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种预处理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国材 郑冬 +7 位作者 管迅行 罗绍凯 李娟 彭爱华 童秀珍 赖凤珍 谭恩勋 洪文德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0-623,共4页
背景与目的:预处理方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种预处理方案治疗白血病的优缺点。方法:21例采用白消安(busulfan,BU)16mg/kg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120mg/kg方案(BU/CY... 背景与目的:预处理方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种预处理方案治疗白血病的优缺点。方法:21例采用白消安(busulfan,BU)16mg/kg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120mg/kg方案(BU/CY组);23例采用全身照射(totalbodyirradiation,TBI)7.5~8.5Gy加CY120mg/kg方案(TBI/CY组)。结果:BU/CY组和TBI/CY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5%与64.7%,复发率分别为23.8%与26.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BU/CY组肝脏毒性发生率高于TBI/CY组,分别为80.9%与54.3%(P<0.05),均无发生肝静脉闭塞病。BU/CY组口腔和胃肠道毒性发生率(33.3%与42.9%)则明显低于TBI/CY组(78.2%与78.2%)(P<0.05);膀胱和肺毒性的发生率两组相似,前者为23.8%与26.0%,后者为14.3%与13.0%(P>0.05),但TBI/CY组发生1例致死性的Ⅳ级肺毒性。两组均未发生心脏、肾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BU/CY组疗效与TBI/CY组相当。BU/CY组预处理方案易于实施,患者耐受好,髓外毒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耐受性 毒性反应 白血病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国材 郑冬 +6 位作者 李群华 罗绍凯 李娟 彭爱华 童秀珍 谭恩勋 洪文德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0-434,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用机制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nicacid,ATRA)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加速细胞的凋亡,后者是诱导细胞的分化。但两者均能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因子...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用机制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nicacid,ATRA)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加速细胞的凋亡,后者是诱导细胞的分化。但两者均能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mRNA的转录,降低TF水平和促凝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的出凝血异常。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药联合应用能否提高疗效及是否加重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历史对照分组。2000年1月~2001年10月的2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为ATRA组,其中初治17例,复发5例;单用ATRA治疗,剂量为25mg/(m2·d),分两次口服,一个疗程最长不超过50天。2001年11月~2003年6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9例为联合治疗组,其中初治15例,复发4例,采用As2O3与ATRA联合治疗。治疗剂量为0.1%As2O3溶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4~6h,28天为一疗程,ATRA的剂量用法同前组。结果:ATRA治疗组22例中19例(初治16例,复发3例)获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86.4%。联合治疗组19例中17例(初治15例,复发2例)获完全缓解,缓解率为89.5%。病死率ATRA组为18.6%,共3例(1例初治,2例复发);联合治疗组为10.5%,共2例(均为复发者)。完全缓解率和病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治疗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S2O3 ATRA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国材 郑冬 +4 位作者 李娟 罗绍凯 彭爱华 童秀珍 洪文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hythematosus,SLE)的血液学特点。[方 法]对45例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SLE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的血液学异常多种多样,其中以自身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 [目的]探讨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hythematosus,SLE)的血液学特点。[方 法]对45例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SLE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的血液学异常多种多样,其中以自身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9例),白细胞减少(7例)为多见,分别占24%、20%及16%;其次为免疫 性全血细胞减少症(5例),Evan's综合征(4例)和血栓形成(3例),分别为11%、9%和6.791,;较少见的自有纯红细胞再生障 碍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各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纯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性紫癜各1例,分别各占4%与2%。 [结论]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的SLE并非少见,其可经数月,数年甚至10余年后才出现SLE的典型表现,应引起临床医生的 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学异常 首发表现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血细胞减少症 血液学特点 血小板减少性 目的 典型 资料
下载PDF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及CD59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国材 郑冬 +6 位作者 孔庆瑜 罗绍凯 李娟 彭爱华 童秀珍 谭恩勋 洪文德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3,共2页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意义。方法:用荧光标记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中的CD55、CD59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5名正常人、28例PN...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意义。方法:用荧光标记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中的CD55、CD59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5名正常人、28例PNH患者外周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膜抗原的表达。结果:PNH患者中性粒细胞CD55、CD59,红细胞CD59表达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表型是目前诊断PNH的较直接而又特异、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检测 CD55 CD59 表型 诊断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与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材 罗绍凯 +5 位作者 李娟 彭爱华 童秀珍 郑冬 谭恩勋 洪文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比较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和异基因骨髓移植(auo-BMT)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allo-PBSCT治疗15例,BMT治疗17例.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y)60 mg/(kg@d)×2 d+单次全身照射7.5~8.0 Gy;或白消安(Bu)4 mg/(kg@... [目的]比较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和异基因骨髓移植(auo-BMT)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allo-PBSCT治疗15例,BMT治疗17例.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y)60 mg/(kg@d)×2 d+单次全身照射7.5~8.0 Gy;或白消安(Bu)4 mg/(kg@d)×4 d+Cy 60 mg/(kg@d)×2 d.[结果]32例均植活,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allo-PBSCT组分别14 d和15 d,allo-BMT组分别为20 d和23 d(P<0.05).allo-PBSCT组移植相关死亡3例(20%),复发3例(20%),9例无病生存,2年无病生存率为64%±10%:allo-BMT组相关死亡4例(24%),复发3例(18%),10例无病生存,2年无病生存率为59%±1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llo-PBSCT组有5例(33%),BMT6例(35%)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llo-PBSCT组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6例(40%),明显高于allo-BMT组2例(12%),P<0.05.[结论]allo-PBSCT疗效与allo-BMT相当,但allo-PBSCT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同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甲磺酸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变的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国材 郑冬 +8 位作者 李群华 李小胡 蔡成才 罗绍凯 李娟 彭爱华 童秀珍 谭思勋 洪文德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96-169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变后,治疗非常困难,预后极差。本文旨在探讨特异性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变的疗效。方法:甲磺酸马替尼治疗组19例与历史对照组22例均先用含阿... 背景与目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变后,治疗非常困难,预后极差。本文旨在探讨特异性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变的疗效。方法:甲磺酸马替尼治疗组19例与历史对照组22例均先用含阿糖胞苷的标准化疗方案诱导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用甲磺酸马替尼400mg/d继续巩固或诱导治疗,治疗4周如无效,则将剂量增加至600mg/d,继续治疗8周;如有效,则用该剂量继续维持,仍无效则停用。历史对照组则采用其他方案继续巩固或诱导治疗。结果:治疗组标准诱导治疗无效的16例患者用甲磺酸马替尼治疗,6例(38%)取得完全的血液学缓解,获大部分遗传学效应;2例(13%)获部分血液学缓解,1例(6%)回到慢性期,获小部分遗传学效应;总的血液学有效率为56%。存活1年者6例(38%)。对照组诱导治疗无效的18例患者采用其他方案诱导化疗,仅2例(11%)取得完全的血液学缓解;1例(6%)获部分血液学缓解,总有效率为17%;1年内存活者仅1例(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磺酸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变疗效高、生存时间延长,且耐受性好。但仍存在复发和耐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髓性 急性变 甲磺酸马替尼 疗效
下载PDF
51例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缺乏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国材 谭恩勋 +1 位作者 洪文德 庞国元 《新医学》 1995年第12期630-631,共2页
分析51例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缺乏症。前者36例,后者15例。其病因以解热镇痛药居首,为21.5%,其后依次为甲巯咪唑、H2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磺胺及其它抗菌药,分别为19.6%、17.6%,15.7%,11.7... 分析51例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缺乏症。前者36例,后者15例。其病因以解热镇痛药居首,为21.5%,其后依次为甲巯咪唑、H2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磺胺及其它抗菌药,分别为19.6%、17.6%,15.7%,11.7%。其它少见的有抗结核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氯磺苯脉、普鲁卡因胺、卡托普利等。死亡3例,均为粒缺患者,占粒缺的20%。因此,合理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血象变化,是减少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原性疾病 粒细胞减少症 解热镇痛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白血病的肺部浸润(附44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国材 谭恩勋 +2 位作者 洪文德 庞国元 李良 《新医学》 1991年第11期576-577,共2页
本文分析44例白血病肺部浸润,其X线改变以多形为主。在白血病细胞类型与肺部浸润的关系上,急性明显多于慢性,急性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别。肺部浸润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发热,临床症状轻微,外周血异常细胞增高,与其它器官浸润并存。肺部浸润病... 本文分析44例白血病肺部浸润,其X线改变以多形为主。在白血病细胞类型与肺部浸润的关系上,急性明显多于慢性,急性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别。肺部浸润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发热,临床症状轻微,外周血异常细胞增高,与其它器官浸润并存。肺部浸润病变与髓象变化平行。化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肺部浸润
下载PDF
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附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国材 谭恩勋 +1 位作者 洪文德 庞国元 《新医学》 1993年第11期583-584,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系统受累的结缔组织疾病。临床上可以一个脏器或某一单项症状首先出现,经数月至数年才发展为典型的SLE,患者每易造成诊断上的延误。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SLE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液学异常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管 血小板 凝血因子 血浆D-二聚体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1998年第7期344-345,共2页
当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比例超过0.04或其绝对值超过0.4×109/L时,则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本症临床较常见,但并非独立疾病。临床上按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分为3组:①轻度增多: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小于1.5×1... 当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比例超过0.04或其绝对值超过0.4×109/L时,则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本症临床较常见,但并非独立疾病。临床上按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分为3组:①轻度增多: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小于1.5×109/L,分类在0.15以下;②中度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 粒细胞增多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以血管栓塞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1995年第3期142-143,共2页
以血管栓塞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张国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病程中可出现血管(动脉或静脉)内血栓栓塞现象,但以此为首发表现者则罕见,现将所见3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 以血管栓塞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张国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病程中可出现血管(动脉或静脉)内血栓栓塞现象,但以此为首发表现者则罕见,现将所见3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24岁,未婚。2年前无何诱因出现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抗癌药物的肾毒性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2000年第3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抗癌药 肾毒性 肾损害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2000年第11期645-646,692,共3页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维A酸 诱导分化
下载PDF
血友病诊治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1993年第6期285-286,共2页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依据缺乏因子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甲(因子Ⅷ缺乏)和乙(因子Ⅸ缺乏)两型。丙型则称为Ⅺ因子缺乏症。其中以血友病甲最为多见。其临床特点为男性发病,半数以上患者有阳性家族史,自幼有出血倾向...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依据缺乏因子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甲(因子Ⅷ缺乏)和乙(因子Ⅸ缺乏)两型。丙型则称为Ⅺ因子缺乏症。其中以血友病甲最为多见。其临床特点为男性发病,半数以上患者有阳性家族史,自幼有出血倾向,外伤或手术后出血不止,重者可危及生命。关节腔内反复出血乃本病的另一特征,可致关节畸形甚至终身残废。临床上只要对之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1992年第5期260-261,共2页
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并非罕见,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所引起的缺血、缺氧及其代谢产物,可致重要脏器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确立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尽快查... 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并非罕见,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所引起的缺血、缺氧及其代谢产物,可致重要脏器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确立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尽快查明原因,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急性溶血性贫血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 贫血 诊断
下载PDF
炔羟雄烯唑在血液系统疾患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1992年第2期90-92,共3页
炔羟雄烯唑(达那唑、炔羟雄烯异噁唑、danazol、lanocrine,简称DNZ)系男性化作用减弱的雄性激素,1971年在美国临床首先试用,最初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又发现对乳腺延性疾病、月经过多、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青春早熟。
关键词 炔羟雄烯唑 血液病
下载PDF
严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紧急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1992年第1期31-32,共2页
<正>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当血小板计数严重减少[<(5~10)×10~9/升]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内脏出血,尤其是威胁生命的颅内出血。遇此情况必须紧急处理。严密观察门诊患儿必须立即住院。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紫癜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出凝血异常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1995年第6期324-325,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出凝血异常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张国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出凝血异常是近10余来讨论的热点之一。以前认为其主要是并发出血倾向,目前发现其主要问题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现就有关概况简述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出凝血异常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张国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出凝血异常是近10余来讨论的热点之一。以前认为其主要是并发出血倾向,目前发现其主要问题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现就有关概况简述如下。SLE的出血倾向血小板数量及质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出血异常 凝血异常
下载PDF
成人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血液系统疾病(8)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国材 《新医学》 1996年第6期326-327,共2页
成人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血液系统疾病(8)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张国材大多数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脾切除及免疫抑制治疗可获疗效。然而,仍有3... 成人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血液系统疾病(8)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张国材大多数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脾切除及免疫抑制治疗可获疗效。然而,仍有30%左右的患者对上述治疗无反应。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