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数字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应用
1
作者 铭洋 张喜悦 +7 位作者 赵格 曲志娜 高宏伟 孙敏 程慧敏 徐佳微 王君玮 邹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退火温度为60℃。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杆菌的DNA,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合成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制成DNA标准品,选取3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试验,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采用7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检测,计算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2.39 copies/μL,定量限为33.97 copies/μL。通过对6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证实该方法可用于临床,且用于检测质粒DNA时无明显的基质效应。应用ddPCR方法对标准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联合9家实验室进行定值,最终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标准物质证书(GBW(E)091237)。α-毒素基因ddPCR方法的建立和DNA标准物的研制,为产气荚膜梭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ddPCR α-毒素基因 标准物质 特异性 灵敏度 可重复性 定值
下载PDF
弯曲杆菌16S rRNA基因质粒DNA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喜悦 铭洋 +11 位作者 赵格 曲志娜 刘俊辉 王娟 赵建梅 高玉斌 黄秀梅 刘娜 程慧敏 徐佳微 邹明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弯曲杆菌引起的食源性胃肠道疾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项严重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当前国内外进行的弯曲杆菌属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的靶基因均为16S rRNA基因。为满足检测试剂标准化需求,制备了候选弯曲杆菌16S rRNA基因质粒DNA标准... 弯曲杆菌引起的食源性胃肠道疾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项严重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当前国内外进行的弯曲杆菌属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的靶基因均为16S rRNA基因。为满足检测试剂标准化需求,制备了候选弯曲杆菌16S rRNA基因质粒DNA标准物质,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证实其于-20℃保存12个月,4℃短期保存8 d,反复冻融30次后依然稳定。对候选标准物质采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方法,联合8家实验室进行联合定值,对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合成,确定了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确定弯曲杆菌16S rRNA质粒DNA标准物质标准值为4.95×10^(3)copies/μL,扩展不确定度(k=2)为0.47×10^(3)copies/μL。临床试用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该标准物质的研制,为我国弯曲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杆菌 16S rRNA基因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可重复性
下载PDF
三类禽源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翠函 曲志娜 +12 位作者 高玉斌 李彦 王娟 段笑笑 王琳 张喜悦 赵格 黄秀梅 赵建梅 青青 王君玮 黄保续 刘俊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3-166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禽源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的群间分布、耐药特征及菌株间亲缘关系,为阻断CREC的潜在危害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胶东地区采集肉鸡、蛋鸡、水禽三类家禽泄殖腔拭子1131... 【目的】研究不同禽源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的群间分布、耐药特征及菌株间亲缘关系,为阻断CREC的潜在危害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胶东地区采集肉鸡、蛋鸡、水禽三类家禽泄殖腔拭子1131份,利用选择性分离培养、质谱鉴定、PCR、微量肉汤稀释法、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全基因组测序(WGS)等方法进行CREC菌株鉴定与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64株bla NDM基因阳性的CREC菌株,分离率为32.18%,阳性场总体占比为76.32%,肉鸡场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93.33%和55.56%。三类禽源菌株均多重耐药,83.65%菌株对8类及以上药物同时耐药,对多数测试药物耐药率在80%以上。肉鸡多重耐药问题最严重,水禽次之,蛋鸡相对较轻。45株全基因组测序的CREC菌株携带12类52种耐药基因,4种bla NDM变异体,以bla NDM-5(77.78%)为主,三类家禽对同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共检出46种ST型,多样性比为44.23%。三类家禽CREC菌株间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差异位点为82~71307个,且携带的优势型不同。【结论】携带bla NDM的CREC在不同家禽养殖场尤其是肉鸡场广泛存在,以bla NDM-5亚型最为常见,对多种抗菌药普遍耐药,且携带大量耐药基因,以质粒传播为主。CREC菌株在三类家禽中呈多样化分布,且多数菌株间亲缘关系相差较远。提示应针对不同动物群体,加强监测和影响因素研究,以降低CREC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CREC) 群间分布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全基因组测序(WGS)
下载PDF
生鲜乳中致病微生物污染来源、危害与消减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沙 赵格 +4 位作者 赵建梅 张喜悦 刘娜 徐莹 王君玮 《中国乳业》 2023年第5期65-70,76,共7页
生鲜乳中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影响乳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分析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并对生鲜乳中可能携带的对消费者健康有影响的37种病原微生物综合其致病性和耐药基因传播进行危害分析,明确了需优先管控的致病微生物风险排序,... 生鲜乳中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影响乳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分析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并对生鲜乳中可能携带的对消费者健康有影响的37种病原微生物综合其致病性和耐药基因传播进行危害分析,明确了需优先管控的致病微生物风险排序,为我国生鲜乳全产业链中致病微生物认知、防控、风险评估提供技术参考。同时结合我国生鲜乳不同生产模式,提出影响消费者健康的致病微生物消减措施:养殖环节要加强饲料、牛舍和牛体的微生物控制;挤奶环节加强挤奶工具、挤奶员工、和药浴时的微生物控制;贮运环节要加强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这些针对性防控策略建议,将促进相关方及时跟进生鲜乳质量安全控制,降低乳制品消费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致病微生物 污染来源 危害分析 消减措施
下载PDF
生猪屠宰过程沙门菌污染状况及其耐药性传播风险
5
作者 刘云哲 赵格 +10 位作者 赵建梅 王琳 杨腾腾 高玉斌 黄秀梅 青青 张喜悦 刘俊辉 耿国芹 王君玮 邹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6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沙门菌在生猪屠宰各环节和猪肉产品中的污染分布和耐药状况,揭示沙门菌在猪肉生产过程中的传播及耐药情况。选取山东省5个代表性生猪屠宰场为风险观测点,采集肛拭子、屠宰环境拭子、水样品和胴体拭子共552份,参照食...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沙门菌在生猪屠宰各环节和猪肉产品中的污染分布和耐药状况,揭示沙门菌在猪肉生产过程中的传播及耐药情况。选取山东省5个代表性生猪屠宰场为风险观测点,采集肛拭子、屠宰环境拭子、水样品和胴体拭子共552份,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其中沙门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参照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鉴定沙门菌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58株沙门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0.5%(58/552);中小型屠宰场(15.6%,33/212)较大型屠宰场(7.4%,25/340)沙门菌污染严重;屠宰环节预冷前样品检出率最高,为26.7%(8/30);不同类型样品中肛拭子样品的检出率最高,为15.1%(16/106)。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58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6.6%,56/58),多重耐药率为96.6%(56/58);中小型屠宰场分离株较大型屠宰场的整体耐药严重,胴体拭子(46.4%,26/56)和肛拭子(28.6%,16/56)分离株的多重耐药率高于环境拭子(25.0%,14/56)。MLST基因分型结果显示,58株沙门菌共对应6个ST型,其中ST40型分布最为广泛,在各个环节中均有检出;其次是ST19型。结果表明,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需加强屠宰过程的卫生管控;各规模屠宰场应关注耐药菌和耐药基因在产业链和食物链的传播,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防范其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屠宰 沙门菌 污染风险 耐药传播 分子分型
下载PDF
从“One Health”视角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6
作者 王浩然 王琳 +6 位作者 刘俊辉 王娟 赵格 刘娜 张喜悦 王君玮 曲志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61-66,94,共7页
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卫生危机,抗生素长期使用所带来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日趋严重,耐药病原菌、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等问题逐步成为公共卫生、畜牧兽医、环境卫生等领域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近年来... 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卫生危机,抗生素长期使用所带来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日趋严重,耐药病原菌、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等问题逐步成为公共卫生、畜牧兽医、环境卫生等领域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近年来,随着“One Health”理念的兴起和探索实践,该理念逐步成为应对AMR挑战、实现人-动物-环境共同健康的共识。本文从“One Health”视角看待AMR问题,综述了“One Health”及AMR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应用“One Health”理念遏制AMR问题的方法策略,提出了应对AMR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共同应对AMR挑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 Health 细菌 耐药性 应对策略
下载PDF
γ-干扰素试验及比较皮试在结核污染牛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喜悦 呼西旦 +3 位作者 杨经纬 曹瑞 黄保续 范伟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引进了国外的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和比较变态反应,与我国常用单纯颈部变态反应试验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检疫方法的优缺点。方法5个结核污染牛群的167头牛同时用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和比较变态反应进行检测,其中的106头牛用于其他... 目的引进了国外的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和比较变态反应,与我国常用单纯颈部变态反应试验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检疫方法的优缺点。方法5个结核污染牛群的167头牛同时用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和比较变态反应进行检测,其中的106头牛用于其他变态反应方法的比对。结果167头牛中,γ-干扰素试验和国外比较变态反应检出阳性符合数为89头,阳性符合率为92.7%(89/96);106头牛中,国产牛型结核菌素(PPD)检与国外牛型PPD检出的阳性符合数为78头,阳性符合率为93.41%(78/83.5),国内常规皮试检出阳性牛84头,阳性率为79.25%(84/106),国外常规皮试检出阳性牛66头,阳性率为62.26%(66/106),国内比较变态反应与国外比较变态反应之间的阳性符合数为59头,阳性符合率为92.19%(59/64)。结论证实γ-干扰素试验和国外比较变态反应之间具有较好的阳性符合率,国内牛PPD与国外牛PPD试验结果相似,但国内常规皮试的特异性很低,而将国内皮试改进为国内比较皮试,则与国外常规的比较皮试具有较好的阳性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 Γ-干扰素 比较变态反应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PPR)传入我国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喜悦 刘春菊 +1 位作者 王志亮 何昭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0-42,共3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PPRV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或亚急性病毒病,是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别的野生动物也可发生。PPRV是联...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PPRV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或亚急性病毒病,是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别的野生动物也可发生。PPRV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风险分析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联合国粮农组织 接触性传染病 PPRV 烈性传染病 麻疹病毒
下载PDF
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喜悦 路广计 +5 位作者 曹瑞 尼博 孙翔翔 刘志勇 范伟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0-352,共3页
为了解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牛结核病(TB)感染状况,本研究利用TBγ-干扰素ELISA诊断试剂盒对该地区33个奶牛场的990份全血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真实个体阳性率为13.99%,群阳性率为51.51%。经统计,该地区牧区、郊区和农区的真实个体... 为了解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牛结核病(TB)感染状况,本研究利用TBγ-干扰素ELISA诊断试剂盒对该地区33个奶牛场的990份全血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真实个体阳性率为13.99%,群阳性率为51.51%。经统计,该地区牧区、郊区和农区的真实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13.32%和23.81%。对地区差别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牧区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但郊区和农区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统计泌乳牛、育成牛和干乳牛的阳性率,泌乳牛的阳性率(17.96%)高于育成牛(13.27%)和干乳牛(10.75%),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SPSS软件进行TB阳性结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地区TB阳性结果与牛的饲养阶段无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牛场的地理位置显著相关(p<0.05)。综合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该地区牛场地理位置是TB的风险因素之一,应将TB的防治重点集中在饲养密度较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γ-干扰素ELISA 流行病学
下载PDF
3种方法检测结核污染牛场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喜悦 王君玮 +1 位作者 高云航 何昭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556,共2页
应用牛结核变态反应、牛结核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 Dot- IGSS)和 EL ISA 3种方法 ,同时检测结核污染牛场的4 98头份牛血清。结果发现 ,阳性检出率以变态反应为最高 ( 2 8.3% ) ,Dot- IGSS居中 ( 2 7.3% ) ,EL ISA最低 ( 17.2 % ) ;变态... 应用牛结核变态反应、牛结核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 Dot- IGSS)和 EL ISA 3种方法 ,同时检测结核污染牛场的4 98头份牛血清。结果发现 ,阳性检出率以变态反应为最高 ( 2 8.3% ) ,Dot- IGSS居中 ( 2 7.3% ) ,EL ISA最低 ( 17.2 % ) ;变态反应与 Dot- IGSS和 EL ISA的符合率较差 ,而 EL ISA和 Dot- IGSS具有较好的符合率 ;在变态反应阴性牛中 ,仍然检出了部分 Dot- IGSS和 EL ISA阳性牛。由此认为 ,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 ,再随之实施抗体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检测方法 变态反应 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ELISA 血清 抗体检测
下载PDF
发达国家牛结核的防控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喜悦 付晓波 +1 位作者 范伟兴 黄保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关键词 结核病人 牛结核病 防控措施 发达国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 死亡人数 牛分枝杆菌
下载PDF
多重PCR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应用于不同流行地区的牛结核病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喜悦 范承祥 +4 位作者 杜鹏飞 曹瑞 呼西旦 王淑娟 范伟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在牛结核病监测中联合应用菌株的多重PCR鉴定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快速鉴定分离菌株并分析不同地区流行菌株的特点。方法分别在牛结核病清净地区和流行地区进行牛型PPD变态反应试验,扑杀阳性牛后进行病理检查,并采... 目的在牛结核病监测中联合应用菌株的多重PCR鉴定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快速鉴定分离菌株并分析不同地区流行菌株的特点。方法分别在牛结核病清净地区和流行地区进行牛型PPD变态反应试验,扑杀阳性牛后进行病理检查,并采集病料分离细菌。获取分离菌株,进行多重PCR鉴定和spoligotyping分型,分析不同地区的菌株特征。结果结核病清净地区监测到16头牛型PPD阳性牛,扑杀后未见有病变,采集病料分离到4株分枝杆菌,经多重PCR鉴定均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流行地区监测牛型PPD阳性23头,扑杀后发现14头有病变,采集病料后共有11头分离到疑似菌,经多重PCR鉴定均为牛型分枝杆菌。用spoligotyping分析共分为4个型,其中2个为未见报道的新型,报英国AHVLA牛结核spoligotyping数据库后获取通用编号SB1903和SB1904。结论分离菌株中的优势菌株为首次报道的SB1903,但也检出有国际流行菌株SB0140,证实该地区牛结核病的流行是以"独特菌型地域内相互传播为主、输入性感染为辅"为特征。本次监测发现国内有SB0140菌株分布,提示应调查该型菌是否已经传染至我国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 多重PCR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下载PDF
中国部分重点地区牛结核病的γ-干扰素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喜悦 曹瑞 +4 位作者 杜鹏飞 许芳 束鸿鹏 呼西旦 范伟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9-362,共4页
为调查部分省份牛结核病(bTB)的流行情况,我们在山东等14个省份34个历史上疫情较重的县共129个场户采集牛全血2 201份,采用CO2培养箱或蜡罐方法进行bTBγ-干扰素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个体阳性率为6.4%,群阳性率为42.6%。饲养模式对bTB感... 为调查部分省份牛结核病(bTB)的流行情况,我们在山东等14个省份34个历史上疫情较重的县共129个场户采集牛全血2 201份,采用CO2培养箱或蜡罐方法进行bTBγ-干扰素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个体阳性率为6.4%,群阳性率为42.6%。饲养模式对bTB感染影响的统计显示较大规模场的个体阳性率(6.9%)和群阳性率(60%)均高于散养户(分别为5.7%和35.6%)。而牦牛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个牛群的禽型PPD阳性统计结果显示牛型PPD阳性率越高,则禽型PPD阳性牛在牛型PPD阳性牛中的所占比率越低。在所有阳性牛群中,阳性率≥10%的牛群所占比例高达81.8%(45/55),bTB感染呈现出一个"群发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γ-干扰素试验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底物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喜悦 徐天刚 +4 位作者 王志亮 吴延功 王君玮 赵云玲 徐培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11期23-24,共2页
同时应用OPD(邻苯二胺)、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塞唑啉磺酸))3种底物,每种底物都分别使用S1(终止液1)、S2(终止液2)和S3(终止液3)3种终止液,做牛布氏杆菌病ELISA试验,对每种底物的作用规律进行摸... 同时应用OPD(邻苯二胺)、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塞唑啉磺酸))3种底物,每种底物都分别使用S1(终止液1)、S2(终止液2)和S3(终止液3)3种终止液,做牛布氏杆菌病ELISA试验,对每种底物的作用规律进行摸索。最终确认TMB更适合作ELISA试验底物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比较试验 邻苯二胺 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 3-乙基苯并塞唑啉磺酸
下载PDF
细胞壁抗原用于布氏杆菌病诊断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喜悦 吴延功 +4 位作者 王志亮 宋翠平 王君玮 徐培莲 赵云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2期24-26,共3页
用培养的布氏杆菌菌体,通过超声波裂解、反复离心制备出布氏杆菌细胞壁抗原。将细胞壁抗原作1:128稀释,用作牛种布氏杆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抗原;将布氏杆菌细胞壁抗原作1∶32稀释,用作平板凝集试验抗原;把细胞壁抗原作1∶16稀... 用培养的布氏杆菌菌体,通过超声波裂解、反复离心制备出布氏杆菌细胞壁抗原。将细胞壁抗原作1:128稀释,用作牛种布氏杆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抗原;将布氏杆菌细胞壁抗原作1∶32稀释,用作平板凝集试验抗原;把细胞壁抗原作1∶16稀释用作试管凝集试验抗原,分别建立了牛布氏杆菌ELISA试验、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用这3种方法,检测已知200份平板凝集试验阴性血清,5份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结果5份阳性血清在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ELISA试验中均为阳性;200份阴性血清在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中均为阴性,在ELISA试验中有1份为阳性。试验证明,细胞壁抗原,既能用于传统的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 抗原 布氏杆菌病 诊断试验
下载PDF
牛结核病的传播与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喜悦 孙明军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7期70-74,共5页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人兽共患病。牛分枝杆菌可在相同或不同的物种之间、动物到人之间自然传播,但在人与动物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传播则较为罕见。牛结核病从牛到牛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封闭条件...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人兽共患病。牛分枝杆菌可在相同或不同的物种之间、动物到人之间自然传播,但在人与动物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传播则较为罕见。牛结核病从牛到牛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封闭条件下同圈传播的效率远高于开放条件下的传播效率。人感染牛结核病的风险主要存在于饲养员、兽医等职业人群中。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主要风险是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生乳及乳制品。本文分析了该病的几种主要防控手段,包括牛奶巴氏消毒、检疫和扑杀阳性牛、发挥公共卫生部门的作用等,以期为我国牛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牛分枝杆菌 人兽共患病 传播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蛋白的表达与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喜悦 王志亮 +6 位作者 刘春菊 李林 包静月 何昭阳 Mandy C Carrie B Anderson J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8,156,共4页
通过对下载的16株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合成了PPRV N基因。用NP1和NP2引物扩增。纯化的PPRV N基因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和PET32-a载体进行连接反应构建重组质粒pET-a-PPRV-N。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得到了大量的P... 通过对下载的16株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合成了PPRV N基因。用NP1和NP2引物扩增。纯化的PPRV N基因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和PET32-a载体进行连接反应构建重组质粒pET-a-PPRV-N。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得到了大量的PPRV N蛋白。用PPRV N蛋白制备免疫血清,经国际标准血清标化后作为参考阳性血清,同时以PPRV N蛋白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I-ELISA)方法。对山东省的467份羊血清检测,使用S/P(样品值/阳性值)平均值加3倍标准差的方法,计算出其临界点为0.28。应用间接ELISA和针对H蛋白的单抗为基础的C-ELISA检测来自于疫区的69份血清,结果两者的符合率为7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RV N蛋白 表达 ELISA
下载PDF
多重PCR方法鉴定牛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喜悦 呼西旦 +5 位作者 曹瑞 杜鹏飞 努尔拜合提 古努尔.吐尔逊 孙照刚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7期68-71,共4页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确诊需要病原分离与鉴定。我们采集了病牛的结核结节,接种于培养基上,获得了临床分离菌株,灭活后经Ziehl-Neelsen(Z-N)方法染色镜鉴怀疑为分枝杆菌。用分枝杆菌群多重PCR鉴定...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确诊需要病原分离与鉴定。我们采集了病牛的结核结节,接种于培养基上,获得了临床分离菌株,灭活后经Ziehl-Neelsen(Z-N)方法染色镜鉴怀疑为分枝杆菌。用分枝杆菌群多重PCR鉴定,结果MYCGEN引物扩增有1030bp片段,TB1引物扩增有372bp片段,证实分离菌株属于结核分枝杆菌群。用分枝杆菌群内多重PCR对其鉴定,结果分离菌株的16SrRNA、Rv0577、IS1561和Rv38774对引物扩增均为阳性,片段大小依次为543bp、786bp、943bp和999bp;而Rv1510、Rv1970和Rv31203对引物扩增为阴性,证实分离菌株为牛结核分枝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分支杆菌 细菌分离 多重PCR
下载PDF
牛布氏杆菌病热酚法脂多糖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喜悦 王志亮 +4 位作者 王君玮 吴延功 徐天刚 徐培莲 赵云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10期18-20,共3页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热酚法提取的脂多糖(LPS)作为抗原,建立了牛布氏杆菌病的ELISA方法,对45份血清进行检测,证明本ELISA方法灵敏性较高,经阻断试验和交叉试验,证明特异性较好。同时对建立的ELISA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制备的...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热酚法提取的脂多糖(LPS)作为抗原,建立了牛布氏杆菌病的ELISA方法,对45份血清进行检测,证明本ELISA方法灵敏性较高,经阻断试验和交叉试验,证明特异性较好。同时对建立的ELISA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制备的牛布氏杆菌ELISA试验试剂盒能在4℃条件下长期保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热酚法 脂多糖抗原 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 抗原制备
下载PDF
牛结核ELISA方法的改进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喜悦 吴延功 +5 位作者 王志亮 徐培莲 赵云玲 徐天刚 王君玮 宋翠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7期21-22,共2页
在传统ELISA基础上 ,对ELISA板的稳定系统、血清稀释液的显色系统、ELISA底物等流程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牛结核ELISA方法。阻断试验和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不同人多次重复试验 。
关键词 结核病 诊断 ELISA方法 改进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