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平 刘西珍 +13 位作者 刘毅 司源 郭晓荣 武继守 侯铁军 赵汉民 张发信 刘新利 刘军利 高建中 鲍风云 申家云 田永东 杨兆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麻疹流行强度、地理和时间分布、病例年龄构成和免疫史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陕西省2000~2005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7.89/10万~19.29/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病例分布广... 目的了解陕西省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麻疹流行强度、地理和时间分布、病例年龄构成和免疫史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陕西省2000~2005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7.89/10万~19.29/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病例分布广泛,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2000~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为83.40%,19.56%的病例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有≥1次免疫史者占52.81%。结论麻疹疫苗初免及时性存在问题,各市计划免疫状况和麻疹流行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陕西省麻疹流行除有效接种率低的原因外,不排除疫苗对H1野毒株保护性不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流行强度 控制策略
下载PDF
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现和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慧娟 刘东立 +11 位作者 贺莉 李伟 恩民 魏建春 纪建军 徐苏丽 刘玮 张发信 马国柱 石一 马琳 梁旭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 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现和鉴定。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特征、噬菌体裂解试验、青霉素敏感试验、溶血试验、生化试验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对炭疽疫点现场分离的5株菌进行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通过PCR扩增、... 目的 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现和鉴定。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特征、噬菌体裂解试验、青霉素敏感试验、溶血试验、生化试验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对炭疽疫点现场分离的5株菌进行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通过PCR扩增、小白鼠毒力测定试验和MLST基因检测等方法对该5株菌和本实验室保存的3株被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毒力和基因测定。结果确定了8株可被AP631炭疽噬菌体不完全裂解的蜡样芽胞杆菌。从疫点采集分离的5株菌青霉素敏感试验阴性,炭疽毒力基因PCR扩增阴性,排除了炭疽芽胞杆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染色试验为阴性,排除了苏云金芽胞杆菌;根据溶血试验和生化反应等一系列鉴别实验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8株菌的MLST基因检测发现5株菌有新的等位基因位点或ST型。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我国使用的炭疽芽胞杆菌诊断AP631噬菌体可以不完全裂解部分蜡样芽胞杆菌,存在非特异性裂解现象,提示在今后使用噬菌体鉴定炭疽杆菌时,对于外环境分离到的可疑芽胞杆菌,特别要注意关于噬菌体不完全裂解的问题,这将为炭疽诊断标准的正确制订提供新的认识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631炭疽噬菌体 蜡样芽胞杆菌 鉴定
下载PDF
延安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发信 高延平 +2 位作者 吴蓉巧 曹喜琴 李莉 《华南预防医学》 2006年第6期42-42,44,共2页
目的了解延安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科学的控制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5年麻疹发病及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2580倒,年平均发病率为21.47/10万;全市13个... 目的了解延安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科学的控制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5年麻疹发病及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2580倒,年平均发病率为21.47/10万;全市13个县(区)均有麻疹病例发生;发病年龄以0—7岁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9.03%;各月均有麻疹病例发生,3~6月为高峰,共1757例,占总病例数的68.10%;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74.53%。结论0~7岁儿童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接种麻疹疫苗是控制麻疹的基础;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延安市2007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发信 贺江 +3 位作者 吴蓉巧 姬凤阳 宗芬利 贺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评价延安市2007年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MV强化免疫接种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和2007、2008年疫情网络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延安市8个月~14岁儿童373797名,MV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8.26%。... 目的评价延安市2007年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MV强化免疫接种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和2007、2008年疫情网络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延安市8个月~14岁儿童373797名,MV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8.26%。强化免疫后麻疹抗体阳性率上升到100%,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497.84增长到1∶1289.57;经过一年流行病学观察,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下降到1.06/10万,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76.29%。结论延安市2007年M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发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延安市洛川县乙型肝炎血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发信 裴明智 +4 位作者 吴蓉巧 姬凤阳 李长安 贺莉 徐艺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8-,30,共2页
目的了解延安市洛川县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人群321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A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指标。结果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 目的了解延安市洛川县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人群321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A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指标。结果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2.80%、51.71%、20.87%和29.91%,HepB接种率为46.11%,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和HepB接种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抗-HBs阳性率男性44.51%低于女性60.14%,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6年延安市洛川县人群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比1992年分别下降67.17%和45.38%,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感染率 乙肝疫苗接种率
下载PDF
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发信 刘成珍 +2 位作者 吴蓉巧 高延平 姬凤阳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评价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 目的:评价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13年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扫荡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的防制策略。结论:延安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疫情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策略 效果
下载PDF
优质粳稻新品种——岫87-15
7
作者 张发信 孙文涛 《云南农业》 2001年第9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粳稻 岫87-15品种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下载PDF
优质粳稻新品种“岫87-15”
8
作者 张发信 孙文涛 《云南农业科技》 2001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粳稻 岫87-15 品种特性 栽培 产量
下载PDF
延安市2000~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9
作者 张发信 刘成珍 +1 位作者 吴蓉巧 曹丕宏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4-64,75,共2页
目的为了分析延安市2000~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质量,摸清继续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的薄弱环节。方法汇总分析5年来各县区报告的 AFP 病例资料。结果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 AFP 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5年超过1/10万的指标... 目的为了分析延安市2000~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质量,摸清继续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的薄弱环节。方法汇总分析5年来各县区报告的 AFP 病例资料。结果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 AFP 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5年超过1/10万的指标,48h 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每年均大于80%的指标,粪便标本7d 内送检率为100%,及时随访率年均为87%。结论根据卫生部规定的 AFP 病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延安市各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 监测
下载PDF
延安市1995~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10
作者 刘成珍 姬凤阳 +2 位作者 曹喜琴 高延平 张发信 《疾病控制杂志》 2005年第4期354-354,364,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陕西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屏障的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司源 李晓艳 +6 位作者 杨建立 武继守 刘毅 张发信 赵汉民 刘纯旭 李平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2期87-89,共3页
为了对陕西省近 10年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免疫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 ,在地理特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各异的 3个地区采集 0~ 39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86 6份测定脊灰抗体。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 88%、98 0 4%、92 73%,... 为了对陕西省近 10年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免疫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 ,在地理特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各异的 3个地区采集 0~ 39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86 6份测定脊灰抗体。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 88%、98 0 4%、92 73%,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2 5 9 30、1∶10 3 6 9、1∶5 2 6 9。表明通过口服脊灰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 ,陕西省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健康人群 脊髓灰质炎 免疫屏障 评价
原文传递
延安市实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预防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发信 霍云 +5 位作者 徐艺 吴蓉巧 裴明智 贺莉 曹喜琴 齐光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评价延安市实施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后取得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全市乙肝发病、HepB接种率和2002、2006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乙肝血清学的调查资料,采用SPSS 12.0进行整理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 目的评价延安市实施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后取得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全市乙肝发病、HepB接种率和2002、2006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乙肝血清学的调查资料,采用SPSS 12.0进行整理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epB接种率逐年提高,调查接种率由2002年的88.21%上升到2008年的97.18%,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由2002年的46.67%上升到2008年的93.59%,各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8,P<0.01);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在家出生的新生儿;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在新生儿实施HepB接种前的2001年为21.50/10万,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08年下降到10.05/10万;1~4岁HBsAg阳性率由2002年的3.03%下降到2006年的1.64%,1~4岁抗-HBs阳性率由2002年的14.76%上升到2006年的67.21%。结论全市实施新生儿接种HepB后,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和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抗-HBs阳性率迅速上升,表明延安市新生儿HepB接种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效果
原文传递
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及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发信 李海春 +1 位作者 司源 马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9-1010,共2页
目的了解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志丹县健康人群280人,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和≥20岁7个年龄组,每... 目的了解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志丹县健康人群280人,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和≥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40人,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同时调查其患病史、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4%、80.71%和57.5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mean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2702.89IU/L、177.48IU/L和350.28U/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0~19岁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接种疫苗可以显著提高抗体水平,应继续加强儿童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抗体
原文传递
延安市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发信 贺江 +3 位作者 吴蓉巧 杨登辛 裴明智 曹喜琴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了解延安市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和报告病例的年龄和职业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13年延安市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构... 目的了解延安市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和报告病例的年龄和职业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13年延安市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构成比也呈上升趋势;2004—2013年,报告发病率以0-4岁最低,5-19岁逐年下降,40岁以上组逐年上升;宝塔区报告发病率最高(71.87/10万);职业以农民(含民工)发病最多,占乙肝发病总数的65.2%,其次是工人和学生。2013年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8.2%。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取得显著效果,但成人发病率仍然较高。继续巩固新生儿接种率,加强青壮年农民乙肝疫苗接种,开展病例监测和健康教育,是今后乙肝预防控制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乙肝疫苗 疾病控制 延安市
原文传递
延安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发信 贺莉 +4 位作者 武继守 刘海峰 李海峰 王玲玲 纪建军 《医学动物防制》 201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79名观察对象采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免疫后的双份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的78.49%上升到强化免疫后的100%,麻疹IgG抗体几何平...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79名观察对象采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免疫后的双份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的78.49%上升到强化免疫后的100%,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497.84上升到1∶1289.57。结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迅速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血清学效果
原文传递
延安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发信 贺莉 +4 位作者 吴蓉巧 武继守 杨文亮 杨登辛 寇瑞铭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为了解延安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探讨风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本研究于2005年(风疹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之前),对本地区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健康人群 抗体水平 风疹
原文传递
延安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发信 姬凤阳 +4 位作者 李延琦 周广仁 王学龙 刘成珍 司源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了解延安市实施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以来,健康人群脊灰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安塞县0~39岁人群269名,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脊灰抗体。结果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05%、97.40%... 目的了解延安市实施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以来,健康人群脊灰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安塞县0~39岁人群269名,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脊灰抗体。结果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05%、97.40%、86.25%,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172.59、1:90.39、1:36.49。结论延安市通过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后,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中和抗体 监测
原文传递
延安市2004~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发信 寇瑞铭 +2 位作者 李莉 宗芬利 侯树来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1年第6期525-525,578,共2页
为了解延安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现将2004-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04-2011年延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发信 宗有莲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了解延安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延安市报告腮腺炎4 324例,年平均发病率25.4... 目的了解延安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延安市报告腮腺炎4 324例,年平均发病率25.40/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59.12/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5.80/10万;2004-2011年腮腺炎共暴发19起,暴发病例数2 966例(68.59%),发病呈明显冬季高峰,11~12月份发病1 672例(38.66%),5~9岁儿童发病最多1 991例(46.05%),职业以学生为主(67.11%)。结论 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11~12月为发病高峰,5~9岁儿童和学生是发病的主要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策略
原文传递
2013年延安市部分县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效果监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发信 高延平 +3 位作者 侯树来 冯学明 尚文艳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8期1081-1082,1085,共3页
目的评价延安市2013年部分县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接种率,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免疫前及免疫后进行监测。结果2013年延安市部分县8月龄~4岁儿童43540名,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接种率为97... 目的评价延安市2013年部分县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接种率,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免疫前及免疫后进行监测。结果2013年延安市部分县8月龄~4岁儿童43540名,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接种率为97.47%。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由免疫前的90.70%、86.70%上升到免疫后的98.38%和99.35%。结论延安市2013年部分县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效果显著,高质量的麻风疫苗补充免疫是提高抗体阳性率及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疫苗 补充免疫 效果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