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蜗神经交替声束治疗联合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刘春丽 张圣林 +5 位作者 齐智伟 袁玉洁 曹静 张洁 黄跃雁 张淑君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评估运用耳蜗神经交替声束治疗(CeAABT)联合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iCBT)对慢性特发性耳鸣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耳鸣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iCBT(56例)采取iCBT治疗,CeAABT联合iCBT组(56例)在iCBT的基础上给予CeA... 目的评估运用耳蜗神经交替声束治疗(CeAABT)联合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iCBT)对慢性特发性耳鸣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耳鸣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iCBT(56例)采取iCBT治疗,CeAABT联合iCBT组(56例)在iCBT的基础上给予CeAABT,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耳鸣残疾量表(TH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耳鸣响度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HI、VAS、耳鸣响度评分都出现了明显的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CeAABT联合iCBT组THI评分(35.34±7.51)分、VAS评分(3.38±1.34)分、耳鸣响度评分(34.53±5.77)分比iCBT组[(40.13±10.95)(3.91±1.38)(39.39±6.92)分]更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eAABT联合iCBT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耳鸣响度和由耳鸣带来的负面情绪,能提高慢性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简便安全的耳鸣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神经交替声束治疗 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 慢性特发性耳鸣 疗效
下载PDF
安罗替尼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柳新 谢云鹏 +2 位作者 张圣林 李青山 董怡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T98G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98G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T98G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98G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抑制剂组。对照组不予干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分别以5、10、20μmol/L安罗替尼进行干预,阳性药物组以50 mg/L的5-氟尿嘧啶进行干预,抑制剂组加入10μmol/L安罗替尼+5μmol/L 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进行干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法测算细胞增殖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测算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NF-κB p65)]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安罗替尼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的细胞活力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细胞增殖率、Cyclin D1、p-NF-κB p65蛋白表达低,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高(P均<0.05);与阳性药物组比较,10μmol/L安罗替尼组细胞增殖率、Cyclin D1、p-NF-κB p65蛋白表达高(P均<0.05),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低(P均<0.05),20μmol/L安罗替尼组与阳性药物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10μmol/L安罗替尼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安罗替尼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信号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安罗替尼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安罗替尼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3
作者 柳新 李青山 +2 位作者 谢云鹏 张圣林 董怡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究安罗替尼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以5-氟尿嘧啶为阳性对照药物,考察不同浓度(5、10、20μmol/L)安罗替尼对该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 目的探究安罗替尼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以5-氟尿嘧啶为阳性对照药物,考察不同浓度(5、10、20μmol/L)安罗替尼对该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着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加入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和激活剂(prostratin)来验证安罗替尼上述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5、10、20μmol/L的安罗替尼均可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活力(5μmol/L安罗替尼组除外)和迁移率,显著减少黏附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下调N-cadherin、vimentin、FN蛋白的表达(P<0.05),且20μmol/L安罗替尼的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相当(P>0.05);与10μmol/L安罗替尼比较,通路抑制剂可使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能力以及N-cadherin、vimentin、FN、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通路激活剂则可使上述指标显著逆转(P<0.05)。结论安罗替尼可抑制人脑胶质瘤T98G细胞的增殖、黏附、迁移和侵袭,上述作用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EMT样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安罗替尼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的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研究
4
作者 许继升 赵炫 +7 位作者 周兵 柴海全 马树民 张圣林 李杰 周剑 周子椿 刁其先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28,33,共5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青岛市中医医院甲乳外科的临床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青岛市中医医院甲乳外科的临床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中药处方1206首,涉及中药291味;用药频次居于前5位的是浙贝母、夏枯草、柴胡、茯苓、半夏;药物功能类别以清热、补虚、化痰、活血、理气类为主;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肝、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7个高频药物组合,浙贝母-夏枯草药对出现频率最高;16条关联规则中,玄参→浙贝母、香附→柴胡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发现6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中医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以化痰散结、行气活血、益气养血为主要思路;常用浙贝母-夏枯草药对清热化痰散结,并以消瘰丸为基础方化痰软坚散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真实世界数据 用药规律 中医药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智能运维
5
作者 裴丹 张圣林 +1 位作者 孙永谦 裴昶华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大语言模型由于其强大的语言能力、代码生成能力、工具编排能力,将是智能运维(AIOps)落地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大模型时代的AIOps架构是多AIOps智能体的人机协同系统。首先列举了AIOps对大语言模型的应用需求,探讨了大语言模型时代的AI... 大语言模型由于其强大的语言能力、代码生成能力、工具编排能力,将是智能运维(AIOps)落地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大模型时代的AIOps架构是多AIOps智能体的人机协同系统。首先列举了AIOps对大语言模型的应用需求,探讨了大语言模型时代的AIOps架构,其次总结了将大语言模型整合到运维工作流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这些挑战给出了解决思路并倡议以“社区众包,群体智慧”的方式加速落地运维大语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运维 人机协同 智能体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圣林 钟大仓 +4 位作者 张冠男 王淑萍 王兴艳 郝玉静 李青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有关防治口腔癌术后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报道较少。文中旨在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放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6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口腔癌放疗所致放射性口... 目的有关防治口腔癌术后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报道较少。文中旨在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放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6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口腔癌放疗所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凝胶组(涂擦rhEGF凝胶,保持20~30 min漱口,3~5次/d)、漱口液组(给予硼砂漱口液治疗,含漱5 min,3~4次/d),每组34例。观察患者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口腔放射性疼痛程度、口腔感染情况及放疗完成时间等。结果放疗第3周,凝胶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以轻、中度为主,漱口液组以中、重度为主;第6周,凝胶组以中度为主,漱口液组以重度为主;2组间不同程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凝胶组发生放射性疼痛以0、Ⅰ度为主,漱口液组以Ⅱ、Ⅲ度为主;Ⅰ、Ⅱ、Ⅲ度凝胶组、漱口液组放射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7.1%vs 20.6%、17.6%vs 32.4%、2.9%vs 20.6%,P=0.00]。凝胶组出现口腔感染、行抗菌素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3.5%、11.8%,漱口液组分别为38.2%、26.5%,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组平均放疗完成时间较漱口液组明显缩短[(42.37±3.14)vs(48.47±4.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GF凝胶可明显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症状,保证了放疗完成时间,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炎 口腔癌 放射治疗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圣林 刘春丽 +5 位作者 黄跃雁 张冠男 王淑萍 王兴艳 郝玉静 李青山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207-3209,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为临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0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仅采用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为临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0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仅采用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从放疗开始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自制中药,至患者口腔黏膜损伤恢复正常。采用连续放疗,每次1.82~2.18 Gy,每日1次,每周5次,放疗总剂量DT=60~71.96 Gy,放疗方式为三维适形放疗或者调强放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晚、恢复时间短,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60.4%、对照组9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放疗时间分别为(48.61±3.57)d和(57.21±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能明显减轻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症状,保证了放疗按时完成,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中医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Th1/Th2偏移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圣林 邱法波 吴力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13-114,117,共3页
关键词 Th1/Th2偏移 恶性肿瘤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圣林 刘春丽 +1 位作者 王淑萍 王雅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26-1029,共4页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大多数胃癌患者得到明确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60%以上的患者被确诊时属于胃癌局部晚期或转移而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其中位生存期仅为...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大多数胃癌患者得到明确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60%以上的患者被确诊时属于胃癌局部晚期或转移而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其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胃癌是对化疗相对敏感的恶性肿瘤,但时至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恶性肿瘤 根治性手术 中位生存期 人类健康 死亡原因 局部晚期
下载PDF
厄洛替尼联合放疗对MKN45细胞株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圣林 刘春丽 +3 位作者 王淑萍 郝玉静 王雅棣 李青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502-1508,共7页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放疗对人胃癌MKN45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了解厄洛替尼对放疗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厄洛替尼和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放疗对人胃癌MKN45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了解厄洛替尼对放疗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厄洛替尼和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和放射生物学参数平均致死剂量(mean lethal dose,D0)、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Dq)值,得出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仪检测MKN45细胞经厄洛替尼及联合放射线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厄洛替尼及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厄洛替尼及放射线均能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随用药浓度或剂量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P<0.01).厄洛替尼与放射线联合对MKN45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单药和单纯照射(P<0.01);两者联合使S期细胞比率明显降低,放射敏感的G2/M期和G0/G1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71.87±0.77vs60.72±0.26,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厄洛替尼联合放射线作用于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厄洛替尼通过增加G2/M和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Bcl-2、升高Bax蛋白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比率,增加细胞凋亡,以此提高MKN45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放疗 胃癌 MKN45细胞 凋亡
下载PDF
Th1/Th2类细胞因子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圣林 邱法波 +4 位作者 吴力群 张顺 卢云 孙显路 孙玉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干扰素Ⅱ型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厄洛替尼对胃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
12
作者 张圣林 刘春丽 +4 位作者 苏小强 王淑萍 刘兰芳 王雅棣 李青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238-3242,共5页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KN45细胞,通过MTT法检测厄洛替尼、5-氟尿嘧啶(5-Fu)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出厄洛替尼、5-Fu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两者联合放射对MKN45细...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KN45细胞,通过MTT法检测厄洛替尼、5-氟尿嘧啶(5-Fu)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出厄洛替尼、5-Fu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两者联合放射对MKN45细胞的抑制率;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两者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多靶单击模型计算两者的放射生物学参数:平均致死剂量(D0)、准阈剂量(Dq),比较厄洛替尼、5-Fu的放射增敏比。结果厄洛替尼、5-Fu及放射线均能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且随着浓度或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厄洛替尼、5-Fu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纯照射(P<0.01);厄洛替尼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优于5-Fu联合放射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的放射增敏比为1.54±0.12,明显高于5-Fu的1.24±0.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对MKN45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好于5-Fu,实验结果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5-氟尿嘧啶 放疗 胃癌 MKN45细胞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疗效
13
作者 张圣林 李文鑫 +4 位作者 刘春丽 徐繁 张冠男 刘承一 李青山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 120例均明确临床诊断为头颈部肿瘤,全部接受放射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的给予...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 120例均明确临床诊断为头颈部肿瘤,全部接受放射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1.82~2.18 Gy/次,1次/d,5次/周,放疗总剂量60~71.96 Gy。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时间较迟、复原时间较快(P<0.05);两组中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20%、对照组80%(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放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明显减轻患者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症状,保证放疗按时完成,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治疗剂量 口炎 植物药疗法
下载PDF
人胰腺癌组织中Th2类细胞因子的优势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张圣林 邱法波 +1 位作者 吴力群 卢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2862-2864,共3页
目的:观察Th1/Th2类细胞因子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临床意义. 方法:以IFN-γ和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IL-4和IL- 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收集45例胰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蜡块,以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染色, DAB显色试剂... 目的:观察Th1/Th2类细胞因子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临床意义. 方法:以IFN-γ和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IL-4和IL- 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收集45例胰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蜡块,以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染色, DAB显色试剂盒显色,检测胰腺癌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 结果:IFN-γ和IL-2在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Th1类细胞因子在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IL-4和IL-10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22<0.05;P=0.023 <0.05),说明Th2类细胞因子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 结论:胰腺癌组织中Th2类细胞因子呈优势表达状态,这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腺癌组织 TH2类细胞因子 表达 二步法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APN_(1)、CAPN_(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张圣林 徐繁 +2 位作者 李富博 刘承一 刘春丽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钙蛋白酶1(CAPN_(1))、CAPN_(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5例喉癌患者、60例声带息肉患者血清中CAPN_(1)、CAPN_(2)的含量,... 【目的】分析钙蛋白酶1(CAPN_(1))、CAPN_(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5例喉癌患者、60例声带息肉患者血清中CAPN_(1)、CAPN_(2)的含量,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65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6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CAPN_(1)、CAPN_(2)、NF-κB、Iκ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APN_(1)和CAPN_(2)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与声带息肉组相比,喉鳞状细胞癌组血清CAPN_(1)、CAPN_(2)、癌组织CAPN_(1)mRNA、CAPN_(2)mRNA、NF-κB、癌旁组织NF-κB均升高(P<0.05)。CAPN_(1)、CAPN_(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CAPN_(1)、CAPN_(2)的过表达在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喉鳞状细胞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CAPN_(1) CAPN_(2) NF-ΚB IΚB
下载PDF
肠舒汤全结肠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张圣林 闫慧 +1 位作者 王野 刁其先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871-87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肠舒汤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经末端回肠造口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观察组(n=33)应用肠舒汤灌肠,对照组(n=27)... 目的:探讨应用肠舒汤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经末端回肠造口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观察组(n=33)应用肠舒汤灌肠,对照组(n=27)应用生理盐水灌肠。灌肠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旷置结肠黏膜组织炎症改变、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改良Mayo评分变化,对比两组回肠造口闭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肠舒汤全结肠灌肠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8,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5,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62,P<0.05);治疗后,两组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77,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1,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Mayo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4.049,P<0.05;观察组t=14.857,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6.962,P<0.05)。两组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对照组进食时间(40.2±10.3)h,观察组进食时间(22.2±7.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8,P<0.05);对照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50.1±8.9)h,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5.3±6.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4,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7.8±1.5)d,观察组住院时间(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2,P<0.05);对照组肠梗阻发生率22.2%,观察组肠梗阻发生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5)。结论:肠舒汤全结肠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可以促进肠黏膜的炎症修复和溃疡组织的愈合,促进末端回肠造口闭合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舒汤 顺行灌肠 旷置性结肠炎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
下载PDF
肝左叶平滑肌瘤一例
17
作者 张圣林 卢云 +1 位作者 吴力群 邱法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肝左叶 平滑肌瘤 肿瘤 病理诊断
原文传递
肝左叶平滑肌瘤1例
18
作者 张圣林 卢云 +1 位作者 吴力群 邱法波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5期354-354,共1页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中国腹茧症14年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48
19
作者 邱法波 张圣林 +3 位作者 张顺 张斌 卢云 崔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近14年腹茧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疗经验.方法:联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多家中文数据库1994-01 /2007-06有关腹茧症的文章,总结分析腹茧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治经验.结果:中国近14年共报道776... 目的:探讨中国近14年腹茧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疗经验.方法:联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多家中文数据库1994-01 /2007-06有关腹茧症的文章,总结分析腹茧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治经验.结果:中国近14年共报道776例腹茧症,男女比例为1:1.37,平均年龄29.3岁,57%分布在华东地区,91.5%以不同表现形式的肠梗阻为主要症状,68.3%属于弥漫型腹茧症,40.5%患者无大网膜,手术以包膜切除为主.结论:腹茧症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术前诊断困难,切除包膜和松解粘连是治疗此病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茧症 流行病学特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钩针辅助经脐双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52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野 刘志升 +4 位作者 张圣林 孙风波 刁其先 张新明 郝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总结钩针辅助法经脐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经验。方法:对38急性阑尾炎、1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和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腹腔镜监视下,钩针自右下腹穿刺进入腹腔,于阑尾系膜无血管区刺穿悬吊固定阑尾,调... 目的:总结钩针辅助法经脐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经验。方法:对38急性阑尾炎、1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和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腹腔镜监视下,钩针自右下腹穿刺进入腹腔,于阑尾系膜无血管区刺穿悬吊固定阑尾,调整钩针将阑尾固定于适当位置便于手术操作,超声刀切断阑尾系膜至阑尾根部,圈套线或Hemolok夹结扎处理阑尾根部,阑尾残端黏膜用电钩喷洒式烧灼。结果:48例经脐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成功;4例改为三孔法,其中1例阑尾残端坏疽严重,无法镜下修补,中转开腹,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肠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钩针辅助法经脐双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手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双孔 钩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