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廖志峰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用药规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
1
作者 丽娜 张参军 +1 位作者 何金丽 陶富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获得完整的、符合标准的处方共242首,中药177味,其中高频药物有远志(210次)、酸枣仁(164次)、柏子仁(154次)、茯苓(119次)、半夏(115次)、龙骨(115次)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出的相关药物组合中,二项关联规则以“远志→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三项关联规则以“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药物关联网络图显示柏子仁、远志、酸枣仁、茯苓、龙骨等药物与其他的高频药物之间关系紧密,用药频率比较高。高频药物可聚为5类。结论:廖志峰名中医辨治失眠用药主要脏腑为心、肝、肾,配伍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安神之品,以四君子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温胆汤等处方为基础方剂,加入镇静安神、宁心安神的药品,处方简练有效,辨证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失眠 用药规律 名中医经验 廖志峰
下载PDF
张仲景使用散剂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野 张参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4期575-576,共2页
中药散剂的应用历史悠久,但仅仅盛行于宋代,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日本使用中药,大多采用散剂和片剂的剂型。然而在国内,用散之法,已被现代医家所忽视,治病用药,唯汤是务。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散剂的应... 中药散剂的应用历史悠久,但仅仅盛行于宋代,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日本使用中药,大多采用散剂和片剂的剂型。然而在国内,用散之法,已被现代医家所忽视,治病用药,唯汤是务。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散剂的应用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就仲景有关散剂的使用做一讨论。以便引起当代中医人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张仲景 现代医家 《伤寒论》 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散剂 四大经典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运用名中医廖志峰经验治疗205例失眠临床用药规律
3
作者 张参军 丽娜 +2 位作者 魏淑兰 怡萌 陈彦峰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运用名中医廖志峰经验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在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及综合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选择有完整证候表现、舌苔脉象、药物处方组成、有复诊及随访的疗效...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运用名中医廖志峰经验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在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及综合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选择有完整证候表现、舌苔脉象、药物处方组成、有复诊及随访的疗效好的完整病案205例。结果:在本研究的205例患者处方中,中药一共有107味,累积次数3358次,对于出现次数超过45次的30种中药例如酸枣仁、柏子仁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具有安神功能。通过对这些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以及药组关联规则35条。经过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归为5类。结论: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经验主要是以四诊合参、辨证论治为根本,以调理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失眠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咳喘380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参军 王煜 +3 位作者 潘文 王兰娣 魏淑兰 王自立(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补肺益寿合剂Ⅰ、Ⅱ号治疗慢性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肺益寿合剂Ⅰ、Ⅱ号分别于夏至、冬至开始治疗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380例患者。结果:显效296例,占77.9%;有效75例,占19.7%;无效9例,占2.4%;总有效率9... 目的:观察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补肺益寿合剂Ⅰ、Ⅱ号治疗慢性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肺益寿合剂Ⅰ、Ⅱ号分别于夏至、冬至开始治疗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380例患者。结果:显效296例,占77.9%;有效75例,占19.7%;无效9例,占2.4%;总有效率97.6%。结论:补肺益寿合剂Ⅰ、Ⅱ号治疗慢性咳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喘 慢性 补肺益寿合剂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谈院前急救及与院内治疗的无缝隙链接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参军 王博 +3 位作者 丽娟 谈君 武将 李源文 《西部中医药》 2011年第7期42-44,共3页
从院前急救的重要性、特点、任务、原则4方面探讨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隙链接的意义。提出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是无缝隙链接急救的基础,伤病员的现场施救、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的无缝隙链接急救方... 从院前急救的重要性、特点、任务、原则4方面探讨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隙链接的意义。提出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是无缝隙链接急救的基础,伤病员的现场施救、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的无缝隙链接急救方式,可为抢救伤病员赢得时间,可大大缩短伤员获得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可更好地保障突发事件意外情况下危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无缝隙连接 重要性
下载PDF
王自立名中医运用运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80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参军 舒劲 +3 位作者 田旭东 王煜 竹君 魏淑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年第4期72-74,共3页
王自立主任医师是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工作室获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现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内科学会委员、甘肃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医师协会副会长、《甘肃中医》主编。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运脾汤 王自立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王自立主任医师运脾思想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参军 田旭东 +1 位作者 王煜 延昌 《甘肃中医》 2006年第9期13-14,共2页
王自立主任医师擅长于中医脾胃病的治疗,临症力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健脾先运脾,以运为补,创立运脾一方,益气健脾助运,用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属脾虚失运者,也可用治各科疑难杂病中属脾虚不运者。
关键词 脾胃病 健脾先运脾 运脾汤 王自立
下载PDF
运脾汤治疗胃痞120例报告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参军 王煜 姚双吉 《甘肃中医》 2004年第12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心下痞/中药疗法 运脾汤 王自立
下载PDF
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补中益气汤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参军 康开彪 李文艳 《甘肃中医》 2005年第10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咳嗽 虚淋 尿血 口疮 王自立
下载PDF
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习惯性便秘52例小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参军 王煜 +1 位作者 田旭东 延昌 《甘肃中医》 2006年第6期10-10,共1页
王自立主任医师认为习惯性便秘因便秘日久,邪滞不去,暗耗气阴;或反复使用泻下剂致气虚津亏而成,故临证治疗时宜以润通为主,以自拟运肠润通汤治之,疗效显著。
关键词 便秘/中药疗法 运肠润通汤 治疗 王自立
下载PDF
清气饮子治疗外感夹湿证39例小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参军 展锐 姚双吉 《甘肃中医》 2003年第1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清气饮子 外感夹湿证 中医药治疗 风寒 湿浊
下载PDF
全麻术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监护与诊疗体会
12
作者 张参军 敏思 +3 位作者 姚双吉 展锐 薛海霞 丽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18期2449-2449,共1页
关键词 全麻术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监护
下载PDF
浅谈对中医传承的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参军 《甘肃中医》 2008年第B01期49-50,共2页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历来以师承或家传的方式为主。习医者大多从小即接触临床,耳濡目染,反复经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最终才独立行医。自解放后实行院校培养模式以来,虽然明显增加了中医药从业人员,...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历来以师承或家传的方式为主。习医者大多从小即接触临床,耳濡目染,反复经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最终才独立行医。自解放后实行院校培养模式以来,虽然明显增加了中医药从业人员,缩短了培养时间,但中医学生接触医学实践较晚,理论基础薄弱,进入临床晚,实践机会少,临床经验欠缺,很多中医学生毕业后仍不知道如何看病处方。同时有很多老专家的经验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些年来,卫生部组织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现已开展了三批,不仅很好的保存了老专家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使一大批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中青年医务工作者脱颖而出,快速成才。笔者有幸作为第三批弟子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自立学习,获益匪浅。现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本人对中医传承的一些看法,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教育 师承教育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在慢性胃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参军 《甘肃中医》 1997年第4期17-17,共1页
补阳还五汤在慢性胃炎中的应用张参军甘肃省中医院(730050)主题词胃炎/中医药疗法慢性病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补阳还五汤系清代名医王清任根据元气亏虚,不能行血,发为血淤而创制的补气活血通络方剂,原方:黄芪四两,归尾3... 补阳还五汤在慢性胃炎中的应用张参军甘肃省中医院(730050)主题词胃炎/中医药疗法慢性病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补阳还五汤系清代名医王清任根据元气亏虚,不能行血,发为血淤而创制的补气活血通络方剂,原方:黄芪四两,归尾3钱,赤芍1钱半,地龙1钱(去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中医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王自立学术思想系列研究之“运脾思想”探悉 被引量:12
15
作者 田旭东 张参军 +2 位作者 武正权 舒劲 延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1-82,共2页
王自立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老中医,自1991年11月开始连任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业医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中医脾胃病的治疗。笔者现就王老运脾思想的形成及临... 王自立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老中医,自1991年11月开始连任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业医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中医脾胃病的治疗。笔者现就王老运脾思想的形成及临床运用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自立 脾胃病 运脾汤
下载PDF
王自立“治肝必柔肝,柔肝先养肝”思想探悉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旭东 舒劲 +2 位作者 武正权 张参军 延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5-86,共2页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若内因七情暗耗,致机体阴血津液亏虚,则肝血亦虚,肝体失养,肝气失制,发为多种疾病。王自立老师认为,治疗肝病不可一味疏泻、清解、攻伐,否则,肝之阴津受伐而病势反增。治疗肝病,应以养肝为第一要务,使肝...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若内因七情暗耗,致机体阴血津液亏虚,则肝血亦虚,肝体失养,肝气失制,发为多种疾病。王自立老师认为,治疗肝病不可一味疏泻、清解、攻伐,否则,肝之阴津受伐而病势反增。治疗肝病,应以养肝为第一要务,使肝血得养,肝体得柔,则肝气自疏,此亦即“养肝即是柔肝,柔肝便为疏肝”之义。笔者现就王老论治肝病思想的形成及临床运用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自立 学术思想 归芍运脾汤
下载PDF
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尿血的经验拾零
17
作者 张参军 《甘肃中医》 2002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王自立 尿血 中医疗法 辨证施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凉膈散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苟占彪 普丽 +3 位作者 刘野 郭树明 骆元斌 张参军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凉膈散保留灌肠治疗创伤性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凉膈散保留灌肠...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凉膈散保留灌肠治疗创伤性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凉膈散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窘迫程度、大便秘结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凉膈散保留灌肠治疗创伤性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缓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必净 凉膈散
下载PDF
王自立“清上源、行气化、利水道以通淋”思路探悉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旭东 武正权 +2 位作者 张参军 舒劲 延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78-79,共2页
淋证多由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临床可分热淋、血淋、气淋、石淋、膏淋、劳淋,但尤以热淋为多见。王自立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老中医,自1991年11月开始连任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 淋证多由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临床可分热淋、血淋、气淋、石淋、膏淋、劳淋,但尤以热淋为多见。王自立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老中医,自1991年11月开始连任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业医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淋证治疗亦有深刻见解。笔者现就王老“清上源、行气化、利水道以通淋”思想的形成及临床运用作一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自立 淋证 清利通淋汤
下载PDF
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其斌 张参军 +3 位作者 王天宝 尤从新 唐治霞 李彦龙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10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治以微调手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头清胶囊,4粒/次,3次/d,2组均以10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率观察组... 目的:观察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治以微调手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头清胶囊,4粒/次,3次/d,2组均以10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率观察组为12.00%,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眩晕、头痛、头昏、恶心、耳鸣、耳聋、视物程度等症状评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头清胶囊 微调手法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