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既有社区“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秋瑶 张伟郁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文章以积极老龄化为背景,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社区“适老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既有社区改造基础上,满足老年人社交和情感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适老化”社区改造具有必要性。在对... 文章以积极老龄化为背景,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社区“适老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既有社区改造基础上,满足老年人社交和情感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适老化”社区改造具有必要性。在对现有社区改造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提出针对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适老化”设计改造策略,以期能探索出使老年人健康养老、积极养老的“适老化”社区改造及建设模式,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 心理健康 适老化设计 社区改造
下载PDF
基督教堂建筑的风格类型及特征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秦臻 张伟郁 +1 位作者 温雅馨 陆佳敏 《城市建筑》 2023年第5期200-203,共4页
文章研究对象是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建筑,通过对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建筑的现状进行走访、调研和分析,分类总结出该地区基督教堂建筑的风格类型,同时从朝向选择、平面形式、立面形式、内部空间等建筑特征对该地区基督教堂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 文章研究对象是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建筑,通过对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建筑的现状进行走访、调研和分析,分类总结出该地区基督教堂建筑的风格类型,同时从朝向选择、平面形式、立面形式、内部空间等建筑特征对该地区基督教堂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传统基督教堂和当代基督教堂在南京的现状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区 基督教堂建筑 风格类型 建筑特征
下载PDF
文脉延续视角下城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策略研究
3
作者 陆佳敏 张伟郁 +1 位作者 葛蕾 秦臻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1期76-78,108,共4页
老旧街道的部分建筑因建设年代久远,已经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以速度和效率为主导的改造模式忽略了城市原有的文化脉络,使城市街道风貌趋同、形式单调。文章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沿街建筑立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文脉延续视角为切入点,... 老旧街道的部分建筑因建设年代久远,已经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以速度和效率为主导的改造模式忽略了城市原有的文化脉络,使城市街道风貌趋同、形式单调。文章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沿街建筑立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文脉延续视角为切入点,以塑造城市特色为目标,对沿街立面提出相应的改造原则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道 建筑立面 改造更新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城市老旧小区适老化需求研究——以南京市景明佳园为例
4
作者 葛蕾 张伟郁 +1 位作者 陆佳敏 温雅馨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0期9-12,17,共5页
老旧小区的主要居住群体为常年生活于此的老年人,老年群体的生理、心理需求和当下的老旧小区改造息息相关,故而在旧房改造设计中的大部分诉求应该以尊重老人需求为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将人类的五级需求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 老旧小区的主要居住群体为常年生活于此的老年人,老年群体的生理、心理需求和当下的老旧小区改造息息相关,故而在旧房改造设计中的大部分诉求应该以尊重老人需求为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将人类的五级需求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出发点,以社交舒适性、可否得到尊重为辅助支点,站在老年人的角度,选取案例调研并分析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适老化 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下载PDF
“轻”的南京明城墙前湖段缺口连接体设计——2015年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优秀作业方案简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张伟郁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8期161-163,共3页
在"南京明城墙前湖段缺口连接体设计"的概念方案中,采用了"轻"作为方案构思的切入点,从建筑轻的形态、轻的建造、轻的形式,轻与光的共生这几主要个方面来解决明城墙在南京前湖公园内的缺口的问题。
关键词 南京 明城墙 缺口连接体
下载PDF
苏州观前街地区的更新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天 张伟郁 卞铭尧 《住宅科技》 2016年第2期55-58,共4页
从苏州城市及观前街发展历史出发,总结观前街在城市中的地位变迁和其自身的发展模式。通过对观前街发展到目前阶段的问题归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观前街未来发展策略,提供观前街未来发展参考。
关键词 苏州 商业中心 观前街 更新策略
下载PDF
居住性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南京大油坊巷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才生 张伟郁 《住宅科技》 2016年第12期12-17,共6页
在建筑遗产保护进程中,随着对历史风貌区整体保护理念的探索及非遗关注度的提高,物质文化遗产的局部保护与风貌区全面保护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以大油坊巷居住性历史风貌区为例,阐述风貌区特色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构建社区参与平台... 在建筑遗产保护进程中,随着对历史风貌区整体保护理念的探索及非遗关注度的提高,物质文化遗产的局部保护与风貌区全面保护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以大油坊巷居住性历史风貌区为例,阐述风貌区特色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构建社区参与平台、建立建筑评价体系与更新模式、编制风貌区更新信息库与《导则》等建议;并通过明晰风貌区产权关系、合理有序疏解人口、协调政府与各界合作关系等措施,探索出风貌区合理有效的更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性历史风貌区 保护 更新 大油坊巷
下载PDF
谈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南京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方案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思亮 张伟郁 刘旭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3期48-50,57,共4页
在城市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通过对当下历史街区现状反思分析,采用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更好地保护与更新历史街区。论文以南京市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方案为例,分别从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提出对历史街区保护... 在城市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通过对当下历史街区现状反思分析,采用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更好地保护与更新历史街区。论文以南京市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更新方案为例,分别从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提出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与建议,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延续与街区活力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活力复兴 社会网络
下载PDF
既有建筑改造中的新与旧--以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雨薇 张伟郁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2期101-103,116,共4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有建筑的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逐渐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的改造策略入手,从功能、空间和外观层面分析研究了其更新改造的具体方法,从而在实现旧建筑焕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有建筑的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逐渐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的改造策略入手,从功能、空间和外观层面分析研究了其更新改造的具体方法,从而在实现旧建筑焕然一新的同时,也可以保留历史的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新与旧 更新改造 再利用
下载PDF
我国建筑工业化模块化在灾后安置的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博闻 沈晓宇 张伟郁 《中外建筑》 2018年第2期48-50,共3页
针对我国震区灾后重建安置的诸多问题,将恢复期按照时间安置特点划分成三个阶段研究,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建筑工业化模块化与安置房建造相结合探讨。同时考虑我国当前建筑工业化水平,目的是在坚持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运用至各个阶段的... 针对我国震区灾后重建安置的诸多问题,将恢复期按照时间安置特点划分成三个阶段研究,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建筑工业化模块化与安置房建造相结合探讨。同时考虑我国当前建筑工业化水平,目的是在坚持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运用至各个阶段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各阶段的建筑工业化模块化实践要点以及救灾机制的完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临时住宅 工业化 模块化 建筑可持续
原文传递
基于地震应急避难所视角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彦 张伟郁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7期119-120,140,共3页
文章基于我国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建设现状,提出室内避难所相对于室外避难所的优势。将学校内具有应急避难功能的空间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并对单体建筑的空间布局、流线设计、水电设施进行研究,为将来中小学校兼作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建设提供... 文章基于我国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建设现状,提出室内避难所相对于室外避难所的优势。将学校内具有应急避难功能的空间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并对单体建筑的空间布局、流线设计、水电设施进行研究,为将来中小学校兼作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防灾 应急避难所 中小学校建筑
下载PDF
城市高层住宅阳台设计实践
12
作者 马小娟 袁必富 张伟郁 《江苏建筑》 2016年第6期39-40,共2页
当前城市大量性住宅的设计呈现高密度、封闭性、工业化的特征,使得阳台的利用越来越成为提升居住品质的重要手段。文章理论结合实践,从平面布局、立面造型、采光及节能计算3个方面来深入分析阳台设计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 阳台 光线圆锥 固定遮阳 采光系数
下载PDF
探讨医院建筑抗震救灾有效性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博闻 沈晓宇 张伟郁 《江苏建筑》 2017年第6期7-9,34,共4页
在全球地震活跃的新阶段,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需要我国必须具备高度的应灾能力,从城市整体到建筑单体都需要有面对灾害的风险准备。在各种建筑类型中,医院建筑是需要在灾害中承担救灾责任的特殊类别。大部分医院不能在灾害中发挥出其救... 在全球地震活跃的新阶段,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需要我国必须具备高度的应灾能力,从城市整体到建筑单体都需要有面对灾害的风险准备。在各种建筑类型中,医院建筑是需要在灾害中承担救灾责任的特殊类别。大部分医院不能在灾害中发挥出其救灾缓灾功能,造成灾时大量不必要伤亡。通过对医院在实际灾害中的受灾情况与救灾需求分析,总结出保证灾时救助能力有效发挥的各项必要条件,为探索建筑抗震救灾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 救灾有效性 医院抗震设计
下载PDF
美国加州地区的结构强震观测计划及研究工作
14
作者 李鸿晶 张伟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77-83,共7页
介绍了在美国加州地区开展的两个强震观测计划,即美国国家强震观测计划和加州强震观测 计划的一些情况,重点提供了结构响应观测台阵方面的信息;给出了上述两个计划的网址;简要归纳 了利用这两个计划的强震数据所开展的一些结构研究... 介绍了在美国加州地区开展的两个强震观测计划,即美国国家强震观测计划和加州强震观测 计划的一些情况,重点提供了结构响应观测台阵方面的信息;给出了上述两个计划的网址;简要归纳 了利用这两个计划的强震数据所开展的一些结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计划 强震数据分析 美国 地震观测
下载PDF
居住社区中心建筑使用后评估初探——以南京沙洲社区中心建筑为例
15
作者 温雅馨 张伟郁 +1 位作者 秦臻 葛蕾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8期37-39,共3页
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南京沙洲社区中心为例开展使用后评估研究,从场地环境、建筑空间、公共设施、户外空间以及专项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自由访谈等方式收集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反馈及相关意见信息,剖析建筑建... 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南京沙洲社区中心为例开展使用后评估研究,从场地环境、建筑空间、公共设施、户外空间以及专项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自由访谈等方式收集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反馈及相关意见信息,剖析建筑建成现状问题,探讨可行的优化策略,为现行拟建同类社区中心建筑建成更高品质与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中心 使用后评估 满意度评价 优化策略
下载PDF
生活方式购物中心外部空间设计内容分析
16
作者 张辛悦 张伟郁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7期19-20,24,共3页
概括了国内外生活方式购物中心的发展情况,从主题策划、空间规划、使用细节3个方面分析了生活方式购物中心外部空间的设计内容,
关键词 生活方式购物中心 外部空间 主题策划 空间规划 使用细节
下载PDF
基于人体最小尺度的灾后装配式模块化住宅
17
作者 陈璨 张伟郁 卢程坤 《江苏建筑》 2018年第6期17-20,共4页
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灾后保障性住宅的建设是国家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灾后过渡期临时住宅还存在着空间面积浪费,功能单一,卫生情况欠佳等难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最基本的人体尺度出发... 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灾后保障性住宅的建设是国家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灾后过渡期临时住宅还存在着空间面积浪费,功能单一,卫生情况欠佳等难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最基本的人体尺度出发,探讨出一种满足主要功能空间的装配式模块化住宅,在保障灾区人民居住舒适感的同时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便快捷装拆、存储的目标,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过渡期 最小人体尺度 装配式住宅 模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