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华敏 李江帆 邵静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区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电针组、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他组小鼠均接...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区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电针组、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他组小鼠均接受抑郁造模(共3周)。自第3周起,两个电针组小鼠在双侧太冲穴或神门穴处进行电针,假电针组将针刺入非穴位(尾巴),20 min/次,1次/d,共7 d。通过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小鼠抑郁水平,c-Fos染色检测基底外侧杏仁核脑区的c-Fos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对比,造模后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中央区停留时间减少(P<0.05),在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多(P<0.05)。与假电针组对比,治疗后电针太冲穴组小鼠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增多(P<0.05),电针神门穴组无统计学差异;两个电针组不动时间均缩短(P<0.01)。与假电针组对比,3个电针组基底外侧杏仁核c-Fos表达增加(P<0.01),且穴位配伍组较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增加明显(P<0.01)。结论:电针太冲穴或神门穴抗抑郁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基底外侧杏仁核脑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行为学 c-Fos免疫荧光染色 基底外侧杏仁核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梁希曾内外兼治——扶正潜消法治疗瘰疬学术特色浅析
2
作者 陈广坤 张宇 +4 位作者 高雅蓓 王程 邓景鹏 李鸿涛 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79-383,共5页
古代医家将瘰疬视为难治之病,且未有系统论述。《疬科全书》成书于1909年,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治疗瘰疬的专著,是作者梁希曾数十年临证心得之精华。梁希曾精心研究医术,兼修医德,在疬证方面研究颇有心得,名扬中外。梁希曾认为瘰疬病位在肝... 古代医家将瘰疬视为难治之病,且未有系统论述。《疬科全书》成书于1909年,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治疗瘰疬的专著,是作者梁希曾数十年临证心得之精华。梁希曾精心研究医术,兼修医德,在疬证方面研究颇有心得,名扬中外。梁希曾认为瘰疬病位在肝脾肾,病因为情志不遂、外感、熬夜劳神、饮食燥火生痰之味等因素造成阴火内生,痰凝气滞血瘀而成。疬核之痰有虚实寒热之辨,以病因病机辨分15种疬证,形成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案治疗体系,扭转时医“十疬九死”现状,变“十疬十愈”之神奇。治疬重在内外兼治,内治重在攻补兼施、潜消默化和勿伤脏腑,并结合饮食生活调理为善法,即消核须无损患者之形质,且顾人之元气的学术思想。载内服方药有35种,有名有组成方剂29首,涉及药物91味,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为茯苓、煅牡蛎、半夏和炙甘草。组方少而精,配伍多以软坚散结、燥湿化痰、疏肝理气、调补气血为主,体现攻补兼施,兼顾人之气血根本学术特色。梁希曾研制多种疬证外治法,更是和盘托出点疬之药,围绕制法、用法等进行详述。在饮食禁忌和食疗方面,认为宜食清解痰火,勿食生痰燥火之物。梁希曾治疬经验特色,可为肺结核、梅毒、肿瘤等属于疬证范畴的现代疾病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疠科全书》 瘰疬 疬科 梁希曾
下载PDF
2023年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俊文 岳广欣 +4 位作者 赵辉 梁媛 杜松 于峥 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2023年,中医诊法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望诊和脉诊领域,致力于将诊法理论与临床病证紧密结合,并扩展到舌诊、面诊、鼻诊和手诊等领域,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提高了诊断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多维辨证体系构建为现代医学所需,结合现代技术在心血... 2023年,中医诊法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望诊和脉诊领域,致力于将诊法理论与临床病证紧密结合,并扩展到舌诊、面诊、鼻诊和手诊等领域,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提高了诊断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多维辨证体系构建为现代医学所需,结合现代技术在心血管病、咳嗽、疫病等方面得到应用,开辟了中西医结合新途径。证候辨证研究通过横向数据揭示证候分布的规律性,旨在规范研究,客观反映病因、病机及病情发展趋势。动物模型成为验证中医理论和探索新治疗方法的关键,在线粒体功能、能量代谢、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分析及揭示了代谢物、基因表达、细胞因子等标志物及肠道菌群变化与证候形成的相关关系。传统中医诊断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结合,在舌诊、面诊、脉诊等领域取得进展,显著提高了诊断方法的精准度和客观性,应用高通量影像组学参数分析、注意力机制模型和电子鼻技术,提升了中医诊断的标准化和科学性,也为远程医疗和个性化诊疗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诊法 证候 标准 动物模型 装备
下载PDF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方法述要
4
作者 赵辉 张华敏 +2 位作者 张磊 刘思鸿 佟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28-233,共6页
中医古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药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泉。文章从概念到应用实践系统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循证医学方法,并对... 中医古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药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泉。文章从概念到应用实践系统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循证医学方法,并对其在古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举例,以期为中医古籍文献整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古籍研究方法 文献学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 综述
下载PDF
归脾汤加减治疗特发性瘦削临证经验
5
作者 陈广坤 张华敏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6期198-200,共3页
特发性瘦削是指不明原因导致的肌肉消瘦,多因后天脾胃失其健运,气血亏虚不能充养机体所致。临床表现除机体消瘦、体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外,其他症状表现较为隐蔽,如易受惊吓、易失眠、易怒、不耐寒冷、易外感、易乏力、记忆力较差、多食或... 特发性瘦削是指不明原因导致的肌肉消瘦,多因后天脾胃失其健运,气血亏虚不能充养机体所致。临床表现除机体消瘦、体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外,其他症状表现较为隐蔽,如易受惊吓、易失眠、易怒、不耐寒冷、易外感、易乏力、记忆力较差、多食或少食,此类症状较轻,易忽视而延误治疗。特发性瘦削日久易发展为正气不足而体弱多病,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且易引发它病,尤其外感疾病。临床采用归脾汤加减,健运后天脾胃以生气血、充养周身、厚肌肉,改善瘦削体质,增强正气,预防恶病候产生。临床研究亦发现,部分患儿有先天不足之因素,可配合六味地黄丸服用,以先后天互资,滋养筋骨肌肉。从脾论治特发性瘦削,有助于改善人体症状和体质,以及预防肿瘤等恶病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瘦削 归脾汤 后天之本 恶病候
下载PDF
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古今临床应用衍变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楚楚 刘莹 +6 位作者 李海燕 李斌 董燕 刘思鸿 张伟娜 张华敏 李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2-456,共5页
半夏泻心汤是由张仲景所创、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的经典名方。本文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的历代医籍记载分析,发现本方除用于治疗痞证等脾胃系疾病外,还广泛应用于治疗暑证、疟疾、消瘅、噎膈、黄疸、霍乱、胃痛、吐蛔等20余种不同脏腑... 半夏泻心汤是由张仲景所创、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的经典名方。本文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的历代医籍记载分析,发现本方除用于治疗痞证等脾胃系疾病外,还广泛应用于治疗暑证、疟疾、消瘅、噎膈、黄疸、霍乱、胃痛、吐蛔等20余种不同脏腑系统疾病。对应用半夏泻心汤的现代医案挖掘分析发现其在现代临床较多运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口腔溃疡、失眠症、冠心病及妇科疾病等临床各科疾病,但其病机总属“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司”。通过分析,梳理了半夏泻心汤在古今临床应用中的功能主治拓展衍变,明晰本方的病机原义及历史发展,为本方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过程中的功能主治与临床定位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发掘其临床价值,服务当前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半夏泻心汤 功能主治 古今文献 痞证
下载PDF
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的代谢组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辉 曹洪欣 +4 位作者 李想 吴浩南 李抒凝 唐丹丽 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4-741,共8页
目的 构建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阐释其代谢组学特征。方法 采用丙基硫氧嘧啶灌胃联合高脂饮食、腹腔注射维生素D3和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构建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测定心功能、心电图、耳温... 目的 构建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阐释其代谢组学特征。方法 采用丙基硫氧嘧啶灌胃联合高脂饮食、腹腔注射维生素D3和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构建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测定心功能、心电图、耳温、尾静脉脉波、舌象与足底RGB(red,green,blue)值、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血脂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合主动脉弓组织、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大鼠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大鼠表现出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蜷缩扎堆、耳温降低、毛发缺少光泽,舌象、足底色泽偏淡暗伴RGB值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 shortening, FS)降低,心电图ST段抬高、脉波增宽;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IL-6、TNF-α含量升高, T3、T4及心肌组织中ATP含量降低;主动脉弓平滑肌细胞坏死钙化、心肌组织纤维化坏死溶解。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组大鼠与空白组大鼠之间共有160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ABC转运器、花生四烯酸代谢、嘧啶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并初步揭示了其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阳虚 痰瘀互结 动物模型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丹溪滋阴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余秋慧 于峥 +3 位作者 郑齐 张岑炜 张华敏 杜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06,209,共6页
丹溪滋阴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意义。自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妄动相火煎熬真阴”的命题,滋阴思想的主要内涵,从最初丹溪提倡淡食静心以“养阴”之养生说和补养精血思路,经门人弟子阐扬发挥,丰... 丹溪滋阴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意义。自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妄动相火煎熬真阴”的命题,滋阴思想的主要内涵,从最初丹溪提倡淡食静心以“养阴”之养生说和补养精血思路,经门人弟子阐扬发挥,丰富了阴虚及火旺的病机认识,临床针对气血精津及肾阴的不同滋阴治法得到梳理和拓展;到明代温补学说纠正降火滋阴、力主肾中真阴真阳说,明代其他医家补充发展脾阴、肺阴及救燥、潜阳等阴虚证治,至清代温病学派立法救津存阴,中医界经历了对人体“阴不足”这一命题认识角度的变化,对“阴虚”和“阴虚火旺”等概念的认识和治法也不断深化、细化,滋阴学说在争鸣中渐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 朱丹溪 阴虚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中医病名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想 张华敏 +3 位作者 张宇 陈广坤 曾子玲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3期24-28,共5页
通过对学术论文、诊疗指南及教材中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名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古籍中鼻鼽相关记载,认为仅以“鼻鼽”指代变应性鼻炎欠妥,难以涵盖本病喷嚏、流鼻涕、鼻痒和鼻塞这4个主要症状。进一步梳理分析古今中医文献中相关病名概念... 通过对学术论文、诊疗指南及教材中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名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古籍中鼻鼽相关记载,认为仅以“鼻鼽”指代变应性鼻炎欠妥,难以涵盖本病喷嚏、流鼻涕、鼻痒和鼻塞这4个主要症状。进一步梳理分析古今中医文献中相关病名概念的内涵外延,认为“鼽嚏”作为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名较为恰当,可涵盖本病主要症状,并符合其寒热虚实夹杂的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病名 鼻鼽 鼽嚏
下载PDF
基于传统分离和高通量测序的健康和患锈腐病西洋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10
作者 李玲玉 黄璐琦 +4 位作者 李政 王晓 刘伟 张华敏 马春霞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41-49,75,共10页
探究健康和患锈腐病西洋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可培养菌株分离,以期为西洋参锈腐病发生机制及防控提供参考。利用传统分离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健康和患锈腐病西洋参的根际土壤,探究其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经由... 探究健康和患锈腐病西洋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可培养菌株分离,以期为西洋参锈腐病发生机制及防控提供参考。利用传统分离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健康和患锈腐病西洋参的根际土壤,探究其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经由传统分离技术合计得到24株细菌和25株真菌,优势菌属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健康和锈腐病土壤中细菌群落均以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门(Proteobacteria)为主;患锈腐病组有所降低的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大幅上调的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健康和锈腐病土壤内所含的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被锈腐病感染后有所上调的为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感染锈腐病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减少。研究表明健康和锈腐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数量明显不同,为西洋参锈腐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根际土壤 细菌和真菌 锈腐病 高通量测序 传统分离方法
下载PDF
川渝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11
作者 王玉龙 胡巧凤 +2 位作者 刘瑞峰 张华敏 陈建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四川(川)、重庆(渝)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川渝政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差别指数、集聚度评价川渝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四川、重庆按人口分布差别指数远小于按地理分布差别指数。成都平原...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四川(川)、重庆(渝)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川渝政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差别指数、集聚度评价川渝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四川、重庆按人口分布差别指数远小于按地理分布差别指数。成都平原、川南、重庆都市区5个卫生资源配置指标的HRAD均大于1.6,呈现地区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过高;从人口配置公平性来看,除川西北外,其他区域HRAD/PAD值为1.0左右,公平性整体较好。除成都平原和重庆市区外,其他区域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低于物力资源。[结论]川渝各区域的卫生资源参差不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配置卫生资源公平性优于地理配置,且医疗人才资源匮乏。创新区域卫生资源协同体制机制,对有效推动川渝卫生健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 公平性 集聚度 差别指数 四川 重庆
下载PDF
原子分子论确立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12
作者 赵存梅 莫尊理 张华敏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1期23-25,37,共4页
厘清原子分子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不仅可以厘清其背后历史与哲学对科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更可以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原子分子论相关化学史素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素养。通过研究,可将原子分子论确... 厘清原子分子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不仅可以厘清其背后历史与哲学对科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更可以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原子分子论相关化学史素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素养。通过研究,可将原子分子论确立的过程分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道尔顿原子论—阿伏伽德罗分子假说与康尼查罗原子分子论4个阶段。原子分子论的确立过程,结合了科学的思考与规范的实验,渗透着科学本质观思想,诠释了科学探究道路上锲而不舍、大胆质疑与理性批判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史 原子分子论 微观世界 学科思维
下载PDF
益气升陷法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华敏 曹洪欣 +3 位作者 郭书文 田毅 赵静 徐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0-421,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复制氯化钡、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发动物心律失常模型,分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诱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所需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 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复制氯化钡、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发动物心律失常模型,分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诱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所需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法能明显缩短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增加哇巴因诱发豚鼠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出现室早、室速、室颤及心脏停搏的用量。结论:益气升陷法具有良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陷法 抗心律失常 益气升陷复方注射液(参白注射液)
下载PDF
复方中药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4
作者 张华敏 刘思鸿 +1 位作者 高宏杰 贡磊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0期1270-1273,1276,共5页
复方中药是辨证审因决定治法,选择合适的药物药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使其研究更加难以展开。随着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步入后基因组时代... 复方中药是辨证审因决定治法,选择合适的药物药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使其研究更加难以展开。随着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步入后基因组时代,以系统生物学、多项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网络药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复方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网络药理学强调网络靶标的研究模式,从整体上探索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这与复方中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谋而合。本文将就网络药理学在复方中药中的研究方法、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以期为复方中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网络药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某型导弹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华敏 邱学军 黎莉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2年第10期668-669,683,共3页
利用实装进行导弹培训 ,耗费巨大 ,普及速度慢 ,为替代实装 ,低成本完成某型导弹的对接分解、测试等训练任务 ,设计了该型导弹的模拟训练系统。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 ,以显示器模拟仪器的显示面板 ,利用VC + +进行编程 ,通过I/O接口对模... 利用实装进行导弹培训 ,耗费巨大 ,普及速度慢 ,为替代实装 ,低成本完成某型导弹的对接分解、测试等训练任务 ,设计了该型导弹的模拟训练系统。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 ,以显示器模拟仪器的显示面板 ,利用VC + +进行编程 ,通过I/O接口对模拟实装进行控制 ,从而达到对实装系统的外观、测试过程、测试声音等的模拟。系统采用了多显示器系统、多线程编程、步进电机控制等新技术 ,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经试用 ,系统可圆满完成该型导弹的各项训练任务 ,实用性强 ,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训练系统 多显示器系统 I/O接口 多线程编程 导弹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华敏 唐丹丽 +2 位作者 唐健伟 孙明杰 隋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中医不同治法 炎症反应 痰瘀同治法
下载PDF
“肝火犯肺证”证名源流考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华敏 杜松 刘寨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47,165,共3页
“肝火犯肺证”一词见于20世纪90年代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开展之后。与之对应的“肝火犯肺”一词也是在清代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其含义既有病机的含义,又包括现在证候的含义,内涵与现在基本相似。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肝火犯肺证”的发展... “肝火犯肺证”一词见于20世纪90年代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开展之后。与之对应的“肝火犯肺”一词也是在清代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其含义既有病机的含义,又包括现在证候的含义,内涵与现在基本相似。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肝火犯肺证”的发展源流作一梳理并系统考证,望理其脉络,溯其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火犯肺 证候 源流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分子描述在中药归经中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华敏 杨健 +3 位作者 刘思鸿 张磊 高宏杰 贡磊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2期1518-1520,1524,共4页
中药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中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医赖以组方遣药的主要依据,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天然药物的突出标志,也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作用特性认识及与中医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联系所形成的结晶.本文基... 中药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中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医赖以组方遣药的主要依据,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天然药物的突出标志,也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作用特性认识及与中医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联系所形成的结晶.本文基于近年来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现状,总结各领域专家对中药归经的现代诠释,探讨大数据时代中药归经新的研究思路,以期探索科学、客观研究中药归经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 研究方法 分子描述符
下载PDF
益气升陷复方注射液对大鼠及豚鼠心室肌细胞钠、钾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华敏 曹洪欣 +1 位作者 刘寨华 郭书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5-538,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单个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和钾电流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益气升陷法对豚鼠及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钠和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法能够减少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钠电流(INa)峰值,... 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单个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和钾电流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益气升陷法对豚鼠及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钠和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法能够减少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钠电流(INa)峰值,对延迟整流钾电流没有影响(Ik)。结论:益气升陷法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INa、Ik1和Ito的抑制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陷复方注射液 大鼠 豚鼠 心室肌细胞 钠电流 钾电流 细胞电流 心律失常 中药制剂
下载PDF
高概念大数据时代 中医理论研究的机遇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华敏 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共3页
历经百余年的中医科学性和何去何从的争论,现时我们已经进入到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科学人文融通共进的高概念数据时代。概念时代,原创思维将受到重视,人们更加重视形象思维。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再追求精准、不再关注因果关系,而是更为关... 历经百余年的中医科学性和何去何从的争论,现时我们已经进入到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科学人文融通共进的高概念数据时代。概念时代,原创思维将受到重视,人们更加重视形象思维。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再追求精准、不再关注因果关系,而是更为关注相关关系。中医药学应该直面复杂系统科学问题,促进多学科综合集成,在弘扬原创思维的基础上,去迎接悄然兴起的为中医理论研究拓宽了的时空,积极寻求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契合点,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研究内容与程序,优势互补为创立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概念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