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基薄膜储能的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传升 章程 +3 位作者 任成燕 黄邦斗 邢照亮 邵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3-2213,共21页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因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损耗低、金属化后具有自愈性能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薄膜电容器。目前BOPP薄膜电容器也面临单位体积内储能密度低、高温性能差等问题,无法满足设备集约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亟须开展聚丙...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因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损耗低、金属化后具有自愈性能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薄膜电容器。目前BOPP薄膜电容器也面临单位体积内储能密度低、高温性能差等问题,无法满足设备集约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亟须开展聚丙烯基薄膜储能密度提升研究。该文首先介绍了影响介质储能特性的极化与击穿机制,为改性方案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理论依据。其次,仔细探讨了现有工业生产工艺所引发的多种不利因素与关键挑战,为改性方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寻找到介入点;深入挖掘了现有调控手段,如基体调控、结构设计优化以及表面修饰等,分析了无机与有机组分掺杂、“三明治”结构、功能层沉积与接枝等方案的优势和不足,并归纳了诸如量子尺寸效应调控等新颖方法。最后,从工业生产角度提出了高效率、低成本的改性方法并探讨了相应的机制,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 薄膜 储能密度 材料改性 击穿 自愈
下载PDF
1kW自呼吸PEMFC堆控制因素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传升 陈凤祥 +1 位作者 高昆鹏 周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0-894,共5页
自呼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侧湿度和温度耦合严重,且空气流量对湿度和温度影响不同,从而使得对电池输出电压的控制变得复杂.以氢气压力和提供阴极空气流量的风扇转速为影响因素,对相应的工作点集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分析结果... 自呼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侧湿度和温度耦合严重,且空气流量对湿度和温度影响不同,从而使得对电池输出电压的控制变得复杂.以氢气压力和提供阴极空气流量的风扇转速为影响因素,对相应的工作点集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风扇转速高于极值电压转速时,空气会带走更多的水分,从而使得质子交换膜逐渐干燥,阻抗增大,电池性能衰减;风扇转速低于极值电压转速时,空气流量带走的热量减少,使得阴极表面温度升高,阴极端相对湿度迅速减低,从而导致质子交换膜迅速干燥,电池性能衰减迅速.因此,每个工作点存在一个使电池电压最高的风扇转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呼吸 自增湿 风冷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传升 周苏 陈凤祥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78,138,共5页
燃料电池技术因其效率高、排放量小的优点而成为发电和供能行业的研究重点。介绍了3种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方式:热电联供、冷热电联供、联合循环发电,并给出了各种方式的应用范围。分析了燃料电池供能的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并与其他供能... 燃料电池技术因其效率高、排放量小的优点而成为发电和供能行业的研究重点。介绍了3种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方式:热电联供、冷热电联供、联合循环发电,并给出了各种方式的应用范围。分析了燃料电池供能的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并与其他供能方式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分布式供能 热电联供 冷热电联供 联合循环发电
下载PDF
燃料电池发动机自适应控制模型集的确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传升 周苏 陈凤翔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5-388,共4页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是解决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压-电流间的非线性特性导致控制器设计困难的较好方案。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多个线性局域模型的多模型集,其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最后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比较确定模型集包含6个2...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是解决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压-电流间的非线性特性导致控制器设计困难的较好方案。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包含多个线性局域模型的多模型集,其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最后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比较确定模型集包含6个2阶局域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集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发动机 多模型集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燃料电池氢气供应系统的自适应预测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传升 李全民 +1 位作者 王强 张建新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248-250,255,共4页
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应对环保和石油危机的有效技术方案之一。研究了燃料电池氢气供应系统,建立了氢气供应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应用自适应预测控制理论对氢气供应系统进行控制,建立了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应对环保和石油危机的有效技术方案之一。研究了燃料电池氢气供应系统,建立了氢气供应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应用自适应预测控制理论对氢气供应系统进行控制,建立了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反馈控制相比,自适应预测控制误差小,精度高,能较好地消除压力波动,有利于延长燃料电池中电解质膜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燃料电池 氢气供应系统 自适应预测控制
下载PDF
基于Agent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建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传升 姚庆梅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5-8,12,共5页
在分析建筑室内环境主要参数的基础上,选择动态室内温度、预测平均投票率、人体感知空气质量和室内照度作为控制目标,使用基于Agent的建模技术对室内环境系统进行层次分析,提出了4种类型的Agent模型,并详细阐述了4种模型的构造。建立了... 在分析建筑室内环境主要参数的基础上,选择动态室内温度、预测平均投票率、人体感知空气质量和室内照度作为控制目标,使用基于Agent的建模技术对室内环境系统进行层次分析,提出了4种类型的Agent模型,并详细阐述了4种模型的构造。建立了基于Agent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并分析了系统中Agent之间的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 室内环境 建模 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 湿度控制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并行蚁群算法的旅行商问题求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传升 萧蕴诗 吴继伟 《微型电脑应用》 2009年第2期59-61,6,共3页
分析了旅行商问题,结合蚁群算法的群体的协作与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的旅行商并行计算模式。该算法根据蚁群的本质特征,并结合计算中通讯的开销,采用了粗粒度模型,并引入变异思想,能够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以获得更好的优... 分析了旅行商问题,结合蚁群算法的群体的协作与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的旅行商并行计算模式。该算法根据蚁群的本质特征,并结合计算中通讯的开销,采用了粗粒度模型,并引入变异思想,能够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以获得更好的优化解。通过旅行商问题的仿真实验获得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蚁群算法具有较好的改进效果,能够很好地解决旅行商一类的问题问题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TSP问题 并行计算 粗粒度
下载PDF
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挖掘Web日志潜在客户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传升 萧蕴诗 赵勇 《微型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了基于浏览时间、浏览次数以及相关浏览的挖掘算法。通过分析浏览者行为,对Web日志数据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应用模糊C-均值方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并对结果做了解释说明。
关键词 WEB日志 浏览 挖掘算法 模糊C-均值聚类 数据 聚类分析 预处理 潜在客户 解释说明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张传升 王强 +1 位作者 高鹤 周培祥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54-57,共4页
阐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电池堆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组件,提出了PEMFC技术应用于建筑物的热电联供的供能方式。对PEMFC供能的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排放和噪声进行了讨论。实际应用证明,PEMFC热电联供方式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和废气... 阐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电池堆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组件,提出了PEMFC技术应用于建筑物的热电联供的供能方式。对PEMFC供能的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排放和噪声进行了讨论。实际应用证明,PEMFC热电联供方式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和废气排放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建筑供能 热电联供
下载PDF
关联规则在浏览者兴趣分析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传升 张永坚 《微型电脑应用》 2009年第4期60-62,6,共3页
文章讨论了关联规则、Aporioi算法、多层次关联规则以及在挖掘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兴趣方面的应用,并以网站部分数据为例,应用多层次关联规则进行兴趣分析。
关键词 关联规则 Aporioi算法 多层次关联规则 兴趣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的求解复杂函数优化问题的并行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勇 岳继光 +1 位作者 李炳宇 张传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58-60,64,共4页
并行计算能够有效地缩减大规模问题求解的时间需求。文章先简要介绍了粒子群算法的标准版本,对比细粒度的粒子群算法的简单并行,引入种群和移民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的粒子群算法的并行版本。算法在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上完成,利... 并行计算能够有效地缩减大规模问题求解的时间需求。文章先简要介绍了粒子群算法的标准版本,对比细粒度的粒子群算法的简单并行,引入种群和移民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的粒子群算法的并行版本。算法在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上完成,利用MPI处理各个进程间的通讯。使用BUMP函数的数值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并行计算 多种群 函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析气现象的锂电池系统建模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苏 胡哲 +1 位作者 陈凤祥 张传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基于析气现象和热力学原理对锂电池系统在临界和非临界情况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建立了以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温度、开路电压和内阻为状态变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实现了相应的动态... 基于析气现象和热力学原理对锂电池系统在临界和非临界情况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建立了以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温度、开路电压和内阻为状态变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实现了相应的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反映锂电池在非临界情况下的动力学特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较为准确地描述临界情况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建模 析气现象 热力学模型 荷电状态 系统仿真
下载PDF
车用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苏 张传升 陈凤翔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69-1476,共8页
将车用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作为一种新型车辆动力的研究对象,结合机理建模和试验建模两种建模方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级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电堆、空气系统、气气增湿、氢气系统、冷却系统五个... 将车用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作为一种新型车辆动力的研究对象,结合机理建模和试验建模两种建模方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级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电堆、空气系统、气气增湿、氢气系统、冷却系统五个模块,通过试验数据为系统的非线性环节建立表格模型。针对一款83kW车用高压PEMFC系统,使用Matlab/Simn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空气压力、温度、湿度、氧气过量系数、系统电压等仿真结果,并通过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对比了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低电流区间高压系统效率低于低压系统,而在高电流区间高压系统效率高于低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 建模 仿真
原文传递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布参数模型数值仿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翟双 周苏 +1 位作者 陈凤祥 张传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2-936,954,共6页
对比了3类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模型(分布参数模型、集总参数模型和混合参数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从相关的守恒方程及数值计算方法、重要参数的数值特征、研究内容、仿真区域和模型验证等方面总结了分布参数模型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数值仿真 分布参数模型 集总参数模型 混合参数模型
下载PDF
基于鲁棒H_∞滤波的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凤祥 纪光霁 +1 位作者 张传升 周苏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8-301,共4页
针对蓄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受蓄电池材料及加工制作、工作温度、充放电大小及频率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时变系统,相应的状态估计模型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噪声干扰引起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特征。以安时法为基础,建立SOC的状... 针对蓄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受蓄电池材料及加工制作、工作温度、充放电大小及频率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时变系统,相应的状态估计模型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噪声干扰引起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特征。以安时法为基础,建立SOC的状态方程并应用鲁棒H∞滤波算法预测SOC估计值。仿真研究表明,提出的鲁棒H∞滤波算法在有色噪声干扰下比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有更好的估计精度;在白噪声情况下,鲁棒H∞滤波算法可通过调节其参数达到和卡尔曼滤波器相同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荷电状态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培祥 高鹤 +2 位作者 郑学汉 张传升 齐保良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58-262,共5页
在分析了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现状及其对智能小区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工程的要求,给出了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的方法,并强调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室内外分布系统要统一规划设计与优化,使智能小区移动通信... 在分析了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现状及其对智能小区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工程的要求,给出了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的方法,并强调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室内外分布系统要统一规划设计与优化,使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的室内外信号强度平衡、覆盖效果良好,通信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小区 移动通信 网络覆盖优化
下载PDF
硅橡胶绝缘高压电缆附件的老化特性研究
17
作者 景巍巍 谢坤 +5 位作者 李鸿泽 陈杰 张传升 吴世林 任成燕 邵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1-210,223,共11页
为研究高压电缆附件绝缘在电、热和环境等多因素作用下的老化特性,文中以6种退役硅橡胶绝缘高压电缆附件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工作。采用SEM、FTIR和XRD分析了不同运行环境下样品的理化特性和微观分子结构变化,通过介电测试和表面电位衰... 为研究高压电缆附件绝缘在电、热和环境等多因素作用下的老化特性,文中以6种退役硅橡胶绝缘高压电缆附件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工作。采用SEM、FTIR和XRD分析了不同运行环境下样品的理化特性和微观分子结构变化,通过介电测试和表面电位衰减测试获得了样品宏观介电性能和微观电荷特性,采用拉伸实验获得了绝缘样品的力学性能数据,最后结合上述表征对电缆附件的绝缘和老化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硅橡胶附件老化过程中以Si-O主链降解为小分子为主,小分子物质进一步发生氧化和重结晶反应,导致分子的交联度下降和极性增强,同时微粒团簇形成应力集中点和放电通道,外在表现为力学性能下降和介电常数改变;硅橡胶绝缘表面在电、热和应力作用下出现裂纹和孔洞,分子链断裂形成低密度区,影响材料表面的陷阱密度和能级深度,宏观体现为电缆附件绝缘击穿场强和电阻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绝缘 电缆附件 老化 陷阱参数 介电性能
下载PDF
皮秒脉冲激光诱导压力波法测量金属化薄膜空间电荷
18
作者 黄邦斗 张传升 +1 位作者 章程 邵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5818-5823,共6页
金属化薄膜是重要的电容器卷绕材料,研究空间电荷效应对其绝缘性能提升至关重要。该文搭建皮秒脉冲激光诱导压力波(laser induced pressure pulse,LIPP)法空间电荷测量系统,以12和6μm厚金属化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 金属化薄膜是重要的电容器卷绕材料,研究空间电荷效应对其绝缘性能提升至关重要。该文搭建皮秒脉冲激光诱导压力波(laser induced pressure pulse,LIPP)法空间电荷测量系统,以12和6μm厚金属化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薄膜为例,获得其在直流电场下的空间电荷分布。结果可知:同极性电荷量随施加电场增加,在强电场下存在非线性空间电荷效应;金属镀层一侧接负极条件非线性效应更强,但仍弱于薄膜与电极物理接触侧(非金属化一侧),后者向介质内部注入电荷明显,说明金属蒸镀较物理接触可以减弱界面电荷效应;随薄膜厚度减小,获得空间电荷峰宽度减少而峰前沿增加。所得结果证实了皮秒脉冲LIPP法测量10μm及以下金属化薄膜空间电荷分布的可行性,并为研究其空间电荷效应、绝缘性能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 激光诱导压力波 金属化薄膜
原文传递
基于SoPC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玉亮 王树昆 张传升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2期36-38,共3页
设计并实现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器。简单介绍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结构,随后对核心部分家居控制器的实现在硬件和软件2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其中运用NiosⅡ软核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Ⅱ为应用软件运行平... 设计并实现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器。简单介绍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结构,随后对核心部分家居控制器的实现在硬件和软件2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其中运用NiosⅡ软核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Ⅱ为应用软件运行平台,实现家电控制和安防报警功能以及小区内管理等。系统采用的可编程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使其可以根据需求裁减或者扩充功能,以满足众多层次的家居控制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SOPC uC/OS-Ⅱ FPGA
下载PDF
深冷温区绝缘材料击穿及沿面放电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传升 任成燕 +3 位作者 章程 滕玉平 严萍 邵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195-8212,共18页
超导、空间环境模拟、生物医学与核聚变等领域广泛存在由冷却介质与聚合物材料组成的绝缘系统,放电失效问题往往存在于冷却介质、聚合物材料及两者之间的表/界面。在深冷温区,试验成本高、周期长、仪器缺乏以及安全隐患等因素严重限制... 超导、空间环境模拟、生物医学与核聚变等领域广泛存在由冷却介质与聚合物材料组成的绝缘系统,放电失效问题往往存在于冷却介质、聚合物材料及两者之间的表/界面。在深冷温区,试验成本高、周期长、仪器缺乏以及安全隐患等因素严重限制了绝缘特性与放电试验的开展、规律总结、理论验证和新理论的提出。该文综述了深冷温区下绝缘介质击穿、闪络的试验成果和理论进展,侧重规律的总结和放电特性的分析、现有机理的解释以及工作展望。特别地,该文分析老化因素对绝缘介质击穿特性的影响,论述固-液、气-固界面放电行为的研究和现有模型的局限性,探讨了空间电荷的输运机制及其在深冷温区的适用范围,最后总结和评述深冷温区电荷、陷阱的测量方法和结果。该文内容有利于低温绝缘理论的发展和工程问题的解决,可为低温绝缘结构设计与优化、材料选型以及新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温 绝缘材料 击穿 沿面放电 空间电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