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ZrO_2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勤远 沈军 +4 位作者 李小丽 杨天河 吴广明 周斌 王珏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6-99,共4页
用水热盐溶液水解法可合成含有单斜相晶态纳米ZrO2颗粒的ZrO2溶胶体用匀胶法制备的纳米 ZrO2薄膜厚度约 160nm,折光率为 1.56.纳米 ZrO2薄膜表面质量良好,无表面裂隙,台阶仪研究表明薄膜表面粗糙度算术差... 用水热盐溶液水解法可合成含有单斜相晶态纳米ZrO2颗粒的ZrO2溶胶体用匀胶法制备的纳米 ZrO2薄膜厚度约 160nm,折光率为 1.56.纳米 ZrO2薄膜表面质量良好,无表面裂隙,台阶仪研究表明薄膜表面粗糙度算术差Ra=2.7nm,均方根差Rq=3.7nm.以 ZrO2为高折射率膜层,碱催化的溶胶凝胶 SiO2为低折射率膜层,制备了SiO2/ZrO2多层高反射率薄膜,10周期的 SiO2/ZrO2多层膜系,在 1.06μm波段处透过率为 1%;薄膜表面抗激光损伤阈值约 15J/cm2(1.06μm, 2.5ns高功率激光作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水热法 钠米薄膜 制备
下载PDF
表面择优取向析晶β-BaB_2O_3透明玻璃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勤远 姜中宏 胡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6-340,共5页
本文采用传统熔融方法制备了BaO-B2O3系列基础玻璃(BaO-B2O3、BaO-B2O30.1Al2O3、BaO-B2O3-0.2SiO2、BaO-B2O3-0.4TiO2)(mol%),通过对基础玻璃进行表面修饰处理,控制表面析晶条件,获得了含有沿α轴择优取向生长BBO微晶... 本文采用传统熔融方法制备了BaO-B2O3系列基础玻璃(BaO-B2O3、BaO-B2O30.1Al2O3、BaO-B2O3-0.2SiO2、BaO-B2O3-0.4TiO2)(mol%),通过对基础玻璃进行表面修饰处理,控制表面析晶条件,获得了含有沿α轴择优取向生长BBO微晶的透明BaO-B2O3系列表面析晶玻璃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微晶玻璃 析晶 玻璃陶瓷 硼酸钡 BaB2O3
下载PDF
透明BaO·B_2O_3玻璃陶瓷的表面形貌、结构特征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勤远 姜中宏 胡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82-486,共5页
以BaCO3、H3BO3为原料,经高温熔触及控制热处理,获得了BaO·B2O3透明玻璃陶瓷.利用XRD、SEM等手段研究了该材料的结构特征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玻璃表面得到了含有单一β-BaB2O4(BBO)晶相结构的析晶薄膜层,薄膜表面均匀,... 以BaCO3、H3BO3为原料,经高温熔触及控制热处理,获得了BaO·B2O3透明玻璃陶瓷.利用XRD、SEM等手段研究了该材料的结构特征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玻璃表面得到了含有单一β-BaB2O4(BBO)晶相结构的析晶薄膜层,薄膜表面均匀,单股厚度约2μm,晶粒平均尺寸约0.2μm,且微晶粒沿a轴方向优先生长;析晶优先从玻璃表面开始向内部进行,形成晶化层—玻璃—晶化层的三元“夹心”结构.该玻璃陶瓷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在1.064μm调QNd:YAG强激光作用下观察到了样品倍频信号的产生(S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晶体结构 玻璃陶瓷 光学性 光学玻璃
下载PDF
合浦珍珠的宝石学特征及珍珠优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勤远 季小红 +1 位作者 邓燕华 姜中宏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研究了化学优化处理前后合浦珍珠的宝石学特征及影响珍珠质量的因素.提出了珍珠具多元构造的特征.珍珠久置变黄及优化后珍珠返黄是由于珍珠中有机物质和变价微量元素等受侵蚀氧化分解所致.
关键词 养殖 珍珠 宝石学 优化处理 漂白 海水养殖
下载PDF
有机改性光功能固态凝胶基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勤远 姜中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用溶胶一凝胶(Sel-Gel)方法成功地制备了RhodamineB激光染料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硅钛凝胶玻璃,在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倍频光(532nm)作用下,得到了连续可调的激光输出.用IR、TG/DTA、光谱等手段分析了凝胶基质材料的热学、... 用溶胶一凝胶(Sel-Gel)方法成功地制备了RhodamineB激光染料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硅钛凝胶玻璃,在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倍频光(532nm)作用下,得到了连续可调的激光输出.用IR、TG/DTA、光谱等手段分析了凝胶基质材料的热学、力学及光学等性能,实验发现,有机改性凝胶玻璃成胶以及机械加工、热学、力学及光学等性能均较好,是一种适于各类激光染料及非线性染料掺杂的理想固态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Gel法 改性 硅酸盐 硅钛凝胶玻璃 激光玻璃
下载PDF
α轴取向β-BaB_2O_4表面析晶玻璃的制备及光学性质
6
作者 张勤远 姜中宏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7-448,共2页
采用传统熔融方法制备了透明BaO-B2O3玻璃.经受控热处理后,由XRD谱发现表面存在a轴取向BBO结构的微晶薄膜层,由Soberrer公式计算得出晶粒尺寸约20nm.在1.064μmQ开关Nd:YAG强激光作用下,观察到了倍频效应的产生(SHG)。
关键词 a轴取向 玻璃 光学倍频效应 光学玻璃 微晶
下载PDF
低折射率SiO_2光学增透薄膜的结构控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广明 王珏 +7 位作者 沈军 杨天河 赖珍荃 张会林 张勤远 范滨 周东平 张凤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2-336,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 T E O S)为有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调节溶胶的p H 和掺入有机添加剂,对 Si O2 溶胶生长过程进行结构裁剪,控制 Si O2 纳米颗粒尺度,制备出低折射率(115~1.18) Si O2 光... 以正硅酸乙酯( T E O S)为有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调节溶胶的p H 和掺入有机添加剂,对 Si O2 溶胶生长过程进行结构裁剪,控制 Si O2 纳米颗粒尺度,制备出低折射率(115~1.18) Si O2 光学增透薄膜。分别采用椭偏仪、分光光度计、扫描和透射电镜等对所制备薄膜的结构、物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变 Si O2 溶胶p H 可有效抑制颗粒生长,且保持原有的微结构;掺入有机偶联添加剂能使颗粒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增透薄膜 二氧化硅 折射率 薄膜结构
下载PDF
高折射率光学薄膜的化学法制备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沈军 张勤远 +4 位作者 杨天河 王珏 周斌 邓忠生 陈玲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09-612,共4页
报道了一种以ZrOCl2·8H2O为源,溶胶一凝胶法制备高激光负载高折射率薄膜的新方法。薄膜采用旋转镀膜法制备,对薄膜的结构、光学特性及激光损伤阈值进行了测量,有机粘接剂对薄膜折射率及机械强度的影响也作了探讨。以... 报道了一种以ZrOCl2·8H2O为源,溶胶一凝胶法制备高激光负载高折射率薄膜的新方法。薄膜采用旋转镀膜法制备,对薄膜的结构、光学特性及激光损伤阈值进行了测量,有机粘接剂对薄膜折射率及机械强度的影响也作了探讨。以该薄膜与SiO2溶胶一凝胶膜交替涂覆制成的多层高反膜,剩余透过率仅0.98%,激光损伤阈值达16J/cm2(3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溶胶 高折射率 薄膜 制备
下载PDF
Tm^(3+)掺杂锗镓酸盐玻璃的2μm中红外光谱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夏海平 林琼斐 +1 位作者 章践立 张勤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3-608,共6页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2O3掺杂浓度分别为1.526%,3.006%,5.836%,11.028%,15.678%(质量分数,以下同)的65GeO2-12Ga2O3-10BaO-8L i2O-5La2O3(摩尔比)玻璃。从其吸收光谱特性出发,应用Judd-O felt理论,计算了Tm3+离子的J-O强度参数(Ω2,Ω4,...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2O3掺杂浓度分别为1.526%,3.006%,5.836%,11.028%,15.678%(质量分数,以下同)的65GeO2-12Ga2O3-10BaO-8L i2O-5La2O3(摩尔比)玻璃。从其吸收光谱特性出发,应用Judd-O felt理论,计算了Tm3+离子的J-O强度参数(Ω2,Ω4,Ω6)及Tm3+离子各激发态能级的自发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以及辐射寿命等光谱参量。在808 nm波长光的激发下,研究了不同Tm3+掺杂浓度玻璃在~1.47μm与~1.8μm的荧光特性,发现当Tm2O3掺杂浓度约达到~3.006%时,在1.8μm处的荧光强度达最大;然后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其荧光强度反而降低。本文从Tm3+离子间的能量交叉弛豫效应与浓度猝灭效应解释了这一荧光强度变化的现象。同时,根据M c-Cumber理论,计算了Tm3+离子能级3F4→3H6(1.8μm)跃迁的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该荧光的受激发射截面峰值比氟锆铝酸盐玻璃大。由于该玻璃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光谱性能,因此该材料可望成为~2.0μm波段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候选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铥锗镓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交叉弛豫 发射截面 稀土
下载PDF
热蒸发制备自支撑Al平面薄膜靶的参数测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斌 赖珍荃 +5 位作者 徐平 沈军 邓忠生 吴广明 张勤远 王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4-296,325,共4页
以热蒸发工艺制备微结构可控的自支撑 Al平面薄膜靶。该靶用于惯性约束聚变( I C F)精密化分解实验,研究驱动激光光束不均匀性对瑞利泰勒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影响。以卢瑟福背散射( R B S)、俄歇电子能谱( A E S)、... 以热蒸发工艺制备微结构可控的自支撑 Al平面薄膜靶。该靶用于惯性约束聚变( I C F)精密化分解实验,研究驱动激光光束不均匀性对瑞利泰勒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影响。以卢瑟福背散射( R B S)、俄歇电子能谱( A E S)、扫描电子显微镜( S E M )和αstep 500 台阶仪测量 Al 薄膜靶的靶参数。 Al膜厚度为微米量级,表面稳定的氧化层厚度约为 7 nm ,膜密度为2312 g·cm - 3,颗粒度01 μm ,表面粗糙度平均值为53 nm 。测试结果表明:热蒸发工艺制备出的自支撑 Al平面薄膜靶的厚度、表面平整度及均匀性基本符合 I C F 分解实验所提出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薄膜靶 自支撑 热蒸发 微结构 铝靶 ICF
下载PDF
紧凑型双波段无热化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波 吴越豪 +3 位作者 戴世勋 聂秋华 木锐 张勤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99-1004,共6页
针对红外双波段量子阱探测器,设计了一个可同时工作在4.4~5.4mm(中波段红外)和7.8~8.8mm(长波段红外)波段的仅含3片透镜的紧凑型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有效焦距为30 mm,f/#为2.1。对比先前报道的双波段无热化红外光学系统,此设计仅... 针对红外双波段量子阱探测器,设计了一个可同时工作在4.4~5.4mm(中波段红外)和7.8~8.8mm(长波段红外)波段的仅含3片透镜的紧凑型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有效焦距为30 mm,f/#为2.1。对比先前报道的双波段无热化红外光学系统,此设计仅采用硫系玻璃材料Ge_(20)Sb_(15)Se_(65)制备的两片镜片和常规红外材料Zn S制备的一片镜片,通过合理分配各个镜片的光焦度达到系统在中波红外及长波红外两个波段的无热化设计效果,且不含衍射面,整体结构紧凑,制备难度低。利用硫系玻璃易于精密模压制备非光学球面的特点,仅在一片硫系玻璃镜片上设计一处非球面。设计结果显示,系统在两个红外波段,-40℃~60℃温度范围内像质良好,且光学调制函数(MTF)接近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系统 双波段 无热化
下载PDF
Tm^(3+)/Ho^(3+)共掺碲酸盐玻璃中Tm^(3+)交叉弛豫主导的2.0μm发光特性(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印冰 杨中民 +3 位作者 杨钢锋 邓再德 张勤远 姜中宏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4-917,共4页
研究了不同摩尔分数Tm3+掺杂下Tm3+/Ho3+共掺碲酸盐玻璃在2.0μm处的发光特性。此发光包括两个过程:Tm3+之间的交叉弛豫过程;通过Tm3+与Ho3+之间的能量转移,将能量传递给Ho3+而使Ho3+跃迁至5I7能级上产生布居,当Ho3+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出... 研究了不同摩尔分数Tm3+掺杂下Tm3+/Ho3+共掺碲酸盐玻璃在2.0μm处的发光特性。此发光包括两个过程:Tm3+之间的交叉弛豫过程;通过Tm3+与Ho3+之间的能量转移,将能量传递给Ho3+而使Ho3+跃迁至5I7能级上产生布居,当Ho3+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出波长为2.0μm的光。计算了Tm3+的交叉弛豫速率,并根据速率方程分析了Tm3+的交叉弛豫机理。结果表明:随着Tm3+浓度增加,交叉弛豫逐渐增强;2.0μm处发光的强度逐渐增强。证明了在Tm3+/Ho3+共掺情况下,2.0μm处的发光强度取决于Tm3+的交叉弛豫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共掺碲酸盐玻璃 交叉弛豫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ZrO_2高折射率薄膜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军 张勤远 +4 位作者 杨天河 邓忠生 周斌 王珏 陈玲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8-331,共4页
以 Zr O Cl2·8 H2 O 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工艺制备颗粒度为几至几十纳米的 Zr O2水溶胶,再以甲氧基乙醇转换为醇溶胶,用旋转镀膜法制备了高折射率 Zr O2 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及台阶仪测试了膜... 以 Zr O Cl2·8 H2 O 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工艺制备颗粒度为几至几十纳米的 Zr O2水溶胶,再以甲氧基乙醇转换为醇溶胶,用旋转镀膜法制备了高折射率 Zr O2 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及台阶仪测试了膜表面微观形貌,获得了膜的红外光谱,并用椭偏仪测得薄膜厚度与折射率。研究了薄膜厚度、折射率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并就有机粘接剂 P V P 对 Zr O2 薄膜折射率及机械强度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醇溶胶 高折射率 薄膜 二氧化锆
下载PDF
大口径硫系玻璃内部缺陷检测物镜设计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波 吴越豪 +3 位作者 戴世勋 聂秋华 张勤远 木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2-178,共7页
大口径硫系玻璃在军事及民用高分辨率红外夜视成像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现阶段缺少针对大口径硫系玻璃内部缺陷(包括条纹、杂质和裂纹等)进行量化评价的检测技术,因此硫系玻璃的品质控制成为了限制其大范围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课... 大口径硫系玻璃在军事及民用高分辨率红外夜视成像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现阶段缺少针对大口径硫系玻璃内部缺陷(包括条纹、杂质和裂纹等)进行量化评价的检测技术,因此硫系玻璃的品质控制成为了限制其大范围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课题组大口径硫系玻璃的透射光谱特性以及现有的近红外照相机的光谱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工作在近红外波段的大口径硫系玻璃内部缺陷检测技术并设计成像镜头,镜头包含了使用K9、F6玻璃的三片双胶合透镜,有效焦距为200 mm,在近红外波段0.95~1.05μm实现消色差,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根据镜头特点搭建了大口径硫系玻璃内部缺陷测试装置,实验验证了镜头的分辨率与设计要求相符,并可针对大口径硫系玻璃的各种内部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硫系玻璃 光学设计 内部缺陷 近红外成像
原文传递
掺铒碲基单模光纤的制备及其放大自发辐射光谱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东丹 张勤远 +1 位作者 杨中民 姜中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应用于1.5μm通讯窗口宽带放大自发辐射光源的掺铒碲酸盐玻璃单模光纤(EDTF),并分析了其热学性质和光谱特性.该玻璃显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ΔT>150℃)和匹配的热膨胀系数.采用自制EDTF短光纤,组装了超荧光单程反向...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应用于1.5μm通讯窗口宽带放大自发辐射光源的掺铒碲酸盐玻璃单模光纤(EDTF),并分析了其热学性质和光谱特性.该玻璃显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ΔT>150℃)和匹配的热膨胀系数.采用自制EDTF短光纤,组装了超荧光单程反向结构光源(SPB),利用波长为980nm的半导体激光器抽运掺Er^(3+)的碲酸盐短光纤,可在1450~1650nm范围获得宽带宽的铒离子放大自发辐射光谱(ASE).研究了光纤长度,泵浦功率等对放大自发辐射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碲酸盐玻璃是一种适用于宽带放大自发辐射光源的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放大自发辐射 掺铒碲酸盐光纤 单模
下载PDF
重金属氧化物对Er^(3+)掺杂锗碲酸盐玻璃荧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中民 张勤远 姜中宏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2-735,共4页
在980nm激光二极管的抽运下,对稀土Er3+掺杂锗碲玻璃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Bi2O3取代PbO后,玻璃的最大吸收截面和最大发射截面保持不变,而1.53μm荧光带宽略微增大。玻璃的Raman散射光谱显示:这种玻璃的网络局域结构发生了... 在980nm激光二极管的抽运下,对稀土Er3+掺杂锗碲玻璃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Bi2O3取代PbO后,玻璃的最大吸收截面和最大发射截面保持不变,而1.53μm荧光带宽略微增大。玻璃的Raman散射光谱显示:这种玻璃的网络局域结构发生了变化。Er3+周围局域晶体场的不均匀分布引起了荧光带宽和发射截面带宽的略微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玻璃 铒离子
下载PDF
Tm^(3+)和Ho^(3+)双掺氟锗酸盐玻璃的中红外发光性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勇超 夏海平 +2 位作者 林琼斐 章践立 张勤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9-295,共7页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3+和Ho3+离子双掺的65GeO2-12AlF3-10BaF2-8Li2O-5La2O3氟锗酸盐玻璃.应用Judd-Ofelt理论,获得了Ho3+离子的强度参量(Ω2,Ω4,Ω6),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r,辐射寿命τ等光谱参量.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玻璃中Tm3+和H...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3+和Ho3+离子双掺的65GeO2-12AlF3-10BaF2-8Li2O-5La2O3氟锗酸盐玻璃.应用Judd-Ofelt理论,获得了Ho3+离子的强度参量(Ω2,Ω4,Ω6),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r,辐射寿命τ等光谱参量.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玻璃中Tm3+和Ho3+离子的吸收截面σa、受激发射截面σe和增益光谱G(λ).在808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研究分析了Tm3+离子的交叉弛豫过程和Tm3+敏化Ho3+离子的2.0μm的红外发射光谱.结果表明,一定浓度Ho3+的共掺提高了Tm3+(3F4)→Ho3+(5I7)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增强了~2.0μm的红外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3+和Ho3+双掺 锗酸盐氟氧化物玻璃 红外发射光谱 能量转移
下载PDF
用铅同位素特征研究中国古代铅(钡)玻璃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中宏 张勤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研究了我国出土的一些早期古代铅(钡)玻璃,尤其是先秦时期铅(钡)玻璃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总结了我国铅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并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从原料来源的角度判定了我国出土的先秦铅(钡)玻璃等是中国本土制造的.
关键词 玻璃 同位素 铅矿床 比值特征 铅玻璃
下载PDF
驱动光束不均匀性研究中的硅平面薄膜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斌 韩明 +8 位作者 陆卫昌 徐平 赖珍荃 沈军 邓忠生 吴广明 张勤远 陈玲燕 王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介绍以氧化、扩散、光刻等现代半导体技术结合化学腐蚀工艺实现对 Si片的定向自截止腐蚀 ,制备获得用于研究驱动光束不均匀性的自支撑 Si平面薄膜的工艺。通过台阶仪测量厚度在 3~ 4 μm的 Si平面薄膜 ,在扫描范围为 1 0 0 0 μm时 ,... 介绍以氧化、扩散、光刻等现代半导体技术结合化学腐蚀工艺实现对 Si片的定向自截止腐蚀 ,制备获得用于研究驱动光束不均匀性的自支撑 Si平面薄膜的工艺。通过台阶仪测量厚度在 3~ 4 μm的 Si平面薄膜 ,在扫描范围为 1 0 0 0 μm时 ,它的表面粗糙度为几十纳米 ;SEM测量表明 ,Si薄膜表面颗粒度在纳米量级 ;探讨了采用控制扩散、腐蚀参数和表面修饰处理来降低 Si膜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分解实验 驱动光束不均匀 硅平面薄膜
下载PDF
交叉弛豫过程对碲酸盐玻璃中Tm^(3+)离子1.8μm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印冰 杨中民 +2 位作者 杨钢锋 张勤远 姜中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研究了碲酸盐玻璃中不同浓度Tm3+离子掺杂的发光特性,探讨了不同Tm3+离子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以及交叉弛豫的机理。通过测量不同浓度Tm2O3的3H4能级寿命,计算了Tm3+离子的交叉弛豫速率。结果表明,交叉弛豫速率随着Tm3+离子浓度的增加... 研究了碲酸盐玻璃中不同浓度Tm3+离子掺杂的发光特性,探讨了不同Tm3+离子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以及交叉弛豫的机理。通过测量不同浓度Tm2O3的3H4能级寿命,计算了Tm3+离子的交叉弛豫速率。结果表明,交叉弛豫速率随着Tm3+离子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Tm3+离子之间的交叉弛豫过程能有效地提高1.8μm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3+离子 1.8 μm发光 交叉弛豫 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