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美育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18,35,共5页
美育是高职教育的根基,是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美育教学内容缺乏与专业相融合、课程安排少;美育教学师资匮乏难以... 美育是高职教育的根基,是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美育教学内容缺乏与专业相融合、课程安排少;美育教学师资匮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美育教学方式单一,协同程度不够。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学模式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美育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相融合,专业教师须提高审美与美育能力;美育要构建与校外公共文化场所、文化产业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打通的课堂教学模式;美育教学要与新媒体应用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潮州竹枝词的民俗文化传承与当代价值
2
作者 张介凡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7-24,49,共9页
潮州竹枝词承载和传播着潮州民众创造和积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记述潮州历代名贤名迹、物产商贸饮食、节庆信仰礼俗、府城风貌市俗等文化象事,再现了潮州特别是清代潮州作为府城的民俗文化,具有引导行为规范、优塑文化人格、整合凝... 潮州竹枝词承载和传播着潮州民众创造和积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记述潮州历代名贤名迹、物产商贸饮食、节庆信仰礼俗、府城风貌市俗等文化象事,再现了潮州特别是清代潮州作为府城的民俗文化,具有引导行为规范、优塑文化人格、整合凝聚文化心理的民俗作用,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非遗活态文化传承路径的启示和对外宣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竹枝词 潮州民俗文化 文化传承与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核心能力的提升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介凡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实践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对设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质量和合作单位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根据其内涵和标准,因地制宜,因人而... 实践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对设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质量和合作单位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根据其内涵和标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走内涵建设的道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促进和帮助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实践教学 能力提升
下载PDF
论韩柳古文创作中的“破体为文”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介凡 陈新伟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12期87-89,共3页
中唐韩愈、柳宗元所倡导发动的古文运动是一场古代实用散文向现代文学散文转变的革新运动。韩柳古文创作是对传统实用散文固定体式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其以“诗”为文、以“传奇小说”为文、以“寓言为文”,使古代实录简朴的散文发展成为... 中唐韩愈、柳宗元所倡导发动的古文运动是一场古代实用散文向现代文学散文转变的革新运动。韩柳古文创作是对传统实用散文固定体式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其以“诗”为文、以“传奇小说”为文、以“寓言为文”,使古代实录简朴的散文发展成为真正的文学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柳古文 “破体为文” 实用散文 文学散文
下载PDF
试论高职院校国学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介凡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86-88,共3页
国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必须有自己的方向和特色,即重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国学教育来支撑职业教育,塑造并提高学生职业素质,高职院校才能真正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学教育 职业素质
下载PDF
丘逢甲广州诗词对广府文化的承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84-88,共5页
丘逢甲广州诗词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广府文化,歌咏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开拓者,再现清末民初广府人生命的存在形式,盛赞广府诗坛和人才生生不息,揭示广府开拓创新、英勇果敢、有担当和务实的人文精神,表达对广州名产和名胜的喜... 丘逢甲广州诗词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广府文化,歌咏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开拓者,再现清末民初广府人生命的存在形式,盛赞广府诗坛和人才生生不息,揭示广府开拓创新、英勇果敢、有担当和务实的人文精神,表达对广州名产和名胜的喜爱之情,复原清末民初广府文化,赋予或增添广府文化的文学色彩,更好地传播广府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广州诗词 广府文化
下载PDF
韩愈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介凡 《文教资料》 2011年第7期129-132,共4页
唐代教育家韩愈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科举制度下充满了个性化特色。他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体现了中国文化"立人"的精神;在教学角色和教学方式方面,以教师为主导,引入实践和生命本真的体验,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渗透,在师生主体生命情怀... 唐代教育家韩愈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科举制度下充满了个性化特色。他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体现了中国文化"立人"的精神;在教学角色和教学方式方面,以教师为主导,引入实践和生命本真的体验,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渗透,在师生主体生命情怀的融合中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的培养及文化的传承;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灵活、充满情趣的审美教学,实现师生平等、互动,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教育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博采智慧,情志育人——高职教育中的国学教学实践探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2-75,共4页
文章针对国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问题,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中的国学教学现状,指出其存在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高职教育中做好国学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国学教学 新途径
下载PDF
广州竹枝词对广府文化的承载与传播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介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31-37,共7页
广州竹枝词记述和描摹广州地区历史名迹、风土人情、生活习尚、礼俗物产、历史沿革等,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广府文化,传播着广府文化。文章阐发广州竹枝词中的广府文化内涵,再现今天或已湮没的广府文化,揭示这些承载着广府文化竹枝词的传... 广州竹枝词记述和描摹广州地区历史名迹、风土人情、生活习尚、礼俗物产、历史沿革等,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广府文化,传播着广府文化。文章阐发广州竹枝词中的广府文化内涵,再现今天或已湮没的广府文化,揭示这些承载着广府文化竹枝词的传播规律,以期能充分重视和利用广州竹枝词这种传统的"微诗",更好地传播与弘扬广府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竹枝词 广府文化 文化承载与传播
下载PDF
李季兰诗歌的道家审美创作意蕴
10
作者 张介凡 蔡振雄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107-109,共3页
李季兰诗歌因其率真、超脱和飘逸的风格而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动人的魅力。从文化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诗美的内在原因在于其蕴涵了道家诗歌美学中的标准:复归人性的真性情、淡泊无为的人生观、自然天道的人生哲理、神仙意象和自然本色。
关键词 李季兰 诗歌 真性情 人生观 人生哲理 神仙意象 自然本色
下载PDF
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1-47,共7页
广府文化是满足广州地区社区居民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是实现这种文化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当前,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与利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广州社区教育要充分重视和挖掘广府特色文化,开发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是满足广州地区社区居民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是实现这种文化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当前,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与利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广州社区教育要充分重视和挖掘广府特色文化,开发广府文化特色课程,整合和理顺社区教育主体的关系,建构广府文化社区教育师资资源库,让广府文化助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实现广府文化自觉,推动新时期文化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府文化 广州社区教育 开发与利用
下载PDF
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职业能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
实践职业能力是高职教师职的核心能力,其内涵包括行业职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科研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提升高职教师的实践职业能力,采取有效途径促进高职教师主动提升实践职业能力,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实践职业能力 核心能力提升
下载PDF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自主性提高的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8-90,共3页
高职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是教改中探讨的一个热点,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限制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自主性无法充分调动,教学过程显得枯燥无味。文章探究了在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 高职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是教改中探讨的一个热点,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限制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自主性无法充分调动,教学过程显得枯燥无味。文章探究了在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应用写作教学自主性不高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了提高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自主性的主要路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应用写作 教与学的自主性 提高策略
下载PDF
电影《金陵十三钗》艺术表现技巧
14
作者 张介凡 《电影评介》 2012年第6期50-51,共2页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善于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思想内涵的好作品。影片选择了战争乱世的背景来塑造表现人物,在邪恶和暴行面前展现了人性的美丽,传神的细节精彩地传出人物之神,而独特的视角叙述和色彩的视觉冲击使影片充满着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乱世背景 细节刻画 限知视角 色彩表现
下载PDF
论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创作
15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8-65,共8页
唐代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小说观念共同影响作用着唐代的小说创作。儒家小说观主导着小说的创作思维走向 ,史家小说观影响着小说创作的外在形式并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文家小说观最终内在地引领着小说走向文学的审美和取得文体的独立。
关键词 唐代 小说观念 小说创作 儒家小说观 创作思维 史家小说观 文家审美小说观
下载PDF
论唐代诗歌观念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16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唐代小说创作有明显的诗歌意识,这与唐代的诗歌观念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唐诗歌的俗艳观念下歌传相偶,小说创作取材于诗歌,并运用诗歌作为小说表现的重要手段;唐代诗歌兴象、意境、韵味等审美观念影响着小说创作的诗化,使唐代小说印上诗... 唐代小说创作有明显的诗歌意识,这与唐代的诗歌观念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唐诗歌的俗艳观念下歌传相偶,小说创作取材于诗歌,并运用诗歌作为小说表现的重要手段;唐代诗歌兴象、意境、韵味等审美观念影响着小说创作的诗化,使唐代小说印上诗歌鼎盛时代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诗歌俗艳观念 唐代诗歌兴象 意境 韵味观念 唐代小说创作
下载PDF
从谪阳、贬潮诗文看韩愈从政理念的变化
17
作者 张介凡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5-79,共5页
文章从韩愈在阳山和在潮州期间所写的诗文比较中,分析探求了韩愈前后两次贬谪岭南的隐与仕、内省与外济、怀才不遇与颂扬圣朝以及教育培养人才等从政心理与理念的变化,揭示韩愈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谪阳与贬潮 从政理念 为文为官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有效选择
18
作者 戴一兵 张介凡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10,共3页
文章从西方汇率决定理论入手,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立场、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指数联动型汇率形成机制。该机制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可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人民币汇率制度 指数联动汇率机制
下载PDF
困厄中的超越——论长篇小说《潮人》的崇高美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介凡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12-114,共3页
郭启宏的长篇小说《潮人》的出版在当前林林总总的长篇小说中其内容形式都应该是较为独特的一部,在以潮汕为题材的小说中或可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部史笔诗心的力作。它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以一颗潮人的心浸润了潮汕文化、潮汕风... 郭启宏的长篇小说《潮人》的出版在当前林林总总的长篇小说中其内容形式都应该是较为独特的一部,在以潮汕为题材的小说中或可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部史笔诗心的力作。它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以一颗潮人的心浸润了潮汕文化、潮汕风俗,再站在中原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潮人的生命形态,然后从小说人物形象生动的刻划中,准确而深刻揭示潮人的精神的崇高,这种精神的崇高之美正是本文探索借以管窥的豹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潮人》 潮汕题材 生命精神 艺术构思
下载PDF
谈唐宋词栏干意象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介凡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44-49,共6页
我国古代有凭栏兴叹之吟,因此诗词中产生了栏干意象。本文为此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栏干的特殊位置和具有的特殊氛围;二、栏干的“悲美”意象化;三、登高望远的物质原型与凭栏相思怀乡的感情模式;四、栏干与出处、感事、惜时和身世... 我国古代有凭栏兴叹之吟,因此诗词中产生了栏干意象。本文为此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栏干的特殊位置和具有的特殊氛围;二、栏干的“悲美”意象化;三、登高望远的物质原型与凭栏相思怀乡的感情模式;四、栏干与出处、感事、惜时和身世之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栏干意象 栏干氛围 感情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