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访谈法探索科室教学绩效的建立及对临床教学的影响
1
作者 张俊隆 蒋双键 +4 位作者 吴禹锟 莫承强 吴荣佩 王子莲 陈凌武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索科室教学绩效的建立及其对临床教学的影响。方法运用半结构访谈法,构建科室教学绩效考核体系。通过Likert调查问卷,半结构访谈法及检索教学智慧平台数据等方式,分析教学绩效体系对临床教学的影响。结果临床教师对科室教学绩效... 目的探索科室教学绩效的建立及其对临床教学的影响。方法运用半结构访谈法,构建科室教学绩效考核体系。通过Likert调查问卷,半结构访谈法及检索教学智慧平台数据等方式,分析教学绩效体系对临床教学的影响。结果临床教师对科室教学绩效体系满意度良好,认为可提高自身薪酬、改善教学即时反馈及教学积极性,其中,医疗小组组员评价更高。教学区长认为教学绩效对科室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绩效改革后,住院医师规培化培训年度考核理论成绩较前有明显的上升。结论科室教学绩效体系合理稳定,可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优化科室的教学工作,并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结构访谈法 调查问卷 教学绩效 临床教学 薪酬分配
下载PDF
Mini-CEX联合DOPS在泌尿外科情景模拟技能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
作者 蒋双键 张俊隆 +2 位作者 吴禹锟 莫承强 吴荣佩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索Mini-CEX联合DOPS在泌尿外科情景模拟技能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轮转的住院医师40人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情景模拟下的Mini-CEX联合DOPS在培训中期和末期进行临床操作... 目的探索Mini-CEX联合DOPS在泌尿外科情景模拟技能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轮转的住院医师40人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情景模拟下的Mini-CEX联合DOPS在培训中期和末期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形成性评估;选取2021年3—5月在泌尿外科轮转的住院医师40人为对照组,仅进行终结性评价。两组均进行出科考核。结果观察组在出科时的形成性评估成绩优于轮科中期,出科考核成绩及技能操作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联合DOPS在泌尿外科情景模拟技能操作规范化培训中可以增强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CEX DOPS 情景模拟 技能操作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PSAD、F/T在tPSA低水平异常的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俊隆 陈羽 +3 位作者 肖萍 庄锦涛 严亮 钟婉媚 《新医学》 201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比较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PSA (fPSA)与总PSA (tPSA)比值(F/T)在tPSA 4~10、10~20μg/L水平的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PSA 4~20μg/L、经直肠B超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的449例患者,对PSAD、F/... 目的:比较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PSA (fPSA)与总PSA (tPSA)比值(F/T)在tPSA 4~10、10~20μg/L水平的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PSA 4~20μg/L、经直肠B超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的449例患者,对PSAD、F/T和前列腺活检结果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449例中前列腺癌78例(17.4%),tPSA 4~10、10~20μg/L 阳性率分别为10.4%、23.1%(P<0.001),F/T和PSAD在穿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 PSAD>F/T>tPSA,PSAD与tPSA间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和tPSA间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诊断敏感度为100%时,在PSA 4~10、10~20μg/L水平,PSAD特异度分别为5.0%和2.1%,可分别避免不必要前列腺穿刺4.9%和2.4%。结论在PSA 4~20μg/L水平上,PSAD和F/T对预测是否行前列腺穿刺有帮助,在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上,PSAD优于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下载PDF
分析PSM-E和PSMA在预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俊隆 陈羽 +1 位作者 丘少鹏 严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5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及其新型剪接变异体(PSM-E)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上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影像学资料未提示转移而Gleason评分〉7分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5例,荧光定量PCR检测PSM-E和PSMA在...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及其新型剪接变异体(PSM-E)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上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影像学资料未提示转移而Gleason评分〉7分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5例,荧光定量PCR检测PSM-E和PSMA在术前外周血及切出肿瘤组织中的RNA表达,分析外周血及组织中PSM-E和PSMA相对表达的差异。术后随访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结果PSM-E和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外周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PSM-E的表达明显低于PSMA;在前列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PSM-E的表达明显高于PSM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PSM-E和PSMA表达阳性的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率为66.7%(8/12),远处转移率为25.0%(3/12),均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0.O%,0/3),3例远处转移者表现为骨转移。结论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外周血检测PSM-E与PSMA均能地作为预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微转移 剪接变异体 生化复发
下载PDF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严亮 陈羽 +4 位作者 张俊隆 李晓飞 丘少鹏 陈炜 陈凌武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2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RAML)破裂出血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有完整病史及肾脏影像学资料的RAML患者352例,将与错构瘤破裂出血可能有关的风险因素行破裂出血组和未破裂出血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52例患者中有4...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RAML)破裂出血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有完整病史及肾脏影像学资料的RAML患者352例,将与错构瘤破裂出血可能有关的风险因素行破裂出血组和未破裂出血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52例患者中有41例患者的错构瘤发生破裂出血,311例未发生破裂出血。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有无临床表现、结节性硬化症、高血压、瘤体是否突出肾表面、错构瘤大小(<4 cm或≥4 cm)以及肿瘤血管是否丰富等因素在两组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有临床表现(OR=36.012,P=0.000)、伴随有结节性硬化症(OR=25.167,P=0.004)、瘤体突出肾脏表面(OR=8.151,P=0.003)、错构瘤大小≥4 cm(OR=13.006,P=0.003)、肿瘤血管丰富(OR=4.272,P=0.004)等因素对破裂出血的影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有临床表现者、伴随有结节性硬化症、肿瘤外生性生长、瘤体≥4 cm以及丰富的肿瘤血管等因素可视为RAML破裂出血的高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出血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中老年患者血清tPSA轻度异常时PSA相关指标鉴别无症状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羽 胡劲 +2 位作者 严亮 张俊隆 庄锦涛 《新医学》 2017年第5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 PSA)为4~20μg/L时,PSA相关指标鉴别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IP)和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血清t PSA为4~20μg/L并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有完整经直肠前列腺B超资料的1 290例...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 PSA)为4~20μg/L时,PSA相关指标鉴别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IP)和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血清t PSA为4~20μg/L并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有完整经直肠前列腺B超资料的1 290例男性患者,筛选出年龄≥40岁、经活检诊断为AIP和前列腺癌共152例。比较2组间t PSA、t PSA与游离PSA(f PSA)比值(f/t)、PSA密度(PSAD)、移行区PSA密度(TZPSAD)、外周带PSA密度(PZPSAD)的差异。以前列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绘制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PSA相关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最大时的最佳诊断界值,分析其鉴别AIP与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确诊AIP 46例,前列腺癌106例。t PSA为4~20μg/L的AIP和前列腺癌患者间t PSA、f/t、PZPSA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的PSAD、TZPS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SAD、TZPSAD鉴别AIP与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D=0.23μg/(L·cm^3)或TZPSAD=0.44μg/(L·cm^3)为最佳诊断界值,其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5%、64.3%和78.3%、63.0%,可将前列腺癌的阳性诊断率从原来的70.0%和69.7%分别提高至81.4%和83.0%,分别避免60.9%和63.0%的中老年AIP患者行不必要的穿刺活检。结论t PSA为4~20μg/L时,对PSAD<0.23μg/(L·cm^3)或TZPSAD<0.44μg/(L·cm^3)的前列腺癌疑似患者需特别注意有无AIP。PSAD、TZPSAD有助于对中老年患者AIP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其不仅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阳性诊断率,还可减少AIP患者行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移行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柱状水囊扩开术的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杨云 李额伶 +3 位作者 李文姬 廖冰野 陈羽 张俊隆 《现代临床护理》 2019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总结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ransurethral columnar balloon dilation of the prostate,TUCBDP)的护理要点,为该类患者提供护理实践经验。方法对2018年4月至8月收治的25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实... 目的总结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ransurethral columnar balloon dilation of the prostate,TUCBDP)的护理要点,为该类患者提供护理实践经验。方法对2018年4月至8月收治的25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TUCBDP。术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风险评估,术中做好体位、保温、皮肤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0min,平均(40.3±8.7)min,术中出血量50~90mL,平均(72.5±15.5)mL。手术过程中出现体温下降1例,术中出血2例,寒战1例,膀胱痉挛1例,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均全部缓解。术后随访1~8个月,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结论对高龄、高危患者术前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防范,其可促进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减低患者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高危 前列腺增生症 手术护理
下载PDF
山河故人情依旧?--贾樟柯新片《山河故人》研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旭光 李雨谏 +1 位作者 张俊隆 娄逸(整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47-54,共8页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今天我们的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的主题是以贾樟柯导演的新作《山河故人》,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围绕这部电影在当下电影态势、在贾樟柯自身创作历程中的位置,它在技术、风格、内容、结构等...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今天我们的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的主题是以贾樟柯导演的新作《山河故人》,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围绕这部电影在当下电影态势、在贾樟柯自身创作历程中的位置,它在技术、风格、内容、结构等各方面的追求,包括全球化的语境、呼应下,那种多地的、跨国的拍摄等角度、层面进行深入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文艺沙龙 创作历程 三峡好人 电影史 作者电影 文艺片 影像风格 中国电影 商业片
下载PDF
地塞米松与硫酸镁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亚彬 陈士达 +7 位作者 陈素珊 徐佳 彭优 张俊隆 黄应雄 谈智 周利君 姚巧玲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5-448,I0006,共5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硫酸镁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制作小肠I/R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阴性对照组、I/R组、硫酸镁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地塞米松和硫酸镁联合治疗组,比较五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硫酸镁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制作小肠I/R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阴性对照组、I/R组、硫酸镁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地塞米松和硫酸镁联合治疗组,比较五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比较小肠的病理切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①I/R组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血浆DAO、MDA比假手术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②硫酸镁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小肠病理变化减轻,血浆DAO、MDA比I/R组显著降低,且两组无显著差别;③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合用组的血浆MDA比I/R组显著升高,但是小肠病理变化和I/R组相比无明显区别,血浆DAO也和I/R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硫酸镁,地塞米松分别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而二者合用却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硫酸镁 小肠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原发性肾滑膜肉瘤伴下腔静脉癌栓1例报告
10
作者 张俊隆 陈羽 +1 位作者 梁月有 曹明欣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病例。患者男,32岁,因反复右侧腹痛就诊。术前CT检查考虑右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行根治性右肾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滑膜肉瘤。患者行基因分子病理检查提示应用环磷...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病例。患者男,32岁,因反复右侧腹痛就诊。术前CT检查考虑右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行根治性右肾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滑膜肉瘤。患者行基因分子病理检查提示应用环磷酰胺类药物预后较好,免疫负相关基因阴性。术后参考基因检测结果行一线异环磷酰胺和表柔比星化疗。术后1年患者出现肺转移,更换派安普利单抗、安罗替尼、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综合治疗,患者完全缓解。基因检测在此类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上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滑膜肉瘤 下腔静脉瘤栓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不同手术时机的围手术期风险评估
11
作者 李四化 陈羽 +2 位作者 张俊隆 陈凌武 李晓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破裂出血后不同手术时机对围手术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因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行肾脏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将破裂出血后7 d内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破裂出血后不同手术时机对围手术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因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行肾脏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将破裂出血后7 d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近期手术组,破裂出血30 d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远期手术组。对比近期手术组和远期手术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情况。【结果】41例因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近期手术组(n=10)和远期手术组(n=31)在年龄、肿瘤大小、临床症状、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上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近期手术组较远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780±451)vs.(572±913)mL,P=0.029]、输血量[(2 600±1 733)vs.(820±582)mL,P=0.027]及切肾率(60.0%vs.22.6%,P=0.027)均明显增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选择远期手术较近期手术具有更低的围手术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破裂出血 手术时机
下载PDF
经阴道与经腹术式治疗膀胱阴道瘘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明欣 张俊隆 +1 位作者 梁卫洁 梁月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比较经阴道和经腹两种途径手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手术修补的39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9~69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1个月至20年,中位数22个月。39例均为医源性损伤。3... 目的比较经阴道和经腹两种途径手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手术修补的39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9~69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1个月至20年,中位数22个月。39例均为医源性损伤。39例患者共行43次手术,其中经腹修补26次(经腹修补组),经阴道修补17次(经阴道修补组)。经腹修补组患者中位年龄44岁(19~69岁);9例次(34.6%)既往行修补手术;瘘口直径中位值0.5 cm(0.2~3.5 cm);瘘口位于三角区9例次,后壁14例次,输尿管口周围0.5 cm内3例次;瘘口数量1个者21例次,≥2个者5例次。经阴道修补组患者中位年龄47岁(37~69岁);4例次(23.5%)既往行修补手术;瘘口直径中位值0.8 cm(0.5~3.0 cm);瘘口位于三角区3例次,后壁13例次,输尿管口周围0.5 cm内1例次;瘘口数量1个者14例次,≥2个者3例次。两组患者的年龄、既往修补率及瘘口的大小、位置和数量等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修补成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阴道修补组手术时间中位值为85 min(30~170 min),经腹修补组为178 min(90~410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6,P〈0.01)。经阴道修补组术中出血量中位值为20 ml(5~100 ml),经腹修补组为50 ml(20~800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7,P〈0.01)。经阴道修补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为7 d(5~9 d),经腹修补组为12 d(8~29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6,P〈0.01)。术后随访3 ~ 120个月,中位数26个月,经阴道修补组成功率为82.4%(14/17),经腹修补组为80.8%(21/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结论经阴道修补膀胱阴道瘘与经腹修补术式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少,而手术成功率与经腹修补术式相似,符合微创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经阴道修补术 经腹修补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经阴道修补膀胱子宫瘘三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明欣 张俊隆 +1 位作者 梁卫洁 梁月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5-866,共2页
膀胱子宫瘘(VUF)是泌尿生殖瘘中少见的一种类型。手术修补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经腹路径修补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经阴道路径罕有报道。本文报道3例经阴道修补VUF的成功经验,其中2例膀胱子宫颈瘘,1例膀胱子宫体瘘。3例VUF均经阴道修补,术后... 膀胱子宫瘘(VUF)是泌尿生殖瘘中少见的一种类型。手术修补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经腹路径修补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经阴道路径罕有报道。本文报道3例经阴道修补VUF的成功经验,其中2例膀胱子宫颈瘘,1例膀胱子宫体瘘。3例VUF均经阴道修补,术后分别随访6、12、24个月,术后阴道无漏液、无血尿,VUF治愈。经阴道路径修补VUF可行,且安全有效,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子宫瘘 经阴道修补术 治疗
原文传递
嗜酸性膀胱炎合并髂静脉血栓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明欣 张俊隆 +1 位作者 丘少鹏 梁月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46,共1页
患者,女,54岁。因耻骨上区疼痛10d,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物1d于2017年1月17日入院。患者无过敏史。查体无阳性体征。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19 ×10^12/L[正常值(0.05~0.50)×10^12/L];尿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个/μl(正常值≤9个... 患者,女,54岁。因耻骨上区疼痛10d,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物1d于2017年1月17日入院。患者无过敏史。查体无阳性体征。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19 ×10^12/L[正常值(0.05~0.50)×10^12/L];尿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个/μl(正常值≤9个/μl),尿红细胞计数153个/μl(正常值≤5个/μl)。MRI检查提示膀胱右后壁广泛不规则增厚,并呈结节状凸向膀胱内,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未见明确弥散受限,ADC信号明显减低,膀胱后壁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增强扫描呈大致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膀胱炎 静脉血栓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MRI检查 正常值 高信号
原文传递
经尿道内括约肌切除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及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明欣 张俊隆 +1 位作者 丘少鹏 梁月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首要两大目的即保护上尿路功能,获得或保持最恰当的尿控能力,但目前缺乏完美的治疗方法。为评价经尿道内括约肌切除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及长期效果,行本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9年6月在... 目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首要两大目的即保护上尿路功能,获得或保持最恰当的尿控能力,但目前缺乏完美的治疗方法。为评价经尿道内括约肌切除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及长期效果,行本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1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4~88岁,平均57岁;病程2个月~47年,病程中位数24个月;隐性脊柱裂4例,神经根鞘囊肿1例,子宫全切除术后1例,脑血管意外3例,脊髓脊膜膨出术后2例,脊髓外伤3例,腰椎间盘突出2例,病因不详1例。临床表现有排尿困难11例、尿失禁9例。17例患者中留置导尿4例,其余患者残余尿(PVR)5~1000 mL,平均374 mL;影像学提示有双肾积水者9例;10例患者曾行膀胱造影,有明确反流者4例。观察手术后患者肾积水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PVR及血肌酐(Scr)水平。结果:男性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1(30~140)min,女性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5(29~45)min;男性患者平均出血量23(2~50)mL,女性患者平均出血量9(5~25)mL。随访时间6个月~7年,失访1例。术前留置导尿的4例患者,3例拔管后均可自行排尿,PVR 14~221 mL,1例患者拔管后因PVR多而再次持续留置尿管治疗至今。9例术前存在双肾积水患者,5例术后肾积水消失,3例肾积水较术前程度减轻,1例失访。9例术前有尿失禁患者术后仍有不同程度尿失禁,其中1例加重。患者术后Scr水平无明显增长[术前(91±41)μmol/L vs.术后(103±54)μmol/L,P>0.05],PVR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前(372±253)mL vs.术后(134±127)mL,P<0.05]。结论:经尿道内括约肌切除术可作为神经源性膀胱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该术式可降低患者的PVR,改善或减轻肾积水,同时能维持原有的尿控功能,且手术简单、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经尿道微创治疗 内括约肌切开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S”形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修复长段输尿管撕脱伤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俊华 邓志权 +3 位作者 罗道升 曹明欣 张俊隆 米其武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47-550,共4页
为了探讨“S”形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修复长段输尿管撕脱伤的长期疗效。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13年1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采用“S”形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修复的3例长段输尿管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以及术后... 为了探讨“S”形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修复长段输尿管撕脱伤的长期疗效。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13年1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采用“S”形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修复的3例长段输尿管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以及术后输尿管形态、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术中手术时间255~370min,平均298min;出血量200~500mL,平均333mL。术后早期存在尿频,随时间延长尿频症状逐渐缓解。膀胱瓣代输尿管形态良好,仅靠近膀胱壁的基底部输尿管稍增粗,中上段输尿管形态良好,无狭窄、肾积水,肾功能稳定。提示“S”形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经长期随访证实输尿管可恢复并保持良好形态,无肾积水,该术式是长段输尿管撕脱伤修复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撕脱伤 膀胱瓣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论日本在上海“沦陷区”的电影输出——基于“大华”等六影院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俊隆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1,共5页
1943年1月15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电影在上海原租界内"大华"等六家影院进行了规模集中的专门放映。笔者以该时期《申报》电影广告与相关信息为最主要根据,辅以《新影坛》《上海影坛》等杂志与个人观影经验,结合中日两国学... 1943年1月15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电影在上海原租界内"大华"等六家影院进行了规模集中的专门放映。笔者以该时期《申报》电影广告与相关信息为最主要根据,辅以《新影坛》《上海影坛》等杂志与个人观影经验,结合中日两国学者关于"沦陷"时期日本对上海电影输出相关研究,尤其参考川喜多长政、辻久一、清水晶等人的日文著述,同时在推测合理的前提下,尽量还原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电影在上海原租界地区集中放映的历史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上海“沦陷”时期 电影输出 类型 川喜多长政
原文传递
成骨过程中微小RNAs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林子洪 林森浩 +2 位作者 黄应雄 张俊隆 傅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对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在成骨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争议以及研究方向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成骨过程中miRNAs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miRNAs是近来成骨研究的热... 目的对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在成骨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争议以及研究方向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成骨过程中miRNAs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miRNAs是近来成骨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资料显示其在骨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确切机制尚未清楚。结论通过应用miRNAs技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同时将可能获取成骨细胞分化中的miRNAs调控机制,也有利于建立成骨效果比较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S 成骨细胞 成骨作用
原文传递
嗜酸性膀胱炎合并髂静脉血栓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曹明欣 张俊隆 +1 位作者 丘少鹏 梁月有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膀胱炎(EC)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治方法及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间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嗜酸性膀胱炎合并髂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及随访资料。患者,女,54岁,MR提示膀胱右后壁广泛不规则增厚,并呈结节... 目的:探讨嗜酸性膀胱炎(EC)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治方法及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间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嗜酸性膀胱炎合并髂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及随访资料。患者,女,54岁,MR提示膀胱右后壁广泛不规则增厚,并呈结节状突向膀胱内,右输尿管扩张,右侧髂外静脉及髂内静脉见条状充盈缺损。总结近10年关于EC的相关文献。结果:膀胱镜见膀胱右侧壁黏膜广泛增厚、水肿、充血,红斑形成并可见团块状隆起。活检提示膀胱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符合嗜酸性膀胱炎。予口服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利伐沙班治疗3个月,复查MR及膀胱镜提示膀胱壁黏膜光滑,原右髂静脉内血栓消失,双输尿管未见扩张。随访1年未见症状及影像学复发。结论:嗜酸性膀胱炎为少见的膀胱炎性疾病,临床特征有其特异性,并可能通过过敏或炎症介导的高凝和血小板活化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具体机制仍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膀胱炎 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和普通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比较
20
作者 鲁文汇 张俊隆 +5 位作者 陈凌武 丘少鹏 陈炜 罗俊航 陈旭 陈羽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对比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患者中应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普通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198例,其中80例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 目的:对比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患者中应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普通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198例,其中80例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组,118例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析比较两术式的临床指标。结果:198例患者中有3例术中中转开放(包括2例LPN,1例RAPN),1例LPN术中损伤输尿管,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RAPN组术中热缺血时间显著低于LPN组;RAPN组术后血红蛋白(Hb)差值百分比及eGFR差值百分比均显著低于LPN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应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相较于普通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具有显著优势,手术出血更少,热缺血时间更短,能更大程度保留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倾向性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