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我国大规模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装备制造业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嗣良 张恂 +1 位作者 唐寅 刘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共8页
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化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了生物反应器产业的产品特点后,对我国生物反应器产业的现状和今后发展作了讨论。对以代谢流分析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器、带pH测量与补料控制的摇床、动物细胞大规... 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化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了生物反应器产业的产品特点后,对我国生物反应器产业的现状和今后发展作了讨论。对以代谢流分析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器、带pH测量与补料控制的摇床、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研制、生物反应器中试系统设计、大型生物反应器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等几个重要开发内容进行深入讨论,最后对细胞过程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与生物反应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装备制造业 细胞培养 代谢流分析 大规模培养 反应器设计 生物学研究 生物工程 产品特点 补料控制 PH测量 动物细胞 系统设计 开发内容 制造技术 产业化
下载PDF
鸟苷发酵过程的多尺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嗣良 储炬 +1 位作者 庄英萍 黄明志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29,共7页
以鸟苷发酵为对象 ,在生物反应器中以多尺度问题的角度 ,对在线计算机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结合中间代谢物及有关酶活性的检测 ,建立了以代谢流为核心的多尺度调控方法 ;又通过与代谢流迁移有关的动态化学计量分析 ,实现了对批式发酵过程... 以鸟苷发酵为对象 ,在生物反应器中以多尺度问题的角度 ,对在线计算机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结合中间代谢物及有关酶活性的检测 ,建立了以代谢流为核心的多尺度调控方法 ;又通过与代谢流迁移有关的动态化学计量分析 ,实现了对批式发酵过程的时变系统估算 ,建立了主体代谢与产物形成的支路代谢间 ,包括能量与物质流的关系模型 ;最后 ,把具有不同生产能力菌株的关键基因与基因库数据进行了序列比较 ,发现了本文研究的菌株已具备高产能力 ,即编码sAMP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移码突变以及pur操纵子的多处突变 ,而中心代谢流迁移是过程优化的关键。对开展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工业过程优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提出有必要从生物反应器的系统生物学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 代谢流 多尺度 发酵 sAMP合成酶
下载PDF
抗生素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嗣良 储炬 庄英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72-576,共5页
本文以抗生素发酵的工业生产为目标 ,讨论发酵过程优化技术进展。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以细胞代谢流为核心的过程分析 ,采用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实质上只是化学工程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简单... 本文以抗生素发酵的工业生产为目标 ,讨论发酵过程优化技术进展。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以细胞代谢流为核心的过程分析 ,采用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实质上只是化学工程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简单延伸。文章在研究反应器物料流与微生物细胞代谢流的相关特性后 ,提出了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研究的优化技术 ,先后成功地应用在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链霉素等发酵产品中。又进一步对抗生素作为次级代谢产物的参数相关特性进行研究 ,认为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生物大分子合成体系的代谢特性与参数变化的松散相关或基因水平的启动相关 ,造成以抗生素生产为目标的趋势曲线相关分析的困难。文章讨论了优化控制理论在抗生素发酵过程优化中的应用 ,认为发酵过程初期出现的混沌现象 ,应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找原因 ,从宏观到微观 ,由细胞生长代谢到基因表型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发酵 优化控制理论 次级代谢产物 混沌现象
下载PDF
生物工程设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嗣良 陆兵 +2 位作者 唐寅 徐殿胜 陈国豪 《化工高等教育》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生物工程设备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结合教改实践,阐述了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历史沿革、挑战与机遇,以及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的教改实践,并对该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遇... 生物工程设备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结合教改实践,阐述了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历史沿革、挑战与机遇,以及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的教改实践,并对该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境,提出了解决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设备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青霉素发酵过程特点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嗣良 金沙 +1 位作者 徐萼辉 俞俊棠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510-519,共10页
通过过程参数相关,模型化和在线辩识对青霉素发酵过程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采用自适应控制可降低对模型精度的要求,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控制方法。但对至今以人工经验为主的大多数发酵过程操作,模糊专家系统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式。
关键词 青霉素 发酵 自适应控制 模型化
下载PDF
青霉素发酵过程菌丝成球的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嗣良 叶勤 +1 位作者 王永红 陆仕灿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577-583,共7页
研究了产黄青霉菌(P.chrysogenum)876菌株发酵过程中菌丝成球现象。菌丝成球后,由于在菌球内外形成一个氧浓度分布梯度,菌丝临界氧由25%提高至40%,从而对反应器供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反应器供氧不足,菌体碳、氮源代谢能力减弱,不... 研究了产黄青霉菌(P.chrysogenum)876菌株发酵过程中菌丝成球现象。菌丝成球后,由于在菌球内外形成一个氧浓度分布梯度,菌丝临界氧由25%提高至40%,从而对反应器供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反应器供氧不足,菌体碳、氮源代谢能力减弱,不利于青霉素合成。这种代谢与工程因素的交互影响,为发酵过程优化控制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既有理论学术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发酵 菌丝球
下载PDF
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及其生物反应器装置技术研究——基于过程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 被引量:45
7
作者 张嗣良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8期37-45,共9页
回顾了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所依据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认为采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 ,实质上只是化学工程宏观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 ,往往忽视细胞代谢流的存在。以细胞代谢流的分析与控制为核心... 回顾了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所依据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认为采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 ,实质上只是化学工程宏观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 ,往往忽视细胞代谢流的存在。以细胞代谢流的分析与控制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工程学的观点 ,通过实验研究 ,提出了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研究的优化技术和发酵过程多参数调整的放大技术。随着过程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设计了一种定型为FUS 5 0L (A)的新概念生物反应器。这种新型生物反应器是以物料流检测为手段 ,过程优化与放大为目标 ,成功地应用在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肌苷、鸟苷发酵和Pichia酵母表达系统的基因工程人血清白蛋白 (rh SA)、疟疾疫苗等高密度高表达培养 ,大幅度提高发酵水平 ,并直接放大到几百升 ,甚至 10 0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发酵 放大 过程优化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生物过程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嗣良 潘杭琳 +1 位作者 黄明志 谢梅野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1期86-93,共8页
讨论了工业生物过程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多尺度相关分析基础上实现生物反应器由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发展。同时,分析了生物过程人工智能处理的应用问题,以克服目前基本上靠人工与专家经验来判断的局限性,以及面临的基因... 讨论了工业生物过程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多尺度相关分析基础上实现生物反应器由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发展。同时,分析了生物过程人工智能处理的应用问题,以克服目前基本上靠人工与专家经验来判断的局限性,以及面临的基因、代谢、过程到生产组织中的互不联系的实验或生产数据孤岛,为知识的发现、获取提供方法和途径,实现智能化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程 优化与放大 大数据 智能化
下载PDF
发酵工程研究与技术进步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嗣良 王泽建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2期9-19,共11页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程技术,属于微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一门应用技术领域。因此,如果要深入研究发酵过程原理实现发酵工程优化与放大,必须有深入的生物学和工程学研究基础。重点阐述发酵工...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程技术,属于微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一门应用技术领域。因此,如果要深入研究发酵过程原理实现发酵工程优化与放大,必须有深入的生物学和工程学研究基础。重点阐述发酵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技术进步,并探讨其对产业应用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技术进步 微生物学 基础理论 大规模生产 工程技术 产品生产 工程优化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生物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嗣良 《生物产业技术》 2016年第3期34-39,共6页
在讨论实现生物技术产业化时,认为由于从基因、细胞到生物反应器操作的生物过程高度复杂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数据处理思维方式。建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业4.0,打破生命科学上游研究到生物制造下游研究的多学科技术壁垒,其大数据分析... 在讨论实现生物技术产业化时,认为由于从基因、细胞到生物反应器操作的生物过程高度复杂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数据处理思维方式。建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业4.0,打破生命科学上游研究到生物制造下游研究的多学科技术壁垒,其大数据分析的4V特征和3个观念转变是生物过程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总结了笔者研究组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发酵过程多尺度理论方法与大数据分析理念,由此探索形成新的概念、理论、方法与装备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技术进展标志是生物反应器由原来的参数自动控制演变为实现过程优化与放大决策的智能控制,以及"数据超载"情况下的"信息→相关→因果→知识"的研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程 生物反应器 生物制造 技术产业化 智能控制 装备技术 多学科技术 生命科学 研究成果 因果关系
下载PDF
发酵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嗣良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1期25-32,共8页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获得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它是微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一门应用学科。
关键词 技术发展现状 发酵工程 生物过程工程 微生物菌体 展望 大规模生产 代谢产物 生命活动
下载PDF
柠檬酸钠对枯草杆菌生长代谢及肌苷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新星 陈双喜 +2 位作者 储炬 庄英萍 张嗣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7-630,共4页
研究柠檬酸钠对枯草杆菌生长代谢及产苷的影响 ,在基础料中添加浓度为 0 2g L的柠檬酸钠 ,肌苷产量提高 18% ,肌苷对葡萄糖得率增加 38%。通过分析糖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酶活 ,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钠改变了一些关键酶的活力 ,可降低糖酵... 研究柠檬酸钠对枯草杆菌生长代谢及产苷的影响 ,在基础料中添加浓度为 0 2g L的柠檬酸钠 ,肌苷产量提高 18% ,肌苷对葡萄糖得率增加 38%。通过分析糖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酶活 ,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钠改变了一些关键酶的活力 ,可降低糖酵解途径中 6_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力 ,从而减弱了糖酵解途径的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钠 枯草杆菌 生长 代谢 肌苷 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通量
下载PDF
巴斯德毕赤酵母的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3
作者 欧阳立明 张惠展 +1 位作者 张嗣良 刘志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巴斯德毕赤酵母是一种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基因表达系统 ,它具有表达率高、遗传稳定、产物可分泌、发酵工艺成熟等许多优点 .综述了该系统在载体类型、载体元件 (包括启动子、选择标记和信号肽序列 )、受体类型。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基因表达系统 载体 受体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生物富集Cr(Ⅲ)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志勇 李元广 +2 位作者 郭祀远 李琳 张嗣良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对钝顶螺旋藻生物富集Cr(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螺旋藻对Cr(Ⅲ)的生物富集主要经历了快速的吸附和缓慢的吸收两个步骤;化学键较弱的Cr(Ⅲ)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富集效率;藻细胞浓度一定时,随着Cr(Ⅲ)浓度的增加,单位重量螺旋藻对Cr(... 对钝顶螺旋藻生物富集Cr(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螺旋藻对Cr(Ⅲ)的生物富集主要经历了快速的吸附和缓慢的吸收两个步骤;化学键较弱的Cr(Ⅲ)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富集效率;藻细胞浓度一定时,随着Cr(Ⅲ)浓度的增加,单位重量螺旋藻对Cr(Ⅲ)的富集量不断增加,最后趋于饱和;当Cr(Ⅲ)浓度一定时,随着藻细胞浓度的增加,螺旋藻对Cr(Ⅲ)的总富集量逐渐增加而单位重量藻体的富集量减少。研究还证实,螺旋藻干粉比新鲜藻能富集更多的Cr(Ⅲ);pH值是影响Cr(Ⅲ)生物富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佳pH在7左右;温度升高和加强光强均可加强Cr(Ⅲ)的富集;阳离子对Cr(Ⅲ)的富集存在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铬(Ⅲ) 生物富集 富集时间 酸碱度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红霉素发酵过程状态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明志 杭海峰 +2 位作者 储炬 叶勤 张嗣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2-164,176,共4页
探索了动态 BP网络和 RBF网络在红霉素发酵过程状态预估中的应用 ,比较了它们的收敛速度和学习能力。结果表明 ,BP网络和 RBF网络都具有相当好的学习能力 ,但 RBF网络的收敛速度更快。训练好的神经网络 ,在红霉素发酵过程中可在线预估... 探索了动态 BP网络和 RBF网络在红霉素发酵过程状态预估中的应用 ,比较了它们的收敛速度和学习能力。结果表明 ,BP网络和 RBF网络都具有相当好的学习能力 ,但 RBF网络的收敛速度更快。训练好的神经网络 ,在红霉素发酵过程中可在线预估出红霉素效价、葡萄糖浓度、NH2 - N浓度、丙醇浓度和菌体浓度等参数值 ,并可在进一步的过程优化和控制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BP网络 RBF网络 红霉素 发酵 状态预估
下载PDF
控制发酵过程氧化还原电位优化酿酒酵母乙醇生产 被引量:20
16
作者 喻扬 王永红 +2 位作者 储炬 庄英萍 张嗣良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8-884,共7页
利用氧化还原电极,研究了在厌氧条件下将氧化还原电位值(ORP)控制在不同水平(-50mV、-100mV、-150mV、-230mV)对乙醇发酵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ORP值水平对乙醇得率,甘油形成、有机酸分泌、生物量和菌体死亡率的影响有明显的... 利用氧化还原电极,研究了在厌氧条件下将氧化还原电位值(ORP)控制在不同水平(-50mV、-100mV、-150mV、-230mV)对乙醇发酵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ORP值水平对乙醇得率,甘油形成、有机酸分泌、生物量和菌体死亡率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当ORP为-50mV时的生物量是ORP为-100mV时的1.26倍、ORP为-150mV时的1.86倍、ORP为-230mV时的2.59倍,甘油浓度分别是后三者的1.2倍、1.1倍、1.7倍,而乙醇浓度却分别只有后三者的0.87倍、0.49倍、0.51倍。综合考虑生物量、乙醇浓度、甘油产量、残糖的测定结果,表明将ORP控制在-150mV时对乙醇发酵极为有利。说明可以用ORP电极来精确控制厌氧发酵条件,从而为酵母细胞合理分配代谢流以实现乙醇生产最优化的宏观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ORP) 乙醇 死亡率 甘油 有机酸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及其研究技术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永红 夏建业 +5 位作者 唐寅 杭海峰 易小萍 潘江 许建和 张嗣良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23,共10页
阐述了生物反应器设计、放大的新理念及关键技术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应用于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以代谢流分析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的传统发酵罐改良、微型生物反应器、动... 阐述了生物反应器设计、放大的新理念及关键技术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应用于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以代谢流分析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器系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的传统发酵罐改良、微型生物反应器、动物细胞反应器和酶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微型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反应器 酶反应器
下载PDF
重组毕赤酵母甲醇利用表型与基因拷贝数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郭美锦 朱泰承 +3 位作者 张明 储炬 庄英萍 张嗣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1,共5页
毕赤酵母是目前最优秀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之一。着重对重组毕赤酵母甲醇利用表型(Mut+型、MutS型和Mut-型)、基因剂量对外源蛋白高效表达的影响机理进行综述。MutS型的比生长速率和蛋白产率比Mut+型低、发酵周期长、副产物(如乙醇、乙酸... 毕赤酵母是目前最优秀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之一。着重对重组毕赤酵母甲醇利用表型(Mut+型、MutS型和Mut-型)、基因剂量对外源蛋白高效表达的影响机理进行综述。MutS型的比生长速率和蛋白产率比Mut+型低、发酵周期长、副产物(如乙醇、乙酸等)形成速率不同。外源基因拷贝数对外源蛋白的影响主要有三种情况:(1)高基因拷贝数对外源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正效应作用;(2)基因拷贝数增加反而降低了表达水平,即负效应作用;(3)重组蛋白表达与基因剂量正相关,之后则表现负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外源蛋白翻译后加工有关(如二硫键形成、折叠等),而与分子伴侣共表达可促进外源蛋白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毕赤酵母 表型 基因剂量 外源蛋白表达
下载PDF
重组巴氏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表达rHSA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美锦 庄英萍 +2 位作者 储炬 张嗣良 刘志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8,共7页
对基因工程菌Pichiapastoris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 ,并根据摇瓶发酵的优化结果进行了补料分批高密度发酵。在摇瓶发酵时 ,甲醇诱导基因工程菌P .pastoris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发酵周期为 96h ;甲醇的最佳诱导浓度为 1 0g L ;发酵p... 对基因工程菌Pichiapastoris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 ,并根据摇瓶发酵的优化结果进行了补料分批高密度发酵。在摇瓶发酵时 ,甲醇诱导基因工程菌P .pastoris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发酵周期为 96h ;甲醇的最佳诱导浓度为 1 0g L ;发酵pH范围为 5 72~ 6 5 9;在摇瓶培养时 ,随着接种量的增加 ,虽然目的蛋白表达量缓慢增加 ,但单位细胞光密度的蛋白产率却明显下降 ,符合y =1 2 941x- 0 50 59方程 (线性相关系数r=0 9789) ,其限制性因子很可能为溶氧。在分批发酵 ,接种量为 1 0 %且种子细胞光密度 (OD60 0 )为 2 0左右时 ,细胞生长的延迟期为 2 1 1h左右 ,细胞生长光密度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模型为 :y =0 7841e0 .2 3 19t(线性相关系数r=0 .993 6 ) ;在补料发酵时细胞干重浓度可达到 1 1 5g L— 1 6 0g L ,在 1 2 0h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表达量最大达到 3 6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 高密度发酵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rHSA 表达
下载PDF
金霉素发酵过程的代谢特性及调控策略 被引量:14
20
作者 扶教龙 储炬 +4 位作者 刘玉伟 樊涛 庄英萍 彭皓宇 张嗣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144,187,共5页
利用金霉素链霉菌在 5 0L自控发酵罐中发酵生产金霉素。分析了发酵过程的糖、氧、氮和磷的代谢特性以及菌体生长和金霉素生物合成的规律。结果表明 ,菌体前期的代谢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并对金霉素合成的整个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在参数相... 利用金霉素链霉菌在 5 0L自控发酵罐中发酵生产金霉素。分析了发酵过程的糖、氧、氮和磷的代谢特性以及菌体生长和金霉素生物合成的规律。结果表明 ,菌体前期的代谢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并对金霉素合成的整个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在参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实时优化 ,适宜增强前期的菌体生长 ,使物质代谢流有利于流向金霉素形成的途径 ,从而使金霉素的产率 (效价 )提高了 1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金霉素链霉菌 发酵 代谢调控 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