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MRI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
1
作者 侯俊成 王和平 +3 位作者 陈静娜 张善华 林奇辉 蒲燕燕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2期70-71,75,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疾病患者85例,其中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乳腺癌患者42例设为研究组。两组均行MR...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疾病患者85例,其中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乳腺癌患者42例设为研究组。两组均行MRI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t=3.42;P<0.01)。对照组伴发脓肿或窦道(81.4%,35/43)、上升型时间-信号曲线(83.7%,36/43)、乳腺导管扩张发生率(83.7%,36/43)高于研究组[9.5%(4/42)、14.3%(6/42)、11.9%(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40.98、43.89,P<0.01)。结论多模态MRI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有利于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非哺乳期 乳腺炎 乳腺癌
下载PDF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影的CT诊断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善华 王和平 +4 位作者 王善军 张文奇 陈雅青 曹捍波 张铁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良恶性局灶性磨玻璃影的CT表现,以期减少误诊和早期诊断周围型小肺癌。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良性GGO结节43个(AAH6个,炎性37个)、恶性GGO结节77个(其中BAC62个、腺癌或混合性腺癌15个),对其CT表现作回顾分析。结果①大小:AAH... 目的探讨肺部良恶性局灶性磨玻璃影的CT表现,以期减少误诊和早期诊断周围型小肺癌。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良性GGO结节43个(AAH6个,炎性37个)、恶性GGO结节77个(其中BAC62个、腺癌或混合性腺癌15个),对其CT表现作回顾分析。结果①大小:AAH≤1cm,6/6;炎性≥2cm,32/37;恶性1~2cm,44/77;②形态:球形,AAH6/6、炎性4/37、BAC43/32、腺癌10/15;③密度:纯GGO,AAH6/6、炎性33/37、BAC36/62;混杂GGO,炎性4/37、BAC26/62、腺癌15/15;④边缘:光滑,AAH6/6、炎性4/37、恶性73/77;⑤其它倾向肺癌征象(分叶、细毛刺、空泡、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胸膜凹陷):AAH无;炎性极少;恶性常见;⑥.随访:10~45天抗炎后复查,无明显变化AAH6/6、炎性3/37、恶性70/77,缩小或吸收炎性34/37。结论①球形、边界清楚局灶性纯GGO影多为AAH或BAC,并且AAH多≤1cm;②混杂密度GGO,恶性可能大;③较大边界模糊斑片、不规则形纯GGO傾向炎性;④短期随访是重要鉴别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 炎症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支气管肺泡癌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小肺癌CT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善华 陈志军 +4 位作者 王和平 林奇辉 曹捍波 张铁英 王兆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8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磨玻璃密度(GCO)小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性。方法:搜集43例(45个)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根据GGO占整个病灶比例的不同分三型,分别与病理对照。并有12个小肺癌术前... 目的:探讨磨玻璃密度(GCO)小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性。方法:搜集43例(45个)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根据GGO占整个病灶比例的不同分三型,分别与病理对照。并有12个小肺癌术前行中长期动态观察。结果:I型(GGO成分占91%-100%)11个,病理均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II型(GGO成分占51%。90%)21个,BAC11,BAC伴高分化腺癌4个,高分化腺癌4个,中分化腺癌2个;Ⅲ型(GGO成分占≤50%)13个,BAC3个,中分化腺癌5个,低分化腺癌3个,低分化鳞癌2个;通过三型间比较发现GGO所占比例越高,小肺癌的病理分化越好,GGO成分占≥50%时,病理多数为BAC(22/32);同时对部分小肺癌术前中长期动态观察及术后随访,发现肿瘤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结论:局限性GGO不仅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之一,而且通过半定量分析GGO所占比例的多少,能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倍增时间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 周围型小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下载PDF
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善华 吕桃珍 +2 位作者 王培军 李晓兵 钱大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的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0例原发性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 CT表现。其中间叶源性肿瘤 15例 ,神经源性肿瘤 8例 ,胚胎残余组织源性肿瘤 5例 ,腹膜间皮...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的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0例原发性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 CT表现。其中间叶源性肿瘤 15例 ,神经源性肿瘤 8例 ,胚胎残余组织源性肿瘤 5例 ,腹膜间皮细胞肿瘤 2例。结果 原发于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较少见 ,CT表现为囊性肿块者均为良性 ,囊实性或实性者以恶性居多。虽然肿瘤来源于多种不同组织 ,但 CT表现可各有其特征。结论  CT是诊断盆腔器官外肿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 CT 诊断 器官外肿瘤
下载PDF
局灶性磨玻璃征—早期周围型肺癌的重要CT征象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善华 钱大椿 +3 位作者 王和平 林奇辉 曹捍波 张铁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磨玻璃征(Ground Glass Opacity GGO)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CT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27例(28个),对其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28个早期周围型肺癌直径均<2.0cm,呈园形... 目的:探讨局灶性磨玻璃征(Ground Glass Opacity GGO)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CT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27例(28个),对其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28个早期周围型肺癌直径均<2.0cm,呈园形或卵园形22个,其中纯GGO或部分GGO密度的有21个,并见有毛刺14个,血管集束征14个,胸膜凹陷13个,分叶征10个和小泡征8个。结论:局限性GGO为早期周围型肺癌重要CT征象之一,若同时具备下列4项中的一项或多项高度提示早期小肺癌:①结节呈圆或卵圆;②内部见实性结节(即部分GGO);③伴有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其它恶性征象;④短期复查未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周围型肺癌 磨玻璃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在高海拔山区的繁殖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善华 谭炎宁 +2 位作者 颜庆夫 段朝华 谢晓燕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1,共3页
在湖南新化海拔800~1000m的山区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Y58S和株1S的繁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800~950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两系不育系表现播始历期延长,株高增加,有效穗增多,稻穗增大。海拔900~950m区域试点的结实率和实际... 在湖南新化海拔800~1000m的山区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Y58S和株1S的繁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800~950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两系不育系表现播始历期延长,株高增加,有效穗增多,稻穗增大。海拔900~950m区域试点的结实率和实际产量较高,是进行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高产繁殖的适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高海拔山区 繁殖特性
下载PDF
周围型小肺癌CT密度差异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善华 王和平 +5 位作者 王善军 张文奇 杨国才 陈志军 乐涵波 张永奎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7期129-131,共3页
目的根据周围型小肺癌的密度差异做CT分型幷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周围型小肺癌116个,根据其CT图上有无磨玻璃密度(ground glass opacity,GGO)及其占整个病灶比例的不同分4型,幷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16个周围型小肺癌中Ⅰ... 目的根据周围型小肺癌的密度差异做CT分型幷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周围型小肺癌116个,根据其CT图上有无磨玻璃密度(ground glass opacity,GGO)及其占整个病灶比例的不同分4型,幷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16个周围型小肺癌中Ⅰ型(GGO成分占90%~100%)33个,细支气管肺泡癌(BAC)32个,高分化腺癌1个;Ⅱ型(GGO成分占50%~89%)29个,BAC17个,BAC伴高分化腺癌4个,高分化腺癌5个,中分化腺癌3个;Ⅲ型(GGO成分占10%~49%)28个,BAC8个,BAC伴高中分化腺癌4个,中分化腺癌9个,低分化腺癌4个,低分化鳞癌3个;Ⅳ型(GGO成分<10%)26个,BAC3个,BAC伴高中分化腺癌4个,中分化腺癌5个,低分化腺癌8个,乳头状腺癌3个,小细胞肺癌3个;通过4型间比较发现GGO所占比例越高,小肺癌的病理分化越好,Ⅰ型病理绝大多数为BAC(32/33),Ⅱ型病理多数为BAC(17/29),而Ⅲ型、Ⅳ型中仅少数为BAC(11/54)。结论根据周围型小肺癌的密度差异做分型,能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病理类型及预后,幷指导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 周围型小肺癌 分型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外周型微小肺癌的CT表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善华 钱大椿 王和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直径≤1.5cm的周围型微小肺癌的CT表现。方法:对CT、临床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17例微小肺癌的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7个结节的分析中,见分叶征11,小泡征7,空气支气管征4,毛刺9,血管集束征8,胸膜凹陷9,磨砂玻璃影7... 目的:探讨直径≤1.5cm的周围型微小肺癌的CT表现。方法:对CT、临床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17例微小肺癌的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7个结节的分析中,见分叶征11,小泡征7,空气支气管征4,毛刺9,血管集束征8,胸膜凹陷9,磨砂玻璃影7。12个结节具有2种以上CT征象。在40天的CT随访观察中,结节的大小均无改变。结论:周围型肺小结节如存在上述2种以上CT征象、磨砂玻璃征、40天内CT复查结节无吸收缩小者,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与钡餐造影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善华 付风魁 周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82-83,共2页
目的为了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故对其在螺旋CT和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方法将42例术间病理确定为胃底贲门癌,并术前都接受了螺旋CT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CT报告作为CT组,钡餐检查结果作为... 目的为了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故对其在螺旋CT和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方法将42例术间病理确定为胃底贲门癌,并术前都接受了螺旋CT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CT报告作为CT组,钡餐检查结果作为钡餐组,两者综合作为CT+钡餐组。将三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CT的检出率为92.86%,钡餐的检出率73.81%,CT+钡餐检出率100.00%。结论 CT+钡餐能大大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钡餐造影 胃底贲门癌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善华 钱大椿 李晓兵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 :总结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LL)的CT、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 (IVP)表现 ,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经CT及B超检查的 7例肾ALL ,5例行IVP检查 ,回顾分析其影像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7例肾ALLCT均表现为... 目的 :总结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LL)的CT、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 (IVP)表现 ,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经CT及B超检查的 7例肾ALL ,5例行IVP检查 ,回顾分析其影像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7例肾ALLCT均表现为混杂密度的实质性肿块 ,呈不规则网格状中度强化 ,并持续较长时间 ,5例可见边缘条状低密度。B超检查多为强回声或相对强回声团块。IVP检查 5例中 ,4例边界清楚无侵犯肾盂、肾盏的占位征。结论 :不典型肾ALLCT易误诊为肾癌。混杂密度肿块、网格状中度强化、强化持续较长时间及边缘性低密度是其相对特征 ,结合B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 诊断 静脉肾盂造影
下载PDF
肿块型胰腺炎的CT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善华 王培军 +3 位作者 李晓兵 吕桃珍 左长京 钱大椿 《胰腺病学》 2002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肿块型胰腺炎的CT征象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肿块型胰腺炎的CT资料,采用PQ5000V螺旋CT,平扫及增强,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结果 25例中23例肿块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16例肿块密度均匀,增强一致。5例可见钙... 目的 探讨肿块型胰腺炎的CT征象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肿块型胰腺炎的CT资料,采用PQ5000V螺旋CT,平扫及增强,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结果 25例中23例肿块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16例肿块密度均匀,增强一致。5例可见钙化;胰管扩张15例,14例轻度,10例不规则扩张,6例穿过肿块;12例合并胆总管炎,5例胆总管内可见结石;肝外胆管扩张18例,15例轻度,12例下端逐渐变细;肾前筋膜增厚10例;胰前脂肪层模糊6例。结论 肿块型胰腺炎具有较可靠的CT征象,CT能对大多数的肿块型胰腺炎作出较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型胰腺炎 CT诊断 慢性胰腺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肾脏良性肿物二例CT误诊为肾癌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善华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3期218-219,共2页
CT是诊断肾脏肿物的重要手段,但对少见或不典型病例,定性仍有一定困难。笔者收集我院近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T误诊为肾癌的2例肾脏肿物作一回顾分析。1病例资料【例1】男,65岁。因反复发作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而入... CT是诊断肾脏肿物的重要手段,但对少见或不典型病例,定性仍有一定困难。笔者收集我院近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T误诊为肾癌的2例肾脏肿物作一回顾分析。1病例资料【例1】男,65岁。因反复发作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而入院。近期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肾肿瘤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无分叶征的外周型小肺癌的CT诊断
13
作者 张善华 钱大椿 王和平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6期478-479,共2页
关键词 小肺癌 分叶征 CT诊断 肿瘤死亡率 诊断准确性 外周型肺癌 回顾性分析 CT资料 发生率 孤立性 定性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前CT或MRI检查分期与预后关系比较
14
作者 张善华 付风魁 周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7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CT或MRI检查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期与预后效果的关系。方法 325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所做的影像学检查分为CT组157例和MRI组168例,对所有鼻咽癌患者进行常规放疗,此外,对于部分晚期患者辅以化疗。... 目的探讨通过CT或MRI检查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期与预后效果的关系。方法 325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所做的影像学检查分为CT组157例和MRI组168例,对所有鼻咽癌患者进行常规放疗,此外,对于部分晚期患者辅以化疗。结果鼻咽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CT组和MRI组分别为84.1%﹑81.8%﹑78.0%和92.9%﹑90.2%﹑89.7%。对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确定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MRI检查优于CT检查。结论鼻咽癌放疗前对患者进行CT或MRI检查分期确定放疗的靶位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鼻咽癌 放疗
下载PDF
出口型仿生香菇荫棚春栽技术
15
作者 张善华 吴学谦 +4 位作者 苏庆亮 张金梅 马方芳 王杰 雷春松 《食药用菌》 2014年第4期230-233,共4页
概述出口型仿生菇荫棚春栽技术,其中,菇棚的搭建包括内棚和外棚;秋菇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有脱袋出菇适期的选择、适时催蕾、脱袋和脱袋后的转色管理,以及子实体管理;冬菇管理措施的重点为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催蕾;春菇的管理技术措... 概述出口型仿生菇荫棚春栽技术,其中,菇棚的搭建包括内棚和外棚;秋菇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有脱袋出菇适期的选择、适时催蕾、脱袋和脱袋后的转色管理,以及子实体管理;冬菇管理措施的重点为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催蕾;春菇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遮阴降温、排湿通风、浸水催蕾与养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仿生菇 荫棚 春栽
下载PDF
小胰腺癌的CT诊断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晓兵 田建明 +4 位作者 王培军 左长京 吕桃珍 张善华 王敏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胰腺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胰腺癌的CT征象。结果  41例中肿瘤位于胰头颈部 2 9例 ,钩突部 10例 ,体部 2例。肿瘤最大径在 2 .0~ 3 .0cm者 8例 ,1.0~ 2 .0cm者 3 0例 ,<1.0cm者 3例。... 目的 探讨小胰腺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胰腺癌的CT征象。结果  41例中肿瘤位于胰头颈部 2 9例 ,钩突部 10例 ,体部 2例。肿瘤最大径在 2 .0~ 3 .0cm者 8例 ,1.0~ 2 .0cm者 3 0例 ,<1.0cm者 3例。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增强后呈相对低密度。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胰管扩张及胰腺形态改变。结论 小胰腺癌在增强CT上表现为低密度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较动态增强CT扫描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胰腺癌 CT 诊断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严金岗 张铁英 +4 位作者 李春生 王和平 周海伟 曹捍波 张善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与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肿瘤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间的相关性。方法:搜集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手术病理标本应用免疫...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与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肿瘤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间的相关性。方法:搜集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手术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P-V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C及LVD,分析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与VEGF-C、LVD间的相关性。结果:60例NSCLC中,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阳性组VEGF-C、LVD均高于阴性组。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所示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与VEGF-C及LVD相关,可间接反映其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管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遂昌县“西红花-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技术初探
18
作者 张善华 徐国强 +1 位作者 韦宝余 钟利军 《丽水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39-41,共3页
为稳定粮食生产,同时提高农民种植效益,遂昌县积极探索应用“西红花-水稻”轮作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可充分利用水稻冬闲田,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复种指数,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文总结出“西红花-水稻”水旱轮作模... 为稳定粮食生产,同时提高农民种植效益,遂昌县积极探索应用“西红花-水稻”轮作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可充分利用水稻冬闲田,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复种指数,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文总结出“西红花-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技术,以期进一步推广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水稻 水旱轮作 初探
下载PDF
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奇 张善华 +3 位作者 张永奎 王善军 宋惠玲 邓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多层螺旋CT的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型BAC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病灶的分布部位、内部结构、边缘特征,并对其相关征象与... 目的: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多层螺旋CT的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型BAC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病灶的分布部位、内部结构、边缘特征,并对其相关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83例孤立型BAC根据CT图像上病灶密度表现将其分为3种类型:①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35例);②混杂密度结节(36例);③单纯实性密度结节(12例)。83例均为周围型,其中纯磨玻璃征占42%,环晕征占43%,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占57%,分叶征占28%,毛刺征占23%,胸膜凹陷征占24%,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占30%。结论:MSCT能显示孤立型BAC的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与病理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纯磨玻璃密度结节,出现磨玻璃密度的混杂结节,则强烈提示结节为BAC;与其它类型的肺癌相比,BAC分化较好,生长缓慢,预后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多层螺旋 病理证实 对照分析 carcinoma study 磨玻璃密度结节 BAC 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内部结构 边缘特征 空气支气管征 胸膜凹陷征 特征性表现 回顾性分析 诊断价值 影像资料 生长缓慢 病灶 周围型
下载PDF
肺原位腺癌的CT主要征象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严金岗 张铁英 +4 位作者 王兆宇 王和平 曹捍波 张善华 周海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68-87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位腺癌(AIS)的临床及CT表现,提高AIS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诊断为AIS患者19例,按照2011版对AIS的定义评价病变性质,分析AIS在CT上的表现。CT评价指标包括: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位腺癌(AIS)的临床及CT表现,提高AIS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诊断为AIS患者19例,按照2011版对AIS的定义评价病变性质,分析AIS在CT上的表现。CT评价指标包括: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有无空泡征(或囊状影)、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有无淋巴结肿大等。结果直径小于1.0cm共12例。91.67%呈磨玻璃密度影,分叶征及空泡征发生率分别为16.67%、0.08%,均未见明显毛刺征,充气支气管症及胸膜凹陷症。直径大于或等于1.0cm共7例。均呈磨玻璃密度影,其中3例表现为混合磨玻璃密度,4例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均出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空泡征及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分别为71.43%、57.14%、42.86%、14.29%,均无明显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AIS影像表现复杂,应根据直径大小分别深入细致地分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