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钻孔数据的工程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瑶 张像源 陈文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87-390,共4页
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对工程决策、地质分析预测及提高制图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天津市临港工业区工程地质层的特点,基于收集的工程地质钻孔、剖面等多源数据,运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用多源数据耦合的简单层状地质体三维地质... 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对工程决策、地质分析预测及提高制图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天津市临港工业区工程地质层的特点,基于收集的工程地质钻孔、剖面等多源数据,运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用多源数据耦合的简单层状地质体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了临港工业区工程地质三维模型,实现了对天津市临港工业区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可视化编辑分析、虚拟隧道漫游和科学管理,可为工业区的规划管理和经济建设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钻孔 三维建模 临港工业区
下载PDF
基于DSI算法和多源数据耦合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像源 王新春 孟利山 《工程勘察》 2013年第5期76-80,共5页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和一定的建模理论方法构建三维地层模型,以解决离散且不连续的二维工程地质信息无法直观地表达地质体在纵向和横向变化问题。提出在TIN模型的支撑下,基于DSI插值算法,采用多源数据耦合简单层状地质体三...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和一定的建模理论方法构建三维地层模型,以解决离散且不连续的二维工程地质信息无法直观地表达地质体在纵向和横向变化问题。提出在TIN模型的支撑下,基于DSI插值算法,采用多源数据耦合简单层状地质体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充分考虑天津市中心城区工程地质地质条件,结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了包括工程地质层、沉积相、岩性等信息的三维模型。该方法符合专业逻辑和天津地质特点实际,所建立的模型逼真地反映地下地质结构全貌,不但是数据表达的革新,而且为天津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选址服务、地下空间的利用等提供三维可视化的服务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I算法 多源数据耦合 天津市 三维地质模型 工程地质 建立
原文传递
基于GIS技术的天津市地热资源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像源 《城市地质》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提高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的水平,实现远程监测地热资源数据,进行地热信息管理。本文从需求分析着手,从系统构成、数据传输、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利用MAPGIS软件,实现了集远程监测数据实时采集、管理与统计分析... 为提高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的水平,实现远程监测地热资源数据,进行地热信息管理。本文从需求分析着手,从系统构成、数据传输、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利用MAPGIS软件,实现了集远程监测数据实时采集、管理与统计分析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监测 管理 GIS技术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字采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曾青石 张像源 陈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传统上,区域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主要是利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等在野外完成,日后专业人员获取这些灾害点的相关原始数据需要从资料室的资料柜里进行查找并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这种工作模式不利于数据共享与管理,也不适应"... 传统上,区域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主要是利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等在野外完成,日后专业人员获取这些灾害点的相关原始数据需要从资料室的资料柜里进行查找并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这种工作模式不利于数据共享与管理,也不适应"数字国土"工程的建设节奏,因此,基于3S技术建立一套集野外数字采集、成图、分析以及数据输出一体化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字采集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需求分析着手,从系统构成、野外数据采集模型、实体模型、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最后结合本文的设计,利用国产的嵌入式GIS软件MAPGIS,实现了集野外数据的组织、采集背景文件的发布、采集数据收集一体化工作流程的地质灾害野外数据数字采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地质灾害调查 野外数字采集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孔昭煜 李晨阳 +1 位作者 张像源 吴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2,共6页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使得地质资料数据规模急剧增长。将海量的地质资料数据更加有效便捷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信息资料数据服务支撑,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社会化服务,...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使得地质资料数据规模急剧增长。将海量的地质资料数据更加有效便捷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信息资料数据服务支撑,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保障之一。本文通过对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研究,对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基础环境、基础架构和管理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对地质资料管理相关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为地质资料信息化向大数据时代转型奠定必备的基础环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数据中心 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数据字典驱动的地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永龙 李斌 +3 位作者 郭海朋 张像源 陈文杰 李晓亮 《测绘工程》 CSCD 2014年第10期41-44,49,共5页
地质环境信息化中,地质数据采集入库系统需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复用性。设计开发一种由数据字典定制和驱动的地质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字典序列化与反序列化,解决系统录入界面的自动生成和数据库查询功能的动态实现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在汾... 地质环境信息化中,地质数据采集入库系统需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复用性。设计开发一种由数据字典定制和驱动的地质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字典序列化与反序列化,解决系统录入界面的自动生成和数据库查询功能的动态实现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在汾渭盆地和华北平原等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数据字典驱动的地质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周期短,易于维护,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字典 地质环境信息化 数据采集系统 系统设计与开发
下载PDF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像源 曾青石 陈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1,共4页
文章从需求分析着手,利用3S技术、结合现代化的掌上电脑,从系统构成、野外数据采集模型、实体模型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最后结合设计,利用国产的嵌入式GIS软件MAPGIS,实现了集野外数据的组织、采集背景文件的发布、采集... 文章从需求分析着手,利用3S技术、结合现代化的掌上电脑,从系统构成、野外数据采集模型、实体模型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最后结合设计,利用国产的嵌入式GIS软件MAPGIS,实现了集野外数据的组织、采集背景文件的发布、采集数据收集一体化工作流程的地质灾害野外数据数字采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地质灾害调查 野外数字采集
下载PDF
基于专家评分模型和GIS的滑坡预警分析开发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像源 周萌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评分模型,构建了滑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开发出滑坡预警分析系统。采用该系统不但能预测滑坡灾害的空间发展趋势,而且还可反映出某一时段内其发生发展态势。文中以河北省太行山地区为例,利用... 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评分模型,构建了滑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开发出滑坡预警分析系统。采用该系统不但能预测滑坡灾害的空间发展趋势,而且还可反映出某一时段内其发生发展态势。文中以河北省太行山地区为例,利用该系统,实现了该区的滑坡预警评价分析。其结果与实地滑坡分布规律存在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层次分析法 专家评分 地理信息系统 滑坡预警系统 预测
下载PDF
虚拟钻孔在深层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瑶 张像源 +1 位作者 陈文杰 鲍蕊 《城市地质》 201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多源数据帮助,建立拟合度高、符合地层分布规律的三维地质模型是目前业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深层三维地质建模原始资料较为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提取物探地质剖面数据信息并加以利用,可以很好地丰富建... 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多源数据帮助,建立拟合度高、符合地层分布规律的三维地质模型是目前业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深层三维地质建模原始资料较为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提取物探地质剖面数据信息并加以利用,可以很好地丰富建模初始资料的来源。基于SKUA等GIS软件平台,本文作者提出了剖面数据→生成虚拟钻孔→提取marker数据→marker数据融合校正的方法,从而实现对建模过程的有效干预和控制,使生成的模型不断趋于精确。同时,在工程实例中检验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数据 虚拟钻孔 三维地质建模 SKUA
下载PDF
津秦客运专线天津滨海北站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预测
10
作者 张像源 王瑶 +2 位作者 高俊杰 焦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2年第3期57-60,103,共5页
津秦客运专线滨海北站是综合交通枢纽站,是该专线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该工程的地质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范围内的地面沉降、饱和粉(砂)土液化和水土腐蚀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并依次应用2阶多项式回归... 津秦客运专线滨海北站是综合交通枢纽站,是该专线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该工程的地质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范围内的地面沉降、饱和粉(砂)土液化和水土腐蚀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并依次应用2阶多项式回归分析、标准贯入试验法、取样分析法分别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本工程近五年地面沉降速率有所减缓,饱和粉(砂)土液化灾害等级为轻微液化-中等液化,浅层水土腐蚀对工程基础中的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为中腐蚀。通过进行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从而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秦客运专线 滨海北站 地质灾害 现状与预测
下载PDF
基于ASP.NET的滑坡实时监测数据网上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像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基于Asp.Net是目前数据库开发应用的新趋势。文章分析了Asp.Net特点的条件下,提出利用.net技术,采用Ado.Net数据访问组件,建立基于用户层、数据库服务层、业务逻辑层的3层结构框架的地质灾害实时数据发布系统。并从数据库表设计、功能... 基于Asp.Net是目前数据库开发应用的新趋势。文章分析了Asp.Net特点的条件下,提出利用.net技术,采用Ado.Net数据访问组件,建立基于用户层、数据库服务层、业务逻辑层的3层结构框架的地质灾害实时数据发布系统。并从数据库表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构建的分析,结合身份验证、监测数据的发布、监测曲线的发布等方面说明了系统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此设计建立的实例,说明了通过Internet采用最新的.net技术,可以便利地建立耦合最新的、实时的、多类滑坡动态监测数据、滑坡基础灾害资料、实时气象数据等于一体的图文并茂的滑坡灾害网上实时发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NET ADO.NET 三层结构 滑坡实时监测数据库 发布系统 雅安市
下载PDF
基于ArcGIS Server的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发布平台建设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像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天津市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构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并结合地质环境专业知识,建立集数据发布、管理、查询、共享等为一体的天津市突发... 天津市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构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并结合地质环境专业知识,建立集数据发布、管理、查询、共享等为一体的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数据网络发布与共享平台的设计过程,并以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巡查与监测信息为数据源,实现了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发布平台的建设,进而为政府、社会公众等进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和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SERVER 天津市 突发性地质灾害 网络发布 设计与实现
下载PDF
基于GIS和GDAL的地质灾害汛期风险预警产品信息自动化生成算法的构建与实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像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76-82,共7页
我国大陆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汛期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并形成预警产品面向公众的发布,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地质灾害预警描述信息是地质灾害预警产品的重要组成,包括了预警范围、等级、时段和文字说明等内容,为了... 我国大陆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汛期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并形成预警产品面向公众的发布,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地质灾害预警描述信息是地质灾害预警产品的重要组成,包括了预警范围、等级、时段和文字说明等内容,为了快速形成权威、科学、精准的这一信息,文章研究了一种可高效自动分析形成初步的预警产品描述信息的技术算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算法以研究区行政区划图和预警区划图为数据源,以设计的三级预警等级为主键的预警等级集合概念模型为基础,采用GIS技术,通过空间信息叠加与判别、预警等级分布面积占比求算、分布范围描述和单元分布方位求算等为关键方法,将图面内容快速地转换为直观的文本描述,可实现预警产品中描述信息的自动化获取。在验证环节,设计了11个虚拟乡镇为预警范围,预警区划图层以3 km×3 km为预警等级单元,预警单元总数为5 194个,文件为Shapefile格式;验证过程基于GDAL库(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和C++语言,按照算法设计了软件工具,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形成的预警描述信息和预警区划图层的空间展现结果完全吻合,且计算过程高效快捷,可显著提高了预警精细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完全适合在实际工作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GDAL 地质灾害预警产品 自动化
下载PDF
基于MapGIS建立的中国地质环境图系数据库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萌萌 李瑞敏 +6 位作者 徐慧珍 曾青石 王祎萍 荆继红 李小磊 殷铭 张像源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30-140,10178-10193,共27页
中国地质环境图系数据库,是中国首套统一结构、统一格式、统一编码的涵盖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5个专业领域的全国性数据库。该套数据库是基于1:1000000数据源的地理信息库,以分省1:500000环境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环境图系数据库,是中国首套统一结构、统一格式、统一编码的涵盖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5个专业领域的全国性数据库。该套数据库是基于1:1000000数据源的地理信息库,以分省1:500000环境地质调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地区1:50000地质灾害调查、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二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摸底调查和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首轮地质遗迹调查等数据为基础,集成近20年来水工环地质调查监测数据和最新综合研究成果,根据统一的建库技术要求建立而成。该套数据库具有统一的系统库(符号库、颜色库、图案库、线型库),属性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和要求建立,图件按照统一的图饰图例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共包含163个专业图层,图元数量共337833个,容量约8.8 GB。该套数据库为实现成果图件的动态管理与更新、构建数字地质环境奠定了基础,可为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提供详细的基础信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数据库 MAPGIS 图层 属性数据
下载PDF
电法勘探在新乡市新近系泥灰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孟利山 张像源 +2 位作者 梁建刚 苏永军 刘宏伟 《工程勘察》 2014年第1期95-98,共4页
新乡市凤泉区是2011年河南省受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主要的含水层为新近系泥灰岩。针对该区含水层的地球物理特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进行地下水勘查找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两种地下水勘查的物探技术方... 新乡市凤泉区是2011年河南省受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主要的含水层为新近系泥灰岩。针对该区含水层的地球物理特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进行地下水勘查找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两种地下水勘查的物探技术方法组合在同类地区有着较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泥灰岩 地下水勘查 高密度电阻率法 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
原文传递
临清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永军 刘如珍 +1 位作者 张像源 赵玉红 《甘肃科学学报》 2003年第F08期68-71,共4页
 连霍公路(甘肃省临泽至清水段)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着重对发育在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泥石流(洪水)、土壤盐渍化(盐胀变形)、风蚀沙埋等较为特殊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从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地质灾害...  连霍公路(甘肃省临泽至清水段)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着重对发育在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泥石流(洪水)、土壤盐渍化(盐胀变形)、风蚀沙埋等较为特殊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从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地质灾害稳定性、易发性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 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 现状评估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河西走廊平原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转化
17
作者 东林 张像源 《地下水》 2005年第4期256-259,共4页
河西走廊自南部山区至北部平原,地下水与河水之间形成有规律的、大量的重复转化过程。本文对河西走廊的水资源从祁连山中高山形成区到下游盆地湖积平原的消失区,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经过几个不同地带的转化进行了论述,阐述了相互转化的关... 河西走廊自南部山区至北部平原,地下水与河水之间形成有规律的、大量的重复转化过程。本文对河西走廊的水资源从祁连山中高山形成区到下游盆地湖积平原的消失区,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经过几个不同地带的转化进行了论述,阐述了相互转化的关系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下载PDF
综合聚类和上下文特征的高光谱影像分类 被引量:7
18
作者 鲍蕊 薛朝辉 +2 位作者 张像源 苏红军 杜培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0-896,共7页
常规高光谱影像逐像素分类往往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分类结果未体现地物的空间关联和分布特征。为了在分类中充分利用空间特征,利用聚类信息并结合隐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讨论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光谱-空间分类方法。首先,在不同特征提取方法... 常规高光谱影像逐像素分类往往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分类结果未体现地物的空间关联和分布特征。为了在分类中充分利用空间特征,利用聚类信息并结合隐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讨论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光谱-空间分类方法。首先,在不同特征提取方法(最小噪声分离、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下,使用不同聚类方法(k-均值、迭代自组织分析算法和模糊c-均值算法)借助隐马尔可夫随机场获取优化的分割图;然后,采用4连通区域标记法对分割区域标记生成图像对象,并根据支持向量机的逐像素分类结果采用多数投票法对图像对象进行分类;最后,借助凹槽窗口邻域滤波技术改进分类结果,削弱"椒盐"现象。该方法综合了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优势,通过聚类引入地物空间相关性信息,通过隐马尔可夫随机场引入上下文特征,较好地弥补了单纯基于光谱信息分类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隐马尔可夫随机场 支持向量机 高光谱影像 光谱-空间分类 多数投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