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颗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嘉泳 柳维林 +1 位作者 陈立典 陶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神经颗粒素(Ng)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突触后蛋白,大量存在于大脑皮质和海马等部位,主要通过磷酸化反应和氧化还原作用改变与钙调蛋白的亲和力,并通过谷氨酸受体依赖方式参与钙信号传导途径,实现神经元间信息传导调控和突触可塑性调节。Ng... 神经颗粒素(Ng)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突触后蛋白,大量存在于大脑皮质和海马等部位,主要通过磷酸化反应和氧化还原作用改变与钙调蛋白的亲和力,并通过谷氨酸受体依赖方式参与钙信号传导途径,实现神经元间信息传导调控和突触可塑性调节。Ng在相关脑区参与记忆的形成和编码,在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Ng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下降有关,并可作为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突触生物标志物;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大脑Ng表达减少有关;Ng还是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颗粒素 突触可塑性 认知功能障碍 综述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白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嘉泳 李乐 +7 位作者 金婷婷 张宇豪 何肖君 林华伟 李钻芳 梁胜祥 柳维林 陶静 《中国康复》 2020年第3期125-130,共6页
目的:利用MR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大脑行动态观察,研究其扩散变化规律。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12只,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模型组根据线栓法制备缺血2h再灌注模型。术后24h、7d、14d... 目的:利用MR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大脑行动态观察,研究其扩散变化规律。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12只,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模型组根据线栓法制备缺血2h再灌注模型。术后24h、7d、14d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行T2加权成像(T2WI)、DTI扫描,观察脑梗死体积与相关脑区平均弥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24h、7d和14d的mNSS评分均升高(均P<0.01),且缺血再灌注后7d的mNSS评分低于上一时间点(P<0.05)。T2WI成像显示,模型组大鼠梗死部位呈异常高信号,随时间推移高信号区域面积减少。DTI结果显示,缺血后24h,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患侧所有脑区MD值均显著下降(P<0.01,0.05),7d后呈假正常化,14d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0.05);缺血后24h,患侧胼胝体、海马及纹状体的FA值均显著下降(均P<0.05),7d时均持续下降(P<0.01,0.05),除了胼胝体,其他脑区在14d达到最低水平(P<0.01,0.05)。缺血后24h,除了感觉皮层,健侧脑区MD和FA值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0.05);缺血后7d,除了胼胝体和海马,其他脑区MD值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0.05)。结论:DTI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缺血再灌注后脑白质损伤的变化特点,患侧白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不可转逆的结构破坏,健侧白质功能变化可能与交互性半球间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扩散张量成像 脑缺血再灌注 白质
下载PDF
电针曲池、足三里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运动皮层小胶质细胞与外泌体蛋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金婷婷 柳维林 +7 位作者 李钻芳 李建鸿 张嘉泳 李乐 张宇豪 陈立典 陶静 Yang Minguang 《中国康复》 2019年第8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运动皮层中M2型小胶质细胞衍生的外泌体表达,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2只... 目的:探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运动皮层中M2型小胶质细胞衍生的外泌体表达,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2只,采用Zea-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Catwalk跑台实验评估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标记缺血侧运动皮层M2型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量,免疫荧光双标法标记其外泌体蛋白CD81的表达。结果:干预7d后,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Zea-Longa评分显著降低(P<0.05);步行速度增快(P<0.01),持续时间减少(P<0.05),大鼠爪印面积显著性增加(P<0.01);缺血侧运动皮层M2型小胶质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蛋白CD81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促进缺血侧运动皮层M2型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分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M2型小胶质细胞 外泌体 电针
下载PDF
电针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及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盛 李珑 +4 位作者 王志福 杨敏光 李建鸿 张嘉泳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雄性8月龄APP/PS1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各8只。8只野生型小鼠为野生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非穴组电针双侧肋下非穴区,野生组和模型组予相同抓取和固定,共28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雄性8月龄APP/PS1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各8只。8只野生型小鼠为野生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非穴组电针双侧肋下非穴区,野生组和模型组予相同抓取和固定,共28 d。干预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鼠大脑皮质β淀粉样蛋白(Aβ)和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BACE1)含量,RT-PCR检测BACE1 m 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下降(P <0.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 <0.001),BACE1表达和Aβ水平显著减少(P <0.001)。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能通过抑制APP/PS1小鼠大脑皮质BACE1表达,降低Aβ水平,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学习记忆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Β淀粉样蛋白 小鼠
下载PDF
电针对APP/PS1小鼠脑功能活动影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乐 黄盛 +10 位作者 李珑 张嘉泳 金婷婷 张宇豪 张冰雪 杨敏光 梁胜祥 王志福 柳维林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4-549,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DU20)、神庭(DU24)对APP/PS1小鼠的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同窝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8)和电针组(n=8);同窝转基因阴性小鼠(n=8)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共16周。干预前后进行新物体...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DU20)、神庭(DU24)对APP/PS1小鼠的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同窝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8)和电针组(n=8);同窝转基因阴性小鼠(n=8)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共16周。干预前后进行新物体识别实验;小动物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观察脑功能活动。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新物体识别指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新物体识别指数增高(P<0.05)。干预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右侧基底前脑、左侧海马ReHo降低。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双侧海马ReHo降低,压后皮质ReHo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双侧海马、运动皮质ReHo升高,前扣带回ReHo下降。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延缓APP/PS1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可能与调节海马区的功能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学习记忆 脑功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 小鼠
下载PDF
实时超声反馈腹横肌激活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君 宋成宪 +4 位作者 阙可欣 岑婉仪 王润妹 张嘉泳 刘刚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698-703,共6页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反馈腹部中空训练对腹横肌激活和产后腹直肌分离(DR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产后DRA>20 mm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实时超声反馈治疗(试验组...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反馈腹部中空训练对腹横肌激活和产后腹直肌分离(DR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产后DRA>20 mm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实时超声反馈治疗(试验组)和常规反馈治疗(对照组),共4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测量腹围和利用高频超声测量腹肌厚度、腹直肌分离间距(IRD),计算腹围差值、腹横肌激活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周后,试验组腹横肌激活程度更好,腹围缩小更多(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IRD小于对照组[(18.02±4.82)mm vs(20.36±4.13)mm],静态腹横肌厚度[(3.21±0.59)mm vs(2.91±0.51)mm]、动态腹横肌厚度[(5.16±0.86)mm vs(4.54±0.70)m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实时超声反馈的腹部中空训练可促进腹横肌的激活和增加肌肉厚度,可有助于产后DRA患者IRD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 腹直肌分离 腹横肌 实时超声反馈 腹部中空训练 腹直肌分离间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