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β防御素2对胸部创伤并发细菌感染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张泉河 张吉帅 +1 位作者 赵文 李锋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β防御素2(HBD2)对胸部创伤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胸部创伤(包括以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152例为创伤组,并根据其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感...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β防御素2(HBD2)对胸部创伤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胸部创伤(包括以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152例为创伤组,并根据其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n=53)和无感染组(n=99),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52例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OCS3、HBD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感染组血清SOCS3与HBD2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影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OCS3、HBD2对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并采用Z检验比较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创伤组血清SOCS3、HBD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SOCS3、HBD2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SOCS3与HBD2水平呈正相关(r=0.579,P<0.05)。SOCS3、HBD2、ISS评分是影响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因素(P<0.05)。血清SOCS3、HBD2联合诊断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AUC为0.920(95%可信区间:0.878~0.961),SOCS3、HBD2单独诊断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830(95%可信区间:0.763~0.897)、0.811(95%可信区间:0.741~0.881),二者联合诊断效能较SOCS3(Z=2.252,P=0.024)、HBD2(Z=2.615,P=0.009)单独诊断效能更高。结论胸部创伤并发细菌感染患者血清SOCS3、HBD2水平异常升高,二者联合诊断胸部创伤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细菌感染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β防御素2
下载PDF
实时多组织虚拟手术的反馈力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吉帅 陈辉 +1 位作者 吴雯 王平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为了在虚拟下颌整形手术系统中提供实时和真实的触觉交互,分别构建了基于虚拟中介平面的推操作触觉模型、基于粘附力的拉操作触觉模型和基于非线性粘弹性的针刺触觉模型,以模拟皮肤拉钩、整形镊和针的典型手术操作;同时通过相邻组织间... 为了在虚拟下颌整形手术系统中提供实时和真实的触觉交互,分别构建了基于虚拟中介平面的推操作触觉模型、基于粘附力的拉操作触觉模型和基于非线性粘弹性的针刺触觉模型,以模拟皮肤拉钩、整形镊和针的典型手术操作;同时通过相邻组织间的动态触觉约束建立了多组织联合形变模型,以避免表面弹簧-质点模型形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表面间相互穿透的异常现象;并进一步将触觉交互模型和多组织形变模型集成于虚拟下颌手术系统,从而为医生提供一个手术训练的虚拟平台.触觉感知和交互效率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触觉交互识别皮肤、肌肉和骨骼能够获得较高的识别正确率,并能提供实时的触觉和视觉交互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触觉交互 组织识别
下载PDF
基于MRI快速建立前交叉韧带三维数字化模型初步报道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冰 陆伟 +9 位作者 田毅 王大平 朱伟民 欧阳侃 柳海峰 彭亮权 李皓 冯文哲 叶建平 张吉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1-575,579,共6页
目的研究利用MRI二维图像快速建立前交叉韧带(ACL)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方法,并评估模型的真实可靠程度。方法选择20例临床诊断为ACL断裂患者的术前健侧MRI图像资料,导入自主开发的ACL快速分割技术软件(3D MIA)进行图像分割,再以面绘制方式... 目的研究利用MRI二维图像快速建立前交叉韧带(ACL)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方法,并评估模型的真实可靠程度。方法选择20例临床诊断为ACL断裂患者的术前健侧MRI图像资料,导入自主开发的ACL快速分割技术软件(3D MIA)进行图像分割,再以面绘制方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膝关节及ACL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模型的ACL长度、宽度、厚度及与人体三个解剖平面的角度,所得数据与前期解剖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对比,评估模型的可靠程度。结果造模包括膝关节各骨性结构及前后交叉韧带,平均造模时间18 min,测量得到ACL长(39.80±1.86)mm、宽(5.80±1.83)mm、厚(9.96±1.26)mm;ACL与冠状面夹角(27.58±3.64)°、与矢状面夹角(39.82±4.01)°、与水平面夹角(22.27±4.23)°。与前期研究获得的相应数据对比,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自主开发的ACL分割技术及三维重建软件可以快速且较准确地建立健侧ACL三维数字化模型,为计算机辅助ACL手术系统及实现ACL临床仿真个体化解剖重建提供了参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三维重建 数字化模型
原文传递
拉森桩在沟槽支护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斌 张吉帅 陈丽芬 《市政技术》 2012年第S1期139-140,共2页
以青岛高新区中13号和中46号线道路及综合配套工程为例,介绍了拉森桩在沟槽支护中的应用。拉森桩作为一种新型建材,不仅绿色、环保、工期短、耐久性和防水性能良好,而且可重复利用,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沟槽支护 拉森桩 应用
下载PDF
高频电刀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用827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吉帅 陈明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4589-4590,共2页
目的:研究高频电刀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游离胃及游离食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0—02~2006—10我院共施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827例。结果: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100~350ml。术后无因出血而再手术... 目的:研究高频电刀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游离胃及游离食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0—02~2006—10我院共施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827例。结果: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100~350ml。术后无因出血而再手术情况,无脾脏切除记录。结论:电刀具有止血效果好,线头残留少,胸腔内形成疙瘩少等优点,由于电刀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从而降低了手术意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胃肿瘤/外科学 电凝术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6
作者 张吉帅 赵文 马克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0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肥城医院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胸腔引流量分为A、B两组。A组术后胸腔引流量<100 mL/d拔管,B组术后胸腔引流量1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肥城医院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胸腔引流量分为A、B两组。A组术后胸腔引流量<100 mL/d拔管,B组术后胸腔引流量100~250 mL/d拔管。对比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引流量、术后恢复情况、拔管疼痛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短(P<0.05),B组平均引流量高于A组(P<0.05)。拔管后B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开胸术后患者,胸腔引流量100~250 mL/d拔除胸腔引流管,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胸腔引流量<100 mL/d,且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量 拔管时机
下载PDF
中晚期贲门癌根治术中联合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吉帅 刘婷婷 陈明会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12期1406-1407,共2页
贲门癌早期检出率低,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尽管近年来手术技巧不断提高,但远期生存时间仍不理想。我们自1999年7月开始在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用联合化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