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对患者的干预效果
1
作者 张均 张春明 +1 位作者 彭想想 王涛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对患者的干预效果,尤其在改善血糖紊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对患者的干预效果,尤其在改善血糖紊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糖尿病管理模式。统计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bA1c、2hPBG,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提高,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提高,且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且可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糖尿病管理模式 血糖 自我管理能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纠葛--本事重构视野下的《三里湾》
2
作者 张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三里湾》主要根据赵树理1952年在平顺县川底村参加农业合作化的亲身经历撰写。但对读小说内外,不难发现此小说对本事材料的择取有“买椟还珠”之憾,在其背后则是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仅得“形似”而不能兼得其“精神姿制”。这使《三... 《三里湾》主要根据赵树理1952年在平顺县川底村参加农业合作化的亲身经历撰写。但对读小说内外,不难发现此小说对本事材料的择取有“买椟还珠”之憾,在其背后则是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仅得“形似”而不能兼得其“精神姿制”。这使《三里湾》难以进入1950—1970年代优秀文艺作品的行列。不过,它对于农民实利主义的精细刻画,对于乡村“皱褶”的呈现,仍给“短20世纪”中国留下一份“大历史”与“小历史”彼此博弈、相互承认的珍贵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里湾》 赵树理 大历史 小历史
下载PDF
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对烤后烟叶钾含量及烟株生理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宋鹏 李理想 +7 位作者 江厚龙 王茹 李慧 赵鹏宇 张均 秦平伟 任江波 陈庆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502,共9页
为探究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对烤后烟叶钾含量及烟株生理特征的影响,在烟苗移栽期设置不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T1)、侧孢短芽孢杆菌浸根(T2)、侧孢短芽孢杆菌灌根(T3)及侧孢短芽孢杆菌浸根+灌根(T4)4个处理,测... 为探究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对烤后烟叶钾含量及烟株生理特征的影响,在烟苗移栽期设置不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T1)、侧孢短芽孢杆菌浸根(T2)、侧孢短芽孢杆菌灌根(T3)及侧孢短芽孢杆菌浸根+灌根(T4)4个处理,测定烤后烟叶钾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抗病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最佳施用方式为浸根+灌根,该处理烤后上部及中部叶的钾含量较T1处理分别显著(P<0.05)提高29.86%、67.36%,根系钾含量显著提高16.58%~28.85%,烟株气候斑病、炭疽病、赤星率、叶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烟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3.21%~18.81%、21.01%~35.41%、9.63%~18.31%、11.62%~13.81%,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20.76%~30.99%。综上,在烟苗移栽期以浸根+灌根方式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可增强烟株的抗性,提高烤后烟叶的钾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孢短芽孢杆菌 烤后烟叶 抗氧化酶活性 钾含量 抗病性
下载PDF
小麦TaPOD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琚吉浩 马超 +6 位作者 王添宁 吴毅 董钟 方美娥 陈钰姝 张均 付国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9-792,共14页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家族成员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系统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aPOD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了小麦TaPOD基因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家族成员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系统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aPOD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了小麦TaPOD基因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化特征做了预测分析,并通过小麦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RT-qPCR)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外源激素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目前基因组测序小麦中包含659个TaPOD基因家族成员,蛋白质序列长度在206~518个氨基酸之间;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小麦TaPOD家族成员分为I~VII组且每组成员数量不等;序列比对显示小麦TaPOD家族成员具有5个保守基序,且基因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预示着功能存在多样性;染色体定位发现其数量在小麦的21条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其中2B染色体上数量最多;通过种内共线性分析发现,小麦TaPOD基因共有396个重复事件,同源性较高且进化过程非常保守,主要通过片段复制和串联复制进行扩增,且Ka/Ks比率显示仅有4对家族成员受到了正向的自然选择压力;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上游2 kb区域中存在23种与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相关的结合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86.5%TaPOD基因在小麦根系中表达量较高;通过RT-qPCR检测发现TaPOD基因表达量与激素诱导和非生物胁迫密切相关。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TaPOD基因在调控小麦生长发育与逆境胁迫中的功能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POD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共线性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小麦及其祖先物种GRF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5
作者 王添宁 冯雅岚 +3 位作者 琚吉浩 吴毅 张均 马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7-913,共17页
生长调控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和激素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系统分析小麦及其祖先物种G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基因组上的分布、结构、进化以及表达特性,对于深入研究GRF家族的生物学... 生长调控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和激素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系统分析小麦及其祖先物种G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基因组上的分布、结构、进化以及表达特性,对于深入研究GRF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和小麦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乌拉尔图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栽培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5个物种的GRF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图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栽培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中分别有15、12、19、29和53个GRF成员,通过种间共线性分析发现,TtGRFs分别有18个和29个成员与TuGRFs和AesGRFs具有共线性,TaGRFs分别有36个和37个成员与TtGRFs和AetGRFs具有共线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GRF基因具有基本的转录元件以及一些与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结合元件。RT-qPCR分析表明,多数GRF基因在外源IAA、GA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呈上调表达趋势,而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呈下调表达趋势,表明GRF家族成员在响应激素和逆境胁迫中有重要作用。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麦与其祖先物种之间的GRF成员存在保守且复杂的进化关系。上述结果为GRF转录因子家族的进化及其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祖先物种 GRF 生物信息学 进化分析
下载PDF
皖西地区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现况研究
6
作者 陈奉玉 邓大同 张均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了解皖西地区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分布情况,为制定适合该地区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构建的皖西地区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立体式评价模型制定《皖西地区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自评问卷》,于2023年10月-1... 目的:了解皖西地区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分布情况,为制定适合该地区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构建的皖西地区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立体式评价模型制定《皖西地区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自评问卷》,于2023年10月-12月随机抽取220名基层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对皖西地区基层全科医生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该地区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皖西地区基层的全科医生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有差异(P<0.05)。不同县、区及城乡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得分有差异,其中六安市区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地区(P<0.001)。学历、职称、基层医疗机构类型是影响该地区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结论:皖西地区基层全科医疗在人员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方面仍不平衡,不同市县的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有较大差异。当前应加快皖西地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同质化发展,促进皖西地区全科医疗服务能力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地区 全科医生 岗位胜任力 现况调查
下载PDF
跨学科研究的“跨”与“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均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0-12,共3页
有幸参加此次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5届年会暨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研究论坛”,受益良多。因我自己此前并没有认真地、系统地在方法论层面思考跨学科研究的可能与路径,故听到各位专家、学者有关“跨学科视野中的中... 有幸参加此次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5届年会暨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研究论坛”,受益良多。因我自己此前并没有认真地、系统地在方法论层面思考跨学科研究的可能与路径,故听到各位专家、学者有关“跨学科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言与讨论,尤感深受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河南大学 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视野 方法论层面 文学院
下载PDF
英雄、儿女与神魔——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故事学”
8
作者 张均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66,共11页
20世纪50—70年代文艺之所以在今天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之于其在“故事学”层面融冶古今中外的异于前代的艺术创造。它以事关阶级/国家的总体性实践为其英雄的“新和旧的斗争”赋予历史深度,以巧妙的情欲剥离、情欲资源分类... 20世纪50—70年代文艺之所以在今天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之于其在“故事学”层面融冶古今中外的异于前代的艺术创造。它以事关阶级/国家的总体性实践为其英雄的“新和旧的斗争”赋予历史深度,以巧妙的情欲剥离、情欲资源分类配置之编码原则将儿女讲述的快感机制安全地导入“英雄的历程”,更以源自中国“旧小说”的“神魔斗法”机制创造了革命年代的叙事奇观。对于此种合英雄、儿女、神魔于一体的艺术经验,今日学界尚无有效总结,但在当前电视剧、电影等大众文艺生产中业已开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70年代文艺 故事学 英雄 儿女 神魔
下载PDF
《沙家浜》“胡司令”生成记——兼论社会主义文艺反面人物叙述经验
9
作者 张均 薛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9,共10页
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及其前身沪剧《芦荡火种》取材于“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36位伤病员真实抗日事迹,其中胡司令也以现实中的胡肇汉为原型。不过,现实生活中的胡肇汉残忍、嗜杀,相较于艺术形象胡司令,《沙家浜》对人物原型有明显... 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及其前身沪剧《芦荡火种》取材于“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36位伤病员真实抗日事迹,其中胡司令也以现实中的胡肇汉为原型。不过,现实生活中的胡肇汉残忍、嗜杀,相较于艺术形象胡司令,《沙家浜》对人物原型有明显美化之嫌。何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美化革命的敌人?这与社会主义文艺独特的反面人物叙述经验有关。呈现在《沙家浜》中的胡司令,既不是原型追求“乱世英雄”之梦的自我,也非他者建构可以简括,而是一种应传统“斗”之喜剧机制要求而生的坏得可爱的反面人物。此种兼容革命讲述与大众之法的反面人物叙述法,是值得总结、重视的社会主义文艺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家浜》 “胡司令” 样板戏 喜剧化
下载PDF
“事故”如何被逆写为“事迹”——《欧阳海之歌》诞生记
10
作者 张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0,F0002,共11页
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系作者金敬迈在采访烈士事迹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但从现实中已被定性的一桩“事故”到小说浓墨重彩推出的英雄“事迹”,《欧阳海之歌》实有逆写本事之举。“实”与“纯”,是小说逆写的主要策略,但个人成长中的历史... 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系作者金敬迈在采访烈士事迹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但从现实中已被定性的一桩“事故”到小说浓墨重彩推出的英雄“事迹”,《欧阳海之歌》实有逆写本事之举。“实”与“纯”,是小说逆写的主要策略,但个人成长中的历史投射,尤其是底层极端生存境遇的投射,真正赋予了这部非戏剧化小说的“真”的灵魂。而小说中欧阳海所涉及的“因信称义”问题,则将社会主义“新人叙事学”推向兼有受虐色彩的内在超越之路,但其间有关社会主义初心的绝对的“信”,也可为身处“小时代”的后世读者提供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海之歌》 成长 内在超越
下载PDF
1950-70年代文学的“公私之辨”——萧长春原型论
11
作者 张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2-22,共11页
《艳阳天》中“新人”萧长春系以顺义焦庄户村支书萧永顺为原型撰写而成。有论者质疑作者何以不选择其恩人宋德顺为原型,推其原因,与其说是趋附政策,不如说是与浩然对“受苦人”整体、长远利益的思考有关。从萧永顺到萧长春,小说将革命... 《艳阳天》中“新人”萧长春系以顺义焦庄户村支书萧永顺为原型撰写而成。有论者质疑作者何以不选择其恩人宋德顺为原型,推其原因,与其说是趋附政策,不如说是与浩然对“受苦人”整体、长远利益的思考有关。从萧永顺到萧长春,小说将革命的同情伦理学灌注其中,构成了本事转换灵魂之所在。小说还另有叙事的“狡计”,以有意为之的“围观”设置,将多重“私”欲(尤其饱满的情欲)引入到萧长春“无产阶级本质”的周边。如此充满暧昧与张力的“公私之辨”,构成了1950—70年代文学“新人”讲述稀见的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长春 《艳阳天》 同情
下载PDF
重新打开“阶级”的视野——长篇小说《艳阳天》再解读
12
作者 张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5,213,共12页
长篇小说《艳阳天》系浩然以自己在顺义、昌乐等地农村经历为原型撰写而成,是当时主流文学史家眼中“阶级论”痕迹最为严重的作品之一,而“阶级论”确实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艳阳天》的认识主要局限于... 长篇小说《艳阳天》系浩然以自己在顺义、昌乐等地农村经历为原型撰写而成,是当时主流文学史家眼中“阶级论”痕迹最为严重的作品之一,而“阶级论”确实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艳阳天》的认识主要局限于“阶级论”且聚焦于其负面制约效果之上,难免有过于相信詹姆逊所言意识形态“遏制策略”的嫌疑。实则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内涵比我们目前所理解的要更加深刻、复杂,更能深入“现实的个人”及其所置身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艳阳天》也在阶级话语的面影之下隐藏着更为广阔、芜杂的世界。只有重新打开“阶级”的视野,我们才能充分面对《艳阳天》所揭示的生气饱满的“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众生相,以及马克思主义难以解释的以关系和权力为核心的乡村中国复杂政治经济生态和生存逻辑。然而,《艳阳天》并不止于自然主义地呈现权力与关系,其目的仍在创构新的以平等为前提、兼通“小”“大”的文化共同体,这使之成为所谓“机械社会主义”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文艺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值得今日学界重新辨识、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阳天》 浩然 乡村社会 阶级话语 权力关系 共同体
下载PDF
再论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社会再现
13
作者 张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八十年代叙述”一度导致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失语,实则它在社会再现方面的成绩不仅优于精英本位的古代士大夫文学与现代“抒情派”文学,甚至较之《白鹿原》等新历史主义叙述也更切近的“低层中国”之主要事实。当然,“见”与“不见... “八十年代叙述”一度导致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失语,实则它在社会再现方面的成绩不仅优于精英本位的古代士大夫文学与现代“抒情派”文学,甚至较之《白鹿原》等新历史主义叙述也更切近的“低层中国”之主要事实。当然,“见”与“不见”总是缠绕并至,此种社会再现是阶级话语与宗族、宗教、乡里、江湖等本土逻辑竞争、博弈的结果,其间也多有对社会实相的删减、改写与虚构,然而这未必可以理解为虚假,其所涉及的事关共同富裕、平等、劳动之文化建构,正是中国革命旨在争取弱者生存权利的文化实践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70年代文艺 低层中国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生物质炭基肥对重庆植烟区烤烟根系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宋鹏 李慧 +4 位作者 江厚龙 赵鹏宇 李理想 赵彪 张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2-1240,共9页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基肥对重庆植烟区烤烟Nicotiana tabacum根系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重庆植烟区合理施用生物质炭基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云烟116’N.tabacum‘Yunyan 116’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T1)、生物质...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基肥对重庆植烟区烤烟Nicotiana tabacum根系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重庆植烟区合理施用生物质炭基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云烟116’N.tabacum‘Yunyan 116’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T1)、生物质炭基有机肥(T2)和生物质炭基复混肥(T3)3个处理,分析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对烤烟根系生理活性、烤后烟化学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可优化烟株根系生理及养分指标。其中,根系活力在移栽后均以T2处理最高,与T1处理相比提高了4.2%~46.8%;侧根条数和不定根条数均以T3处理最多,与T1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1.6%~41.1%和19.0%~53.1%;根系氮和钾质量分数随烟株生长而降低,且均以T2处理降幅最缓;根系烟碱质量分数则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以T2和T3处理较高;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可增加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提升烤后烟的化学品质,其中以T2处理的产量和产值最高,与T1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6.9%和22.6%。此外,生物质炭基肥对烤后烟氮碱比、糖碱比和钾氯比均有提高作用,增强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改善了烟叶品质;相关分析可知:根系钾质量分数(在移栽后30、60和120 d)、氮质量分数(在移栽后60、90和120 d)与烤后烟的化学品质相关性最为密切。【结论】生物质炭基肥有利于烤烟根系的生长发育,可增加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提升烤后烟的化学品质,其中使用生物质炭基有机肥处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基肥 烤烟 根系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湖泊沉积物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宋鹏 李捷 +4 位作者 李理想 赵鹏宇 李慧 张均 赵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7-72,共6页
为了研究湖泊沉积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其与土壤和添加剂进行不同比例混合处理,研究其对小麦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未施加5%添加剂的处理,70%及100%沉积物对小麦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100%沉积物... 为了研究湖泊沉积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其与土壤和添加剂进行不同比例混合处理,研究其对小麦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未施加5%添加剂的处理,70%及100%沉积物对小麦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100%沉积物对小麦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30%沉积物对小麦萌发及苗期生长效果弱于50%沉积物处理;(2)施加5%添加剂后,7 d时,50%沉积物、5%添加剂和45%土壤混合处理(T-C-J2)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小麦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7.33%、22.10%、15.79%、35.29%。30%沉积物、5%添加剂和65%土壤(T-C-J1)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23.08%。100%沉积物处理的小麦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94.27%和31.45%。沉积物的适合处理比例为50%,比例过低对小麦萌发及苗期生长促生效果较弱,比例过高则会产生抑制作用,5%添加剂可缓解沉积物比例高对小麦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湖泊沉积物在农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比例 小麦 萌发 苗期
下载PDF
聚氨酯含量对盾尾密封油脂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田新伟 张均 姜志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采用市售单组分聚氨酯(SPU),制备了不同SPU含量的盾尾密封油脂,研究了SPU含量对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泵送性、抗水密封性及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PU含量的增加,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泵送性减小,抗水密封性和粘附性增强。当SPU含... 采用市售单组分聚氨酯(SPU),制备了不同SPU含量的盾尾密封油脂,研究了SPU含量对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泵送性、抗水密封性及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PU含量的增加,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泵送性减小,抗水密封性和粘附性增强。当SPU含量由0%增至12%时,盾尾密封油脂锥入度由201.33降至141.40;当SPU含量≥6%时,粘附性测试时钢板在10min内的下移距离为零,盾尾密封油脂可以抵抗3.5MPa水压;泵送性受温度影响随SPU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SPU含量为0~12%时,盾尾密封油脂在-5~50℃范围内的泵送性增大幅度为39.31%~1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盾尾密封油脂 制备 含量 性能
原文传递
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对烟草根际微生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理想 江厚龙 +8 位作者 张艳 李慧 王茹 赵鹏宇 张均 宋鹏 秦平伟 任江波 陈庆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在烟苗大十字期对烟苗根部采取浸根(T1)、灌根(T2)及浸根+灌根(T3)3种方式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分别于移栽后30、60、90 d测定烟草根系活力、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其数量、土壤酶活性、烟叶化学品质以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烟苗移栽后30~60 d... 在烟苗大十字期对烟苗根部采取浸根(T1)、灌根(T2)及浸根+灌根(T3)3种方式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分别于移栽后30、60、90 d测定烟草根系活力、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其数量、土壤酶活性、烟叶化学品质以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烟苗移栽后30~60 d,T1、T2、T3的烟草根系活力、土壤酶活性较不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均显著提升,T3的烟草根系活力显著提高39.49%,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显著增加40.51%、41.64%,真菌数量显著减少28.39%;T1、T2、T3的烟草中部叶常规化学成分均达优质烟叶标准,中上等烟比例及产值较不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分别增加19.51%、72.57%,中部叶化学成分较其他处理更趋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侧孢短芽孢杆菌 土壤酶活性 根系活力 土壤微生物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王茹 江厚龙 +8 位作者 马超 冉茂 张艳 秦平伟 任江波 陈庆明 李理想 张均 付国占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0-190,共11页
为探究重庆烟区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碳氮代谢、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云烟116’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氮肥水平(N1:常规施肥、N2:常规施肥减氮8%)+锌肥水平(Zn1:0 kg/hm^(2)、Zn2:15 kg/hm^(2))的2因素2水平试验。分析... 为探究重庆烟区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碳氮代谢、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云烟116’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氮肥水平(N1:常规施肥、N2:常规施肥减氮8%)+锌肥水平(Zn1:0 kg/hm^(2)、Zn2:15 kg/hm^(2))的2因素2水平试验。分析不同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形态特征(根毛超微结构和根条数)、生理特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氮锌配施处理间不定根条数、根系活力、根系全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常规施氮量条件下配施锌肥,烟草根毛发生数量和根条数逐渐增加;锌肥的施入显著提高了根系生理特性。适宜的氮锌配施有利于烟草根条数、根系生理特性、主要化学成分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增加。N1Zn2处理条件下的烤后烟叶产量最高(2074.66 kg/hm^(2)),产值最高(48982.72元/hm^(2)),主要化学成分较其他各处理更为协调,并且从氮锌配施交互作用考虑烟草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产量,选择适宜的氮锌配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还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烤后烟叶品质。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氮锌配施条件下最适宜的肥料施用量为常规施氮量90 kg/hm^(2)、施锌量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氮锌配施 根系性状 碳氮代谢 产量和质量
下载PDF
锥形束CT应用于寰枢椎成像的低剂量研究
19
作者 韩晓楠 张均 +5 位作者 王亚丽 钟志伟 吴文娟 王竹海 许慧 吴慧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82-86,96,共6页
目的 :探讨锥形束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应用于寰枢椎成像的低剂量检查实现方法。方法:使用CBCT对头颈部体模进行扫描,选择3D牙齿成像的齿列扫描程序,扫描容积大小设置为Φ70 mm×50 mm,以5种体型... 目的 :探讨锥形束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应用于寰枢椎成像的低剂量检查实现方法。方法:使用CBCT对头颈部体模进行扫描,选择3D牙齿成像的齿列扫描程序,扫描容积大小设置为Φ70 mm×50 mm,以5种体型模式、3种分辨率模式、2种剂量模式共30种曝光条件对体模进行扫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不同分辨率影像的检查剂量和主、客观图像质量。结果:(1)检查剂量:常规剂量模式的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值高于超低剂量模式;不同体型之间的DAP值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分辨率之间的DAP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150μm分辨率组的DAP值与200μm分辨率组无差别,均高于400μm分辨率组;(2)成像质量客观评价:常规剂量模式的对比度分辨率(CNR)值高于超低剂量模式,超低剂量模式的噪声高于常规剂量模式;不同体型、不同分辨率之间的噪声和CN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3)成像质量主观评价:不同体型之间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剂量模式、不同分辨率之间的总体图像质量、对比度、清晰度以及噪声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剂量模式、不同分辨率之间的伪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齿列程序进行寰枢椎成像,最佳扫描序列为低剂量模式200μm分辨率下的S体型,以可接受的噪声水平实现了影像质量与检查剂量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聚氨酯胶结料在路面高差修补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继 瞿进洋 +2 位作者 张均 张毅 姜志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9期177-180,共4页
采用自制双组份聚氨酯胶结料,对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桥头伸缩缝高差病害进行修补,介绍原料性能、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并分析聚氨酯胶结料在高差修补中的技术优势。结果表明:采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结料可以实现路面高差的快速修补,施工便捷、... 采用自制双组份聚氨酯胶结料,对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桥头伸缩缝高差病害进行修补,介绍原料性能、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并分析聚氨酯胶结料在高差修补中的技术优势。结果表明:采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结料可以实现路面高差的快速修补,施工便捷、绿色环保,修补后路面的平整度为1.05%,构造深度为1.22 mm,摩擦系数为58 BNP,渗水系数为112 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高差 修补 集料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