +6 位作者 闫晶晶 孙志杰 揣征然 李硕 王永怡 焦艳梅 王福生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3期287-288,共2页
本刊对2021年5—6月全球重点传染病疫情(截至6月27日)汇总如下。1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变异病毒导致新一波疫情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病例数在2021年1月达到峰值,每日新增50万~60万例,2月以后增速放缓,降至30... 本刊对2021年5—6月全球重点传染病疫情(截至6月27日)汇总如下。1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变异病毒导致新一波疫情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病例数在2021年1月达到峰值,每日新增50万~60万例,2月以后增速放缓,降至30万~40万例。但3月以后每日新增病例数又持续上升,4月中旬开始猛增,以每日新增70万~80万例的速度继续上升,到5月初达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新的峰值,此后逐渐下降。进入6月以来,每日新增病例数保持在30万~40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 回顾 暴发 疾病控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CoV-2 埃博拉病毒病 H10N3型禽流感病毒
下载PDF
2021年7月全球主要疫情回顾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云辉 赵雅琳 +6 位作者 闫晶晶 孙志杰 揣征然 李硕 王永怡 焦艳梅 王福生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4期383-384,共2页
本刊对2021年7月全球重点传染病疫情(截至7月30日)汇总如下。1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毒株引发全球新一轮疫情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病例数在2021年1月达到峰值,每日新增50万~60万例,2月以后放缓,每日新增病例数降到30... 本刊对2021年7月全球重点传染病疫情(截至7月30日)汇总如下。1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毒株引发全球新一轮疫情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病例数在2021年1月达到峰值,每日新增50万~60万例,2月以后放缓,每日新增病例数降到30万-40万例,但3月以后每日新增病例数又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 回顾 暴发 疾病控制 COVID-19 SARS-CoV-2 H5N1型禽流感病毒
下载PDF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对我国专业认证的启示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云辉 沈滢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08年第2期93-97,共5页
介绍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机制及认证状况,认证对日本大学教育最直接的影响是重组教育课程,由此提出对于我国即将开展的专业认证的五点对策。
关键词 日本 高等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