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冰从肠立论治泻四法
1
作者 刘欣 石琳 张冰 《中医文献杂志》 2023年第3期67-69,共3页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治疗方法诸多。张冰教授依据疾病变化规律并结合多年临床治疗经验,从肠立论,采用“宣肺治肠”“疏肝治肠”“理脾治肠”“温肾治肠”四法治疗泄泻,并在治疗过程中兼顾安全性,在避免药源性伤害的同时提高...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治疗方法诸多。张冰教授依据疾病变化规律并结合多年临床治疗经验,从肠立论,采用“宣肺治肠”“疏肝治肠”“理脾治肠”“温肾治肠”四法治疗泄泻,并在治疗过程中兼顾安全性,在避免药源性伤害的同时提高了治泻用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从肠立论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张冰基于中庸思想的临床用药经验
2
作者 陈思颖 张冰 《河南中医》 2023年第4期535-538,共4页
张冰教授认为,“平衡”为人体生理活动的核心,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失平”所致,治疗关键是“复平”,养生保健的目的是“维平”。中药因其偏性不同而分阴阳,临床用药中,除了审证求因,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外,还应兼顾药物的药性、功能、偏... 张冰教授认为,“平衡”为人体生理活动的核心,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失平”所致,治疗关键是“复平”,养生保健的目的是“维平”。中药因其偏性不同而分阴阳,临床用药中,除了审证求因,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外,还应兼顾药物的药性、功能、偏性以及患者体质,有主次地兼顾矛盾双方,变中调平,不因用药造成新的失衡。对于药性、功能的调平,一是根据药的偏性,在用药物纠正疾病偏性的同时,又防止药物对人体产生新的损害,具体方法有:寒温并用、升降同调、润燥相合、气血同调、刚柔并济、阴阳相求等;二是将平和药物配以峻烈药物,不使药力太过,出现新的紊乱;三是善用药性平和之品。药性是中药的本质特征,药效是药性的正向表达;药物的峻烈之性和其对人体的损伤,即其毒烈性,是药性的负向表达。要权衡二者,用其效而避其毒,从小剂量开始,中病即止,切勿用药太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思想 用药经验 张冰
下载PDF
张冰作品
3
作者 张冰 《书法教育》 2018年第3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张冰 作品
下载PDF
张冰教授治疗皮肤瘙痒临床经验撷萃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春胜 聂安政 +1 位作者 耿可欣 张冰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3期55-57,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皮肤瘙痒在临床中呈现多发的趋势。张冰教授认为“毒蕴肌表”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并提出皮肤瘙痒宜采取“疏、固、行”三法辨证施治,同时根据病变部位不同,用药有序,内外兼治,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皮肤瘙痒在临床中呈现多发的趋势。张冰教授认为“毒蕴肌表”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并提出皮肤瘙痒宜采取“疏、固、行”三法辨证施治,同时根据病变部位不同,用药有序,内外兼治,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辅以典型验案加以分析,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临床经验 验案 张冰
下载PDF
张冰教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经验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梦琪 张冰 《河北中医》 2019年第5期649-652,共4页
桥本甲状腺炎为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疾病之一。张冰教授临床上病证并重,阶段分治,精准选药,从整体上把握桥本甲状腺炎各阶段治疗,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疗效确切。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名医经验 张冰
下载PDF
张冰治癌三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春红 张冰 《河南中医》 2019年第8期1178-1181,共4页
张冰教授根据肿瘤病因病机变化提出中医治癌三法,即扶正固本法、祛邪法、护肝肾法。扶正固本法用药特点:如属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如属阳气不足,治以补肾温阳填精;如属气血虚弱,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和血。祛邪法用药特点:如属痰浊阻滞,... 张冰教授根据肿瘤病因病机变化提出中医治癌三法,即扶正固本法、祛邪法、护肝肾法。扶正固本法用药特点:如属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如属阳气不足,治以补肾温阳填精;如属气血虚弱,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和血。祛邪法用药特点:如属痰浊阻滞,治以化痰降浊;如属瘀血停滞,治以祛瘀活血;如属肝脾气结,治以理气散结;另外,张冰教授重视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临床筛选白花蛇舌草,重楼,半边莲,败酱草,鱼腥草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本法临床应用当慎重,且不可长期大剂量应用。护肝肾法用药特点:在放疗、化疗阶段,使用中药保肝益肾,常用药物有:白芍、五味子、甘草等;通过控制处方药味数量及剂量减少肝肾损伤,视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同时每个处方的用药时间为一至两周,避免连续、长期用药;对于有小毒类中药严格掌握有毒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长;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多选性平、凉为主,慎用温燥助阳之品以防温燥伤津耗气,损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固本法 祛邪法 护肝肾法 张冰
下载PDF
张冰教授“治秘四法”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恒 张冰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0期1449-1451,1462,共4页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诸多,张冰教授治疗便秘独具特色,多采用"增水行舟""益土助肠""暂行攻伐""安全为要"四法,更加贴切临床慢性疾病的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药源性疾...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诸多,张冰教授治疗便秘独具特色,多采用"增水行舟""益土助肠""暂行攻伐""安全为要"四法,更加贴切临床慢性疾病的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治疗 名医经验 张冰
下载PDF
张冰教授重药性巧用“清法”治疗皮肤病用药经验
8
作者 李敏 张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3期112-115,130,共5页
皮肤病是困扰人们健康的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皮肤病具有独特优势。张冰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丰富,疗效明确,总结出独特的识病用药经验。张冰教授认为皮肤病不同发展阶段皆有热邪作祟,其病机各异,初期常见风毒蕴结腠理,进一步发展则热毒... 皮肤病是困扰人们健康的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皮肤病具有独特优势。张冰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丰富,疗效明确,总结出独特的识病用药经验。张冰教授认为皮肤病不同发展阶段皆有热邪作祟,其病机各异,初期常见风毒蕴结腠理,进一步发展则热毒侵入血分,继而热瘀互结不行,久则有阴血亏虚生燥等。据此总结出祛除热邪的“清法”四则,包括清透、清解、清润和清行的用药思想。用药中,以药寒凉之气为本,结合五味,气味合参,其中辛寒性味可凉散风热,辛寒还可行散瘀热;甘寒可祛热润燥;苦寒性味则可清泻里热,辨证用于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皮肤病,医理明晰,用药精准,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探讨张冰教授治疗皮肤病的“清法”四则的用药经验,以期为临床防治皮肤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热邪 清法 气味合参 用药经验
下载PDF
张冰教授治疗肿瘤术后患者经验
9
作者 章晓君 王艳威 +2 位作者 李妍芃 石琳 张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近年来,全球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长。虽然目前手术切除、术后放化疗可有效治疗肿瘤,但患者术后正气受损、情志低落,放化疗副作用大,患者耐受差,严重影响到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针对肿瘤术后患者,张冰教授在临床上常采用“调情志... 近年来,全球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长。虽然目前手术切除、术后放化疗可有效治疗肿瘤,但患者术后正气受损、情志低落,放化疗副作用大,患者耐受差,严重影响到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针对肿瘤术后患者,张冰教授在临床上常采用“调情志、筑长城、平内乱、护肝肾”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疾病的所处阶段进行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选择药性平和的中药,及时清除损伤患者正气的不利因素和急性病变,维护患者的阴阳平衡,减轻患者对肿瘤的恐惧,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其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疗 化疗 中医 术后 张冰
下载PDF
张冰教授安全用药临床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茜 张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134-137,共4页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人们对中医药认识的不科学、不全面,导致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因此,张冰教授系统梳理了中药安全与合理用药理论,前瞻性地提出了中药合理用药原则,并从精...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人们对中医药认识的不科学、不全面,导致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因此,张冰教授系统梳理了中药安全与合理用药理论,前瞻性地提出了中药合理用药原则,并从精准辨证、详细告知、注重监护、用药教育四个维度,制订了安全合理用药临床路径,在医-药-护-患之间搭起紧密沟通的桥梁,全方位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跟诊期间的收获,从中药安全用药原则以及安全用药临床路径两个方面介绍张冰教授提高临床及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实施策略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安全用药 临床路径
下载PDF
拓展中医药防治优势,建立痛风病中药药效评价体系——访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教授
11
作者 张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I0005-I0008,共4页
张冰,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岐黄学者(临床型),第六批全国老中... 张冰,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岐黄学者(临床型),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教育部中药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名师 科技工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劳动奖章 痛风病 领军人才 重点学科 张冰
下载PDF
张冰医药结合诊疗思维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晶 张冰(指导)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9期960-961,共2页
张冰教授基于临床中药学科特点及长期的临床实践,主张"立医选药、从药定效、医药融合"的诊疗思想。临床论治以药性理论为指导,关注中药的临床用药效益与风险;病证结合、应症组药,提出系列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主张,力求精准用药... 张冰教授基于临床中药学科特点及长期的临床实践,主张"立医选药、从药定效、医药融合"的诊疗思想。临床论治以药性理论为指导,关注中药的临床用药效益与风险;病证结合、应症组药,提出系列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主张,力求精准用药。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冰 临床中药 医药结合 用药实践
原文传递
张冰国画作品
13
作者 张冰 《美术大观》 2012年第4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张冰
下载PDF
建筑设计中的土木方法——访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土木方建筑工作室主持人张冰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春花(采访) 张冰 《建筑技艺》 2020年第6期80-87,共8页
AT:从结构到建筑,从学习到独立实践,您如何在建筑与结构的思维下看待建筑与建筑创作?张冰:我父亲在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生淡泊名利,喜爱书法。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幼研习书法、国画及篆刻,怀着少许对绘画的喜爱,报考了... AT:从结构到建筑,从学习到独立实践,您如何在建筑与结构的思维下看待建筑与建筑创作?张冰:我父亲在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生淡泊名利,喜爱书法。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幼研习书法、国画及篆刻,怀着少许对绘画的喜爱,报考了工民建专业,学习了大部分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那时每学期都会有一个建筑设计大课,而每次的建筑设计作业我都特别感兴趣,与其他同学相比,我都会增加建筑鸟瞰图或立面阴影图,这成为我建筑设计的起点。本科毕业后,我从事了四年的钢结构建筑与结构设计,怀着对建筑学的憧憬与向往,经过建筑快图、理论阅读等充分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建筑规划设计 工民建专业 建筑与结构 钢结构建筑 建筑创作 结构设计 鸟瞰图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张冰 李建伟 +2 位作者 刘学伟 沈萃萃 何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80-686,共7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银屑病炎症相关的特征基因并探索犀角地黄汤的干预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筛选包含银屑病皮损及正常对照的数据集。从GSEA数据库中获得炎症相关基因。使用limma包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与炎症相关基因取交集...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银屑病炎症相关的特征基因并探索犀角地黄汤的干预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筛选包含银屑病皮损及正常对照的数据集。从GSEA数据库中获得炎症相关基因。使用limma包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与炎症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取差异表达的炎症相关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flammation-related genes,DEIRGs),并对DEIR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出银屑病炎症相关的特征基因,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验。检索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犀角地黄汤活性成分和靶点,与DEIRGs取交集得到有效作用成分和有效靶点。然后,通过Pubchem、PDB数据库获取相关结构文件,再利用swissdock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并计算结合能。结果本研究共筛选560个差异表达基因和20个DEIRGs。GO和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779条生物功能和37条通路。WGCNA分析共筛选出483个基因,与20个DEIRGs取交集得到9个银屑病核心炎症反应基因,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6个与银屑病发病高度相关的炎症反应特征基因,分别为CXCL10、F3、NMI、P2RY2、RTP4和TPBG。ROC曲线显示各个基因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0.9,LASSO回归模型的AUC为1。将犀角地黄汤的中药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检索解析后发现赤芍中的活性成分鞣花酸(ellagic acid)可作用于CXCL8,芍药苷(paeoniflorin)可作用于IL-6;牡丹皮中的活性成分栎精(quercetin)可作用于CXCL8、IL-6、F3和CXCL10。结论CXCL10、F3、NMI、P2RY2、RTP4和TPBG可能是银屑病的炎症相关特征基因,预测犀角地黄汤中的赤芍、牡丹皮有作用于银屑病相关特征基因的成分,可为后续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炎症反应 特征基因 生物信息学 网络药理学 犀角地黄汤
下载PDF
脉搏血氧灌注指数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预测价值
16
作者 张冰 赵晓晓 +2 位作者 贺玉娟 张卫星 冯希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46例患有ROP的...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46例患有ROP的患儿为ROP组,另外82例未患ROP者为非ROP组。入院后记录早产儿基本资料,采用Masimo Radical-7(USA)SpO_(2)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连续监测早产儿PI,采用ABL90FLEX血气分析仪监测早产儿血乳酸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I及血乳酸浓度对ROP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早产儿出生后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15.393,P_(组间)<0.001);ROP组早产儿出生后1 h、12 h、24 h PI较非ROP组明显下降,出生后48 h至96 h轻度下降,两组早产儿PI于出生后96 h后趋于平稳;ROP组早产儿出生后96 h内各时间点PI均低于非ROP组早产儿(均为P<0.05);两组不同时间与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F_(交互)=5.061,P_(交互)<0.001)。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91.158,P_(组间)<0.001);ROP组早产儿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较非ROP组明显上升,出生后12 h、24 h血乳酸浓度较非ROP组轻度升高;ROP组早产儿出生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浓度均高于非ROP组(均为P<0.05);两组不同时间与组别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_(交互)=0.567,P_(交互)>0.05)。早产儿出生后1 h、12 h、24 h的PI及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预测ROP的AUC分别为0.77、0.82、0.83、0.82,出生后1 h、12 h、24 h的PI及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联合预测ROP的AUC为0.94,高于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PI及血乳酸浓度对ROP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指数 血乳酸浓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阿列克谢耶维奇与奥波亚兹
17
作者 张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印证了俄国形式主义即奥波亚兹有关文学史演变规律的一个假说:文学的边缘文体始终在向文学的中心地带发起冲击,这种冲击完全可以称之为一种斗争或角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不仅标志着文学边缘文体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印证了俄国形式主义即奥波亚兹有关文学史演变规律的一个假说:文学的边缘文体始终在向文学的中心地带发起冲击,这种冲击完全可以称之为一种斗争或角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不仅标志着文学边缘文体的一次成功“暴乱”,致使其得以登堂入室,由非正宗摇身一变而为“正室”,从而导致旧的文学观念的被再次刷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成功,意味着在整个20世纪命途多舛的俄国形式主义——奥波亚兹有关文学史的观念和假说,非但没有因其代表人物的悲剧性遭遇而销声匿迹,反而得到越来越新的文学现象的印证。实践表明: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的文学史观,具有文学本体论的品质,是对文学内部规律的一种总结和归纳,应该得到文学界应有的关注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列克谢耶维奇 奥波亚兹 诺贝尔文学奖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史观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应用对比
18
作者 张冰 宋小彦 崔静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4例,对照组行输血... 目的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44例,对照组行输血治疗前开展凝聚胺技术检验血型配血,研究组输血治疗前开展微柱凝胶技术检验血型配血。比较两组检验符合率、一次性交叉配血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正定型、反定型符合率(100.00%、100.00%)均高于对照组(86.36%、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交叉配血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凝聚胺技术,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利于提升输血安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凝聚胺技术 ABO新生儿溶血病 输血前检测 输血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