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有限元数值仿真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以都 张洪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加工变形是航空整体结构件数控加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选取典型航空整体结构件,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对于加工变形的影响,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对残余应力引起的加工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基于不同加工路径对航空结构... 加工变形是航空整体结构件数控加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选取典型航空整体结构件,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对于加工变形的影响,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对残余应力引起的加工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基于不同加工路径对航空结构件加工变形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单一残余应力引起的加工变形分析,可以忽略加工路径的影响.考虑铣削力与残余应力的耦合作用,建立了残余应力、铣削力的耦合力学模型,给出了具体仿真流程,针对不同加工路径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铣削力对于残余应力分布及最终加工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加工变形 有限元 铣削力 加工路径
原文传递
液体粘性软启动装置的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以都 张启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8-580,共3页
介绍了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的基本结构 ,建立了液体粘性制动器的粘性制动数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在制动过程中 ,摩擦片间隙、粘性转矩以及摩擦片转速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粘性转矩的变化取决于摩擦片转速和摩擦片间隙趋近 0的速度 .... 介绍了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的基本结构 ,建立了液体粘性制动器的粘性制动数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在制动过程中 ,摩擦片间隙、粘性转矩以及摩擦片转速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粘性转矩的变化取决于摩擦片转速和摩擦片间隙趋近 0的速度 .当采用不同的摩擦片间隙变化规律时 ,随着该间隙的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油膜 行星齿轮传动 软启动 液体粘性制动器
下载PDF
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以都 张启先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8-662,共5页
介绍了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在考虑摩擦材料多孔性的条件下,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液体粘性制动器的压力分布及流量模型.因离心力的作用,摩擦片间隙具有一定的自吸能力,若供液不充分,油... 介绍了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在考虑摩擦材料多孔性的条件下,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液体粘性制动器的压力分布及流量模型.因离心力的作用,摩擦片间隙具有一定的自吸能力,若供液不充分,油膜将会破裂,导致摩擦片直接接触,使液体粘性制动器无法正常工作.在进、出油口压力一定时,摩擦片转速增大,油膜压力将有所降低.随着多孔材料渗透性的增加,油液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启动 液体粘性传动 摩擦片 油膜 传动装置
下载PDF
套筒滚子活齿传动的多齿受力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以都 周有强 《机械传动》 CSCD 1995年第2期26-30,共5页
本文分析了套筒滚子活齿传动中活齿上各个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构造了活齿受力平衡的线性方程组;以奇异值分解理论、广义逆阵和极小最小二乘法为基础建立了活齿受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对套筒活齿的奇异受力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发现了套筒... 本文分析了套筒滚子活齿传动中活齿上各个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构造了活齿受力平衡的线性方程组;以奇异值分解理论、广义逆阵和极小最小二乘法为基础建立了活齿受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对套筒活齿的奇异受力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发现了套筒滚子活齿传动的多齿受力及其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活齿传动 多齿啮合 奇异值
下载PDF
国内外重载机械设备软启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以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3-27,共5页
介绍有关软启动的概念 ,对当前国内外重载机械设备软启动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简要分析了各种常用软启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
关键词 软启动 液体黏性 磁粉 制动器 变频调速 液力偶合器 重载机械
下载PDF
行星滚球无级变速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以都 周有强 张启先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从行星滚球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原理出发,导出了这种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计算公式;对行星滚球及有关零件的受力和强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有效牵引系数的概念得到了行星滚球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特性。
关键词 行星滚球 无级变速器 传动比 传动特性 变速传动
下载PDF
套筒活齿的应力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以都 周有强 张启先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4-80,共7页
利用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的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套简活齿内部应力,根据套筒活齿的几何和受力特点以及非线性回归方法,对多点受力套筒活齿的应力分析问题建立了应力计算的经验公式,从而解决了套筒活齿在几何尺寸不同、受力大小不同、力作... 利用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的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套简活齿内部应力,根据套筒活齿的几何和受力特点以及非线性回归方法,对多点受力套筒活齿的应力分析问题建立了应力计算的经验公式,从而解决了套筒活齿在几何尺寸不同、受力大小不同、力作用的位置不同以及受力个数不同时的应力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活齿 应力数学模型 非线性回归 行星齿轮
下载PDF
液体粘性软启动过渡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以都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研究了液体粘性软启动传动装置在电动机启动过渡过程和液体粘性软启动过渡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 ,初始油膜厚度以及油膜厚度的变化规律对大型重载设备软启动的特性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软启动 液体粘性 油膜厚度 过渡过程 行星传动机构 制动器 电动机
下载PDF
新型大功率软启动/无级调速传动系统研究
9
作者 张以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41,65,共13页
分析了最新开发研制的大功率软启动 /无级调速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系统主要由主电机、辅助电机、差动的行星机构、蜗轮蜗杆传动以及控制器组成。模型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软启动传动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广义的软启动要求。
关键词 软启动 行星差动 无级调速 模型试验 传动系统
下载PDF
蜂窝纸板机压痕机构的研究
10
作者 张以都 姜作军 《中国包装》 1998年第5期98-99,共2页
蜂窝纸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包装和装饰材料因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减震和抗压效果好等突出的优点,在发达国家中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在我国也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目前,国外蜂窝纸板的蜂窝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成型和拉伸成型。直... 蜂窝纸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包装和装饰材料因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减震和抗压效果好等突出的优点,在发达国家中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在我国也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目前,国外蜂窝纸板的蜂窝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成型和拉伸成型。直接成型的基本工艺流程是:首先根据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纸板机 压痕机构 纸板机 压痕原理
下载PDF
装配结构模态仿真与实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猛 张以都 +1 位作者 马良文 赵丽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29,93,共3页
在装配结构接合面处添加附加面,利用多点约束(MPC)技术,将装配结构连接在一起,通过合理定义附 加面的材料属性来达到模拟装配零件之间实际连接刚度的目的。在MSC/Nastran平台上,对一种典型的、经过附加面处 理的装配结构进行了模态... 在装配结构接合面处添加附加面,利用多点约束(MPC)技术,将装配结构连接在一起,通过合理定义附 加面的材料属性来达到模拟装配零件之间实际连接刚度的目的。在MSC/Nastran平台上,对一种典型的、经过附加面处 理的装配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并与刚性连接、一体化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以及模态实验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 十分有益的结论,对实现复杂装配结构的模态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结构 刚性连接 模态实验 刚度 模态分析 平台 复杂 实验对比 检测结果 接合面
下载PDF
基于ANSYS参数化建模的农用车车架优化设计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洪伟 张以都 +1 位作者 王锡平 周慎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8,共4页
基于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了农用车车架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并用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车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关键词 车架 参数化建模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
下载PDF
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校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洪伟 张以都 +1 位作者 吴琼 代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2-1077,共6页
针对航空结构件的变形问题,提出了包含有加工残余应力的变形整体结构件三维质量模型的重构技术,建立加工变形—校正过程的协同仿真环境,将2个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改进的二分法进行校正参数的计算,分析了校正支点位置的确定及不同校... 针对航空结构件的变形问题,提出了包含有加工残余应力的变形整体结构件三维质量模型的重构技术,建立加工变形—校正过程的协同仿真环境,将2个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改进的二分法进行校正参数的计算,分析了校正支点位置的确定及不同校正载荷作用方式对于校正效果影响,揭示出加工后工件残余应力与校正残余应力的耦合作用规律;通过大量有限元仿真计算,获得了典型框类工件变形校正的规律性曲线,建立了适用于反弯校正的有限元数学模型,设计了变形校正试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制造技术 航空整体结构件 加工变形 校正 有限元法 残余应力
下载PDF
航空结构件加工变形仿真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洪伟 张以都 +1 位作者 赵晓慈 吴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3,248,共6页
对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变形仿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制残余应力施加通用程序,建立包含有初始残余应力的加工变形有限元预测模型;由于铣削加工,毛坯体变为薄壁工件,在进行有限元仿真过程中,提出体-壳单元与实体单元的混合单元建... 对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变形仿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制残余应力施加通用程序,建立包含有初始残余应力的加工变形有限元预测模型;由于铣削加工,毛坯体变为薄壁工件,在进行有限元仿真过程中,提出体-壳单元与实体单元的混合单元建模方法,以提高计算效率及便于后续研究;针对工件与工作台单面约束的接触作用及其它工程中的类似单面约束问题,提出将工件视为弹性体,工作台视为刚性体,转化为接触方式进行纯压缩边界条件的模拟,对某典型工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并与模态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准确性;基于生死单元技术进行材料去除模拟.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实现了航空结构件加工变形过程的有限元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变形 单面约束 有限元法 接触 体一壳单元
下载PDF
航空薄壁件铣削加工动态特性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琼 张以都 +1 位作者 张洪伟 赵晓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8-1122,共5页
基于铣削力系数辨识实验,建立铣削力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技术与铣削振动力学数学模型的结合,得到"一"字型薄壁件振幅响应公式和曲线,并对其进行扩展应用于复杂的航空薄壁件。依据主轴转速与工件的固有频率关系,... 基于铣削力系数辨识实验,建立铣削力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技术与铣削振动力学数学模型的结合,得到"一"字型薄壁件振幅响应公式和曲线,并对其进行扩展应用于复杂的航空薄壁件。依据主轴转速与工件的固有频率关系,编制出参数化动态特性分析程序,实现航空薄壁铣削参数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有限元 参数优化 薄壁件 铣削 实验 颤振
下载PDF
航空薄壁件与铣刀的加工变形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琼 张以都 +1 位作者 张洪伟 赵晓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6-119,共4页
基于三维铣削力数学模型,应用实验对铣削力系数进行辨识。以刀具和工件的加工变形为研究对象,仿真出刀具与工件的变形量,并绘制不同约束下的工件变形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求出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变形对精度变化影响的因素和规律。... 基于三维铣削力数学模型,应用实验对铣削力系数进行辨识。以刀具和工件的加工变形为研究对象,仿真出刀具与工件的变形量,并绘制不同约束下的工件变形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求出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变形对精度变化影响的因素和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加工变形的计算误差补偿方案,实现铣削参数的优化,提高铣削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误差补偿 航空薄壁件 铣削参数优化
下载PDF
双衬层填埋场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晓慈 杨萍 +1 位作者 张以都 王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检测层封闭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膜的高阻特性,确立了检测层电势分布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模型中,漏洞所在位置加载+I电流用于模拟漏洞电流,接收电极所在位置加载-I电流用于模拟接收电极电流,...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检测层封闭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膜的高阻特性,确立了检测层电势分布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模型中,漏洞所在位置加载+I电流用于模拟漏洞电流,接收电极所在位置加载-I电流用于模拟接收电极电流,检测层中任意点的电势为两电流源在该点感应电势的叠加.上层膜和下层膜渗漏检测实验结果和有限元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的比较,证明模型是正确的.通过对影响电势分布因素的分析可知,检测电极越靠近被检测膜、回路电流越大越有利于漏洞检测;渗漏液影响范围越大越不利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渗漏检测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基于结构阻尼的机械结合部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黎定仕 张以都 王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4-208,共5页
机械结合部的阻尼由连接界面之间的相对滑动产生,为结构阻尼,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阻尼的结合部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刚度和结构阻尼对机械结合部进行等效,模拟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为了对模型进行验证,设计了一组试验进行研究。首... 机械结合部的阻尼由连接界面之间的相对滑动产生,为结构阻尼,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阻尼的结合部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刚度和结构阻尼对机械结合部进行等效,模拟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为了对模型进行验证,设计了一组试验进行研究。首先利用DASP系统对试验件进行模态试验,得到模态参数和模态振型,然后根据模态试验数据识别机械结合部动力学参数。基于新模型的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结果与模态试验分析结果误差较小,表明结合部动力学模型在设置适宜的参数时,能够模拟机械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阻尼 结合部 有限元 复特征值分析 模态试验
下载PDF
装载机自主铲装作业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海 张以都 曹淑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以装载机自主铲装作业为目标,对基于实时轨迹规划的铲装作业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将铲装作业的一个循环分为插入、铲取、提升3个区间,并提出了各个区间的自主作业控制策略。3个区间中,铲取区间是整个作业循环的关键。在分析的基础上,提... 以装载机自主铲装作业为目标,对基于实时轨迹规划的铲装作业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将铲装作业的一个循环分为插入、铲取、提升3个区间,并提出了各个区间的自主作业控制策略。3个区间中,铲取区间是整个作业循环的关键。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铲取区间水平等阻线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水平等阻线的铲取区间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为基于实时轨迹规划的自主铲装作业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自主铲装作业 控制策略 水平等阻线
下载PDF
基于多丸粒模型的喷丸表面强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洪伟 陈家庆 张以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125,共8页
针对喷丸表面强化过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均匀分布的多丸粒喷丸强化数值模型,研究了喷丸速度、连续冲击及二次冲击弹丸速度对于目标靶体内残余应力场的影响;利用多丸粒偏置建模法,建立不同覆盖率的多丸粒仿真模型,研究喷丸覆盖率、连... 针对喷丸表面强化过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均匀分布的多丸粒喷丸强化数值模型,研究了喷丸速度、连续冲击及二次冲击弹丸速度对于目标靶体内残余应力场的影响;利用多丸粒偏置建模法,建立不同覆盖率的多丸粒仿真模型,研究喷丸覆盖率、连续冲击对于残余应力场的影响,对比了两种多丸粒喷丸模型。结果表明,提高喷丸速度可增加残余压应力层深度,但对残余应力最大幅值没有显著影响;连续冲击引起残余应力的饱和,残余应力分布没有明显变化;后续冲击弹丸的速度对于残余应力场有明显的影响;偏置高覆盖率喷丸强化模型可获得较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场,压应力最大幅值与喷丸覆盖率及作用区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 有限元 残余应力 冲击 覆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