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感染体外培养细胞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健宁 王海琦 +1 位作者 梅蔚宁 刘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19,21,共2页
用电镜观察了弓形虫在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HGC)、人胚肺细胞(HEPC)、人K562细胞和猴肾细胞(V-116)中感染和寄生状况及受感染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HGC、HEPC对弓形虫的感染率和受感细胞含虫数量均高... 用电镜观察了弓形虫在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HGC)、人胚肺细胞(HEPC)、人K562细胞和猴肾细胞(V-116)中感染和寄生状况及受感染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HGC、HEPC对弓形虫的感染率和受感细胞含虫数量均高于V-116。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和胚胎细胞对弓形虫的易感性较强。在一些超微结构损伤较严重的V-116细胞中,见弓形虫攻击溶解细胞核膜并进入核内寄生,可能细胞浆结构的损伤和环境的改变是弓形虫进入细胞核的原因之一。此外,上述各种细胞感染弓形虫后均可见线粒体空泡化和髓样变、细胞肿胀、核溶解和细胞崩解等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细胞培养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成分DNA流式细胞术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健宁 王玲 +5 位作者 王黎熔 卢勤 周丽玲 朱虎 周作民 沙家豪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 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DNA的病理改变。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CLSM)和常规精液检查法 ,对 8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精液细胞DNA分析。 结果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成分等有多种变化 :1.亚单倍... 目的 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DNA的病理改变。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CLSM)和常规精液检查法 ,对 8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精液细胞DNA分析。 结果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成分等有多种变化 :1.亚单倍体细胞碎片和凋亡细胞增多。 2 .单倍体的成熟精子数量减少。 3.单倍体圆形精子细胞增多。 4.畸形精子增多 ,精子DNA含量和密度异常。 5 .≥ 2倍体的细胞 (白细胞、G1 期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上皮细胞及 4倍体细胞等 )增多。 6 .少精和无精。 结论 精液细胞DNA变化反映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成分有明显改变。精液DNA流式细胞术分析可作为研究和诊断男性不育症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精液 流式细胞术 DNA
原文传递
人胎儿腭扁桃体隐窝上皮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健宁 郭仁强 周丽玲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1-413,共3页
以电镜观察第4~8月龄人胎儿腭扁桃体的超微结构。第4月龄扁桃体上皮开始形成上皮芽并长入其下的结缔组织形成隐窝;隐窝上皮内出现淋巴细胞、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随胎龄增长浸润细胞数量增多并渐扩展到上皮表层。第8月龄... 以电镜观察第4~8月龄人胎儿腭扁桃体的超微结构。第4月龄扁桃体上皮开始形成上皮芽并长入其下的结缔组织形成隐窝;隐窝上皮内出现淋巴细胞、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随胎龄增长浸润细胞数量增多并渐扩展到上皮表层。第8月龄胎儿隐窝上皮表层有少数M细胞,具有较一般上皮细胞为多的微绒毛并以胞质突起包绕和覆盖淋巴细胞。隐窝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常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毛细血管较丰富,有的血管紧贴上皮基膜分布。扁桃体固有层中初级淋巴小结在第4月龄已渐形成,此后增大并成熟,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区窄小,可见呈立方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窝上皮 腭扁桃体 M细胞 超微结构 人胎儿
原文传递
人腭扁桃体隐窝上皮内小血管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健宁 郭仁强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27-329,T019,共4页
用透射电镜观察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和胎儿的腭扁桃体隐窝上皮内血管的结构及分布。发现儿童及成人腭扁桃体隐窝上皮内存在着有孔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及由扁平内皮与矮立方内皮构成的过渡型血管。这3种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 用透射电镜观察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和胎儿的腭扁桃体隐窝上皮内血管的结构及分布。发现儿童及成人腭扁桃体隐窝上皮内存在着有孔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及由扁平内皮与矮立方内皮构成的过渡型血管。这3种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聚集,可见白细胞贴附或穿越血管壁。在胎儿扁桃体隐窝上皮内有白细胞等浸润,但未见血管,隐窝上皮基膜下组织中毛细血管丰富,7月龄胎儿可见毛细血管突向上皮内。本研究结果表明,扁桃体隐窝上皮中的血管构成了淋巴细胞再循环及抗体等物质进出血液的途径。隐窝上皮内血管可能是上皮下血管随浸润细胞一起长人上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血管 超微结构 扁桃体
原文传递
弓形虫在培养细胞及小鼠体内繁殖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健宁 王海琦 +1 位作者 周丽玲 梅蔚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实验用电镜观察了弓形虫NT株在猴肾细胞、人胚肺细胞、恶性胶质瘤细胞及小鼠腹水、肝脏和子宫等组织中的生长繁殖形式,并计数各种繁殖方式出现的百分率,结果显示,大多数弓形虫以内芽殖方式繁殖,少部为等分裂繁殖,裂殖繁殖最少... 本实验用电镜观察了弓形虫NT株在猴肾细胞、人胚肺细胞、恶性胶质瘤细胞及小鼠腹水、肝脏和子宫等组织中的生长繁殖形式,并计数各种繁殖方式出现的百分率,结果显示,大多数弓形虫以内芽殖方式繁殖,少部为等分裂繁殖,裂殖繁殖最少见。裂殖繁殖时弓形虫体内的子细胞生长发育常不是同步的。成熟的子细胞以出芽的方式脱离母体,并围绕母体形成玫瑰花状或蜂窝状等群落。三种繁殖方式在各种宿主细胞和组织中出现的频率各不相同,小鼠肝和子宫组织中弓形虫等分裂繁殖较在其它细胞中少见,裂殖繁殖仅见于培养细胞和小鼠腹水中。提示宿主细胞种类的不同可能影响弓形虫的繁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繁殖 电镜 培养细胞
下载PDF
阿齐霉素抗弓形虫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健宁 吴洁 +4 位作者 陆方贤 周丽玲 卢勤 王玲 王海琦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阿齐霉素 抗弓形虫作用 超微结构 电镜
下载PDF
胶体金—ConA探针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健宁 沙家豪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胶体金标记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可以用于电镜水平而且也适用于光镜下观察,既可以用来定性、定位,又可以进行定量研究。该技术的灵敏度和精确性均比目前所采用的酶标等其它组织化学方法为佳。它已在生物学、细胞... 胶体金标记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可以用于电镜水平而且也适用于光镜下观察,既可以用来定性、定位,又可以进行定量研究。该技术的灵敏度和精确性均比目前所采用的酶标等其它组织化学方法为佳。它已在生物学、细胞学、组织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1971年Faulk等首先用胶体金标记抗体作为探针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此后,许多学者也采用该标记技术进行各种研究。但是胶体金直接标记ConA的探针(ConA—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标记 ConA探针 制备
原文传递
人腭扁桃体隐窝上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健宁 郭仁强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79-282,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光镜免疫金银法观察了31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和8例胎儿的扁桃体隐窝上皮结构及其中细胞的分布。电镜观察发现隐窝上皮表面存在三种类型微隐窝开口,其腔内有浸润细胞、异物及细菌。有三种特化上皮细胞(M细胞)覆...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光镜免疫金银法观察了31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和8例胎儿的扁桃体隐窝上皮结构及其中细胞的分布。电镜观察发现隐窝上皮表面存在三种类型微隐窝开口,其腔内有浸润细胞、异物及细菌。有三种特化上皮细胞(M细胞)覆盖于Ⅲ型微隐窝开口处,其结构与肠道M细胞相似,其数量随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而减少。形态表明微隐窝是浸润细胞和外来抗原的出入口。M细胞与抗原的摄取及传递有关。光镜免疫金银法观察证明上皮浸润细胞中多数为OKT_s^+细胞,其中OKT_4^+者又占多数而OKT_s^+细胞较少,这些细胞是隐窝上皮参于免疫应答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 微隐窝 上皮细胞 人类
原文传递
氧化呼吸链在精子运动中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张健宁 郑英 +6 位作者 王玲 柏惠 王沭沂 周丽玲 卢勤 周作民 沙家豪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3,T006,共4页
目的 探讨精子运动的能量供应机制。 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 (CASA)和组织化学、生物化学方法 ,检测人精子用氧化呼吸链阻断剂 KCN孵育前后 ,运动状态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结果 用 KCN孵育后精子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被完... 目的 探讨精子运动的能量供应机制。 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 (CASA)和组织化学、生物化学方法 ,检测人精子用氧化呼吸链阻断剂 KCN孵育前后 ,运动状态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结果 用 KCN孵育后精子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被完全阻断。然而 ,精子运动速度参数和运动状态参数无显著改变。 结论 在氧化呼吸链阻断后 ,精子仍能维持基本正常地运动 ,表明精子运动的供能尚有其他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 氧化呼吸链 精子 运动
原文传递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健宁 周丽玲 +3 位作者 时宏珍 潘淮宁 孙君江 陈士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0-203,I003,共5页
为了解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检测了哮喘发作期患儿。对经丙酸倍氯松(BDP)吸入治疗的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膜IL-2受体(mIL-2R)、超微结构、血浆游离IL-2受体(sIL-2R)、淋巴细胞亚群及BD... 为了解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检测了哮喘发作期患儿。对经丙酸倍氯松(BDP)吸入治疗的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膜IL-2受体(mIL-2R)、超微结构、血浆游离IL-2受体(sIL-2R)、淋巴细胞亚群及BDP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mIL-2R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DP可以明显抑制PHA刺激引起的体外培养淋巴细胞mIL-2R的表达,引起淋巴细胞的凋亡,而吸入BDP(200μg/d)的哮喘患儿(缓解期)除sIL-2R比哮喘发作期显著降低(P<0.05)外,外周血淋巴细胞mIL-2R及淋巴细胞亚群并未出现显著变化.结果提示,抑制淋巴细胞mIL-2R表达和淋巴细胞活化可能是BDP治疗哮喘等变态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吸入BDP主要是呼吸道局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受体 糖皮质激素 哮喘 儿童
原文传递
弓形虫感染培养细胞核的超微结构研究
11
作者 张健宁 周丽玲 +1 位作者 王海琦 梅蔚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为弄清弓形虫侵袭、损害宿主细胞核的过程及机制,采用电镜观察弓形虫侵入体外培养的猴肾细胞、恶性胶质瘤细胞和人胚肺细胞胞核的过程,及其在核内的寄生状况。结果显示,弓形虫攻击细胞核时,先以顶端与核膜接触,使该处核膜溶解,然后进入... 为弄清弓形虫侵袭、损害宿主细胞核的过程及机制,采用电镜观察弓形虫侵入体外培养的猴肾细胞、恶性胶质瘤细胞和人胚肺细胞胞核的过程,及其在核内的寄生状况。结果显示,弓形虫攻击细胞核时,先以顶端与核膜接触,使该处核膜溶解,然后进入核内。核内寄生的虫周围有一低电子密度区,但没有膜性结构包绕。核内有弓形虫寄生的细胞数较少,但这些细胞的胞质结构常破坏严重,这些结构的损伤和胞质内环境的变化可能是弓形虫进入核内寄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感染 细胞 宿主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丙酮去炎松对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作用的电镜及形态计量研究
12
作者 张健宁 张民英 +1 位作者 周丽玲 陈士垣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4-307,T015,共4页
对14例用丙酮去炎松治疗和12例未用该药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的电镜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显示,用Percoll分离出正常密度的EO(NEO)和低密度的EO(HEO),并用ConA胶体金探针标记E... 对14例用丙酮去炎松治疗和12例未用该药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的电镜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显示,用Percoll分离出正常密度的EO(NEO)和低密度的EO(HEO),并用ConA胶体金探针标记EO膜ConA受体,标记阳性率在用药组NEO为89.66%、HEO为45.38%;未用药组NEO为75.85%、HEO为36.84%。除用药组HEO与未用药组HEO之间标记阳性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电镜形态计量分析表明,用药组NEO有核心特殊颗粒的面数密度和数密度大于未用药组NEO,而无核心的特殊颗粒较少。用药组NEO有核心特殊颗粒的体密度大于同组HEO。用药组HEO无核心颗粒的面数密度和数密度大于未用药组HEO。本结果提示丙酮去炎松可稳定细胞膜,抑制EO脱颗粒,减少炎症介质释放,抑制哮喘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哮喘 丙酮去炎松
原文传递
胎儿腭扁桃体隐窝上皮超微结构研究
13
作者 张健宁 周丽玲 郭仁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50-350,共1页
胎儿腭扁桃体隐窝上皮超微结构研究张健宁,周丽玲,郭仁强(南京医科大学电镜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南京210029)腭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隐窝上皮是该器官中最先接触和摄取抗原,并引起免疫应答的部位,其结构较特殊。... 胎儿腭扁桃体隐窝上皮超微结构研究张健宁,周丽玲,郭仁强(南京医科大学电镜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南京210029)腭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隐窝上皮是该器官中最先接触和摄取抗原,并引起免疫应答的部位,其结构较特殊。以往研究 ̄[1][2]证明扁桃体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腭扁桃体 隐窝上皮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onA受体的胶体金标记
14
作者 张健宁 周丽玲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建立了ConA胶体金探针(CouA-G)直接标记人外周血白细胞膜表面ConA受体的方法。此法简便易行,且精确可靠,适用于对细胞膜上ConA受体的定性、定位及定量研究。用该法标记的结果清晰的显示了血液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 建立了ConA胶体金探针(CouA-G)直接标记人外周血白细胞膜表面ConA受体的方法。此法简便易行,且精确可靠,适用于对细胞膜上ConA受体的定性、定位及定量研究。用该法标记的结果清晰的显示了血液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膜表面ConA受体的分布状况及其数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刀豆蛋白A 受体 胶体金
原文传递
胃舒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沈洪 单兆伟 +13 位作者 陆为民 吴静 朱云华 朱长乐 李春婷 周晓虹 汪红 叶柏 周晓波 王天龙 陈静 吴尧中 鲁思文 张健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39-542,共4页
为了探讨胃舒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临床将192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舒胶囊、胃宁冲剂,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病理疗效,治疗前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肠化亚型和癌胚抗原(C... 为了探讨胃舒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临床将192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舒胶囊、胃宁冲剂,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病理疗效,治疗前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肠化亚型和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积分值的变化。实验研究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及饥饱失常的综合方法,造成大鼠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气虚血瘀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组、胃舒胶囊组。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栓烷B_2(TXB_2)、6-酮类固醇-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及其比值、胃粘膜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7%,对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有效率分别为64.06%、66.39%、67.86%,并能降低其积分值,对肠化亚型和CEA、PCNA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改善和阻抑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胃舒胶囊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BC—C_3bRR),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TXB_2及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显著改善胃粘膜病变,银染色核仁组成中心区(AgNOR)颗粒数、形态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胃舒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诱导和促进肠化细胞、异型增生细胞的分化成熟、抑制和纠正细胞的异常增殖及保护胃粘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 癌前状态 气虚血瘀证 胃舒胶囊
下载PDF
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52
16
作者 陆为民 单兆伟 +4 位作者 吴静 沈洪 张健宁 朱云华 朱长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方法  2 5只大鼠随机分为 2组 ,正常对照组不予造模 ,造模组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 (MNNG)溶液自由饮用 ,雷尼替丁灌胃 ,饥饱失常的综合法造模 2 0周 ,观察 2组大...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方法  2 5只大鼠随机分为 2组 ,正常对照组不予造模 ,造模组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 (MNNG)溶液自由饮用 ,雷尼替丁灌胃 ,饥饱失常的综合法造模 2 0周 ,观察 2组大鼠周身状况 ,血液红细胞免疫功能、LPO、SOD、GSH -Px、TXB2 、6 -keto -PGF1α、TXB2 / 6 -keto -PGF1α及胃粘膜病理等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周身状况较差 ,肝、脾、胸腺重量减轻 ,血液RBC -IC花环率、LPO、TXB2 、6 -keto -PGF1α含量及TXB2 / 6 -keto -PGF1α比值增高 ,RBC -C3b受体花环率、SOD、GSH -Px活力降低 ,肉眼、光镜及电镜观察胃粘膜形态均有典型的CAG癌前病变病理改变。结论 该动物模型经多学科、多指标观察 ,与临床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表现有较好的一致性 ,稳定可靠 ,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气虚血瘀证
下载PDF
弓形虫宫内感染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海琦 邵亚男 +1 位作者 张健宁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33-438,共6页
应用放射核素125I-弓形虫感染孕14天小白鼠,动态观察125I-弓形虫分布。结果证实,125I-弓形虫侵入孕鼠血液寄生于白细胞内,分布至脏器组织细胞胞浆内,少数在核内。孕鼠的单位重量组织的放射量由高到底顺序为肺、肝... 应用放射核素125I-弓形虫感染孕14天小白鼠,动态观察125I-弓形虫分布。结果证实,125I-弓形虫侵入孕鼠血液寄生于白细胞内,分布至脏器组织细胞胞浆内,少数在核内。孕鼠的单位重量组织的放射量由高到底顺序为肺、肝、脾、肾、心及脑,而胎鼠为头、肝、肺。胎鼠头/躯干放射量为1.32∶5.95。感染率胎盘为85.8%,胎鼠为76.8%(P<0.01)。临床跟踪52例弓形虫感染孕妇,垂直传染胎儿24例(46.15%),致不良妊娠结局13例。提示临床对弓形虫感染孕妇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 宫内感染 畸胎 弓形体感染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长期低铅染毒大鼠脾脏超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倩琦 陈荣华 +1 位作者 秦锐 张健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24-828,共5页
目的 :探讨长期低铅染毒对大鼠脾脏免疫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建立低铅染毒的大鼠模型 ,8周后测定血铅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脾脏免疫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1电镜观察 ,脾脏免疫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或固缩 ... 目的 :探讨长期低铅染毒对大鼠脾脏免疫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建立低铅染毒的大鼠模型 ,8周后测定血铅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脾脏免疫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1电镜观察 ,脾脏免疫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或固缩 ;内质网肿胀、脱颗粒 ;2以上变化均随着铅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结论 :长期低铅染毒即可导致脾脏免疫细胞的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大鼠 脾脏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染毒
下载PDF
胃舒胶囊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为民 单兆伟 +2 位作者 吴静 沈洪 张健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902-903,共2页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胃舒胶囊 气虚血瘀
下载PDF
长期低铅染毒大鼠脾脏光镜及电镜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倩琦 陈荣华 +1 位作者 秦锐 张健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5-416,共2页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长期低铅染毒后大鼠脾脏的结构改变。光镜下可见 ,脾脏边缘带相对面积减小 ,脾小结个为数明显减少。电镜观察可见 ,脾脏免疫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或固缩 ;内质网肿胀、脱颗粒。上述变化均随...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长期低铅染毒后大鼠脾脏的结构改变。光镜下可见 ,脾脏边缘带相对面积减小 ,脾小结个为数明显减少。电镜观察可见 ,脾脏免疫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或固缩 ;内质网肿胀、脱颗粒。上述变化均随着铅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结果提示 ,长期低铅染毒可导致脾脏免疫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铅染毒 脾脏 光镜 电镜 免疫细胞 铅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