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2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卫华应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利波 王健 +1 位作者 曹雪 张卫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总结张卫华教授应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经验。开窍利咽四步针法即将头针治疗与局部取穴相结合,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特点,融现代解剖理论与经络理论为一体,以病灶侧头针区、咽颈部以及舌下络脉为治疗部... 总结张卫华教授应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经验。开窍利咽四步针法即将头针治疗与局部取穴相结合,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特点,融现代解剖理论与经络理论为一体,以病灶侧头针区、咽颈部以及舌下络脉为治疗部位,应用头针连刺法、雀啄点刺法、苍龙寻珠法和刺络放血法等特殊手法,共奏醒脑开窍、通关利咽之效,临床屡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开窍利咽四步针法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临床独特取配穴位方法撷英
2
作者 梅书雅 赵娴 张卫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穴位取配是针灸治病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起效的关键要素之一[1],临床穴位取配不同,其效迥然有别。临床常用的取配穴位方法有循经取穴(近部和远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以痛为腧)、按时取穴、原络配穴、上下配穴、左右配穴、前后配穴等。... 穴位取配是针灸治病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起效的关键要素之一[1],临床穴位取配不同,其效迥然有别。临床常用的取配穴位方法有循经取穴(近部和远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以痛为腧)、按时取穴、原络配穴、上下配穴、左右配穴、前后配穴等。张卫华教授在继承这些传统方法的同时,又有其独特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张卫华教授临床学习,深得其教诲,现将其临床独特的单穴、对穴、串穴组穴配方的应用及操作简要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选穴 选穴 对应 选穴 左右 配穴法 单穴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名中医张卫华从“征证症”辨治乳腺结节经验撷英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利波 王健 +3 位作者 策勒木格 闫子月 张青新 张卫华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599-1601,1612,共4页
总结名中医张卫华治疗乳腺结节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张卫华认为,乳腺结节的形成是乳道不通、功不能泄所致,其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四邪相互兼杂胶结,聚而成核,故将其病机归纳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正气内虚三个方面,其中肝... 总结名中医张卫华治疗乳腺结节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张卫华认为,乳腺结节的形成是乳道不通、功不能泄所致,其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四邪相互兼杂胶结,聚而成核,故将其病机归纳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正气内虚三个方面,其中肝气郁结为发病的首要病机。治疗上从征、证、症三个层面辨识论治,以“消法”除征,“辨证法”治本,将“征、证、症”三者结合用以治病。整个治疗过程秉持“疏、通、消、调、补”治疗原则,标本兼治,功专力注,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征证症”辨治 疏通消调补 长安医学 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健 张卫华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6期665-668,共4页
张卫华教授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认为颈椎的正常功能是依靠“气血”“筋肉”“骨”的共同作用,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3个发展阶段(“气血失和”“筋失所养”“骨失其位”),治疗上采用独创的特效针法“尺胫针法”“滞动针疗法... 张卫华教授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认为颈椎的正常功能是依靠“气血”“筋肉”“骨”的共同作用,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3个发展阶段(“气血失和”“筋失所养”“骨失其位”),治疗上采用独创的特效针法“尺胫针法”“滞动针疗法”与“筋骨同调”手法联合,三法并用,标本兼治,缓急兼顾,使项部气血畅通,筋柔骨正,疾病向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三联疗法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神应组穴”临床刺法撷英
5
作者 杨欣 张卫华 赵娴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2期81-84,共4页
本研究总结张卫华教授针刺“神应组穴”(二穴五点,即百会、四神聪)治疗精神神志类疾患临床经验。张教授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大凡精神亢奋、情志抑郁类疾病,均取此“神应组穴”,依病种及其虚实不同而针刺方法有别,常用的有龟速... 本研究总结张卫华教授针刺“神应组穴”(二穴五点,即百会、四神聪)治疗精神神志类疾患临床经验。张教授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大凡精神亢奋、情志抑郁类疾病,均取此“神应组穴”,依病种及其虚实不同而针刺方法有别,常用的有龟速徐刺法、飞针速刺法、雀啄刺法及透刺法,后者又有一针四向透、五点内外透和八向透百会等,在此将诸法作一介绍,并举两例典型病例加以佐证。张教授醒神、安神的“神应组穴”组方固定,刺法多样,特色鲜明,可单取而使,亦可配伍他穴应用,临床取效甚佳,凡精神神志疾病、脑源性及头部疾病治疗均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卫华 神应组穴 刺法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诊治寰枢关节半脱位经验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宁 张卫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总结张卫华教授诊治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经验,以便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例,对张卫华教授诊治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并列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张卫华教授以独创的四点触诊法(即枕骨... [目的]总结张卫华教授诊治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经验,以便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例,对张卫华教授诊治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并列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张卫华教授以独创的四点触诊法(即枕骨大孔下方、斜方肌与颅骨交界处、风池、完骨穴下压痛)结合主症、体征、X线进行诊断,应用三点定位旋扳法、定点侧扳法、仰卧旋扳法等轻巧、简便的纠错手技,配以局部穴位注射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所举病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张教授诊治寰枢关节半脱位方法独特,准确率高,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半脱位 张卫华 四点触诊法 穴位注射 医案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张卫华封髓丹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天梅 张洁 +1 位作者 盛桐亮 张卫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193-195,共3页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更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在此方面张卫华主任医师经验颜丰,认为脾胃虚弱是病机根本,阴盛于下,虚阳浮于上,相火不潜是病因,其辨证分型可分为湿从热化;寒湿内盛;外感燥热,虚火内扰;阴寒...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更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在此方面张卫华主任医师经验颜丰,认为脾胃虚弱是病机根本,阴盛于下,虚阳浮于上,相火不潜是病因,其辨证分型可分为湿从热化;寒湿内盛;外感燥热,虚火内扰;阴寒内盛,逼阳于外;火灼津液,肝肾阴亏热等型。在封髓丹基础上加减治疗,能起到扶阳抑阴,引火归源,阴阳平和之功效,并制定出6张协定方,在根本上调整阴阳,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就其临证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封髓丹 临证经验 张卫华
原文传递
张卫华教授“合谷二六刺法”临证经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静 郭新荣 张卫华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9期1169-1172,共4页
张卫华教授在《灵枢·官针》的启发下,临床针刺合谷应用"二六刺法"。二,是指针刺合谷穴的深度分为深、浅两层;六,是指针刺分为6个方向,即直刺向、三间向、阳溪向、劳宫向、第一和第二掌骨骨膜向。每次针刺均针深浅2个层次... 张卫华教授在《灵枢·官针》的启发下,临床针刺合谷应用"二六刺法"。二,是指针刺合谷穴的深度分为深、浅两层;六,是指针刺分为6个方向,即直刺向、三间向、阳溪向、劳宫向、第一和第二掌骨骨膜向。每次针刺均针深浅2个层次和6个方向中的2~5个方向,其针刺方向数量的多少以下针后临床取得的即刻效应为依据。这种"一点两层六向针刺模式"改变了当前广泛应用的"一点一线针刺模式",使穴位局部的得气感应更加明显,感传路线显著延长,有的可达"气至病所",临床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穴 二六刺法 张卫华 针刺得气 立体结构
下载PDF
张卫华寒热并调,健脾益肾,理气化浊之法治疗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丽丽 陈佳斌 张卫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089-1090,1093,共3页
[目的]总结张卫华主任医师寒热并调辨治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和临床典型案例,阐述张卫华主任治疗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经验。[结果]便秘腹泻交... [目的]总结张卫华主任医师寒热并调辨治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和临床典型案例,阐述张卫华主任治疗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经验。[结果]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大肠传导失司,宜以寒热并调、健脾益肾、理气化浊之法治疗。[结论]张卫华主任以寒热并调,健脾益肾,理气化浊之法治疗便秘腹泻交替型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功能紊乱 交替型 便秘腹泻 寒热并调 健脾益肾 理气化浊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应用对药、串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经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梅书雅 杨欣 +2 位作者 尹婷婷 赵娴 张卫华(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4期381-384,416,共5页
乳腺增生症基本病机为冲任失调、肝郁气结、痰湿瘀血阻滞乳络。张卫华教授继承“从肝论治乳腺病”和“疏通调补”的学术思想,秉持“以通为要,随证配伍”的治疗原则,并充分考虑乳腺增生特性及相关脏腑生理特点,形成对药之橘核-荔枝核以... 乳腺增生症基本病机为冲任失调、肝郁气结、痰湿瘀血阻滞乳络。张卫华教授继承“从肝论治乳腺病”和“疏通调补”的学术思想,秉持“以通为要,随证配伍”的治疗原则,并充分考虑乳腺增生特性及相关脏腑生理特点,形成对药之橘核-荔枝核以行气散结、白芍-白术以柔肝健脾、淫羊藿-仙茅以调肾温通、鳖甲-王不留行以化瘀散结,串药之柴胡-郁金-醋香附以疏肝解郁行气、玄参-重楼-牡蛎以软坚散结消乳块、浙贝母-路路通-丝瓜络以化痰散结通乳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对药 串药 名医经验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滞动针疗法”治疗慢性躯体疼痛临床特色撷英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健 张卫华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介绍张卫华教授应用“滞动针疗法”治疗慢性躯体疼痛的临床经验。“滞动针疗法”是基于古代“搓法”与“飞经走气四法”,融滞针与动针为一体,根据慢性躯体疼痛的特点,采用各种针刺形式(单针刺、三针爪刺、单双圈围刺、双向透刺、分层多... 介绍张卫华教授应用“滞动针疗法”治疗慢性躯体疼痛的临床经验。“滞动针疗法”是基于古代“搓法”与“飞经走气四法”,融滞针与动针为一体,根据慢性躯体疼痛的特点,采用各种针刺形式(单针刺、三针爪刺、单双圈围刺、双向透刺、分层多向刺)与不同类型的滞动针法(外甩、震颤、顺逆时针环转、提拉和频捣滞动针法)相结合,形成多种不同形式的滞动针疗法,以应对临床不同类型及特点的慢性躯体疼痛,其疗法针对性强、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躯体疼痛 滞动针疗法 名医经验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先后天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经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盛桐亮 周天梅 +1 位作者 张洁 张卫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900-903,共4页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在此方面张卫华主任医师经验颇丰,认为脾胃虚弱是基本病机,辨证应是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肝郁气滞为主,治则应养胃补中,疏肝理气兼以活血为主。临床无严格分型必要,根据...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在此方面张卫华主任医师经验颇丰,认为脾胃虚弱是基本病机,辨证应是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肝郁气滞为主,治则应养胃补中,疏肝理气兼以活血为主。临床无严格分型必要,根据临床症状如嘈杂、泛酸、烧灼、嗳气、矢气、胀满、呕吐、呃逆等。以基本方先后天方(经验方)为本,参考各名老中医之经验灵活加减变化。标本治疗相结合,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先后天方 临证经验 张卫华
原文传递
张卫华从玄府论治验案二则
13
作者 王济民 张卫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11期850-851,共2页
张卫华是主任中医师,勤于临床实践,精研各医学大家论著,擅长经方、时方并用治疗各类临床疾病。笔者有幸师从张师临诊,整理总结张师运用中医玄府理论验案二则,以襄同道。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庄某,男,34岁。2011年入职某深冷设备有限公司... 张卫华是主任中医师,勤于临床实践,精研各医学大家论著,擅长经方、时方并用治疗各类临床疾病。笔者有幸师从张师临诊,整理总结张师运用中医玄府理论验案二则,以襄同道。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庄某,男,34岁。2011年入职某深冷设备有限公司从事无损检测,2018年3月被派遣至缅甸工作,因一次事故辐射中,致受伽源(X线)照射,面颈部裸露未有防护,2周后出现面颈部皮肤红斑、灼热等皮损表现,赴职防院作职业病诊断:依据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白细胞3.9×10^9/L、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8‰,结合职业受照史、局部超剂量限值的受照史(局部皮肤受照剂量5.5Gy)、鉴别诊断,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断》(GBZ 106)和RT0C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2级,诊断为职业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2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卫华 玄府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职业性噪声聋 医案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辨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6
14
作者 种文强 赵娴 +3 位作者 刘奇 张慧叶 武珊 张卫华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11期1461-1464,共4页
张卫华教授认为火热当属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要病因。对于本病的诊断当中西合参,中医辨经络、察脏腑、知病性、明传变,西医排继发、明病支,详诊察。治疗方法针药并用,针刺依照"开阖枢"理论发展而来的经络别通法和同名经穴镇... 张卫华教授认为火热当属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要病因。对于本病的诊断当中西合参,中医辨经络、察脏腑、知病性、明传变,西医排继发、明病支,详诊察。治疗方法针药并用,针刺依照"开阖枢"理论发展而来的经络别通法和同名经穴镇痛理论指导下的选穴原则,选取"治癖气小深者"之齐刺法,疏通经络,阻断痹痛。名方清上蠲痛汤,辛苦并用,凉热同施,疏风散湿更兼升清泄热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齐刺法 清上蠲痛汤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独特进针行针手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慧叶 种文强 +4 位作者 张卫华 赵娴 刘奇 党旭东 郭新荣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2期272-274,共3页
张卫华教授在传承传统进针和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位置、患病部位特征确定相应的进针手法,头部穴位应用飞针走气、颈腰部夹脊穴应用雀啄提插进针法;行针方面创立了滞针外甩、左右扇形摆动、顺逆时针环转、上抬下压,不仅局部针... 张卫华教授在传承传统进针和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位置、患病部位特征确定相应的进针手法,头部穴位应用飞针走气、颈腰部夹脊穴应用雀啄提插进针法;行针方面创立了滞针外甩、左右扇形摆动、顺逆时针环转、上抬下压,不仅局部针感明显,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针 行针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应用“三步三针法”治疗肩周炎经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宁 郭新荣 张卫华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8期208-210,共3页
张卫华创的中医尺胫针疗法在治疗躯体软组织损伤痛、骨筋伤病等方面疗效确切,为进一步推广张卫华的诊疗方法,以肩周炎为例对其经验进行探析。张卫华认为本病早期以寒邪为主,风寒湿三邪合袭肩部,致局部经脉瘀阻、气血凝滞,以肩部疼痛为... 张卫华创的中医尺胫针疗法在治疗躯体软组织损伤痛、骨筋伤病等方面疗效确切,为进一步推广张卫华的诊疗方法,以肩周炎为例对其经验进行探析。张卫华认为本病早期以寒邪为主,风寒湿三邪合袭肩部,致局部经脉瘀阻、气血凝滞,以肩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宜以温经通络、疏通气血、止痛为法。应用三步三针法(尺胫针、动针法、双层围刺法)治疗,第一步应用尺胫针镇痛,患者尺部位于本部,针刺该部可疏调气血,活血通络;第二步动针法是在尺胫针即刻止痛基础上给予肩部主被动活动,更好发挥针刺行气作用;第三步巩固效果用双层环绕刺法,针对局部疼痛中心点环绕多向刺法以求快速得气和较强针感,激发经气运行。三步法结合,使肩部气血渐通,疼痛渐消,关节则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急性期 三步三针法 张卫华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四期分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星星 张卫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7期76-79,共4页
本研究介绍张卫华教授临床对周围性面瘫病损部位的诊断法和四期分法治疗经验,为推广应用提供借鉴。诊断上张教授主张依据临床表现特征确定病损部位及其程度,以判断预后;临床按进展期、平台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进行治疗。急性期毒... 本研究介绍张卫华教授临床对周围性面瘫病损部位的诊断法和四期分法治疗经验,为推广应用提供借鉴。诊断上张教授主张依据临床表现特征确定病损部位及其程度,以判断预后;临床按进展期、平台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进行治疗。急性期毒邪壅盛,针药结合,并发现确有疗效的“面瘫二穴”;平台期邪气较盛,正气不虚,相互交争,势均力敌,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治疗坚持急性期驱邪为主之法;恢复期病邪渐退或兼见正虚,治以电针为主,针灸多合用推拿、火罐、面部热敷或穴位注射等,鼓动经气,通经活络,追邪穷尽;后遗症期正气耗伤,余邪未尽,治疗以扶正为主,兼祛余邪,多选眼口5+3穴,配以经筋排刺与滞针手法,目的在于加大刺激,促进脉络之气复原,神经功能恢复。如此分期特色治疗,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后遗症状也大为减少、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期分法 周围性面瘫 名医经验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星星 许文杰 张卫华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7期877-879,共3页
张卫华以“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根据顽固性面瘫多表现为眼(不能闭合或兼流泪)、口部(歪斜)特征,应用眼部3+2(患侧头维、太阳、完骨下,患侧阳白、四白)滞针法、口部3向颊车(患侧迎香、地仓、承浆、颊车)滞针法为主治疗,适当加大... 张卫华以“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根据顽固性面瘫多表现为眼(不能闭合或兼流泪)、口部(歪斜)特征,应用眼部3+2(患侧头维、太阳、完骨下,患侧阳白、四白)滞针法、口部3向颊车(患侧迎香、地仓、承浆、颊车)滞针法为主治疗,适当加大刺激,通经活络,以恢复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滞针法 顽固性面瘫 张卫华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应用浅刺二法治疗痛证临床经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若峰 张培国 张卫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4-25,共2页
浅刺皮部在临床治疗诸多痛证中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重点作用于皮部,通过针灸在皮层的刺激达到疏经通络,行气止痛之效。总结分析张卫华教授应用浅刺二法治疗痛证的经验为善用局部皮三针疗法,创新发明尺胫针疗法,发... 浅刺皮部在临床治疗诸多痛证中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重点作用于皮部,通过针灸在皮层的刺激达到疏经通络,行气止痛之效。总结分析张卫华教授应用浅刺二法治疗痛证的经验为善用局部皮三针疗法,创新发明尺胫针疗法,发现新进针点,提倡多点刺激,强调进针手法及行针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证 尺胫针 皮三针 张卫华教授 经验
原文传递
张卫华针药结合治疗乳头溢液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蓉 郭新荣 张卫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总结陕西省名中医张卫华教授以针药结合诊治乳头溢液的经验及学术思想,为乳头溢液的治疗提供参考思路。方法通过临床跟诊、访谈及临床原始病历和处方搜集,总结张教授对乳头溢液的诊治思路,以及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结合针刺疗法治疗... 目的总结陕西省名中医张卫华教授以针药结合诊治乳头溢液的经验及学术思想,为乳头溢液的治疗提供参考思路。方法通过临床跟诊、访谈及临床原始病历和处方搜集,总结张教授对乳头溢液的诊治思路,以及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本病的经验。结果张教授重视"病症结合"的诊断模式,在临床中首先通过溢液的颜色、性质、量、黏稠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初步判断病情。在治疗方面,基于传统中医理论,注重"肝主疏泄"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肝失疏泄、气郁痰凝"是乳头溢液的基本病机,以"疏肝解郁"为主要治疗法则,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药,配合针刺疗法,临床效果明显。结论张教授治疗乳头溢液从肝郁痰凝出发,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瘀兼补脾肾为主要治法,理论结合实践,整体审查,辨证论治,运用柴胡疏肝散灵活加减用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乳头溢液,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肝郁痰凝 柴胡疏肝散 针刺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