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代柴达木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的构造耦合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磊 杨惠童 +12 位作者 张永庶 张军勇 魏岩岩 黄凯 曹冯威 葛梦佳 叶雨晖 陈琰 唐建超 林秀斌 肖安成 陈汉林 杨树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39-2955,共17页
新生代以来,中国西部的一系列古老造山带和盆地在印-亚板块汇聚作用下重新复活,在青藏高原外围形成了现今全球最大的陆内挤压构造域,被称为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其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深入认识陆-陆碰撞如何影响大陆内部变形有重要意义。柴... 新生代以来,中国西部的一系列古老造山带和盆地在印-亚板块汇聚作用下重新复活,在青藏高原外围形成了现今全球最大的陆内挤压构造域,被称为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其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深入认识陆-陆碰撞如何影响大陆内部变形有重要意义。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四周均被巨型造山带所围限,共同构成了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北东段的主体。本文利用最新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地表地质和已发表的深反射地震数据,将上地壳变形与岩石圈深部变形有机结合,系统刻画了柴达木盆地与周缘三大造山带之间岩石圈尺度的构造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北东段的盆山汇聚过程与机制。柴达木盆地与南侧祁曼塔格—东昆仑山、北东侧南祁连山之间在上地壳尺度发育一系列倾向造山带的基底卷入高角度逆断裂体系,自新生代早期就开始活动,以垂直的基底抬升为主,水平缩短量有限;在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深度则发育倾向盆地一侧的深大断裂,使得柴达木盆地与周缘造山带之间发生截然的莫霍面错断。这些变形特征揭示柴达木盆地与南侧祁曼塔格—东昆仑山、北东侧南祁连山之间发育岩石圈尺度的构造楔,即盆地的岩石圈楔入至增厚的造山带下地壳,其发育主要受盆地与造山带岩石圈强度的横向不均一性控制。与上述挤压性盆山结构不同,阿尔金断裂作为一条巨型的左旋走滑断裂,直接切穿了柴达木盆地与西北侧阿尔金山的岩石圈,是柴达木盆地挤压成盆与变形的侧向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 盆山耦合 岩石圈构造楔 地震反射剖面 接收函数成像剖面
下载PDF
斛芪浸膏对(60)~Co辐照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军勇 王凯丽 +1 位作者 王傅喆 李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斛芪浸膏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经钴60(60Co)辐照后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4~8周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离胸腺淋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分为对照组、辐照组,以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和辐照组加等量无血清RPMI-1... 目的探讨中药斛芪浸膏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经钴60(60Co)辐照后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4~8周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离胸腺淋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分为对照组、辐照组,以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和辐照组加等量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等量斛芪浸膏溶液(25、50和100mg/mL)。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均给予60Co-γ射线5Gy单次辐照。分别于辐照后12、24、36、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辐照后10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辐照后24h,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DNA损伤情况。结果辐照后24~48h,辐照组细胞活力水平较对照组同期均明显下降(P<0.01,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辐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均低于辐照组,中药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辐照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总DNA经电泳后均出现典型的DNA断裂阶梯状条带,但中药低、中、高剂量组DNA损伤相对较轻,以中药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斛芪浸膏对60Co辐照后早期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细胞活力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细胞的早期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辐射损伤 胸腺淋巴细胞
下载PDF
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跌倒71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军勇 尚雨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 老年 跌倒
下载PDF
菲涅耳-夫琅和费衍射区的过渡判据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军勇 郑刚 杨晖 《光学仪器》 2007年第6期32-35,共4页
区分菲涅耳和夫琅和费衍射是光学中一个基本且又十分有意义的问题。然而从菲涅耳衍射到夫琅和费衍射的过渡条件判别,多数文献是通过实验、或者数值计算和模拟仿真给出结论的。基于标量衍射理论,通过数学分析,得到了从菲涅尔衍射过渡到... 区分菲涅耳和夫琅和费衍射是光学中一个基本且又十分有意义的问题。然而从菲涅耳衍射到夫琅和费衍射的过渡条件判别,多数文献是通过实验、或者数值计算和模拟仿真给出结论的。基于标量衍射理论,通过数学分析,得到了从菲涅尔衍射过渡到夫琅和费衍射的判别条件(即菲涅耳数的值F=0.203),其结果和一般文献(F=0.223)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区 菲涅耳衍射 菲涅耳积分 菲涅耳数 夫琅和费衍射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基质分解素-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军勇 张忠明 +3 位作者 马富 张军 郭鹏飞 冷希圣 《华北国防医药》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了解基质分解素-1(MMP_3)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方法 43例胃癌患者胃镜下取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提取组织总RNA,用逆转录共扩增定量PCR方法测定MMP_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MMP_3,基因表达水平(2.02±0.34)明显高于... 目的 了解基质分解素-1(MMP_3)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方法 43例胃癌患者胃镜下取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提取组织总RNA,用逆转录共扩增定量PCR方法测定MMP_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MMP_3,基因表达水平(2.02±0.34)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0.63±0.10,P<0.01),局部淋巴结受累者MMP_3基因表达水平(2.46±0.39)明显高于局部淋巴结未受累者(1.60±0.30,P<0.01)。结论 基质分解素-1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质溶解素1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 逆转录共扩增定量PCR法
下载PDF
骶前静脉丛出血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军勇 彭思福 +2 位作者 张军 马福 王冰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33-34,共2页
随着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的普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骶前静脉丛破裂致大出血作为该术式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更以其临床罕见、病程凶险。
关键词 骶前静脉丛出血 直肠癌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斛芪浸膏对^(60)Co辐照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张军勇 王凯丽 +1 位作者 王傅喆 李柏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70-71,共2页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斛芪浸膏是否具有减轻电离辐射所致胸腺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取4~6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离胸腺淋巴细胞作原代培养,并分为对照组、辐照组和辐照加低、中、高剂量斛芪浸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60CO...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斛芪浸膏是否具有减轻电离辐射所致胸腺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取4~6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离胸腺淋巴细胞作原代培养,并分为对照组、辐照组和辐照加低、中、高剂量斛芪浸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60COγ射线5Gy单次辐照。辐照后30min内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超氧化物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及超氧化物含量。结果:与辐照组比较,辐照加低、中、高剂量斛芪浸膏各组细胞内活性氧强度及超氧化物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斛芪浸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离辐射后早期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具有减轻电离辐射所致的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斛芪浸膏 胸腺 淋巴细胞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从抗击腺病毒实践谈医院应对生物恐袭策略
8
作者 张军勇 丁迎周 黄敬群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9期528-530,共3页
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各型腺病毒具有细胞泛嗜性,基因组全长约34.7 kb,耐酸不耐热,56℃、30 min可灭活此病毒。腺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够感染脊椎动物多种细胞,引起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心血管等多系... 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各型腺病毒具有细胞泛嗜性,基因组全长约34.7 kb,耐酸不耐热,56℃、30 min可灭活此病毒。腺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够感染脊椎动物多种细胞,引起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心血管等多系统临床症状,是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因,易在托幼机构、学校、部队,特别是在新兵中暴发流行,又称“军营”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生物恐怖袭击 应对策略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带东南缘含油气盆地群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34
9
作者 郑孟林 曹春潮 +4 位作者 李明杰 段书府 张军勇 陈元中 沈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5,共9页
沿阿尔金断裂带东南侧发育六个中、新生代的含油气盆地,盆地的边缘或盆地内部发育一系列的近东西走向、与阿尔金断裂锐角相交的断裂,该组断裂对盆地的隆坳格局和地层分布具有控制作用,盆地具有箕状结构或不对称结构特点。沿阿尔金断裂... 沿阿尔金断裂带东南侧发育六个中、新生代的含油气盆地,盆地的边缘或盆地内部发育一系列的近东西走向、与阿尔金断裂锐角相交的断裂,该组断裂对盆地的隆坳格局和地层分布具有控制作用,盆地具有箕状结构或不对称结构特点。沿阿尔金断裂带方向,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的厚度和沉积特征在时空上呈有规律性变化,显示了阿尔金断裂带时、空活动的差异性。根据侏罗纪盆地在阿尔金断裂带两侧的展布特征和柴达木盆地西部发育的鼻状构造及其沉积演化特征,推断阿尔金断裂带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期不同方向的走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含油气盆地 新生代 中生代 地层 沉积特征 走滑运动
下载PDF
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明杰 郑孟林 +1 位作者 冯朝荣 张军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3-45,共3页
根据地震资料剖析了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史 .结果表明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早古生代盆地经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的的下古生界残余古隆起 ,经历了初始形成、定型演化和埋藏三大演化阶段 .隆起区断裂构造发育 ... 根据地震资料剖析了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史 .结果表明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早古生代盆地经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的的下古生界残余古隆起 ,经历了初始形成、定型演化和埋藏三大演化阶段 .隆起区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存在北西、北西西和北东东两大构造方向 ,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低凸起的结构特征 ,北东东向构造对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在走向上具有分段特征 .目前 ,高产油井多集中在北东东向构造与北西或北西西向断裂相交部位或附近 ,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组构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构造特征 油气聚集 油气藏 地震剖面 反射界面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不同层次构造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郑孟林 李明杰 +5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段书府 陈元中 沈亚 管俊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应用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发现,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系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系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 应用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发现,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系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系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盆地地层深、浅层构造变形特征不同,深层表现为陡倾的逆冲断裂构造,以断块构造为主要特征;中浅层表现为滑脱褶皱与滑脱断裂构造;地表在背斜核部发育斜列展布的正断层构造。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认识这一点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地质构造 沉积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白垩纪盆地的叠合演化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明杰 郑孟林 +1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北山 阿拉善地区的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 ,划分为阿拉善沉积区和蒙古造山带沉积区。蒙古造山带内形成的侏罗纪盆地可划分为黑鹰山 -额济纳旗沉积带 ,公婆泉 -中口子 -苏红图 (尚丹 )沉积带。蒙古造山带内发育的侏罗纪盆地较阿... 北山 阿拉善地区的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 ,划分为阿拉善沉积区和蒙古造山带沉积区。蒙古造山带内形成的侏罗纪盆地可划分为黑鹰山 -额济纳旗沉积带 ,公婆泉 -中口子 -苏红图 (尚丹 )沉积带。蒙古造山带内发育的侏罗纪盆地较阿拉善地块内发育的盆地面积小 ,分布零星 ,后期改造强烈。早白垩世盆地受北东向构造控制 ,具有箕状或不对称断陷结构 ,为北东向展布的相互独立的断陷湖盆 ,也可分为阿拉善和蒙古造山带两大沉积区 ,在造山带内发育的盆地发育了一套优质烃源岩 ,而在阿拉善地块内发育的白垩纪盆地为一套杂色碎屑岩沉积 ,缺少烃源岩。白垩纪盆地与侏罗纪盆地为大角度叠合 ,存在交错叠合和披盖叠合两种型式 ,披盖叠合型式有利于早期盆地烃源岩的埋藏、成熟 ,是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盆地 白垩纪盆地 叠合演化 北山-阿拉善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29
13
作者 郑孟林 李明杰 +1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5-318,323,共5页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系的展布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构造的控制,近东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南北分带作用,北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东西分块的作用,两组构造使得侏罗系存在多个厚度中心。早、中侏罗世,该区为伸展断陷盆地,沉积了重要的烃...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系的展布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构造的控制,近东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南北分带作用,北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东西分块的作用,两组构造使得侏罗系存在多个厚度中心。早、中侏罗世,该区为伸展断陷盆地,沉积了重要的烃源岩系;晚侏罗世—白垩纪为挤压盆地。从早侏罗世到白垩纪,盆地沉积具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叠合其上的新生代盆地沉积对侏罗系具有重要的保存作用,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及其组合特征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演化 侏罗纪盆地 柴达木盆地 北缘
下载PDF
军队医院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军勇 丁迎周 张美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针对日益增多的自然灾害现状,寻求途径方法,为提升军队医院灾害应急医学救援能力提供支持。方法重点介绍灾害现场的主要特点,并分析灾害所致伤情和灾害救援的难点。结果对提升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应重点关注的四方面问题进行了探... 目的针对日益增多的自然灾害现状,寻求途径方法,为提升军队医院灾害应急医学救援能力提供支持。方法重点介绍灾害现场的主要特点,并分析灾害所致伤情和灾害救援的难点。结果对提升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应重点关注的四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军队医院通过能力建设,可以实现灾害中精确、快速、高效的救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军队医院 应急医学救援
下载PDF
槲皮素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敬群 张军勇 +3 位作者 李伟中 张亮 高颖 李光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88-192,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5 mg/kg),别嘌醇组(20 mg/kg),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第...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5 mg/kg),别嘌醇组(20 mg/kg),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第5天采用微晶尿酸钠和次黄嘌呤法制备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前和造模后2、6、12、24和48 h用缚线法测取右后肢小腿踝关节同一部位周径,计算肿胀率;采用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胱素C(Cys-C),尿素(Urea),肌酐(Cr)含量。脱颈处死大鼠,取肾脏称质量,计算肾脏指数。结果槲皮素、秋水仙碱、别嘌醇能够显著抑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肿胀率;造模后8 h,秋水仙碱、槲皮素组血清UA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别嘌醇组,别嘌醇组低于空白对照组;48 h后,除别嘌醇组血清UA水平明显低于其余组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比较,空白对照组β2-MG、Cys-C水平最低,别嘌醇组Urea、Cr水平及肾脏指数均最高(均P<0.05)。结论槲皮素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但造模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槲皮素对轻度肾损伤未见明显的保护作用,别嘌醇给药后加重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 槲皮素 秋水仙碱 别嘌醇 肾功能
下载PDF
北山—阿拉善地区白垩纪、侏罗纪盆地叠合特征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孟林 李明杰 +1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研究区发育侏罗纪盆地和白垩纪盆地,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断裂的控制,为东西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白垩纪盆地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为北东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经历早白垩世的伸展断陷及其以后的后期改造阶段。两大世代的盆地在空间上存在翘倾... 研究区发育侏罗纪盆地和白垩纪盆地,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断裂的控制,为东西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白垩纪盆地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为北东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经历早白垩世的伸展断陷及其以后的后期改造阶段。两大世代的盆地在空间上存在翘倾叠合、叠合保存、部分叠合改造等三种方式。盆地的叠合保存对侏罗系烃源岩的油气形成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盆地 白垩纪盆地 构造特征 盆地叠合 北山-阿拉善地区
下载PDF
求解一类反向热传导问题的Fourier正则化和Tikhonov正则化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军勇 高翔 傅初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讨论了一类一维反向热传导问题,利用Fourier正则化方法给出了正则近似解,得到了H(?)lder型误差估计.同时通过提高先验光滑性假设,并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得到了对数型稳定性估计,解决了零点的收敛性问题.
关键词 反向热传导 不适定问题 Fourier正则化 TIKHONOV正则化 误差估计
下载PDF
柴达木古近纪—新近纪盆地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明杰 郑孟林 +1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 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不同时期的构造格局和盆地演化进行解剖。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结合钻井及区域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格局的... 目的 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不同时期的构造格局和盆地演化进行解剖。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结合钻井及区域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纪时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纪时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结论 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纪 新近纪 叠合盆地 形成演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孟林 曹春潮 +1 位作者 李明杰 张军勇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断层的控制 ,为东西向展布的断陷湖盆 ;盆地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断陷、晚侏罗世坳陷及其以后的改造三大阶段。目前控制侏罗系展布的断层有正断层、逆冲断层和反转断层等。白垩纪盆地受北东向断层的... 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断层的控制 ,为东西向展布的断陷湖盆 ;盆地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断陷、晚侏罗世坳陷及其以后的改造三大阶段。目前控制侏罗系展布的断层有正断层、逆冲断层和反转断层等。白垩纪盆地受北东向断层的控制 ,对侏罗纪盆地进行了叠合改造。两个时代的盆地在空间上存在翘倾叠合、叠合保存、部分叠合改造三种干涉方式。盆地的叠合保存区对侏罗系烃源岩埋藏较好 ,对油气形成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盆地 构造特征 后期改造 北山—阿拉善地区
下载PDF
基于数字全息术的粒子定位测量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志斌 郑刚 +1 位作者 章立新 张军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0,244,共5页
将数字全息术应用于粒子场测试,数字全息术中采用电荷耦合成像器件CCD记录全息图,采用计算机模拟再现所记录的粒子场中粒子的一些定量信息.阐述了同轴数字全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在粒子定位测量中的应用,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与... 将数字全息术应用于粒子场测试,数字全息术中采用电荷耦合成像器件CCD记录全息图,采用计算机模拟再现所记录的粒子场中粒子的一些定量信息.阐述了同轴数字全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在粒子定位测量中的应用,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术 数值重构 粒子场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