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7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表现 张兴国水墨画
1
作者 张兴国 《艺术市场》 2009年第1期43-44,共2页
张兴国艺术简历 1961年生于甘肃通渭。1985年毕业于河西学院(原张掖师专)美术系。1984年调入母校任教。1985年入天津美院绘画系进修。1991年调陇中画院任专业画家。1997年调兰州画院,任兰州画院副院长。
关键词 张兴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 水墨画 乡土 兰州市 河西学院 协会会员 特聘教授
原文传递
张兴国·作品欣赏
2
作者 张兴国 《艺术市场》 2008年第9期34-35,共2页
1961年生于甘肃通渭。1983年毕业于河西学院(原张掖师专)美术系。1984年调入母校任教。1985年入天津美院绘画系进修。1991年调陇中画院任专业画家。1997年调兰州画院,任兰州画院副院长。2008年调甘肃画院,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 1961年生于甘肃通渭。1983年毕业于河西学院(原张掖师专)美术系。1984年调入母校任教。1985年入天津美院绘画系进修。1991年调陇中画院任专业画家。1997年调兰州画院,任兰州画院副院长。2008年调甘肃画院,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市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滋龄工作室特聘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欣赏 中国艺术研究院 兴国 兰州市 河西学院 协会会员 特聘教授 美术系
原文传递
画家张兴国 山水创作漫谈
3
作者 张兴国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第9期88-93,共6页
绘画是我个人的修行方式,早晨起来,头脑清醒,常有诸多感受涌上心头,因而诉诸纸素,就成了我的精神突破口。这时我只有直奔画室铺开纸笔,将所思所感幻化成山山水水,一口气画了下来,才觉得心情舒坦,竞不知是我代山川而言还是山川... 绘画是我个人的修行方式,早晨起来,头脑清醒,常有诸多感受涌上心头,因而诉诸纸素,就成了我的精神突破口。这时我只有直奔画室铺开纸笔,将所思所感幻化成山山水水,一口气画了下来,才觉得心情舒坦,竞不知是我代山川而言还是山川代我而言。在这种精神趋动下画画,除了快乐,常常伴随着有很多的想法,促使我去探索,去体悟,因而画画成了我最本质、最直接的悟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创作 修行方式 精神 山川 画画 感受
原文传递
张兴国的作品
4
作者 张兴国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2,共1页
原文传递
巴蜀山地传统建筑营建中的环境观及其创新应用
5
作者 张兴国 袁晓菊 《新建筑》 202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地理环境与移民环境的相互交融,构筑起巴蜀地域多元融合、包容开放的文化地理环境,促成传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交流融会。首先,针对复杂山地条件,总结巴蜀山地传统建筑营建中以经济实用的技术策略向自然争取空间,打破常规以营造富有创新... 地理环境与移民环境的相互交融,构筑起巴蜀地域多元融合、包容开放的文化地理环境,促成传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交流融会。首先,针对复杂山地条件,总结巴蜀山地传统建筑营建中以经济实用的技术策略向自然争取空间,打破常规以营造富有创新变化空间的营造手段;其次,归纳巧妙利用山地地形,将场地改造融入建筑空间艺术,为建筑和环境增添气势的巴蜀山地传统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最后,在分析巴蜀山地传统建筑与环境相适应的营建理念和方法基础上,通过实践项目探索该环境观影响下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山地建筑设计创作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传统建筑营建 环境观 地域设计创作 山地建筑
下载PDF
电沉积锌用铅基阳极服役后表面结构演变研究
6
作者 袁绶章 林阳 +3 位作者 董伟 陈继园 张兴国 巢书绪 《云南冶金》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针对由于析氧反应的过电位对阳极氧化膜的高度依赖性,极大地影响了能耗这一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XRD)对Pb基阳极(阳极含量:Pb-0.5%Ag-(0.02~0.03%)Ca-(0.01~0.02%)Sr-(0.01~0.0... 针对由于析氧反应的过电位对阳极氧化膜的高度依赖性,极大地影响了能耗这一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XRD)对Pb基阳极(阳极含量:Pb-0.5%Ag-(0.02~0.03%)Ca-(0.01~0.02%)Sr-(0.01~0.02%)La)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织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服役后的阳极板表面出现了裂纹和大量空洞。同时还观察了阳极泥的形成可能会导致阳极表面的钝化,影响了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铅基阳极 服役性能 表面结构
下载PDF
综合保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兴国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中药热敷、舒经活络膏及腰腹肌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脊柱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热敷、...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中药热敷、舒经活络膏及腰腹肌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脊柱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热敷、舒经活络膏外用治疗,并指导腰腹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手法治疗。比较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显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保守疗法,将手法、中药热敷、舒经活络膏及腰腹肌功能锻炼联合应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功能恢复,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手法 中药热敷 舒经活络膏 腰腹肌功能锻炼
下载PDF
DCY-Ⅰ型地电场仪的工频干扰抑制机制
8
作者 张兴国 王兰炜 +2 位作者 胡哲 张世中 张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为更好地抑制工频干扰对观测信号的影响,在分析工频干扰的来源、分类及其对观测的影响等基础上,对比分析常用的工频共模与工频串模干扰抑制方法,并在DCY-Ⅰ型地电场观测仪器的设计中采用过采样与多级数字滤波等方法抑制工频串模干扰,采... 为更好地抑制工频干扰对观测信号的影响,在分析工频干扰的来源、分类及其对观测的影响等基础上,对比分析常用的工频共模与工频串模干扰抑制方法,并在DCY-Ⅰ型地电场观测仪器的设计中采用过采样与多级数字滤波等方法抑制工频串模干扰,采用两级浮地的方式抑制工频共模干扰,对工频干扰起到了很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观测仪器 工频干扰抑制 共模干扰 串模干扰
下载PDF
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的质量控制探究
9
作者 张兴国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期34-35,41,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附属设施作业水平,要强化施工作业水准,建立完整的施工作业技术控制体系,保证相关施工环节合理衔接的同时,维系统筹作业效能,并配合完整的管理方案,共建规范可控的管理平台,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附属设施作业水平,要强化施工作业水准,建立完整的施工作业技术控制体系,保证相关施工环节合理衔接的同时,维系统筹作业效能,并配合完整的管理方案,共建规范可控的管理平台,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市政道路附属设施施工作业的要点,并对具体施工管理方案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附属设施 施工作业 质量管理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观测影响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李钟慧 王兰炜 +3 位作者 张宇 张兴国 蒋延林 张秀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4-1251,I0024,共9页
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基本战略的实施,多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对地电场观测造成的干扰愈显突出。为此,总结了全国地电场台站受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特征和规律,从统计意义上概括典型干扰形态,包括方波、尖峰和方... 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基本战略的实施,多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对地电场观测造成的干扰愈显突出。为此,总结了全国地电场台站受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特征和规律,从统计意义上概括典型干扰形态,包括方波、尖峰和方波+尖峰3种,其中以方波为主,占比约65.5%。通过理论推导,结合干扰实例,探讨了不同干扰形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机理,认为在近接地极区域表现为方波形态,在线路中心区域表现为尖峰形态,在二者重合区表现为方波和尖峰的组合形态。对比同一线路不同干扰事件,分析了干扰特征和台站与高压线路的相对位置、与接地极距离、影响区域地下结构等因素的关系,为识别和判定此类干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地电场 干扰特征 接地极 线路合成场
原文传递
‘砧茄一号’砧木新品种特性及其对嫁接番茄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妮妮 吴浪 +7 位作者 习鹏 邓慧琳 黄鹏 杜滟骏 罗玉环 张兴国 潘宇 李金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8,共12页
生产上,嫁接是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创制抗性强、生长势旺的番茄砧木,以‘砧茄一号’为试验砧木,以番茄上应用最广泛的‘托鲁巴姆’为对照砧木,分别与4种番茄品种进行嫁接,比较两者作为砧木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 生产上,嫁接是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创制抗性强、生长势旺的番茄砧木,以‘砧茄一号’为试验砧木,以番茄上应用最广泛的‘托鲁巴姆’为对照砧木,分别与4种番茄品种进行嫁接,比较两者作为砧木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托鲁巴姆’,‘砧茄一号’种子发芽显著提前4 d,幼苗的平均株高显著高约2 cm.幼苗的第1,2,3片真叶完整展开耗时缩短8 d,8 d和6 d,幼苗主根显著长约1.2 cm.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经赤霉素和纯水预处理的‘砧茄一号’种子发芽率分别为100%和75%,87.5%和100%,而‘托鲁巴姆’在两种胁迫下,两种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与‘托鲁巴姆’砧木番茄相比,‘砧茄一号’砧木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砧茄一号’砧木番茄植株的单果质量、单穗果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大多也呈上升趋势.综上表明,采用‘砧茄一号’为砧木能克服‘托鲁巴姆’为砧木时存在的发芽慢、长势弱的局限,同时可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即‘砧茄一号’可作为番茄嫁接栽培的优良砧木,对高品质番茄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嫁接 砧木 品质 产量
原文传递
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陆地碳储量变化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宝华 周利霞 张兴国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2期58-67,共10页
通过FIUS模型模拟烟台2030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其中各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符合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提出的中心城区“一核两翼三板块、一线八廊多组团、一横两纵多中心”格局建设。FIUS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预测未来... 通过FIUS模型模拟烟台2030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其中各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符合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提出的中心城区“一核两翼三板块、一线八廊多组团、一横两纵多中心”格局建设。FIUS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类型发展情况。2020—2030年耕地、林地、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主要转向人造地表和草地,林地主要转向草地,草地主要转向林地和耕地。湿地和人造地表明显增加,裸地小幅增加,湿地主要是水体转入,人造地表主要是耕地转入。烟台市高固碳量值分布区域主要为森林地区,中值区域分布较广,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地区。2030年相较于2020年变化不大,固碳量变化较大区域主要为城区向外扩张造成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建设用地而导致的固碳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US 土地利用 变化模拟 碳储量
下载PDF
长沙铜官窑遗址剖面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与物源变化
13
作者 郭爱鹏 毛龙江 +4 位作者 莫多闻 张兴国 邹春辉 李烨 吴又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5-747,共13页
使用HR-ICPMS对长沙铜官窑遗址石渚坪(SZP)剖面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测定,分析了遗址剖面地球化学含量变化特征,揭示其沉积环境演变及其物源变化。结果表明,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显著,元素Ti、Cr、Co、V、Ni等在80~230 cm逐渐升高出现峰值,2... 使用HR-ICPMS对长沙铜官窑遗址石渚坪(SZP)剖面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测定,分析了遗址剖面地球化学含量变化特征,揭示其沉积环境演变及其物源变化。结果表明,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显著,元素Ti、Cr、Co、V、Ni等在80~230 cm逐渐升高出现峰值,230~310 cm逐渐降低至谷值。Pb、Zr、Mn等分布趋势与其相反。其中,Ti含量最高,平均值达5 405.8μg/g;最低的是Mo,平均值为0.9μg/g。含量均值由大到小为:Ti>Mn>Ba>Zr>Rb>Zn>Li>Cr>V>Pb>Sr>Cu>Y>Ni>Th>Cs>Co>Sc>Sn>Hf>U>Be>Mo。SZP剖面记录了一个近1 300年来的沉积环境变化过程:风尘堆积—石渚湖形成—河漫滩沉积—石渚湖再次形成—石渚坪。物质来源也发生相应变化:310 cm以下来源为末次冰期风尘堆积;310~230 cm(年代为1 288~1 094 a B.P.)地层中含大量瓷片,物源主要是铜官窑瓷器煅烧过程中金属矿物开采及冶炼产生的废料;230~80 cm(年代为1 094~380 a B.P.),下层物源是湘江输入的泥沙,主要是上游的石灰岩沉积,上层是中下游地区砂岩的风化侵蚀和水流搬运沉积;80 cm以上(年代为380 a B.P.以来)与人类活动有关,主要为人工垫土和坡地周边风化侵蚀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物源 铜官窑遗址
下载PDF
点源干扰源定位方法及其在地电场观测中的实际应用
14
作者 张宇 王兰炜 +2 位作者 胡哲 张兴国 娄晓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9,共14页
我国地震地电场观测时的漏电干扰问题会影响到观测质量和地震监测效能。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点源干扰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地表点源对地电场观测影响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点源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幅度,然后求解干扰源相对于... 我国地震地电场观测时的漏电干扰问题会影响到观测质量和地震监测效能。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点源干扰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地表点源对地电场观测影响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点源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幅度,然后求解干扰源相对于中心电极的位置。将定位方法应用于高邮地震台和汉王地震台实际干扰源排查工作中,定位结果与实际干扰源位置基本一致,测区外干扰源定位误差小于2%,测区内干扰源定位误差小于20 m,并对影响计算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两个台站的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定位方法为地电观测实践中查找点源漏电干扰源提供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定位点源干扰源位置,提高干扰排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观测 漏电 点源干扰源 定位方法
下载PDF
碳纤维与扩散层厚度对Al-Mg-Ti微叠层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孙兆霞 郭倩 +4 位作者 孟令刚 景栋 耿立国 张维平 张兴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6,共8页
以1060纯铝、TC4钛合金、AZ31镁合金和镀镍碳纤维编织布为原材料,使用真空热压扩散技术和“箔-纤维-箔”法制备出碳纤维增强Al-Mg-Ti微叠层复合材料。通过控制铝镁保温时间分析了铝镁扩散层厚度对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探讨碳纤维的强化机... 以1060纯铝、TC4钛合金、AZ31镁合金和镀镍碳纤维编织布为原材料,使用真空热压扩散技术和“箔-纤维-箔”法制备出碳纤维增强Al-Mg-Ti微叠层复合材料。通过控制铝镁保温时间分析了铝镁扩散层厚度对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探讨碳纤维的强化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元素分布与裂纹扩展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Al-Mg-Ti微叠层复合材料扩散层厚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力学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碳纤维通过纤维脱粘、纤维拔出和纤维劈裂等方式吸收了大量断裂能,起到显著的增韧效果。在铝钛热压温度640℃保温时间2 h,铝镁热压温度440℃保温时间8 h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优,抗弯强度为380 MPa,冲击韧度为26.2 J/cm^(2),相对于基体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分别提高了10.8%和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Ti微叠层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 真空热压 扩散层厚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S-EMS复合作用对A356铝合金半固态组织形貌的影响
16
作者 范永飞 孟令刚 +1 位作者 亚斌 张兴国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544,共9页
研究了蛇形通道制备A356铝合金半固态浆料时,浇注温度和通道数量对半固态坯料中心和边缘微观组织的影响。并结合蛇形通道与螺旋磁场电磁搅拌,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半固态制浆方法--S-EMS,研究了高过热度浇注对A356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初生形貌... 研究了蛇形通道制备A356铝合金半固态浆料时,浇注温度和通道数量对半固态坯料中心和边缘微观组织的影响。并结合蛇形通道与螺旋磁场电磁搅拌,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半固态制浆方法--S-EMS,研究了高过热度浇注对A356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初生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加任何处理时,显微组织具有明显的枝晶特征,部分枝晶臂长度甚至超过200μm。采用蛇形通道制备半固态浆料时,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或通道数量的增加,试样中心与边缘的平均晶粒尺寸均不断减小并趋于平缓,形状因子不断增加并逐渐趋于平缓,但从3个通道增加至4个通道时,心部形状因子略微降低。S-EMS法在浇注温度680℃下制备出平均晶粒直径78.68μm,形状因子0.65的微观组织,即使在高过热度浇注条件下也能制备出良好的半固态组织。当浇注温度降至660℃,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和形状因子分别为70.25μm及0.71的具有理想微观组织的半固态坯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铝合金 S-EMS 半固态 组织形貌 形状因子
下载PDF
岸基GPS-R水面高反演测站时空布局优化
17
作者 桑文刚 王昭然 +1 位作者 张兴国 靳奉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45,共6页
岸基GPS-R反演水面高度的精度、可用性及可靠性,与测站可见卫星落入指定水域方位、入射角度、有效弧段长度与数量密切相关。为提高反演点位的观测效率,本文综合考虑第一菲涅尔区、测站与水系方位关系及不同水系类型入射角区间范围选择... 岸基GPS-R反演水面高度的精度、可用性及可靠性,与测站可见卫星落入指定水域方位、入射角度、有效弧段长度与数量密切相关。为提高反演点位的观测效率,本文综合考虑第一菲涅尔区、测站与水系方位关系及不同水系类型入射角区间范围选择等多种因素,提出反演事件的概念,并以此建立岸基GPS-R时空布局优化策略。通过设计仿真试验与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由于现有GPS星座结构导致北半球用户在观测时反演事件分布呈现“北部最多,东西次之”的特点,因此,基于反演事件的优化策略可有效开展测区备选站点评估与选定;同时,根据反演事件可进一步筛选测站最佳时段及其周期变化规律,从而验证了开展测站时空布局优化研究可有效保障岸基GPS-R反演水面高的效率与质量。这对促进GPS-R技术由理论向应用推广,以及充分利用现阶段我国大中型水库大坝、库岸边坡及海岸等周边均布设的GNSS永久观测站开展GPS-R反演水面高度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R 时空布局优化 菲涅尔反射区 反演事件 多路径
原文传递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养殖场畜禽饮用水水质状况调查
18
作者 张建臣 张兴国 +4 位作者 万建美 张兵 郭志有 任金礼 宋之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了解潍坊市畜禽饮用水水质状况,收集潍坊市11个县(市、区)190家养殖场水线终端水样190份,利用国标法分析水的感官性状、pH、氯根离子质量浓度、总硬度和粪大肠菌群数。结果:除1份水样泛黄外,其余各水样均透明无异味;pH均符合生活饮用... 为了解潍坊市畜禽饮用水水质状况,收集潍坊市11个县(市、区)190家养殖场水线终端水样190份,利用国标法分析水的感官性状、pH、氯根离子质量浓度、总硬度和粪大肠菌群数。结果:除1份水样泛黄外,其余各水样均透明无异味;pH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区差异不显著;氯根离子质量浓度高低不一,不超过250 mg/L的比例为97.37%,不超过50 mg/L的53.68%,少数养殖场超标。总硬度高低不均,不超过450 mg/L为76.84%,超过1000 mg/L为4.21%。粪大肠菌数分布无规律性,合格的为42.11%;超标5倍以内的为21.58%;超标5倍以上、25倍以内的为16.84%;超标25倍以上、125倍以内的为11.05%;超标125倍以上的为8.42%。结论:潍坊市部分养殖场水质总体较理想,但个别存在氯根离子质量浓度或总硬度超标现象,同时养殖场饮用水粪大肠菌群数合格率较低,超标现象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场水质 PH 氯根离子 总硬度 粪大肠菌群数
下载PDF
丹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3
19
作者 张兴国 王义明 +1 位作者 罗国安 程方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2-747,共6页
目的 从生态型出发 ,研究国产著名道地药材川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大叶型、小叶型和野生型品种资源特性。方法 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 ,在无公害的适宜丘陵生态区 ,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和规范化种植 (SOP)技术 ,3... 目的 从生态型出发 ,研究国产著名道地药材川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大叶型、小叶型和野生型品种资源特性。方法 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 ,在无公害的适宜丘陵生态区 ,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和规范化种植 (SOP)技术 ,3× 5随机区组排列 ,连续 3年品比试验及其专题实验研究 ,t检验比较。结果 丹参大叶型、小叶型、野生型品种间的生物学性状及生产力、抗病性、商品产量特性具有极显著差异 (P<0 .0 0 1) ,生态适应性、植株特征、花粉粒、染色体、同功酶和品质特性均有显著差别 ,综述了丹参品种资源特性。结论 首次确立了川丹参的品种资源类型 ,建立了丹参品种资源分型研究的性状和生产力特性指标体系 ,小叶型丹参为川丹参的优质商高产新品种 ,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川野丹参品种资源填补了栽培川丹参不能有性繁殖生产的研究空白 ,传统主流大叶型丹参应十分注重复壮研究。本研究为丹参品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实施丹参的 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品种资源 中药开发 GAP生产
下载PDF
人工夹层的抑制水锥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兴国 田世澄 +2 位作者 陈丛林 何会强 杨斌谊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3-87,共5页
人工夹层在油田开发的堵水防水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研究底水突入油井的机理出发 ,分析了底水上窜绕过人工夹层的过程。讨论了K H Coat的底水流模型 ,对底水绕过夹层时的累计水侵量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夹层所在的位置、大小和厚度对底水锥... 人工夹层在油田开发的堵水防水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研究底水突入油井的机理出发 ,分析了底水上窜绕过人工夹层的过程。讨论了K H Coat的底水流模型 ,对底水绕过夹层时的累计水侵量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夹层所在的位置、大小和厚度对底水锥进的影响。研究表明 :人工夹层处于油水界面之上对底水锥进能有效的抑制 ,使开采效果得到提高 ;夹层半径越大 ,水侵量的减小越多 ,夹层的有效作用时间越长 ;人工夹层的作用还同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开采速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夹层 抑制作用 水侵量 作用时效 油水运动 砂岩底水油藏 油田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