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ARO-LSSVR的天麻中有效成分含量快速检测
1
作者 李珊珊 张付杰 +5 位作者 李丽霞 张浩 段星桅 史磊 崔秀明 李小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3,共7页
为实现对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以云南昭通乌天麻为实验对象,采集900~1 70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数据。首先,采用卷积平滑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其次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 为实现对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以云南昭通乌天麻为实验对象,采集900~1 70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数据。首先,采用卷积平滑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其次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a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与迭代保留信息变量算法进行特征波长的提取,根据基于特征波长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R)模型的结果,选择最佳特征波长提取方法。为了提高模型的准确率,本研究引入人工兔智能算法对LSSVR中的正则化参数γ和核函数密度σ2进行优化,并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GWO)进行对比,评估人工兔优化算法(artificial rabbits optimization,ARO)的优越性。结果表明,ARO算法在寻优速度、寻优能力上优于PSO、GWO;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的最佳预测模型均为CARS-AROLSSVR,其Rp2分别为0.969 6和0.957 7,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4和0.020。综上,近红外光谱可用于天麻中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本研究可为天麻快速检测装置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天麻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人工兔优化算法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GC-MS鉴别不同部位的三七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丽霞 张浩 +4 位作者 林宇浩 史磊 李珊珊 张付杰 王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21-329,共9页
为鉴别不同部位的三七粉,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三七的整根粉、剪口粉、主根粉、侧根粉和须根粉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通过GC-MS测定三七粉挥发物的成分和含量,并进行多重... 为鉴别不同部位的三七粉,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三七的整根粉、剪口粉、主根粉、侧根粉和须根粉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通过GC-MS测定三七粉挥发物的成分和含量,并进行多重比较。利用统计学习方法提取电子鼻响应曲线的8个时域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3种特征选择算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分别建立基于原始特征数据、3种特征选择数据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和极限学习机分类模型;引入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对分类模型中的参数gam和sig2进行优化。结果表明:5种三七粉样品中共检测出31种挥发物成分,最优的GWO-IRIV-LSSVM模型能够对电子鼻数据进行有效区分,测试集准确率为97.5%,且能客观反映出样品种类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主要是挥发物总量、烷烃和芳香族化合物,这与GC-MS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可用于道地产区优质三七粉混入劣质三七粉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三七粉 特征提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灰狼优化算法
下载PDF
采用组合增强的YOLOX-ViT协同识别温室内番茄花果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志远 张付杰 +3 位作者 魏晓明 黄媛 李晶晶 张钟莉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4,F0003,共12页
番茄花果的协同识别是温室生产管理调控的重要决策依据,针对温室番茄栽培密度大,植株遮挡、重叠等因素导致的现有识别算法精度不足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深度学习的番茄花果协同识别方法,引入图像组合增强与前端ViT分类网络,以提... 番茄花果的协同识别是温室生产管理调控的重要决策依据,针对温室番茄栽培密度大,植株遮挡、重叠等因素导致的现有识别算法精度不足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深度学习的番茄花果协同识别方法,引入图像组合增强与前端ViT分类网络,以提高模型对于小目标与密集图像检测性能。同时,通过先分类识别、再进行目标检测的级联网络,解决了传统检测模型因为图像压缩而导致的小目标模糊、有效信息丢失问题。最后,引入了包括大果和串果在内的不同类型番茄品种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经测试,研究提出的目标检测模型的平均识别率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为92.30%,检测速度为28.46帧/s,其中对小花、成熟番茄和未成熟番茄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7.92%、92.35%和96.62%。通过消融试验表明,与YOLOX、组合增强YOLOX相比,改进后的模型m AP提高了2.38~6.11个百分点,相比于现有YOLOV3、YOLOV4、YOLOV5主流检测模型,m AP提高了16.56~23.30个百分点。可视化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实现了对小目标的零漏检和对密集对象的无误检,从而达到了高精度的协同检测目标。研究成果为温室种植环境下的番茄生长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番茄 级联网络 YOLOX TRANSFORMER 协同检测 图像增强
下载PDF
猕猴桃片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付杰 辛立东 +2 位作者 代建武 李丽霞 周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01-508,共8页
为研究猕猴桃片基于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品质优化工艺,探讨了不同功率密度(3.33、6.25、9.58 W/g)、干燥温度(40、45、50、55℃)、腔室压力(5、10、15、20 kPa)及切片厚度(3、6、9、12 mm)对猕猴桃片干燥特性的影响,比较了旋... 为研究猕猴桃片基于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品质优化工艺,探讨了不同功率密度(3.33、6.25、9.58 W/g)、干燥温度(40、45、50、55℃)、腔室压力(5、10、15、20 kPa)及切片厚度(3、6、9、12 mm)对猕猴桃片干燥特性的影响,比较了旋转托盘式相对于传统水平转盘式微波真空装备的优势,并研究了不同模型拟合预测猕猴桃片水分比变化的准确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随着功率密度的降低和切片厚度的增大,物料干燥过程中存在更为明显的恒速段;当干基含水率降至1.3 g/g左右时,干燥过程转入降速阶段。综合考虑感官评价及干燥时间可得,功率密度6.25 W/g、干燥温度45℃、腔室压力5 kPa、切片厚度6 mm干燥条件下猕猴桃片干制品品质最佳。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可大幅提升物料装载量,干燥均匀性较传统方式提升了16%,干燥平均能耗仅为后者的71.2%。通过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实测值的比较,BP神经网络模型决定系数R2可达0.996,相比Weibull模型能更好地预测猕猴桃干燥过程的水分比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片 微波真空干燥 干燥特性 水分比预测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小粒咖啡微波烘焙工艺优化及破裂力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付杰 王璐 +4 位作者 杨薇 李梦丽 李丽霞 蒋快乐 李小青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187,221,共7页
以微波功率密度、烘焙时间、滚轴转速、风速为试验因素,以咖啡豆的堆积密度、烘焙色度值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得出最佳烘焙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密度 8W / g ,烘焙时间 12min ,滚轴转速 70r / min ,风速 1.5m / s .通过实验验证,该优化工艺... 以微波功率密度、烘焙时间、滚轴转速、风速为试验因素,以咖啡豆的堆积密度、烘焙色度值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得出最佳烘焙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密度 8W / g ,烘焙时间 12min ,滚轴转速 70r / min ,风速 1.5m / s .通过实验验证,该优化工艺参数下的微波烘焙咖啡豆成品堆积密度为 0.286g / mL ,由咖啡烘焙程度分析仪测得的烘焙色度值为 32.1 ,烘焙程度为深焙,未出现焦化现象,品质良好,与常规烘焙的对比证明了微波烘焙咖啡的可行性及其优势;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微波烘焙下咖啡豆的破裂力预测模型,修正后决定系数为 0.988 ,模型拟合良好,破裂力F与堆积密度ρb 、烘焙色度值C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微波烘焙 工艺优化 破裂力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的三七粉质量等级无损鉴别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付杰 史磊 +2 位作者 李丽霞 赵浩然 朱银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55-2261,共7页
三七粉是三七的主要消费和商品形式,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甚至是掺假的现象,由于是粉状物料,难以用肉眼判别,为了实现对不同质量等级的三七粉进行无损鉴别。将30头、40头、60头和80头的三七主根研磨成粉,制备样本。采用可见近红外高光... 三七粉是三七的主要消费和商品形式,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甚至是掺假的现象,由于是粉状物料,难以用肉眼判别,为了实现对不同质量等级的三七粉进行无损鉴别。将30头、40头、60头和80头的三七主根研磨成粉,制备样本。采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400.68~1001.61 nm)采集4种不同头数三七粉,共计384个样品的高光谱图像,提取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光谱值作为样本原始光谱。将384个三七粉样本按2∶1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卷积平滑(SG)、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3种预处理方法对三七粉样本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并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通过比较基于3种预处理方法的SVM模型测试集分类准确率,确定SNV为最优预处理方法。采用迭代保留信息变量(IRIV)、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和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CPA-IRIV)3种特征选择方法提取SNV预处理后光谱的特征波长并建立基于特征光谱和原始光谱的SVM分类模型,通过比较基于3种特征选择方法得到的特征波长建立的SVM模型测试集分类准确率,发现将VCPA与IRIV相结合的VCPA-IRIV为最优特征选择方法。VCPA-IRIV提取了18个特征波长代替全光谱数据参与建模,该算法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保持了模型的分类精度。为了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采用引力搜索算法(GSA)对SVM模型中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g进行寻优,并与网格搜索(G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CPA-IRIV-GSA-SVM模型分类效果最好,测试集分类准确率达到100%。可见,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对三七粉进行质量等级无损鉴别是可行的,为市场上三七粉的质量等级鉴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 三七粉 特征选择 支持向量机 引力搜索算法
下载PDF
三七主根微波真空-热风分段式干燥特性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付杰 辛立东 +3 位作者 李丽霞 周杰 李子建 林宇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4-222,共9页
为研究三七主根微波真空-热风分段式干燥特性及品质,探讨不同功率密度(0.50 W/g、0.75 W/g、1.00 W/g、1.50 W/g)、腔室压力(1 kPa、3 kPa、5 kPa、10 kPa)和温度上限(45℃、50℃、55℃)对三七主根干燥特性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建... 为研究三七主根微波真空-热风分段式干燥特性及品质,探讨不同功率密度(0.50 W/g、0.75 W/g、1.00 W/g、1.50 W/g)、腔室压力(1 kPa、3 kPa、5 kPa、10 kPa)和温度上限(45℃、50℃、55℃)对三七主根干燥特性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分段式干燥拟合模型,并对比分析三七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三七主根微波真空-热风分段式干燥主要分为减速阶段和恒速阶段,恒速阶段发生在干基含水率从1.0 g/g降至0.5 g/g阶段。三七主根干燥过程中微波真空阶段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为7.84×10^(-10)~1.80×10^(-9)m^(2)/s,并且随着温度上限、功率密度的增大及腔室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热风干燥阶段的D_(eff)为1.45×10^(-10)~6.82×10^(-10)m^(2)/s。对干燥过程进行分段拟合,发现Weibull模型能更好地预测三七主根微波真空-热风分段式干燥规律。与热风对照组相比,微波真空-热风分段式干燥可缩短干燥时间44.6%~60.0%,其三七干制品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0.2%,其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干燥特性 模型 分段式干燥 微波真空-热风 品质
下载PDF
辣椒微波热风耦合干燥模型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付杰 陶欢 +3 位作者 易俊洁 李丽霞 胡安琪儿 朱银龙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3,共9页
为研究辣椒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规律,探讨微波功率、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对辣椒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并构建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条件下,辣椒水分比均呈指数下降趋势;干燥过程由增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组成... 为研究辣椒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规律,探讨微波功率、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对辣椒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并构建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条件下,辣椒水分比均呈指数下降趋势;干燥过程由增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组成,主要表现为降速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为3.160 25×10^(-9)~9.875 79×10^(-9)m^(2)/s;通过比较决定系数、卡方、残差平方和,并对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拟合,确定Modified page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辣椒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规律;微波功率、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对色泽和辣椒红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单一温度试验下,热风温度升高对二氢辣椒碱(1.39~1.57 mg/g)、辣椒碱(3.93~5.79 mg/g)和辣椒碱类化合物(7.03~8.81 mg/g)均有显著影响。研究为辣椒的工业化干燥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微波热风耦合干燥 干燥特性 数学模型 品质研究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付杰 彭争 齐亚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6-17,20,共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微机电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等学科技术交叉发展的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特点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特点、关键技术及其...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微机电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等学科技术交叉发展的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特点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特点、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发展 组成 特点 关键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同尺寸异型喷头潜在飘移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付杰 冯帅辉 +2 位作者 陈立平 张瑞瑞 李龙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7-164,共8页
为探究脉宽调制变量喷雾系统对同尺寸异型喷头的潜在飘移特性影响,选取Hardi ISO F110-03标准扇形雾喷头、Teejet XR 110-03扇形雾喷头、Hardi MD 110-03微飘喷头和Teejet AIXR 110-03防飘喷头,在IEA-II型风洞内,通过聚乙烯收集线和Spra... 为探究脉宽调制变量喷雾系统对同尺寸异型喷头的潜在飘移特性影响,选取Hardi ISO F110-03标准扇形雾喷头、Teejet XR 110-03扇形雾喷头、Hardi MD 110-03微飘喷头和Teejet AIXR 110-03防飘喷头,在IEA-II型风洞内,通过聚乙烯收集线和Spraytec雾滴粒径仪研究了4种喷头的雾滴谱、雾滴相对分布跨度、飘移量和飘移潜在指数。试验结果表明:雾滴谱与喷头型号相关,XR扇形雾喷头VMD最小,为164.37μm,AIXR防飘和MD微飘喷头与ISO F标准扇形雾喷头相比,VMD分别增加88.91%和96.60%;XR扇形雾喷头喷出的雾滴相对分布跨度最小,为1.54,相比ISO F标准扇形雾喷头增加16.76%,其喷雾雾滴更均匀;随着垂直方向高度的降低和水平方向距离的减少,4种喷头的归一化飘移量均增加,AIXR防飘喷头归一化飘移量平均值最小,为1.21×10^(4),相比ISO F标准扇形雾喷头减少72.99%,XR扇形雾喷头归一化飘移量平均值最大,为4.17×10^(4),相比ISO F标准扇形雾喷头增加10.61%;AIXR防飘喷头雾滴粒径较大,雾滴飘移指数最小,防飘效果最显著。该研究可为农业田间实际生产中防飘施药技术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飘移 脉宽调制 雾滴粒径 飘移潜在指数
下载PDF
蘑菇热风、微波对流和微波真空干燥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杨薇 欧又成 +2 位作者 张付杰 齐亚峰 金雪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04,112,共4页
对蘑菇进行了热风、微波对流和微波真空干燥的对比试验。热风干燥温度为60℃,风速为1m/s;微波对流干燥中,热风进口温度为60℃,风速为1m/s;微波真空干燥其压力为5.1kPa。微波功率密度均为0.5W/g。试验建立了3种干燥方法下蘑菇的干燥时间... 对蘑菇进行了热风、微波对流和微波真空干燥的对比试验。热风干燥温度为60℃,风速为1m/s;微波对流干燥中,热风进口温度为60℃,风速为1m/s;微波真空干燥其压力为5.1kPa。微波功率密度均为0.5W/g。试验建立了3种干燥方法下蘑菇的干燥时间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和蘑菇内部的温度变化曲线。通过测定干燥蘑菇的颜色和复水性来评价其产品的质量。结果表明,应用微波技术大大缩短了蘑菇的干燥时间,采用微波真空干燥,降低了产品温度,改善了干燥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热风干燥 微波对流干燥 微波真空干燥 试验
下载PDF
脉冲电场预处理马铃薯片微波干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薇 黄小丽 +1 位作者 张付杰 李佩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4,共7页
采用自制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装置,研究了不同脉冲频率和电场强度预处理对马铃薯片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设计了3因素(脉冲频率、电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2指标(脱水速率和厚度比)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SPS... 采用自制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装置,研究了不同脉冲频率和电场强度预处理对马铃薯片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设计了3因素(脉冲频率、电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2指标(脱水速率和厚度比)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PEF预处理后马铃薯片微波干燥动力学方程和2指标回归方程.结果证明,经PEF预处理后马铃薯片微波干燥速率快于未经预处理的马铃薯样品;马铃薯微波干燥方程分段适用Page模型;试验验证了干燥动力学方程和回归方程的预测性都较好(p<0.05).采用MATLAB软件对2指标回归方程进行综合优化,得到可供参考的脉冲电场预处理马铃薯片微波干燥工艺参数,即脉冲频率、电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分别为30 Hz、1.0 kV/cm、1.0 W/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预处理 微波干燥 马铃薯片 脱水速率 厚度比
下载PDF
二阶系统性能改善的Matlab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洋 杨薇 张付杰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2期98-100,共3页
掌握系统性能随参数变化的规律性,对于分析和设计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在二阶系统中,一般采用比例-微分控制和测速反馈控制改善其性能。这里利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两种方法对二阶系统性能改善的效果。同时通过实例计算... 掌握系统性能随参数变化的规律性,对于分析和设计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在二阶系统中,一般采用比例-微分控制和测速反馈控制改善其性能。这里利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两种方法对二阶系统性能改善的效果。同时通过实例计算,得出比例-微分控制和测速反馈控制均可使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提高。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显著改善二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系统 比例-微分控制 测速反馈控制 MATLAB
下载PDF
降解周期可调控的甘蔗渣生物降解地膜增温保墒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丽霞 秦淘 +1 位作者 张付杰 陈星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针对云贵高原地区春季播种时存在季节性干旱的问题,使用塑料地膜容易导致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该研究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将施胶剂成分的硅酸钠、可溶性淀粉、硅油含量作为因变量,将降解率、抗张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作为响应值... 针对云贵高原地区春季播种时存在季节性干旱的问题,使用塑料地膜容易导致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该研究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将施胶剂成分的硅酸钠、可溶性淀粉、硅油含量作为因变量,将降解率、抗张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作为响应值,制备了一种降解周期可调控增温保墒甘蔗渣生物降解地膜。以不覆膜作为对照组(CK),探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抗张强度及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并观察降解过程中地膜纤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下覆膜的降解速度和降解强度均高于地表覆膜,覆膜72 d时,二者的降解率最高分别达86.41%、70.44%。在覆膜72 d时,地表试验组抗张强度下降到9.77~21.97 N/m,地下试验组在49 d后抗张强度接近为0;扫描电镜观察到地膜出现断裂的短纤维,与降解过程中地膜宏观表现出的膜片出现孔洞、质量逐渐下降规律一致。与CK相比,覆膜对提高土壤早间、午间、晚间温度均具有显著作用(P<0.05),且所有试验组对提高土壤含水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甘蔗渣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性好,为农业生产上推荐适宜的地膜组成及含量以指导生产实践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降解 甘蔗渣 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实时子结构试验在数值积分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传果 李可 +2 位作者 杨绍钊 张付杰 王维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194,共7页
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将数值模拟和实时加载有机结合,能够较准确地研究结构系统的抗震性能,是现阶段结构抗震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围绕积分方法和试验加载控制两个难题,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研究... 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将数值模拟和实时加载有机结合,能够较准确地研究结构系统的抗震性能,是现阶段结构抗震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围绕积分方法和试验加载控制两个难题,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研究工作。详细介绍这些研究工作的进展,指出其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并依此提出合理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子结构试验 数值积分方法 控制方法
下载PDF
温室整体性能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软件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亚峰 杨薇 +1 位作者 朱惠斌 张付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6,30,共4页
为解决温室整体性能评价受多因素影响以及不可能完全定量化评价等问题,分析归纳了影响温室整体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温室整体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温室整体性能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 为解决温室整体性能评价受多因素影响以及不可能完全定量化评价等问题,分析归纳了影响温室整体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温室整体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温室整体性能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整个评价过程,使该方法科学合理、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整体性能 模糊综合评判 软件系统
下载PDF
包膜材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卫省 伍燕 +3 位作者 彭争 何玉书 张付杰 刘海明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2014年第6期4-7,共4页
以自然资源"水冬瓜果油"为包膜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共设5个处理,研究在有菊花吸收养分的情况下,水冬瓜(Idesia polycarpa maxim.var.vestita dies)油包膜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冬瓜油包膜... 以自然资源"水冬瓜果油"为包膜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共设5个处理,研究在有菊花吸收养分的情况下,水冬瓜(Idesia polycarpa maxim.var.vestita dies)油包膜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冬瓜油包膜材料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降解速率加快。种植菊花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土壤含水量为30%时,包膜材料半衰期只有62 d;在处理3(果油85%+调理剂15%)中,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数量增加最多。因此,水冬瓜果油85%+调理剂15%和土壤含水量30%,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加快包膜材料的降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冬瓜果油 包膜材料 城市生态环境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宝珠梨微波热风耦合干燥工艺优化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丽霞 周杰 +2 位作者 张付杰 辛立东 秦淘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研究宝珠梨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特性及品质工艺优化,在不同热风温度、微波功率和热风风速条件下对宝珠梨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干燥因素对干燥速率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并建立适合预测宝珠梨水分比变化规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以宝珠梨... 为研究宝珠梨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特性及品质工艺优化,在不同热风温度、微波功率和热风风速条件下对宝珠梨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干燥因素对干燥速率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并建立适合预测宝珠梨水分比变化规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以宝珠梨干品色泽、硬度和干燥速率作为品质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和综合评分法优选微波热风耦合干燥宝珠梨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5.296×10^(-9)~9.66×10^(-9) m^(2)/s之间变化。通过对7个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发现Page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宝珠梨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规律,它具有最大R^(2)平均值、最小的χ^(2)和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各因素对宝珠梨干燥综合效果影响主次顺序:微波功率>热风温度>热风风速,综合效果最佳的组合:热风温度60℃、微波功率500 W、热风风速2.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珠梨 干燥特性 优化 微波热风耦合 Page模型
下载PDF
烟化炉吹炼终点火焰图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寿明 张云生 张付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4年第3期37-40,共4页
 通过对烟化炉三次风口火焰图像的处理,发现烟化炉吹炼终点火焰特征与非终点火焰特征具有明显区别,这为化炉吹炼终点判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思路。
关键词 烟化炉 火焰 数字图像处理 吹炼终点
下载PDF
柱截面变化对框架结构现浇板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传果 胡鹏飞 张付杰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3,共8页
由于土地的紧缺,高层、超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亲睐。随着总层数的增加,下部楼层的柱截面越来越大,而梁截面变化不大,这使得对应的楼板更接近于异形板。这种情况下,楼板的计算和配筋往往还沿用单向板或双向板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 由于土地的紧缺,高层、超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亲睐。随着总层数的增加,下部楼层的柱截面越来越大,而梁截面变化不大,这使得对应的楼板更接近于异形板。这种情况下,楼板的计算和配筋往往还沿用单向板或双向板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忽略异形板受力尤其是应力分布上的特殊性,导致楼板转角处出现应力集中,甚至开裂。采用ANSYS软件进行大截面柱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从楼板主拉应力、弯矩、屈服线以及开裂程度等方面,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柱截面变化对楼板的影响;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ANSYS分析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有效性,最后结合数值模拟为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的设计和构造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板 裂缝 大截面柱 构造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