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四川省面神经麻痹病人血液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哲夫 万康林 +5 位作者 李优良 郝霁光 夏先忠 胡兴文 张金声 侯学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6期382-383,共2页
本文报道从四川省南川县1例面神经麻痹病人血液中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菌株(FP1)与美国B_(31)菌株在形态和单克隆反应上基本相似,但在外表蛋白抗原上并不完全一致。在我国西南地区从病人分离出来姆病螺旋体,属首次报告。
关键词 莱姆病 螺旋体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晋南水地区域化高产小麦品种特性及育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哲夫 乔蕊清 《山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3-7,共5页
通过对山西省南部小麦生产上近10年来推广种植的8个当家品种的讨论,阐述了晋南麦区高产小麦品种的区域化共同特性,分析了8个品种的系谱与遗传组成的特点,由此对选育区域化高产小麦品种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区域化良种 系谱 遗传组成 山西
下载PDF
莱姆病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哲夫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0-173,共4页
莱姆病(LymeDisease)亦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Boreliosis),是由若干不同基因种的伯氏疏螺旋体(Boreliaburgdorferisensulato)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蓖麻硬蜱复... 莱姆病(LymeDisease)亦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Boreliosis),是由若干不同基因种的伯氏疏螺旋体(Boreliaburgdorferisensulato)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蓖麻硬蜱复合体(Ixodesricinu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莱姆病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哲夫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181-184,共4页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Boreliaburgdorferi)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心脏、神经及关节等多器官的损害。自1982年Burgdorfer及其同事发现和分离出莱姆病...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Boreliaburgdorferi)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心脏、神经及关节等多器官的损害。自1982年Burgdorfer及其同事发现和分离出莱姆病的致病因子以来,莱姆病在流行病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 症状 治疗
下载PDF
废纸脱墨热分散系统结垢与声化学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哲夫 杨红 张辉 《中华纸业》 CAS 2012年第4期63-65,共3页
从原料、产品和资源利用角度,废纸脱墨产新闻纸在我国造纸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废纸脱墨热分散系统中的结垢会较大影响设备效率、能耗和产品质量。本文在对废纸脱墨浆热分散系统中结垢状况、基本处理方法讨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热分散系... 从原料、产品和资源利用角度,废纸脱墨产新闻纸在我国造纸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废纸脱墨热分散系统中的结垢会较大影响设备效率、能耗和产品质量。本文在对废纸脱墨浆热分散系统中结垢状况、基本处理方法讨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热分散系统上垢的声化学处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脱墨 热分散 结垢 声化学处理
下载PDF
莱姆病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哲夫 候学霞 《中国乡村医药》 1994年第2期14-16,共3页
什么叫莱姆病?莱姆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莱姆病最早是由Steere于1977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地方特有的关节炎,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该病还有皮肤、神经和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遂称为莱姆病。美国学者Bu... 什么叫莱姆病?莱姆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莱姆病最早是由Steere于1977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地方特有的关节炎,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该病还有皮肤、神经和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遂称为莱姆病。美国学者Burgdorfer首先从硬蜱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其学名叫伯格多弗里疏螺旋体,莱姆病在美国是传播最快和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该病已经蔓延到美国47个州,该病还出现在整个欧洲,在俄罗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硬蜱 心脏损伤 感染性疾病 蜱传 萎缩性皮炎 格多 双份血清 心脏炎 血清学
下载PDF
探析人才培养新途径——任务驱动教学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哲夫 《劳动保障世界》 2015年第S2期219-220,共2页
在中职教学中,需要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的学习能力。职教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学习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任务分析能力、团队协作... 在中职教学中,需要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的学习能力。职教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学习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任务分析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知 建构教学情境 任务驱动教学法 应用性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关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哲夫 《劳动保障世界》 2015年第S2期151-152,共2页
作为职业教育方式的探讨,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模式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在工学结合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管理层面解决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机制等问题,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层面和相关课程上,尝试探索出一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情况、... 作为职业教育方式的探讨,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模式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在工学结合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管理层面解决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机制等问题,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层面和相关课程上,尝试探索出一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情况、适应工学结合的特点的实用性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高技能人才 综合素质
下载PDF
晋南麦区小麦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9
作者 张哲夫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3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育种
下载PDF
废纸脱墨热分散系统结垢与处理
10
作者 张哲夫 杨红 张辉 《江苏造纸》 2011年第4期33-37,共5页
从原料、产品和资源利用角度,废纸脱墨产新闻纸在我国造纸业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废纸脱墨热分散系统中的结垢会较大影响设备生产效率、能耗和产品质量。本文时废纸脱墨产新闻纸技术现状,废纸脱墨浆摘分散系统中结垢状况、影响因素、... 从原料、产品和资源利用角度,废纸脱墨产新闻纸在我国造纸业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废纸脱墨热分散系统中的结垢会较大影响设备生产效率、能耗和产品质量。本文时废纸脱墨产新闻纸技术现状,废纸脱墨浆摘分散系统中结垢状况、影响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为废纸脱墨产新闻纸的生产提供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脱墨 新闻纸 热分散 结垢 处理方法
下载PDF
中国20个省、区、市动物莱姆病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98
11
作者 万康林 张哲夫 +4 位作者 张金声 窦桂兰 王宏英 侯学霞 朱桂凤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广泛调查我国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结果:1987~1997年间,牛、羊、狗、野兔和8种野鼠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其中牛、羊、狗和野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 目的:广泛调查我国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结果:1987~1997年间,牛、羊、狗、野兔和8种野鼠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其中牛、羊、狗和野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2%~61.21%、38.5%~60.00%和41.18%~86.05%;从黑线姬鼠和白腹巨鼠的胎鼠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证实莱姆病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9种蜱的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带菌率以全沟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高,分别为20.00%~45.00%、16.00%~40.00%和24.00%。从华南兔、8种野鼠和8种蜱分离出128株莱姆病螺旋体。证实黑线姬鼠和棕背是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多种蜱的中肠内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是全沟硬蜱,南方林区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全沟硬蜱 黑线姬鼠
下载PDF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被引量:154
12
作者 李世平 张哲夫 +3 位作者 安林利 行翠平 韩东翠 曹亚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5,共6页
经过试验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计算简便且分析容易 ,但比较粗放。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为详细准确 ,缺点是比较繁琐。所以在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 ,用高稳系数法较简便容易 ;如需详细分析时 ,则用回归系数座标分析... 经过试验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计算简便且分析容易 ,但比较粗放。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为详细准确 ,缺点是比较繁琐。所以在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 ,用高稳系数法较简便容易 ;如需详细分析时 ,则用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准确可靠。同时对几种品种稳定性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品种间回归系数的大小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品种间稳定性差异程度的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高产稳产性 稳定性参数 回归系数 区试
下载PDF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的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万康林 张哲夫 +2 位作者 王宏英 侯学霞 张金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为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宿主动物有所了解,于1987~1997年间,作者在中国16个省(市、区)的山林地区,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方法,对牛、羊、狗、野兔和野鼠进行了莱姆病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至少有牛、羊、... 为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宿主动物有所了解,于1987~1997年间,作者在中国16个省(市、区)的山林地区,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方法,对牛、羊、狗、野兔和野鼠进行了莱姆病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至少有牛、羊、狗、野鼠、野兔等5种动物中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牛、羊和狗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2%~61.21%和38.50%~60.00%。狗作为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全沟硬蜱成虫的主要供血者之一,可能是较重要的宿主动物。从黑线姬鼠、棕背、花鼠、白腹鼠、社鼠、褐家鼠、针毛鼠、白腹巨鼠和华南兔等动物分离出20株莱姆病螺旋体,尤其是从黑线姬鼠和白腹巨鼠的胎鼠分离到莱姆鼠病螺旋体,证实莱姆病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这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维持和扩大有重要意义。野鼠的感染率在41.18%~86.05%间。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证实黑线姬鼠和棕背是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黑线姬鼠 棕背Ping
下载PDF
从四川白腹鼠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万康林 张哲夫 +5 位作者 李优良 郝霁光 夏先忠 胡兴文 张金声 侯学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6期384-385,共2页
1991年5~6月,我们在四川省南川县调查莱姆病动物宿主,从白腹鼠肾脏分离出1株螺旋体(SR1)。用种和属单克隆抗体对SR1菌株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该菌株与美国B_(31)菌株的单克隆反应基本相似,但外表蛋白抗原并不完全一致,表明该鼠可... 1991年5~6月,我们在四川省南川县调查莱姆病动物宿主,从白腹鼠肾脏分离出1株螺旋体(SR1)。用种和属单克隆抗体对SR1菌株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该菌株与美国B_(31)菌株的单克隆反应基本相似,但外表蛋白抗原并不完全一致,表明该鼠可能是我田南方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动物宿主。从白腹鼠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螺旋体 白腹鼠 动物宿主
下载PDF
冬小麦主要性状的密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世平 张哲夫 +2 位作者 安林利 行翠平 韩东翠 《山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13-17,共5页
以密度设置为基础,对晋南冬小麦主要性状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穗数、穗粒数、株高等性状在高、低密度下的差异较大,这些性状在杂种后代选择中宜在高密度下进行,选择单株的基本苗以150万苗/hm2为宜,选择单穗的基本苗以... 以密度设置为基础,对晋南冬小麦主要性状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穗数、穗粒数、株高等性状在高、低密度下的差异较大,这些性状在杂种后代选择中宜在高密度下进行,选择单株的基本苗以150万苗/hm2为宜,选择单穗的基本苗以225万~300万苗/hm2为宜。叶面积系数在基本苗200万苗/hm2密度下相对较小,此叶面积系数条件下库、源、流较协调,同化物生产积累最经济。在当地水肥条件下,大田生产基本苗以300万苗/h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基本苗 主要性状 密度 杂交育种
下载PDF
从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被引量:8
16
作者 万康林 郭衍 +4 位作者 许世锷 张哲夫 潘林祥 谢林崇 罗敬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用BSK培养基分离病原、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从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2株疏螺旋体,经用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均为莱姆病螺旋体,命... 目的:探讨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用BSK培养基分离病原、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从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2株疏螺旋体,经用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均为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21和MD55。结论:首次从病原学证实鼠类为粤东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白腹巨鼠 褐家鼠
下载PDF
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 被引量:10
17
作者 潘亮 于恩庶 +7 位作者 张哲夫 万康林 张金声 郑理 刘金镛 陈佛云 陈章明 游土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从福建省北部莱姆病感染率较高的林区捕获一批野鼠,从鼠体收集到部分粒形硬蜱,取蜱类中肠和社鼠肾脏接种BSKII培养基,结果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在国内外属... 从福建省北部莱姆病感染率较高的林区捕获一批野鼠,从鼠体收集到部分粒形硬蜱,取蜱类中肠和社鼠肾脏接种BSKII培养基,结果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形硬蜱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下载PDF
粤东莱姆病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衍 万康林 +4 位作者 许世锷 张哲夫 谢霖崇 陈慎奔 潘林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对粤东地区的自然人群、动物宿主和传播媒介进行调查研究,以证实该地区莱姆病疫源地的存在。方法选取粤东梅州市的梅县梅南林场、大埔县丰溪林场和平远县水溪管理区为调查点,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对粤东地区的自然人群、动物宿主和传播媒介进行调查研究,以证实该地区莱姆病疫源地的存在。方法选取粤东梅州市的梅县梅南林场、大埔县丰溪林场和平远县水溪管理区为调查点,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人群和宿主动物的血清学调查,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宿主和媒介生物的病原学调查。结果从检测2184份自然人群的血清得知,该地区人群莱姆病感染率为10.30%,林区(10.37%)与非林区(10.27%)人群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5)。检测牛和野鼠类动物血清各30份,感染率分别为23.33%和43.33%,并从褐家鼠和白腹巨鼠分离到2株莱姆病螺旋体,因此,我们认为鼠类和牛可能是当地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动物宿主。检查蜱506只,台湾角血蜱为优势种(97.43%),台湾角血蜱中肠带莱姆病螺旋位率为16.00%(8/50),并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可见台湾角血蜱是当地莱姆病螺旋体主要生物媒介。结果首次确认粤东地区为我国莱姆病的一个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台湾角血蜱 动物宿主
下载PDF
从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台湾角血蜱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衍 万康林 +4 位作者 许世锷 张哲夫 潘林祥 谢霖崇 罗敬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检测台湾角血蜱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直接荧光抗体法(DFA)和病原分离培养。结果:该蜱是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优势蜱种,用采集的该蜱50只取中肠涂片,DFA检测8只为阳性,阳性率16%;从115只(23组)该... 目的:检测台湾角血蜱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直接荧光抗体法(DFA)和病原分离培养。结果:该蜱是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优势蜱种,用采集的该蜱50只取中肠涂片,DFA检测8只为阳性,阳性率16%;从115只(23组)该蜱中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6。经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与国内M7菌种反应相同。结论:从媒介蜱类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在广东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台湾角血蜱
下载PDF
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传播媒介 被引量:8
20
作者 万康林 张哲夫 +4 位作者 窦桂兰 王宏英 侯学霞 张金声 朱桂凤 《实用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研究我国北方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生物媒介—蜱的种类、带菌状况及在传播莱姆病中的作用。用布旗法和动物诱捕法在山林地区采集蜱,分类鉴定,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查蜱中肠带菌率,BSK培养基分离病原体,单克隆抗体鉴定菌株。调查蜱叮... 研究我国北方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生物媒介—蜱的种类、带菌状况及在传播莱姆病中的作用。用布旗法和动物诱捕法在山林地区采集蜱,分类鉴定,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查蜱中肠带菌率,BSK培养基分离病原体,单克隆抗体鉴定菌株。调查蜱叮咬率与人群莱姆病感染率、患病率以及蜱的季节消长与莱姆病慢性游走性红斑(ECM)病例发生的季节性关系。在北方10省(市、区)共采集到10000多只蜱,分属为2科7属11种,以全沟硬蜱为优势种,占80%~95%。4种蜱的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全沟硬蜱的带菌率高达20.00%~45.00%。从4种蜱分离到98株莱姆病螺旋体,其中90%以上是从全沟硬蜱分离的。全沟硬蜱叮咬率高的人群,莱姆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也高。全沟硬蜱的季节消长与ECM发生的季节性相一致。证实我国北方地区至少有4种蜱的中肠内携带莱姆病螺旋体,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是全沟硬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全沟硬蜱 生物媒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