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权重系数校正的火储两阶段联合调频方法
1
作者 王益斌 陈飞雄 +3 位作者 邵振国 张抒凌 张伟骏 李智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4,共12页
随着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频率特性日益复杂。传统火电机组具有响应时间长、无法准确跟踪指令等问题,亟须利用储能提高火电机组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频时的调节性能。首先,针对调频考核规... 随着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频率特性日益复杂。传统火电机组具有响应时间长、无法准确跟踪指令等问题,亟须利用储能提高火电机组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频时的调节性能。首先,针对调频考核规则,建立调频性能指标数学模型,并考虑火储系统出力特性,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校正调频子指标权重系数,以此构建以调频性能最优为目标的第一阶段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少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越限和深度充放情况,以储能SOC偏差最小为目标构建第二阶段优化模型。仿真验证表明:所提的两阶段调频方法能够提高火储联合系统的调频性能和调频收益,同时有效减少储能深度充放情况和工作寿命损耗,提高储能辅助调频服务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辅助服务 储能 自动发电控制 改进层次分析法 两阶段调频
下载PDF
海藻酸钠和壳聚糖静电复合弹性支架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伟骏 张坤玺 +2 位作者 李贵飞 张丹青 尹静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764,共7页
通过静电作用和相分离技术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静电复合弹性支架,研究了冷冻温度和固含量对支架材料孔径的影响及组分比对材料力学性能、亲水性、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固含量为2%(质量分数)及冷冻温度为-24℃时,支架孔径为110~... 通过静电作用和相分离技术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静电复合弹性支架,研究了冷冻温度和固含量对支架材料孔径的影响及组分比对材料力学性能、亲水性、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固含量为2%(质量分数)及冷冻温度为-24℃时,支架孔径为110~170μm,并且亲水性良好,平衡溶胀度大于1400%.改变固含量和组分比可调控材料的力学性能;循环力学测试表明,湿态支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一定的耐疲劳性;降解速率可由组分比调控;兔脂肪干细胞(rASCs)在支架上的培养结果表明,羧基和氨基摩尔比为2∶1和1∶1时细胞以聚集体存在;羧基和氨基摩尔比为1∶2时细胞黏附于支架上,实现细胞黏附/聚集体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海藻酸钠 壳聚糖
下载PDF
变电站端子箱防潮控温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伟骏 蔡新蕾 +2 位作者 高伟 郭谋发 杨耿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02-109,共8页
研制了一套变电站端子箱防潮控温系统。系统由无线温湿度调节控制器、手持设备和监控平台构成。控制器通过Zig Bee无线网络与监控平台交互信息;手持设备通过红外射线读写控制器参数。提出了新的防凝露控制方案,研制了半导体制冷除湿装置... 研制了一套变电站端子箱防潮控温系统。系统由无线温湿度调节控制器、手持设备和监控平台构成。控制器通过Zig Bee无线网络与监控平台交互信息;手持设备通过红外射线读写控制器参数。提出了新的防凝露控制方案,研制了半导体制冷除湿装置;结合模糊PID技术,运用半导体制冷除湿,防潮效果明显;利用手持设备方便运维人员现场巡检;通过平台实现站内各端子箱的集中监控。论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重点讨论无线温湿度调节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目前,本套系统已在多个变电站内投入使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子箱 防潮控温系统 设计方案
下载PDF
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BDNF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裘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研究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的BDNF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海马表现为BDNF阳性细胞数... 目的:研究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的BDNF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海马表现为BDN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中药治疗使实验性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基因表达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海马 BDNF基因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脑中风的现状概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伟骏 黄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19-2022,共4页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临床治疗急症之要药,在治疗急性脑中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该药治疗急性脑中风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从现代药理研究、临床治疗研究、安全性这三方面概述其治疗急性脑中风的现状,为进一步提...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临床治疗急症之要药,在治疗急性脑中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该药治疗急性脑中风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从现代药理研究、临床治疗研究、安全性这三方面概述其治疗急性脑中风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安宫牛黄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急性脑中风 现状
下载PDF
重症急性脑血管病脑电监测与中医证候要素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伟骏 裘涛 徐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通过连续和动态监护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变化,观察相应脑电图改变与重症急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候要素时间相关性的联系,探讨脑电监测技术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评价及结合中医证候要素对疾病的预后判断作用。方法:对31例重... 目的:通过连续和动态监护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变化,观察相应脑电图改变与重症急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候要素时间相关性的联系,探讨脑电监测技术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评价及结合中医证候要素对疾病的预后判断作用。方法:对31例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EEG进行动态检测;EEG监测结果分级参考按EEG Synek分级标准分级;采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进行量化评分。结果:31例患者EEG监测全部异常,阳性率达100%。7 d、14 d、28 dEEGSynek分级与内风主体间效应的P<0.05;14及28天EEGSynek分级与内火主体间效应的P<0.05;7天EEGSynek分级与痰主体间效应的P<0.05;7 d、14 d、28dEEGSynek分级与内瘀主体间效应的P<0.05;7 d、14 d、28 dEEGSynek分级与气虚主体间效应的P<0.05;14 d、28 dEEGSynek分级与阴虚主体间效应的P<0.05。结论:重症急性脑血管病脑电监测与中医证候要素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对患者早期病情演变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脑电监测 中医证候要素
原文传递
β-榄香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ERK,CREB,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1 位作者 张丽娟 徐良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2期2001-2002,2011,共3页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及对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 mRNA、CREB mRNA、BDNF mRNA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热痛觉过敏行为测试;Realtime PCR检测模型大鼠脊髓...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及对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 mRNA、CREB mRNA、BDNF mRNA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热痛觉过敏行为测试;Realtime PCR检测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 mRNA、CREB mRNA,以及BDNF 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β-榄香烯)能明显上调模型大鼠热板及机械刺激后的痛阈(P<0.05或0.01),且ERK mRNA、CREB mRNA以及BDNF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或0.01)。结论β-榄香烯可改善模型大鼠热痛觉,上调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 mRNA、CREB mRNA、BDNF mRNA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元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神经病理性疼痛ERK CREB BDNF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3171-3172,共2页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涤痰开窍方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99-1100,I0010,共3页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观察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损伤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药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观察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损伤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药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研究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涤痰开窍方能使海马C3区BDNF蛋白表达增多(P<0.01或<0.05)。结论:中药涤痰开窍方的治疗能上调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蛋白,从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涤痰开窍方 海马 BDNF
原文传递
不同治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伟骏 裘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356-1357,I000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治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研究涤痰开窍方、益肾补气方、活血祛瘀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 目的:研究不同治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研究涤痰开窍方、益肾补气方、活血祛瘀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保护情况。结果:涤痰开窍组、补肾益气组,活血祛瘀组、氟西汀组海马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数目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上调(P<0.05),与阳性药氟西汀组比较,涤痰开窍组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数目上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不同治法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有神经元保护作用,涤痰开窍组优于补肾益气组,活血祛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治法 卒中后抑郁 海马 神经元
原文传递
紧张型头痛患者事件相关诱发电位的特点
11
作者 张伟骏 裘涛 龚敏操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0期1695-1696,共2页
目的通过测定紧张型头痛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指标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探讨对紧张型头痛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3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自愿参加观察。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以上两组观察... 目的通过测定紧张型头痛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指标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探讨对紧张型头痛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3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自愿参加观察。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以上两组观察对象的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记录波型中潜伏期和波幅,紧张型头痛组患者均行头颅MR检查,除外颅内病变,分析以上指标与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结果紧张型头痛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N1、P2、N2、P300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有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0波幅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弱(P<0.01)。结论 P300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可能有助于对紧张型头痛患者的临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
下载PDF
配网侧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随机优化配置和选址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伟骏 李智诚 +2 位作者 陈大玮 李雅欣 邸文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35,共11页
储能系统具有四象限下的灵活调节能力,而且响应速度快,不受地理资源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将其应用于电网侧时,可以充分发挥其灵活的四象限出力调节能力,实现配电网的削峰填谷、调压等功能。文中提出了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和选址的多目标模... 储能系统具有四象限下的灵活调节能力,而且响应速度快,不受地理资源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将其应用于电网侧时,可以充分发挥其灵活的四象限出力调节能力,实现配电网的削峰填谷、调压等功能。文中提出了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和选址的多目标模型,并以功效系数法将多个目标转化为单目标,然后基于多场景技术建立了总功效系数的期望值模型,期望值模型将配电网中负荷、光伏的随机性考虑在内,所得到的优化结果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峰填谷 电网侧 分布式储能 选址和优化配置
下载PDF
基于单相级联H桥变流器的配电网故障消弧与选线新方法 被引量:50
13
作者 郭谋发 陈静洁 +2 位作者 张伟骏 杨耿杰 缪希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77-2684,共8页
为解决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与选线保护难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有源接地方式及其故障消弧与选线新方法。采用单相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直接接入配电网的中性点,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多电平变流器向中性点注入补偿电流,补偿流... 为解决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与选线保护难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有源接地方式及其故障消弧与选线新方法。采用单相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直接接入配电网的中性点,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多电平变流器向中性点注入补偿电流,补偿流经接地点的故障全电流,并强制使故障相电压为0,实现故障消弧。经过一定延时后,逐渐减少注入电流至0,多电平变流器退出补偿,进行接地故障判断;若判断系统发生了永久性接地故障,则根据多电平变流器退出补偿前后的注入电流量及各出线零序电流改变量,进行选线保护。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清晰、易于实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有源接地 级联H桥 多电平变流器 故障消弧 选线保护
原文传递
基于三相级联H桥变流器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分相柔性消弧方法 被引量:31
14
作者 郭谋发 游建章 +2 位作者 张伟骏 杨耿杰 缪希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1-22,共12页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长期存在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难题,传统柔性消弧方法利用实时检测的电源电压计算注入补偿电流值,通过控制连接于配电网中性点的单个有源逆变器实现消弧,已有方法需进行故障选相并且逆变器需通过Z型变压器及升压变接...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长期存在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难题,传统柔性消弧方法利用实时检测的电源电压计算注入补偿电流值,通过控制连接于配电网中性点的单个有源逆变器实现消弧,已有方法需进行故障选相并且逆变器需通过Z型变压器及升压变接入配电网。提出基于三相级联H桥变流器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分相柔性消弧新方法,三相级联H桥变流器通过连接电感直接挂接在各相线,发生接地故障时,利用实时检测的相电压计算注入补偿电流值,分相控制级联H桥变流器注入补偿电流,控制故障点电压为零,实现接地故障消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灵活、有效地补偿接地故障电流,抑制接地故障电弧重燃。且采用单相或三相级联H桥变流器进行故障消弧时,不需要进行故障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分相柔性 消弧级联H桥变流器
下载PDF
基于级联H桥变流器和dq变换的配电网故障柔性消弧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郭谋发 张伟骏 +2 位作者 高伟 杨耿杰 缪希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40-251,共12页
为解决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H桥变流器和dq变换的柔性消弧新方法。配电网的三相经级联H桥变流器接地,柔性控制非故障相变流器经连接电感注入电流,补偿接地点的电弧电流,抑制故障相恢复电压,促进电弧快速熄灭... 为解决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H桥变流器和dq变换的柔性消弧新方法。配电网的三相经级联H桥变流器接地,柔性控制非故障相变流器经连接电感注入电流,补偿接地点的电弧电流,抑制故障相恢复电压,促进电弧快速熄灭、不易重燃。为了实现对稳定性和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电流的全补偿,结合级联H桥变流器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dq坐标变换的故障谐波及暂态电流分量的检测方法。根据级联H桥变流器注入电流对接地故障电流、故障相恢复电压的作用机理,研究各类电弧接地故障的统一柔性消弧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消弧方法的有效性,可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熄弧率,促进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在智能配电网接地故障保护中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接地故障 级联H桥变流器 柔性消弧 dq坐标变换
下载PDF
重症急性脑血管病脑电监测与近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裘涛 陶水良 +1 位作者 张伟骏 陈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监测分级与预后、中医证候要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1例,利用中央神经监护系统记录EEG。EEG监测结果分级采用EEG Synek...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监测分级与预后、中医证候要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1例,利用中央神经监护系统记录EEG。EEG监测结果分级采用EEG Synek分级。采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对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判定,神经功能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临床预后评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31例患者EEG监测全部异常;EEG Synek分级与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的相关系数r=0.49,P<0.01。在第1d时EEGSynek分级与中医风、火、痰、虚、瘀之间均无相关性;第7d时EEG Synek分级与风、痰湿有一定的正相关;在第14d时,EEG Synek分级与痰湿、瘀血、阴虚有一定的正相关;在第28d时,EEG Synek分级与痰湿、瘀血、阴虚、气虚均有显著性的正相关。[结论]EEG Synek分级标准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不良有预测意义,EEG Synek分级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重症 急性 EEG监测 预后 近期
下载PDF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国内文献报道216例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丽萍 陈眉 +1 位作者 黄晓明 张伟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7-619,共3页
目的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电生理、影像学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方法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或"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为关键词,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 目的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电生理、影像学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方法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或"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为关键词,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库,以2000年至2005年为限共检索29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章及病例资料不全的文献,对18篇国内杂志发表及我院诊治的病例共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并进行讨论。结果216例患者男∶女=3.5∶1,平均发病年龄13.1岁,有家族史占22.7%,合并癫或良性家族性婴儿痉挛比例明显增高。临床表现均为运动开始时突然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及面部的不自主运动,发作持续短暂,发作频繁,发作时意识清晰,发作后无任何不适。发作间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EEG大部分正常,合并癫者可见样放电,头颅CT或MRI一般正常者可能为原发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继发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一般有相应病灶或疾病。使用小剂量的抗癫药可控制,预后良好。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脑外伤,缺氧性脑病,多发性硬化,基底节钙化,甲减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临床特点为运动开始时突然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及面部的不自主运动,抗癫药有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 发作性运动障碍 肌张力障碍
下载PDF
涤痰化瘀汤防治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侃 陈眉 +1 位作者 裘涛 张伟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51-53,59,共4页
目的观察涤痰化瘀汤防治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方法将10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及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脑卒中处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涤痰化瘀汤。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抑郁... 目的观察涤痰化瘀汤防治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方法将10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及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脑卒中处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涤痰化瘀汤。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抑郁状态发生率及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改变。结果中药干预组较对照组PSD发生率降低,其中干预1个月组在3个月时发生抑郁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随访时点,HAMD、NIHSS评分干预组较对照组均改善,而干预1个月组差异更显著(P<0.05,P<0.01),且在3个月时各方面均优于干预2周组(P<0.05,P<0.01)。结论涤痰化瘀汤早期干预可降低PSD发生,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涤痰化瘀汤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聚谷氨酸基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贵飞 吴杰 +3 位作者 王波 张伟骏 颜世峰 尹静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82-2589,共8页
以接枝胆固醇的聚谷氨酸-聚乙二醇-聚谷氨酸三嵌段聚合物和接枝β-环糊精的聚谷氨酸为前躯体,通过主客体作用制备聚谷氨酸基超分子水凝胶.通过调控前躯体的浓度、胆固醇和环糊精的摩尔比,得到不同力学性能的水凝胶;改变三嵌段聚合物中... 以接枝胆固醇的聚谷氨酸-聚乙二醇-聚谷氨酸三嵌段聚合物和接枝β-环糊精的聚谷氨酸为前躯体,通过主客体作用制备聚谷氨酸基超分子水凝胶.通过调控前躯体的浓度、胆固醇和环糊精的摩尔比,得到不同力学性能的水凝胶;改变三嵌段聚合物中聚谷氨酸的分子量,调控聚谷氨酸基超分子水凝胶的力学强度、微观形貌、溶胀行为和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浓度为150 g/L、环糊精和胆固醇的摩尔比为1∶1时,水凝胶的储存模量最大;聚谷氨酸的分子量越大,水凝胶的储存模量越大;水凝胶平均孔径10-30μm,溶胀度16%-30%,降解时间为40-72 d.水凝胶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分子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谷氨酸 Β-环糊精 胆固醇 超分子水凝胶 储存模量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慢性压迫损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中脊髓背角ERK、CREB、BDNF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良 裘涛 +1 位作者 张丽娟 张伟骏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6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神经结扎性损伤(CCI)大鼠模型,揭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1只大鼠随机双盲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神经结扎性损伤(CCI)大鼠模型,揭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1只大鼠随机双盲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U0126组,每组各7只,模型组及U0126组建立CCI模型,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不做结扎,3组均进行鞘内置管,U0126组鞘内注射阻断剂U0126 10μg/次,连续3d;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术后予0.9%氯化钠溶液0.12ml/kg灌胃至术后14d。对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术后1、7、14d进行热痛觉过敏行为测试和机械刺激测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模型大鼠脊髓背角ERK、CREB、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热板及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I导致大鼠脊髓背角内胞浆与胞核内ERK、CREB、BDNF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RK阻滞剂U0126组能明显升高大鼠术后热板及机械痛敏阈值(P<0.05),U0126组导致大鼠脊髓背角内胞质与胞核内CREB、BDNF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CI模型导致痛觉过敏,U0126可以减轻CCI大鼠的疼痛。ERK-CREB磷酸化的通路参与BDNF对于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病理性疼痛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慢性神经结扎性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