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玫果山荆子桤叶唐棣复合果酒的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卓睿 孙冰瑶 +4 位作者 夏明钰 高慧华 程兴月 杨海龙 姜贵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7-192,共6页
以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为原料,混合发酵制备刺玫果山荆子桤叶唐棣复合果酒,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进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质量比1∶1∶1,果酒酵母添加量... 以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为原料,混合发酵制备刺玫果山荆子桤叶唐棣复合果酒,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进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质量比1∶1∶1,果酒酵母添加量0.07%,蔗糖添加量2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3 d。在此优化条件下,刺玫果山荆子桤叶唐棣复合果酒的酒精度为(12.2±0.23)%vol,花青素含量为(65.39±0.14)mg/100 mL,钙离子含量为(54.15±0.23)mg/100 mL,感官评分为(81.70±0.46)分,酒液澄清透明,呈石榴红色,口味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山荆子 桤叶唐棣 复合果酒 发酵工艺优化
下载PDF
蓝靛果果粉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及其品质
2
作者 刘晓明 刘盛 +1 位作者 姜贵全 张卓睿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0-146,共7页
为优化喷雾干燥制备蓝靛果果粉的工艺参数,以蓝靛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蓝靛果果粉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分析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所得果粉营养成分及物理特性的差异,评价喷雾干燥对蓝靛果果粉品质的影响... 为优化喷雾干燥制备蓝靛果果粉的工艺参数,以蓝靛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蓝靛果果粉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分析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所得果粉营养成分及物理特性的差异,评价喷雾干燥对蓝靛果果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g/mL)、麦芽糊精添加量15%、进风温度155℃、进样速度8.4 mL/min、进风量26 m~3/h,在该条件下,蓝靛果果粉的得率为(32.19±0.13)%。喷雾干燥所得果粉花色苷含量为(4.18±0.31)mg/g,V_(C)含量为(0.42±0.05)mg/g,总酚含量为(45.32±0.49)mg/g,比真空冷冻干燥分别减少了28.55%,33.33%和24.98%,但喷雾干燥所得果粉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水分含量少,粒度小,溶解性和流动性均优于真空冷冻干燥,适宜在蓝靛果果粉加工产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 果粉 喷雾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品质
下载PDF
桤叶唐棣米酒的酿造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卓睿 郝闯 +3 位作者 李玲 姜贵全 孟庆繁 毛迪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4-188,共5页
以桤叶唐棣和糯米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新型复合米酒。采用酒精度、感官评分和花色苷含量为综合评定指标,考察了桤叶唐棣添加量、加曲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复合米酒的影响情况,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复合米... 以桤叶唐棣和糯米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新型复合米酒。采用酒精度、感官评分和花色苷含量为综合评定指标,考察了桤叶唐棣添加量、加曲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复合米酒的影响情况,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复合米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桤叶唐棣添加量40%、加曲量1.0%、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28℃。按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桤叶唐棣米酒酒精度为(10.5±0.37)%vol,感官评分为90分,花色苷含量为67.52 mg/L。通过抗氧化试验,验证了桤叶唐棣米酒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抗氧化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叶唐棣 米酒 花色苷 酿造工艺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对小鼠抗疲劳及体内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2
4
作者 张卓睿 毛迪锐 +2 位作者 高晗 魏青青 蔡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07-211,共5页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对小鼠抗疲劳和体内抗氧化的作用。方法:经灌胃给予小鼠低、中、高剂量蓝莓花青素30 d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转棒时间,肝糖原(liver glycogen,LG)含量、肌糖原(muscle glycogen,MG)含量、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对小鼠抗疲劳和体内抗氧化的作用。方法:经灌胃给予小鼠低、中、高剂量蓝莓花青素30 d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转棒时间,肝糖原(liver glycogen,LG)含量、肌糖原(muscle glycogen,MG)含量、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含量、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力、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e dismutase,GSH-Px)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蓝莓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转棒时间(P<0.05,P<0.01),蓝莓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能使小鼠体内LG含量显著增加(P<0.05),BLA、BUN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并能显著增加小鼠肝脏T-AOC和T-SOD、GSH-Px活力(P<0.05)。蓝莓花青素中、高剂量组能使小鼠体内MG含量和LDH活力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及体内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抗疲劳 抗氧化
下载PDF
罗汉果花野菊花菠萝汁复合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卓睿 张二连 +2 位作者 高辉 毛迪锐 姜贵全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以罗汉果花、野菊花、菠萝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果花茶复合饮料.通过对混合花浸提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当罗汉果花与野菊花配比为3∶4,液料比70∶1,80℃下浸提20 min时所得混合花汁感官分值最高;利用所得混合花汁和菠萝汁,通过单因... 以罗汉果花、野菊花、菠萝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果花茶复合饮料.通过对混合花浸提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当罗汉果花与野菊花配比为3∶4,液料比70∶1,80℃下浸提20 min时所得混合花汁感官分值最高;利用所得混合花汁和菠萝汁,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和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果花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果花汁(V(混合花浸提液)∶V(菠萝汁)为6∶1)31%,糖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20%,CMC-Na添加量0.08%,其余为水.所得饮料呈金黄色,不分层,气味清香,酸甜适口,风味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罗汉果花 复合饮料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罗汉果花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卓睿 孙广仁 +1 位作者 段秀岩 姜贵全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518-1522,1525,共6页
以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从罗汉果花中提取总黄酮,并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了工艺参数。通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等因素进行试验分析,考查了各提取参数对罗汉果花中总黄酮提取... 以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从罗汉果花中提取总黄酮,并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了工艺参数。通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等因素进行试验分析,考查了各提取参数对罗汉果花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了罗汉果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乙醇体积分数为67.55%,超声时间43.62 min,超声波功率208.48 W,液料比15∶1(mL∶g),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到6.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花 超声波 总黄酮 响应面
下载PDF
桤叶唐棣-蓝莓复合果醋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卓睿 鲍虞园 +1 位作者 姜贵全 毛迪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1-185,共5页
以桤叶唐棣、蓝莓为主要原料,对桤叶唐棣蓝莓复合果醋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桤叶唐棣和蓝莓适宜质量比为1∶2;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糖度18%,酵母接种量0.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 以桤叶唐棣、蓝莓为主要原料,对桤叶唐棣蓝莓复合果醋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桤叶唐棣和蓝莓适宜质量比为1∶2;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糖度18%,酵母接种量0.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酒精度可达9.4%vol;由响应面试验确定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7%vol,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为12%,此条件下发酵所得的复合果醋中总酸含量可达5.33 g/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叶唐棣 蓝莓 果醋 响应面
下载PDF
氯化琥珀胆碱在小鼠体内残留率与毒性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卓睿 孙广仁 高志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5-448,共4页
针对氯化琥珀胆碱在动物体内的残留率与毒性问题,以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残留率试验,改良寇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固定剂量连续染毒法进行蓄积毒性试验,并系统研究氯化琥珀胆碱对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琥珀胆碱在... 针对氯化琥珀胆碱在动物体内的残留率与毒性问题,以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残留率试验,改良寇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固定剂量连续染毒法进行蓄积毒性试验,并系统研究氯化琥珀胆碱对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琥珀胆碱在小鼠体内的残留率为39.95%,小鼠经口灌胃的LD_(50)为78.66 mg·kg^(-1),蓄积系数(K)为0.67,小于1,说明氯化琥珀胆碱对小鼠有中等毒性,其蓄积毒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琥珀胆碱 核磁共振波谱法 残留率 急性毒性 蓄积性毒性
下载PDF
桤叶唐棣花色苷分离纯化及抗氧化与抑菌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卓睿 崔金麒 +5 位作者 赵羚汐 贾淇舒 杨春晓 王琦 姜贵全 彭钰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51,共7页
利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桤叶唐棣花色苷,通过吸附—解吸试验确定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将pH=2.0、花色苷质量浓度为0.100 g/L的粗提液按2柱体积/h通入XDA-8大孔树脂柱,再用体积分数为30%、50%、70%、90%乙醇以3柱体积/h各冲洗4柱... 利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桤叶唐棣花色苷,通过吸附—解吸试验确定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将pH=2.0、花色苷质量浓度为0.100 g/L的粗提液按2柱体积/h通入XDA-8大孔树脂柱,再用体积分数为30%、50%、70%、90%乙醇以3柱体积/h各冲洗4柱体积,花色苷纯度从2.13%增加到39.55%,提高了18.57倍。结合UPLC-MS对纯化物进行鉴定分析,确定主要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3种成分。经抗氧化和抑菌试验,发现纯化物具有还原性,能有效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纯化物对3种供试菌具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其由大到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且质量浓度越大,抑菌性越强。因此,XDA-8大孔树脂可用于纯化桤叶唐棣花色苷,纯化物具有抗氧化性,且对细菌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叶唐棣 花色苷 大孔树脂 抗氧化性 抑菌性
下载PDF
桤叶唐棣果粉喷雾干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卓睿 曹丽娟 +2 位作者 曹倩倩 孟庆繁 姜贵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35-140,共6页
以桤叶唐棣为原料,对其果粉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选择料液比、麦芽糊精添加量、进口温度、进样速度和进风量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g/mL),麦... 以桤叶唐棣为原料,对其果粉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选择料液比、麦芽糊精添加量、进口温度、进样速度和进风量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g/mL),麦芽糊精添加量15%,进风温度155℃,进样速度为8.8 mL/min,进风量27 m^3/h,在此条件下,桤叶唐棣果粉的水分含量为(3.67±0.09)%,溶解时间为51 s,花色苷含量为(32.1±0.05)mg/g,流动性为(5.21±0.08)cm,产品得率为(72.39±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叶唐棣 果粉 喷雾干燥 品质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酸樱桃中原花青素的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卓睿 孙广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0-803,共4页
以NKA树脂为吸附剂,对酸樱桃(Prunus cerasus)中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了原花青素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7 mg/L,上样流速1.0 mL/min,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以1.0 mL/min流... 以NKA树脂为吸附剂,对酸樱桃(Prunus cerasus)中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了原花青素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7 mg/L,上样流速1.0 mL/min,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以1.0 mL/min流速进行洗脱。经树脂纯化后的原花青素通过HPLC/ESI-MS分析确定其主要含两种组分,分别为原花青素-3-葡萄糖苷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樱桃(Prunus cerasus) 原花青素 NKA树脂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地榆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12
作者 张卓睿 高辉 +1 位作者 葛冬雪 姜贵全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0期5340-5344,共5页
以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根为材料,对其所含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次数对地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设... 以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根为材料,对其所含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次数对地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了各项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地榆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7.78%、原料粒度40-60目、液料比20∶1(mL∶g)、超声功率374.25 W、超声时间33.70 min。此工艺条件下,地榆根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0.565%。按照响应面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40-60目地榆粉末超声提取3次,测量总黄酮提取率为11.035%。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的黄酮得率要高于一些传统方法,适合对地榆总黄酮进行提取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根 总黄酮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桤叶唐棣果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丽娟 张卓睿 +4 位作者 王傍 薛艳丽 毛迪锐 孟庆繁 姜贵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5-149,共5页
以桤叶唐棣为主要原料,对桤叶唐棣果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工艺,确定了桤叶唐棣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2%,酵母接种量0.06%,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2 d。在此优化条件下,桤叶唐... 以桤叶唐棣为主要原料,对桤叶唐棣果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工艺,确定了桤叶唐棣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2%,酵母接种量0.06%,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2 d。在此优化条件下,桤叶唐棣果酒酒精度为14.7%vol,酒体澄清透明,呈宝石红色,口感香醇,具有明显的桤叶唐棣风味,钙含量为29.71 mg/100 mL,菌落总数≤10 CFU/mL,大肠菌群数≤2 MPN/100 mL,致病菌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叶唐棣 果酒 响应面分析法 发酵工艺优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辅助-超声波强化对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贵全 方桂珍 +2 位作者 张卓睿 师振鑫 李家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57-261,共5页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超临界CO2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然后将萃余物通过超声波辅助强化提取原花青素,并考察了超声浸提功率、原料粒度、料液比、超...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超临界CO2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然后将萃余物通过超声波辅助强化提取原花青素,并考察了超声浸提功率、原料粒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次数5个因素对原花青素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基础上,优选出超声波辅助提取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0%的乙醇溶液为溶剂,在原料粒度为80~100目、料液比1:12(gmL)的条件下,用320W的超声功率作用辅助提取20min、提取2次,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0.44%,固含物浸提率为22.85%,原花青素的含量为44.29%。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声波法提取前后的树皮表面微观形貌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后树皮的纤维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提高了提取率。本研究为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辅助 超声波 落叶松树皮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落叶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的树脂催化降解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贵全 张卓睿 +2 位作者 张诗朦 任宣百 庞久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8-126,共9页
【目的】研究落叶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的树脂催化降解工艺及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落叶松树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落叶松树皮中多聚原花青素(LPPC)为原料,使用CR57树脂催化降解制备了落叶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LOPC)。通... 【目的】研究落叶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的树脂催化降解工艺及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落叶松树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落叶松树皮中多聚原花青素(LPPC)为原料,使用CR57树脂催化降解制备了落叶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LOPC)。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优化降解工艺条件,并对降解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催化降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每100 m L多聚原花青素中加入18 m L催化树脂,催化温度76℃,催化时间1.8 h,此条件下降解产物平均聚合度为3.76。对比LPPC和降解产物LOPC的色谱图,发现降解产物中多聚组分含量明显降低,证实LPPC发生了降解反应;根据紫外光谱图和红外光谱图,确定降解产物具有原花青素的结构特征;由质谱图可知降解产物是从三聚体到十二聚体,并以四聚体为主分布的低聚物。分析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铵盐(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72.56、12.64和2.52 mg/L。与各对照品相比较,降解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其还原能力、清除·OH自由基能力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仅低于葡萄籽提取物(GS),而高于松树皮提取物(PB)、VC、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结论】催化树脂CR57可适用于催化LPPC的降解反应,降解后的LOP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树皮 原花青素 CR57树脂 催化降解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壳总黄酮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迪锐 姜贵全 +3 位作者 张卓睿 陈凯立 刘丽宅 于洪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37-242,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壳总黄酮,并对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文冠果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原料粒度为250-178μm、液料比43∶1(m L:g)、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时间19 min、超声功率400 W,...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壳总黄酮,并对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文冠果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原料粒度为250-178μm、液料比43∶1(m L:g)、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时间19 min、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6.502%,与模拟预测值高度吻合。抗氧化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壳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对·O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可为文冠果壳总黄酮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壳 总黄酮 超声波 提取工艺 抗氧化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除脂后再经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贵全 方桂珍 +2 位作者 师振鑫 张卓睿 庞久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2,共6页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与纤维素酶法相结合,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超临界CO2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脂溶性成分,采用萃取压力35 MPa、温度50℃,萃取130 min后,树脂平均得率为2.16%,然后将萃余物通过纤维素酶辅...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与纤维素酶法相结合,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超临界CO2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脂溶性成分,采用萃取压力35 MPa、温度50℃,萃取130 min后,树脂平均得率为2.16%,然后将萃余物通过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原花青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3 g脱脂树皮粉以缓冲液为溶剂,原料粒度为150-178μm,纤维酶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0.6%,液料比14:1(mL:g),酶解pH值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 h后,原花青素的得率可以达到7.3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提取树脂后的树皮纤维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促使胞内物质溶出,提高了得率,所获得的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分子中主要存在原花青定型结构单元,没有使有效成分的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纤维素酶 落叶松树皮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文冠果壳总皂苷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迪锐 姜贵全 +1 位作者 张卓睿 孙广仁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壳中的总皂苷。在原料粒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文冠果壳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与功率的交...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壳中的总皂苷。在原料粒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文冠果壳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与功率的交互作用对文冠果壳中总皂苷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4.1∶1(V∶m)、乙醇体积分数87.6%、超声时间29.7min、超声功率117.9 W,该条件下总皂苷的提取率为0.804 8%,与模拟预测值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果壳 超声波 总皂苷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大孔树脂层析法分离纯化地榆多糖工艺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凯立 王爽 +2 位作者 赵书光 张卓睿 姜贵全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研究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选择HB-1600作为地榆多糖分离纯化的最佳树脂,上样浓度为0.333 mg/m L,上柱流速为1 BV/h,洗脱流速为1 BV/h.按此条件进行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可以使地榆多糖的纯度由31.15%... 采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研究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选择HB-1600作为地榆多糖分离纯化的最佳树脂,上样浓度为0.333 mg/m L,上柱流速为1 BV/h,洗脱流速为1 BV/h.按此条件进行地榆多糖分离纯化,可以使地榆多糖的纯度由31.15%提高到76.50%.由此表明:利用大孔树脂层析法纯化地榆多糖可除去蛋白质等大部分杂质,提高多糖的纯度和品质,为地榆多糖的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根 多糖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地方院校食品加工类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继海 孙广仁 +3 位作者 张启昌 毛迪瑞 张卓睿 徐澎 《科技资讯》 2009年第13期203-203,共1页
本文结合特色专业建设,总结了地方本科院校食品加工类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模式与经验。认为地方本科院校食品加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而开放式实践教学... 本文结合特色专业建设,总结了地方本科院校食品加工类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模式与经验。认为地方本科院校食品加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而开放式实践教学,是强化学生动手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自组团队、生产培训、创新实践"的模式开展创新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类课程 创新实践教学 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