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1
作者 李硕 姚希 +13 位作者 贾会学 李卫光 黄勋 孙树梅 程曦 孟庆兰 张翔 张静萍 邢亚威 姜青青 吴联萱 张冰丽 刘晓静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29,共7页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 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90.24%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开展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和重症监护病房(非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分别为89.66%、85.96%、80.77%和74.19%,51.22%的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了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化监测。94.31%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工作,9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开展了环境卫生学监测,71.54%的妇幼保健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9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三级预检分诊制度,86.18%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了过渡病房。妇幼保健机构对建档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保健人群和长期康复患者等特殊就诊人群普遍采取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全预约就诊和单独分区就诊的管理模式,但开展互联网复诊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50%。结论 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信息化监测程度有待提高。手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普及程度较高,少数妇幼保健机构复用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流程不规范。特殊就诊人群得到有效管理,互联网医疗有待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机构 医院感染 监测 预防 控制 抽样调查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的评价研究
2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11 位作者 胡美华 张冰丽 孙昕霙 李子涵 邓明卓 卢联合 李杰 宋丽红 路简羽 宋雪梅 高航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传染病的识别、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相应防护要求和口罩的正确选择与使用三个方面设计呼吸道防护能力测评内容,分别包括6、6、8个知识点,共20个知识点,均为选择题。多选题全选对为满分,部分选正确且无错误选项为部分得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根据经典测评理论对每个知识点题目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结果对6所医院326名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结果显示,20个知识点中,得满分比率在60%以上的有6个,其他题目得满分比例较低,其中空气传播疾病种类、飞沫传播疾病种类、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常规措施、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指征和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指征5个知识点得满分比率在10%以下。在20道知识题中,难度分析较为容易、难度中等和较难的题目分别有5、1、14道;区分度在≥0.4、0.30~0.39、0.20~0.29、≤0.19的题目分别为6、1、4、9道。结论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在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种类的认知和不同类型口罩佩戴指征的掌握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人员 医院工作人员 呼吸道防护 能力 评价
下载PDF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硕 姚希 +13 位作者 贾会学 李卫光 黄勋 孙树梅 程曦 孟庆兰 张翔 张静萍 邢亚威 姜青青 吴联萱 张冰丽 刘晓静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8-1304,共7页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从8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从8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共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其中97.56%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98.33%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感染监控专题会议;87.81%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该部门92.68%由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90.24%妇幼保健机构的病区设立了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符合要求的妇幼保健机构占比52.03%,专职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均符合要求的比率仅为11.38%。纳入调查的12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有9项在妇幼保健机构中建立的比率超过90%。结论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组织架构 妇幼保健机构 专职人员 抽样调查
下载PDF
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与头面部尺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3 位作者 胡美华 张冰丽 路简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7-912,共6页
目的比较拱形、折叠形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检验通过率,探索头面部尺寸与口罩适合性检验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医院的320名医务人员,使用直角规、弯脚规、皮尺进行头面部尺寸测量,采用TSI公司8038/8048型口罩适合性测试仪,对某品牌... 目的比较拱形、折叠形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检验通过率,探索头面部尺寸与口罩适合性检验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医院的320名医务人员,使用直角规、弯脚规、皮尺进行头面部尺寸测量,采用TSI公司8038/8048型口罩适合性测试仪,对某品牌的拱形、折叠形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定量适合性检验。结果320名受试者拱形、折叠形口罩的适合性检验通过率分别为44.38%、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65,P<0.001)。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形态面长对口罩适合性检验结果有影响,形态面长较长的人群佩戴拱形口罩的适合性较好,而形态面长较短的人群佩戴折叠性口罩的适合性较好。聚类分析显示,拱形口罩在较大脸型人群中的适合性高于较小脸型人群,而折叠形口罩在较小脸型人群中的适合性高于较大脸型人群。结论拱形、折叠形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存在差异,形态面长、佩戴者脸型是影响口罩适合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口罩生产企业提供产品设计的参考依据,为医务人员选择适合的口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用防护口罩 适合性检验 头面部尺寸
下载PDF
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冰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期447-448,共2页
对具有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指征的2650名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对于孕周<24w的孕妇采用羊膜腔穿刺,对>24w的孕妇采用胎儿脐静脉穿刺,对羊水或脐静脉血进行细胞培养,对染色体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21三体综合征胎儿26例,22例为... 对具有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指征的2650名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对于孕周<24w的孕妇采用羊膜腔穿刺,对>24w的孕妇采用胎儿脐静脉穿刺,对羊水或脐静脉血进行细胞培养,对染色体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21三体综合征胎儿26例,22例为游离型21三体综合征,其余4例为嵌合型,26例21三体综合征胎儿母亲中,>35岁高龄孕妇11例,唐氏筛查为高风险的高龄孕妇4例,唐氏筛查为高风险的低龄孕妇9例,单纯超声检查异常孕妇1例,不良生育史等其他原因孕妇1例,孕周>24w7例,<24w的19例,共15例21三体综合征胎儿母亲为高龄孕妇,11例21三体综合征胎儿母亲为低龄孕妇,所有26例胎儿均采用引产的方式终止妊娠。提高孕妇21三体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率,能够有效减少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出生率,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21三体综合征 临床 诊断
下载PDF
宫颈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状瘤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冰丽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状瘤(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研究对象的宫颈采集的标本进行HPV—DNA定量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炎、CINI、CINII及CINIII分别为29、56、56和3...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状瘤(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研究对象的宫颈采集的标本进行HPV—DNA定量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炎、CINI、CINII及CINIII分别为29、56、56和39例,CINI、CINII及CINIII患者HPV—DNA阳性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炎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940、50.0550、253042,P〈0.05),CIN患者HPV病毒载量高于宫颈炎患者(t=-121753、291556、194403,P〈0.05),HPV病毒载量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HPV病毒载量在0~0.99、100~999、1000~99.9和100.00~范围内,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HPV病毒载量增加。结论宫颈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HI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蛮的游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人乳头状瘤 相关性
下载PDF
粗糙度对矩形巷道电磁波传播特性影响的仿真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冰丽 成凌飞 +1 位作者 高慧 贾琳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6-220,339,共6页
在多波模损耗模型基础上,为了确定掠射角的大小,采用作图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在反射过程中,各波模在两侧壁和上下两壁的掠射角保持不变,且掠射角分别等于水平入射面和垂直入射面的初始入射角,同时推导验证了各模次波模的反射次数。不... 在多波模损耗模型基础上,为了确定掠射角的大小,采用作图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在反射过程中,各波模在两侧壁和上下两壁的掠射角保持不变,且掠射角分别等于水平入射面和垂直入射面的初始入射角,同时推导验证了各模次波模的反射次数。不同于以往只考虑频率因素,为了从频率和粗糙度方差σ2两个方面定量的研究巷道壁粗糙对传播损耗及粗糙度损耗的影响,运用公式推导及仿真的方法得出结论:粗糙度损耗和传播损耗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粗糙对传播损耗的影响随传播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频率拐点的概念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结论:当频率小于频率拐点时,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减小,大于频率拐点时,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频率拐点的大小与粗糙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频率拐点的确定,有助于判断传播损耗的变化趋势,为井下无线传输的最佳频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巷道 电磁波传播 粗糙度 频率拐点 多波模
下载PDF
基于积分形式的矩形巷道粗糙度损耗公式的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成凌飞 张冰丽 吕楠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6-840,共5页
在矩形巷道多波模损耗模型的基础上,为了简化修正传播损耗的有关公式,用累加和化积分的方法将各模式累加的离散形式转换为掠射角积分的连续形式,从而推导出粗糙度损耗积分公式和反射损耗积分公式,并将两种形式的公式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在矩形巷道多波模损耗模型的基础上,为了简化修正传播损耗的有关公式,用累加和化积分的方法将各模式累加的离散形式转换为掠射角积分的连续形式,从而推导出粗糙度损耗积分公式和反射损耗积分公式,并将两种形式的公式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两种形式的损耗公式随各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相同,但积分公式结构简单,易于估计、计算和仿真分析。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运用仿真分析巷道截面面积、粗糙度及频率对反射损耗、粗糙度损耗和传播损耗的影响,得出相关有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巷道 电磁波损耗模型 粗糙度 积分形式
下载PDF
铁路工程主体结构的竣工验收与资料管理
9
作者 张冰丽 王成 《交通企业管理》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一、竣工验收 铁路工程的竣工验收方式、内容与传统的港口工程项目有所不同,根据铁路工程的工程特点及要求,采用先期验收、专家检查、政府验收的组织方式进行,其竣工验收的要求和难度较高。铁路工程的竣工验收分为5个阶段:静态验收、... 一、竣工验收 铁路工程的竣工验收方式、内容与传统的港口工程项目有所不同,根据铁路工程的工程特点及要求,采用先期验收、专家检查、政府验收的组织方式进行,其竣工验收的要求和难度较高。铁路工程的竣工验收分为5个阶段: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和正式验收。这5个验收阶段是承接关系,前面的阶段合格是后面验收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竣工验收 静态验收 竣工资料 工程资料积累
下载PDF
浅谈施工企业三标管理体系
10
作者 张冰丽 《交通企业管理》 2012年第11期16-18,共3页
三标管理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将质量(QMS)、环境(EMS)和职业健康安全(OHSAS)3个体系进行整合认证。因为《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三标管理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将质量(QMS)、环境(EMS)和职业健康安全(OHSAS)3个体系进行整合认证。因为《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3个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体系结构、总体要求都是一致的、相容的,所以3个管理体系具有可整合性,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3个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企业 质量 安全 环境保护 对比 PDCA循环 三标管理体系
下载PDF
井下巷道天线无线通信信号检测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慧 成凌飞 张冰丽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6-199,共4页
精确地预测接收点天线的无线信号强度大小对于保证矿下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巷道内存在多种模式的电磁波,仅对基模作用下电磁波特性分析不够准确,而对所有模式电磁波特性分析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场强的角度把... 精确地预测接收点天线的无线信号强度大小对于保证矿下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巷道内存在多种模式的电磁波,仅对基模作用下电磁波特性分析不够准确,而对所有模式电磁波特性分析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场强的角度把接收点天线检测到的电磁波的所有模式分成五个不同的组,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矩形巷道条件下的信号强度在总信号强度中所占的比例。仿真结果表明,传播距离越大,频率越低,巷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时,需考虑的电磁波模式越少,部分高次模可以不考虑,简化了天线电磁波的传播模型,为天线信号准确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模 电磁波 矩形巷道 传播模型
下载PDF
杏仁临床之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遵孟 张冰丽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3-34,共2页
杏仁止咳平喘,然据其药量、配伍的不同,还具有下列功效:1.宣肺气以解表;2.利气机以化湿;3.润胃以降浊;4.消食滞以化积;5.润肠燥以通便;6.润干血以行血脉;7.疏利开达以治痢。
关键词 杏仁 临床应用 方剂学
下载PDF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21
13
作者 姚希 巩玉秀 +10 位作者 张宇 周嘉祥 吴敏 陆群 杨怀 李卫光 杨芸 林玲 张浩军 张冰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8-732,共5页
目的为了解《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简称《消规》)的落实现状,发现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月1—20日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法确定调查对象,... 目的为了解《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简称《消规》)的落实现状,发现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月1—20日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医院消毒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及修订、消毒产品管理、消毒工作督导、消毒工作相关培训、清洗与消毒流程等情况。结果共计调查256所医疗机构,《消规》颁布后94.14%(241所)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了消毒工作管理制度;93.75%(240所)的医疗机构对使用的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备份存档;91.41%(234所)的医疗机构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督导,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93.75%(240所)的医疗机构开展了消毒工作相关培训,88.67%(227所)的医疗机构诊疗器械等常规复用流程正确。结论《消规》的颁布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医疗机构复用器械器具消毒流程已基本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清洗消毒流程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医院,是今后消毒管理工作推进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 规范 医院感染 现况
下载PDF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21
14
作者 姚希 张冰丽 +9 位作者 巩玉秀 张宇 陆群 杨怀 李卫光 杨芸 林玲 张浩军 周嘉祥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了解《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以下简称规范)在全国医院的实施情况,为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采取书面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抽取6个省(市)的168所医院调查规范颁布后医院空气净... 目的了解《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以下简称规范)在全国医院的实施情况,为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采取书面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抽取6个省(市)的168所医院调查规范颁布后医院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制度制定及修订情况、医院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培训情况、医院不同科室空气净化方式使用情况、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维护保养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62份,规范颁布后87.04%(141所)的医院制定或修订了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制度;88.27%(143所)的医院开展了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培训;2017年154所有手术部的医院中80.52%(124所)采用了空气洁净技术,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在血液透析病房(51.00%)、新生儿病房(43.37%)、心导管室(37.88%)、产房(37.90%)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医院空气净化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率、关键部件更换符合率均达到了90%以上。结论《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的颁布对规范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空气净化 医院感染 管理 规范 实施
下载PDF
全国医疗机构病区环境消毒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姚希 巩玉秀 +10 位作者 张宇 周嘉祥 叶青 陆群 杨怀 李卫光 杨芸 林玲 张浩军 张冰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了解本国医疗机构环境消毒的实施情况,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贯彻落实与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6个省份共168所医疗机构,由其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填写,并网络上报... 目的了解本国医疗机构环境消毒的实施情况,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贯彻落实与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6个省份共168所医疗机构,由其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填写,并网络上报其普通病区和重点部门空气与物体表面消毒方式、频次及消毒效果监测情况。结果共163所医疗机构参与调查,其中2所医疗机构未开设普通病区。75所(46.58%)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空气消毒,其中42所(56.00%)医疗机构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31所(41.33%)医疗机构只在终末或必要时消毒;98所(60.87%)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物体表面定期进行消毒,其中94所(95.92%)医疗机构每天消毒1~2次;73所(45.34%)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47所(64.38%)医疗机构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141所(86.50%)医疗机构对重点部门空气进行消毒,其中122所(86.52%)每天消毒2次;163所(100%)医疗机构均对重点部门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中134所(82.21%)每天消毒≥2次;161所(98.77%)医疗机构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111所(68.94%)医疗机构为每季度监测1次。结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颁布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但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存在消毒与监测过度与不足并存的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技术规范 清洁 消毒 普通病区 感染 高风险部门
下载PDF
新冠肺炎患者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冰丽 姚希 +12 位作者 林玲 郭文霞 杨君微 刘旭 郭伟 孙薇 张晓香 王玉芝 孙仁荣 刘云祥 刘凤明 杨雪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院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随机抽取2020年4月1日—5月10日牡丹江新冠肺炎病区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调查,记录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及手...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院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随机抽取2020年4月1日—5月10日牡丹江新冠肺炎病区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调查,记录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及手卫生、佩戴口罩、开窗通风、关门、保持室内清洁、咳嗽礼仪等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并通过问卷星填写报告。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73份,参与此次调查的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在入院前均接受了健康教育,73.41%(127例)的患者接受了有关咳嗽礼仪的健康教育。98.27%(170例)的患者佩戴口罩,其中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率最高,占94.12%(160例);173例新冠肺炎患者所处隔离病区手卫生设施配备齐全的比率占22.54%(39例),77.46%(134例)手卫生设施配备不齐全,其中干手纸巾的配备率最低(48例,27.75%)。病室内手卫生设施配备齐全的新冠肺炎患者每日进行手卫生的频次更高(χ^2=15.93,P<0.001);较未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及仅配备速干手消毒剂的情况,同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和其他手卫生设施时,患者每日洗手次数更多(χ^2=4.16,P=0.040);配备干手纸巾较未配备干手纸巾时,患者的每日洗手次数更多(χ^2=15.03,P<0.001)。保持室内清洁的执行率最高(166例,95.95%),咳嗽礼仪的执行情况最差(107例,61.85%)。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咳嗽礼仪执行不到位的比例越高(χ^2=19.66,P<0.001),普通病区的患者咳嗽礼仪的执行情况较重症病区好(χ^2=15.82,P<0.001)。进行过咳嗽礼仪相关健康教育的患者咳嗽礼仪正确率高于未进行咳嗽礼仪健康教育组(χ^2=94.57,P<0.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水平较平时有所提高,但仍有不足,医院应继续加强对患者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等内容的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下载PDF
基于point-of-care理念的手卫生设施设置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美华 姚希 +8 位作者 赵艳春 贾建侠 赵秀莉 贾会学 钱晶京 张然 路简羽 张冰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6-719,共4页
目的基于point-of-care(POC)理念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手卫生设施的设置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该院各诊疗区域主要供医务人员使用的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位置、设施完备程度,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的消耗量。结果调查102个... 目的基于point-of-care(POC)理念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手卫生设施的设置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该院各诊疗区域主要供医务人员使用的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位置、设施完备程度,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的消耗量。结果调查102个区域,1165间诊疗用房,手卫生设施配置率为96.48%,洗手池完备率为91.37%%,不同区域完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53%的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59.51%的普通病区病室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比例高的科室手消毒剂消耗量相对较高。结论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和改进应强化POC理念,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设施 point-of-care(POC)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