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硬化超声所见与危险因子及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亿倬 韩继武 黄玉玲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1期34-36,共3页
目的:对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同时调查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和患病年龄,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明确危险因子的存在和年龄增长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9/2004-1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300... 目的:对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同时调查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和患病年龄,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明确危险因子的存在和年龄增长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9/2004-1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300例,男183例,女117例;年龄40-89岁,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50%以上狭窄、有较明显斑块、内膜增厚和无明显异常4类。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和血脂,并询问患者有无吸烟等病史。比较各种危险因子出现的比率,及危险因子、年龄增长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30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超声所见动脉舁常与糖尿病的关系尤为密切,较之吸烟和高血压更有意义,其中54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中超声所见异常占75%(41/54),153例吸烟的患者中颈动脉超声异常占64%(99/153),192例伴有高血压患者中超声所见异常占70% (135/192),P<0.05。②随着危险因子数的增加异常所见亦增加,有意义的异常所见增加只有从1项危险因子组到2项危险因子组[57% (110/192),65%(82/125),P<0.05]。③60-69岁组、70-79岁组斑块形成所占的比例增加明显[28%(24/86),46%(59/130),P<0.01]。结论:①危险因子中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关系最大。②随着危险因子数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超声下动脉硬化的改变越明显。③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年龄的增长比危险因子致动脉硬化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
下载PDF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判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良恶性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亿倬 《生物磁学》 CAS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 -CPA)对判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良恶性方面有无意义。方法:对83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术前进行3D -CPA检查,据结节区血流分布不同,分为3级:Ⅰ级结节周边、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Ⅱ级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 -CPA)对判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良恶性方面有无意义。方法:对83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术前进行3D -CPA检查,据结节区血流分布不同,分为3级:Ⅰ级结节周边、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Ⅱ级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Ⅲ级结节周边、内部可见丰富血流。结果:甲状腺腺瘤肿块血供分属Ⅰ、Ⅱ、Ⅲ级,结节性甲状腺肿血供以Ⅰ级为主,甲状腺癌血供以Ⅲ级为主。结论:3D -CPA能反映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血流分布状况,且其分布特征对判断甲状腺癌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病变 恶性 能量 血管 彩色 三维 像对 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 分布状况 CPA 血流 周边 信号 内部 Ⅲ级 血供 特征对 3D 丰富 可见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室粘液瘤1例报告
3
作者 张亿倬 郑敏 陆以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右室粘液瘤 超声心动图 心脏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灰阶超声造影评价胃浸润性病变 被引量:5
4
作者 苗立英 王金锐 +2 位作者 张亿倬 舒骏 张晓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胃浸润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8例二维超声明确诊断胃壁增厚患者,经静脉团注SonoVue进行胃壁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分钟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胃浸润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8例二维超声明确诊断胃壁增厚患者,经静脉团注SonoVue进行胃壁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分钟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TIC曲线的斜率(β)。结果病变位于黏膜下层者,胃壁黏膜下层增强达峰时间较肌层明显提前,斜率变大;全层胃壁病变表现为病变区快速增强,时间在10-16秒,廓清亦较迅速;病变侵及浆膜及浆膜层以外时,浆膜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增强的血管向外延伸;胃壁间囊肿,囊壁与胃壁同步增强,同步廓清,囊腔内无增强征象。结论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结合TIC曲线分析,可反映胃壁增厚性病变及肿物的实时血流灌注情况,重点在于能区别病变侵犯层次,对鉴别炎症性病变及肿瘤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血流灌注 时间-强度曲线
下载PDF
酒精注射诱导肝坏死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立刚 邵金华 +2 位作者 王金锐 白净 张亿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6-689,I0007,I000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酒精注射诱导肝脏局部坏死硬化病变的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在新鲜猪肝局部注入无水酒精2ml诱导产生硬化坏死区。采用SONOLINE Antares超声诊断仪,VF10-5高频探头获取注射区域的声像图。同时,注射后每隔30秒,用...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酒精注射诱导肝脏局部坏死硬化病变的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在新鲜猪肝局部注入无水酒精2ml诱导产生硬化坏死区。采用SONOLINE Antares超声诊断仪,VF10-5高频探头获取注射区域的声像图。同时,注射后每隔30秒,用机械挤压装置对肝组织实行定量压缩,通过系统超声研究界面采集压缩前后原始射频信号直至6min。利用互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机处理全部原始射频信号获得组织的弹性图,并与大体标本进行对照。结果酒精注射后即刻声像图显示注射局部回声明显增强伴后方声影,随时间延长,回声增强区逐渐扩散,边界不清。反之,系列的组织弹性图显示酒精注射区组织硬度明显增加,边界清晰,硬化区范围随时间逐渐扩大,于3min达一稳定范围,与大体标本区域相似。结论超声组织弹性图能够探测并评价酒精注射后离体猪肝内的硬化坏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超声 肝坏死结节 无水酒精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继武 张亿倬 +1 位作者 庄丽维 姜爱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784-3786,共3页
目的通过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的比较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洛沙坦(25mg/d)治疗组和普奈洛尔(30 ̄80mg/d)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 目的通过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的比较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洛沙坦(25mg/d)治疗组和普奈洛尔(30 ̄80mg/d)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3周时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每位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及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对比这两种药物对门静脉压力影响。结果普奈洛尔组治疗后DPV下降、VPV增快,治疗前后的数值分别为,(14.44±1.41)mm,(7.75±1.20)cm/s及(12.13±1.49)mm,(11.25±1.82)cm/s,P<0.05。洛沙坦组治疗后DPV亦明显下降,VPV增快,治疗前后数值分别为,(14.69±1.31mm,7.50±1.22)cm/s及(12.00±1.37)mm,(11.00±1.54)cm/s,P<0.05。但两组药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笔者的研究过程中,这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有意义的不良反应。结论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一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压力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洛沙坦 普奈洛尔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预测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韩继武 庄丽维 +1 位作者 张亿倬 薄挽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8期8-9,12,共3页
目的通过超声内镜检测肝硬化病人食管黏膜下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CSA),探讨其与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供预防措施。方法应用高频率小探头高分辨超声内镜,对25例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病人进行全食... 目的通过超声内镜检测肝硬化病人食管黏膜下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CSA),探讨其与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供预防措施。方法应用高频率小探头高分辨超声内镜,对25例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病人进行全食管检测,然后分别测量食管各曲张静脉半径,并选取静脉曲张面积最大部位进行计算,记录各该部位总CSA值,探讨其与今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结果随访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5例患者,其曲张静脉总CSA值为(0.86±0.52)cm2,与20例未出血者总CSA值(0.30±0.26)cm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高频率小探头高分辨超声内镜检测肝硬化患者总CSA值,可以检测出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糖尿病高渗综合征伴急性肾小管坏死一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晓滨 张亿倬 +1 位作者 刘国信 余颖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52-252,217,共2页
糖尿病高渗综合征伴急性肾小管坏死一例报告谢晓滨,张亿倬,刘国信,余颖患者,男性,66岁,1955年9月20H急诊入院。既往体健,一周前因右侧睾丸红肿、疼痛伴发烧而每日自在家以10%葡萄糖液稀释抗生素静滴,在静滴后第三... 糖尿病高渗综合征伴急性肾小管坏死一例报告谢晓滨,张亿倬,刘国信,余颖患者,男性,66岁,1955年9月20H急诊入院。既往体健,一周前因右侧睾丸红肿、疼痛伴发烧而每日自在家以10%葡萄糖液稀释抗生素静滴,在静滴后第三天出现明显的多尿、口干、多饮,第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渗综合征 肾小管坏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S-180肉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等因子的表达
9
作者 谢遵江 贺业春 +4 位作者 贾立敏 郑金华 刘颖 刘丽 张亿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树突状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分布、形态特征及一些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在S-180肉瘤模型鼠体内的表达及其在树突状细胞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染色方法...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树突状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分布、形态特征及一些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在S-180肉瘤模型鼠体内的表达及其在树突状细胞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染色方法,观察肿瘤模型鼠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分析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和趋化因子受体7(CCR7)的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中,分布于肿瘤局部和腋窝淋巴结(ALN),在数量上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其ICAM-1、MCP-1、Rantes、MIP-1β和CCR7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降;分别与对照组数密度和面密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肿瘤抗原诱导下,ICAM-1、MCP-1、Rantes、MIP-1β和CCR7表达升高,有趋化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组织或肿瘤局部迁移和聚集的作用;而E-cadherin表达下降可能有利于树突状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黏附分子 趋化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肿瘤鼠模型
原文传递
One Touch Profile血糖仪配合In Touch血糖监测调整治疗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冯琨 陆以霞 +2 位作者 李贤厚 杨玉芝 张亿倬 《黑龙江医学》 1998年第11期3-4,共2页
关键词 血糖监测 血糖仪 血糖控制 临床研 强化治疗 INTOUCH软件 控制目标 胰岛素 黑龙江省 口服降糖药
下载PDF
皮肤肿瘤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形态学研究
11
作者 腾河 刘丽 +3 位作者 郑金华 贾立敏 贺业春 张亿倬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人黑色素瘤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TIL)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10例手术切除的人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的类高内皮微静脉和TIL的分布和超微结构。结果:类高内... 目的:探讨人黑色素瘤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TIL)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10例手术切除的人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的类高内皮微静脉和TIL的分布和超微结构。结果:类高内皮微静脉主要分布于乳头层和癌周围。病变早期其内皮高大,胞浆突起增多,核大,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淋巴细胞穿越管壁;病变晚期,内皮细胞核不规则,出现大量齿状切迹,细胞质内出现大量微丝和质膜小泡,线粒体多出现肿胀、扩张,基膜不连续,少见淋巴细胞穿越。TIL多存在于癌周围区,活化淋巴细胞较多。随着病程的进展,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结论:1.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部分血管可演变为类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向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定向归巢)的重要场所。2.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归巢与抗肿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黑色素瘤 类高内皮做静脉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普拉固治疗高脂血症38例
12
作者 陆以霞 冯琨 +1 位作者 张亿倬 孙蕾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8年第4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药物治疗 普拉固
下载PDF
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陆以霞 张亿倬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高血压病 波依定 临床疗效观察 并发症 血压波动 钙离子拮抗剂 长效 防止 半衰期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立英 王慧宇 +2 位作者 张亿倬 王萤萤 张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48-349,共2页
乳腺实性结节是最为常见的女性乳腺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简便、有效的检出手段。本组对135个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良恶性鉴别诊断 乳腺疾病 恶性结节 诊断价值 实性 声像图特征 乳腺肿块
下载PDF
输卵管通水术2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玉玲 张亿倬 《生物磁学》 CAS 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炎性不孕症通水试验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对268例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行输卵管通水术后的疗效。结果:来我院进行通水试验治疗的268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其中原发性不孕症67例,占发病总数的25%;继发... 目的:探讨输卵管炎性不孕症通水试验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对268例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行输卵管通水术后的疗效。结果:来我院进行通水试验治疗的268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其中原发性不孕症67例,占发病总数的25%;继发性不孕201例,占75%。经通水反复局部药物治疗,严重者加全身治疗后,输卵管完全通畅者244例,成功率91.04%,术后随访宫内妊娠238例,有效治愈率达88.81%;发生异位妊娠3例,占1.12%。仅有24例经通水治疗无效后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后宫内妊娠4例。输卵管通水治疗当月受孕占14.2%。结论:输卵管通水术是诊断和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早期性生活是否有利于输卵管功能的恢复,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通水术 输卵管炎性不孕症 诊断 治疗 病例
下载PDF
透明质酸介导的树突状细胞肿瘤抗原提呈效应的形态学研究
16
作者 付艳军 贾丽敏 +4 位作者 贺业春 高江涛 郑金华 谢丽萍 张亿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417-420,436,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树突状细胞肿瘤抗原提呈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用GM-CSF和IL-4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并用透明质酸孵育,Brdu标记;经肿瘤周围皮下回输,以普通DC、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测量瘤体积,...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树突状细胞肿瘤抗原提呈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用GM-CSF和IL-4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并用透明质酸孵育,Brdu标记;经肿瘤周围皮下回输,以普通DC、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测量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A-DC于肿瘤局部组织和淋巴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结果:HA-DC细胞组的抑瘤作用强于DC细胞组(P<0.05);HA-DC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周围和淋巴结副皮质区,透射电镜观察可见HA-DC组肿瘤周围组织中有大量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相互有膜接触,淋巴细胞以突起深入肿瘤细胞,并与其接触、融合,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DC负载透明质酸后可以有效激活和扩增淋巴细胞,增强机体肿瘤特异性CTL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B16黑色素瘤 树突状细胞 小鼠
下载PDF
略谈青年教师的培养
17
作者 郭志瀛 张亿倬 《成人教育》 2000年第1期32-32,共1页
本文从几个方面略述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意义和途径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教师素质 培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亿倬 王金锐 苗立英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30条有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患者分别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对照二者诊断深静脉和穿支静脉反流以及穿支静脉定位的一...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30条有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患者分别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对照二者诊断深静脉和穿支静脉反流以及穿支静脉定位的一致性,分析超声造影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准确性和优缺点。结果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结果相比,超声造影判断深静脉瓣膜逆流的符合率为96.6%,交通静脉符合率为93.3%。超声造影可以精确定位交通静脉并可显示静脉瓣膜逆流情况。结论超声造影可观察下肢静脉全貌,方便、准确、安全,可用于诊断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静脉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与X线顺行静脉造影诊断下肢穿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亿倬 王金锐 +1 位作者 苗立英 王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7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诊断下肢穿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小腿静脉曲张患者的30条下肢,分别行超声造影和X线顺行静脉造影检查,判断有无穿支静脉功能不全并对穿支静脉进行定位,分析超声造影诊断穿支静脉瓣膜功...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诊断下肢穿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小腿静脉曲张患者的30条下肢,分别行超声造影和X线顺行静脉造影检查,判断有无穿支静脉功能不全并对穿支静脉进行定位,分析超声造影诊断穿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准确性和优缺点。结果与X线顺行静脉造影结果相比,超声造影判断下肢穿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符合率为89.7%,并可精确定位下肢穿支静脉。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准确定位穿支静脉,并诊断穿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该方法简便、安全,可以作为下肢穿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术前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静脉造影术 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评价股浅静脉瓣膜功能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亿倬 杨敬英 王金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93-94,1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股浅静脉瓣膜返流时间与瓣膜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40侧诊断为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按照X线顺行静脉造影瓣膜返流分类分为两组,分别记录股浅静脉瓣膜返流时间,并进行两组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股浅静脉瓣膜返流时间与瓣膜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40侧诊断为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按照X线顺行静脉造影瓣膜返流分类分为两组,分别记录股浅静脉瓣膜返流时间,并进行两组的差异性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轻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返流时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股静脉瓣膜返流时间能够比较准确地提供下肢深静脉的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超声造影 X线顺行静脉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