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健群 陈宝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80-82,共3页
本文报道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感染侵犯瓣膜者14例,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87. 5%.16例均有高热和心力衰竭,4例有周围动脉栓塞。血培养阳性者仅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5例.用抗菌素控制2周内手术7例(?)2周以上9例.随防4个... 本文报道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感染侵犯瓣膜者14例,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87. 5%.16例均有高热和心力衰竭,4例有周围动脉栓塞。血培养阳性者仅2例。术前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5例.用抗菌素控制2周内手术7例(?)2周以上9例.随防4个月~7年,无心内膜炎复发.本文就诊断、外科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健群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2-16,共5页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团结广大群众,把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把统一战线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团结广大群众,把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把统一战线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领导制定了一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 邓小平理论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国两制” 各民主党派 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劳动者 民族资产阶级
下载PDF
Ross手术的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健群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0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ROSS手术 同种异体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钙化 瓣膜置换 近期效果 功能不全 移植术
下载PDF
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对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4
作者 张健群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9-13,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三代领导 爱国统一战线 毛泽东 “一国两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 各民主党派 非公有制经济
下载PDF
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发展
5
作者 张健群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民族问题 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 党的民族理论 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 各民族 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问题
下载PDF
个体私营经济在山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6
作者 张健群 张云虎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7-40,共4页
个体私营经济是山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08年山西非公有制经济在山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就业人数和税收情况等的预测,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个体私营经济 山西 国民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就业人数 税收管理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关于开展乡镇统战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7
作者 张健群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4-25,36,共3页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建制。开展乡镇统战工作,应当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基层民主为主线;以乡、村民主协商议事组织为平台;以民族,宗教,非公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乡、...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建制。开展乡镇统战工作,应当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基层民主为主线;以乡、村民主协商议事组织为平台;以民族,宗教,非公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乡、村有一定影响的人士和党外干部工作为重点;以牵线搭桥,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和在乡、村开展社会办学、科技扶贫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科学发展。当前,一是要健全乡镇统战工作机制和网络,为开展乡镇统战工作夯实基础;二是要建立乡、村两级民主协商议事组织,为乡镇统战工作搭建平台;三是要规范基层民族、宗教管理,使乡镇民族、宗教工作朝着有序化方向发展;四是要发挥统战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统战工作 新农村建设 工作机制 议事组织
下载PDF
民主党派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8
作者 张健群 梁旺礼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0-24,共5页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党派组织运行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山西省各民主党派省市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总体情况较好,少数组织和成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设计不完善、贯彻执行有一定随意性的现象。各民主党派应进一步加强民主...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党派组织运行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山西省各民主党派省市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总体情况较好,少数组织和成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设计不完善、贯彻执行有一定随意性的现象。各民主党派应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论研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制度建设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完善各项制度的运行机制,建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评价体系,确保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际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派 民主集中制 贯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政党关系——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9
作者 张健群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政党关系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政党关系,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党关系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政党关系,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后纵隔感染和胸骨裂开的预防和治疗
10
作者 张健群 陈宝田 《心肺血管学报》 1991年第2期90-91,共2页
本文总结17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纵隔感染、胸骨裂开的临床特点,讨论纵隔感染、胸骨裂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纵隔感染 并发症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向戎 张健群 +3 位作者 伯平 李继勇 孙衍庆 黄国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991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 6例 ,第 1例患者术前拟诊为右心房粘液瘤 ,术中发现右心房肿物系下腔静脉肿物的延伸 ,仅切除了右... 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991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 6例 ,第 1例患者术前拟诊为右心房粘液瘤 ,术中发现右心房肿物系下腔静脉肿物的延伸 ,仅切除了右心房内肿物 ,未进行二期手术。其余 5例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腹部B超检查明确诊断 ,选择分期手术 ,一期胸腹联合切口 ,体外循环深低温暂停循环下切除心腔、下腔静脉及髂静脉肿瘤 ,3例二期切除子宫病变 ,行盆腔清扫术 ,2例未再接受妇科手术。结果 :第 1例患者术后 1年 6个月后死亡 ,其余 5例随访至今良好。结论 :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右心房肿物患者应警惕该病 ,结合超声心动图及腹部B超检查可确诊。一期胸腹联合切口切除右侧心腔、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内肿瘤 ,二期切除子宫病变组织进行盆腔清扫术 ,可获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 超声心动图 B超 治疗 右侧心腔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辛亮 张健群 +2 位作者 迟立群 肖巍 梁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84-986,共3页
目的探讨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共1 246例,其中646例的随访数据为有效数据,有效数据通过Cox比例... 目的探讨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共1 246例,其中646例的随访数据为有效数据,有效数据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初步筛查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然后再通过多变量回归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高龄(年龄>65岁)、心功能分级Ⅳ级、术前并发糖尿病、术前并发肾损伤、术后未严格遵照医嘱、肺部感染、主动脉阻断时间(61~90 min)、术后射血分数≤40%、二次换瓣手术及抗凝治疗不当均为影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远期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影响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同患者手术后应结合其相关危险因素和自身的疾病特点,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 远期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围术期及中长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甘辉立 张健群 +6 位作者 穆军升 周其文 王胜洵 高元明 张向峰 刘双 朱光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提高外科治疗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 boem bolism,PTE)的围术期和中长期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手术治疗57例PTE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慢性PTE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22例)或不停循环下... 目的探讨提高外科治疗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 boem bolism,PTE)的围术期和中长期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手术治疗57例PTE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慢性PTE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22例)或不停循环下(心脏停搏21例,心脏不停跳4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10例急性PTE患者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结果围术期慢性PTE患者死亡6例(12.8%),急性PTE患者死亡4例(40.0%,P=0.030)。术后发生残余肺动脉高压15例,出现重度肺组织再灌注损伤25例。41例慢性PTE患者术后72h肺动脉收缩压和肺血管阻力较术前降低(52.9±26.1mmHgvs.91.2±37.4mmHg;410.3±345.6dyn.s/cm5vs.921.3±497.8dyn.s/cm5);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较术前增高(94.8%±2.7%vs.86.7%±4.3%;84.4±5.4mmHgvs.51.8±6.4mmHg,P<0.05)。随访47例,随访时间44.6±39.3个月,累积随访时间为160.1人年。晚期死亡5例,其中慢性PTE4例,急性PTE1例。慢性PTE患者术后5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率为89.43%±5.80%,而急性PTE患者术后1~5年为83.33%±15.21%(Logrank=1.57,P=0.2103)。全组抗凝相关出血线性发生率为1.25%病人年,再发PTE线性发生率为0.62%病人年。中长期生存的42例患者中,心功能分级(NYHA)级29例、级10例、级3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PTE(OR=3.28)、外周型PTE(OR=2.45)、未采用深低温停循环(OR=2.86)为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外周型PTE(OR=2.69)、术前下肢水肿(OR=2.79)为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PTE患者围术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慢性PTE,两者术后均有较好的中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服华法林抗凝相关的再发PTE、出血并发症线性发生率均较低,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险因素与手术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毅 黄国晖 +3 位作者 贾士杰 贾明 万久贺 张健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0-42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术前、术中危险因素及术后主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01至2009-07-31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或CABG合并手术的≥80岁高龄患者资料50例(≥80岁组),同时随机抽取... 目的:对比研究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术前、术中危险因素及术后主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01至2009-07-31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或CABG合并手术的≥80岁高龄患者资料50例(≥80岁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行CABG或CABG合并手术的60~79岁一般老年患者临床资料50例(60~79岁组)。对两组术前、术中潜在危险因素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80岁组手术时平均年龄(81.52±1.93)岁,女性18%(9/50);60~79岁组手术时平均年龄(66.80±4.41)岁,女性24%(12/50)。统计分析结果:≥80岁组较60~79岁组外周血管疾病、心律失常、主动脉瓣反流的发生、术前最后一次肌酐值、术前最后一次血糖值、术前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发生均较高(P均〈0.05或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最后一次血红蛋白值、吸烟的发生、体重指数、使用乳内动脉的发生均较低(P均〈0.05或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0岁组较60~79岁组重症监护时间延长(术后重症监护时间≥5 d)、术后呼吸衰竭、二次开胸止血等3个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较高(P均〈0.05或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比较一般老年人,80岁以上的高龄CABG患者具有更多的潜在危险因素,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重症监护治疗时间也有所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危险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士秋 王圣 +4 位作者 李温斌 张健群 周其文 郭海平 史海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2004年4月~2008年6月,共19例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我科接受诊断及治疗,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7~64岁(40.7±12.1岁)。术前临床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原发性...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2004年4月~2008年6月,共19例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我科接受诊断及治疗,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7~64岁(40.7±12.1岁)。术前临床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整切除肿瘤3例,部分切除1例,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1例,开胸探查取活组织检查5例;9例(47.4%)患者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9~15d(10±7d),均顺利出院。术后发生心包积液2例,发热1例,均经对症治疗治愈。术后病理检查: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血管内皮肉瘤8例。随访14例(73.7%),随访时间1~38个月,死亡14例(73.7%),死于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失访5例(26.3%)。结论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恶性肿瘤 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继勇 张健群 +2 位作者 伯平 张富恩 赵爽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总结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102例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的患者,实施了保留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 目的:总结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102例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的患者,实施了保留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均置换的机械瓣膜),其中男性48例,女性54例,年龄22 ~ 67岁,平均(46±10.1)岁,术前诊断二尖瓣狭窄为主22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5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24例,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38例,合并心房颤动35例,合并左心房血栓3例.术前射血分数(EF) 33%~ 65%,平均(52±8.2)%.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76例、Ⅳ级19例.同期选择行保留后叶及瓣下结构以及不保留瓣膜和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各102例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保留全瓣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保留后叶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1.96%),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例死于肺部感染;不保留组术后早期死亡5例(4.90%),3例死于左心室后壁破裂,2例死于严重低心排.术后6个月心脏超声随访结果显示保留全瓣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保留后叶组和不保留组有改善,其中LVEF和LVE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近期效果优良,适合各种类型的二尖瓣病变,主要是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的病变.该方法操作上较为复杂,适合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保留后叶适合二尖瓣狭窄为主,瓣环偏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围术期及中长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甘辉立 张健群 +6 位作者 王胜洵 周其文 孔晴宇 郑斯宏 伯平 黄国晖 陈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9-254,共6页
目的评价三尖瓣置换术围术期及中长期疗效,并比较在三尖瓣位置生物瓣和机械瓣置换的相对优缺点和适应证,以提高该类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28例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疗效及中长期随访结果,并按首... 目的评价三尖瓣置换术围术期及中长期疗效,并比较在三尖瓣位置生物瓣和机械瓣置换的相对优缺点和适应证,以提高该类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28例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疗效及中长期随访结果,并按首次三尖瓣置换所采用的瓣膜种类不同分为机械瓣组(89例)和生物瓣组(39例)。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该类患者的中长期生存率和中长期人工瓣膜相关事件(包括血栓栓塞和人工瓣膜血栓形成、抗凝相关性出血、人工瓣膜毁损事件)的发生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对三尖瓣置换患者早期、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19例(14.84%)。随访103例(94.5%),6例失访,随访时间4.93±2.92年,随访期间死亡11例(10.7%)。生物瓣组10年生存率为65.6%±17.4%,机械瓣组为68.7%±10.8%(Log-rank检验,χ2=0.74,P=0.390)。生物瓣组5年无血栓栓塞事件率为92.3%±7.4%,机械瓣组为87.1%±4.6%(Log-rank检验,χ2=0.962,P=0.327)。生物瓣组和机械瓣组10年无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9.7%±9.7%(Log-rank检验,χ2=1.483,P=0.223)。9例患者行再次三尖瓣置换术,生物瓣组7年无再次手术率为71.1%±18.0%,机械瓣组10年无再次手术率为78.8%±10.2%(Log-rank检验,χ2=2.76,P=0.096)。Binary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尖瓣置换术前有心脏手术史、腹水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术前有腹水、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置换多个瓣膜为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重度三尖瓣反流,应该较早或较积极地施行三尖瓣手术,以防止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而影响三尖瓣置换术的近期及中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三尖瓣置换术中,机械瓣和生物瓣有相似的中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术 机械瓣 生物瓣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6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迟立群 张健群 +2 位作者 孔晴宇 郑斯宏 肖巍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分析三尖瓣置换术(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TVR)的中、远期疗效,总结三尖瓣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施行TVR手术67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5例,先天性心脏病37例,三尖瓣退行性病变1例,感染性心内膜... 目的分析三尖瓣置换术(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TVR)的中、远期疗效,总结三尖瓣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施行TVR手术67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5例,先天性心脏病37例,三尖瓣退行性病变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心脏肿瘤1例。67例患者中29例先行三尖瓣成形术,因效果不佳改行TVR,其余患者均直接行TVR;置换生物瓣28例,机械瓣39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1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3例。结果手术死亡率为11.94%(8/67),其中6例死于术后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第4d死于心室颤动,1例术后第7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54例,随访率91.53%(54/59),1例术后1年死于生物瓣膜毁损,1例术后6年死于脑栓塞。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风湿性三尖瓣病变患者施行TVR死亡率显著高于先天性三尖瓣病变患者[5.56%(2/36)vs.24.00%(6/25);χ2=4.425,P=0.036];二次行TVR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首次行TVR患者[30.00%(3/10)vs.8.77%(5/57),χ2=3.646,P=0.033];TVR中选择生物瓣膜或机械瓣膜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1)。结论TVR患者死亡率及远期死亡率均较高,对于严重的三尖瓣病变患者施行心瓣膜置换术是最后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三尖瓣置换术 生物瓣膜 机械瓣膜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伯平 张健群 +2 位作者 孟旭 黄国辉 刘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4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中度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中相对性关闭不全12例,器质性关闭不全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例,均使用人工瓣环成形;行三尖瓣置换...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4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中度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中相对性关闭不全12例,器质性关闭不全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例,均使用人工瓣环成形;行三尖瓣置换术10例,其中置换生物瓣6例,双叶机械瓣4例。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4例,常规心脏停搏手术10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用升压药维持循环,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室均明显缩小,右心室前后径(22.5±5.6mm)较术前(31.9±5.9mm)明显减小(P<0.001)。随访14例,随访时间1.8±1.3年,心功能级2例、级9例,级2例,1例于术后4年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经外科矫治后疗效满意,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良好的围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后 外科治疗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三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置换术 双叶机械瓣 心脏不停跳 超声心动图 围术期治疗 治疗经验 疾病患者 心脏瓣膜 人工瓣环 停搏手术 手术死亡 术后复查 随访时间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手术同期施行瓣膜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穆军升 张健群 +6 位作者 伯平 顾承雄 黄方炯 孟旭 李温斌 张宏家 王盛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1-181,188,共2页
关键词 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手术 临床分析 同期施行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心脏瓣膜病变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