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展创新学程”几何与代数主题编写特色及教学建议
1
作者 张培强 徐稼红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3年第1期20-25,共6页
《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数学》中的几何与代数主题共设计了24个专题,体现了“三见三更见”的编写特色: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方向更见路径;见“人材”更见人才。对此,提出三点教学建议:精研“两高一标”,发挥学程效益;锤炼基本方法,... 《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数学》中的几何与代数主题共设计了24个专题,体现了“三见三更见”的编写特色: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方向更见路径;见“人材”更见人才。对此,提出三点教学建议:精研“两高一标”,发挥学程效益;锤炼基本方法,提高实践能力;注重数学探究,提升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拓展创新学程 几何与代数
下载PDF
只能“平行于x轴”吗?--一道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的拓展探究
2
作者 张培强 《中学数学研究》 2023年第3期16-19,共4页
1问题呈现题目已知椭圆E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x轴、y轴,且过A(0,-2),B(3/2,-1)两点.(1)求E的方程;(2)设过点P(1,-2)的直线交E于M,N两点,过M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线段AB交于点T,点H满足MT=TH.证明:直线HN过定点.本题是2022年高考全... 1问题呈现题目已知椭圆E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x轴、y轴,且过A(0,-2),B(3/2,-1)两点.(1)求E的方程;(2)设过点P(1,-2)的直线交E于M,N两点,过M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线段AB交于点T,点H满足MT=TH.证明:直线HN过定点.本题是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科的第20题,也是文科的第21题(以下简称考题).用待定系数法易得E的方程为x^(2)/3+y^(2)/4=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待定系数法 拓展探究 对称轴 高考 坐标原点 全国乙卷 考题 过定点
下载PDF
基于波段分组的3D-SPIHT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培强 柴焱 +1 位作者 张晓玲 沈兰荪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5-430,共6页
波段间隔为纳米级的高光谱图像具有很强的谱间相关性,但不同频谱波段图像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段分组的3DSPIHT(setpartitioninginhierarchicaltrees)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法。对高光谱图像按照谱段类型进行分组,接着... 波段间隔为纳米级的高光谱图像具有很强的谱间相关性,但不同频谱波段图像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段分组的3DSPIHT(setpartitioninginhierarchicaltrees)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法。对高光谱图像按照谱段类型进行分组,接着通过3维整型小波变换,对图像组去除空间相关性和光谱维相关性,最后以3DSPIHT的空间方向树组织方式来进行编码,去除小波变换后子带间系数的冗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空间和谱间相关性,在算法复杂度和计算时间上较整体处理有一定优势,同时可获得较好的无损压缩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无损压缩算法 波段 分组 整型小波变换 空间相关性 SPIHT 算法复杂度 压缩方法 组织方式 空间方向 整体处理 计算时间 纳米级 去除 图像组 3D 频谱 in 编码 子带
下载PDF
二阶导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植物油和地沟油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培强 张进 +3 位作者 樊智楠 王宾 童小凡 吴旭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88,97,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了食用植物油、地沟油和模拟的复热油的光谱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地沟油和模拟的复热油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用油的;二阶导数光谱中3 009、1 737、966、723 cm^(-...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了食用植物油、地沟油和模拟的复热油的光谱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地沟油和模拟的复热油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用油的;二阶导数光谱中3 009、1 737、966、723 cm^(-1)4处特征吸收峰的变化可作为判定是否为地沟油的参考。用此方法鉴别油品用量少且无需样品预处理,分析速度快,可为地沟油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地沟油 植物油 二阶导数
下载PDF
山东蓝宝石的主要致色因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培强 马宇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山东蓝宝石颜色深暗,与其主要致色元素有着直接关系。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认为:Cr2O3是红色、橙黄色、黄色的主要致色因素。而w(TiO2)低,w(TFeO)高,尤其是Fe3+大于全铁的90%,TFeO/TiO2比值大是山东蓝宝石颜色深暗的主要原因。对其紫外... 山东蓝宝石颜色深暗,与其主要致色元素有着直接关系。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认为:Cr2O3是红色、橙黄色、黄色的主要致色因素。而w(TiO2)低,w(TFeO)高,尤其是Fe3+大于全铁的90%,TFeO/TiO2比值大是山东蓝宝石颜色深暗的主要原因。对其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出Cr3+离子的d-d电子跃迁、成对Fe3+离子、单Fe3+离子的d-d电子跃迁、Fe2+-Ti4+之间的电荷转移、Fe2+-Fe3+之间的电荷转移等是山东蓝宝石致色的本质。代表绝大多数山东蓝宝石颜色的深蓝色蓝宝石,缺失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的575~711 nm吸收带,即缺少Fe2+-Ti4+之间的电荷转移。因此,针对性地选择w(TiO2)高的蓝宝石进行改善,或是设法加入TiO2、减少Fe3+含量、在还原条件下改变其TFeO/TiO2的比值,应是目前山东蓝宝石改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致色因素 m(Fe)/m(Ti) Fe^2+-Ti^4+荷移
下载PDF
苏鲁—大别榴辉岩研究:形成于不同地质时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培强 万志博 马宇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0-276,共7页
含柯石英的苏鲁-大别榴辉岩是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产物.依据榴辉岩的总体展布方向、岩石特征、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及退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可划分为NEE向胶东高压-超高压变质带、NNE向郯庐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和SEE向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 含柯石英的苏鲁-大别榴辉岩是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产物.依据榴辉岩的总体展布方向、岩石特征、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及退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可划分为NEE向胶东高压-超高压变质带、NNE向郯庐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和SEE向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的同位素年龄值指示这3个带是主压应力方向不同、形成时期不同、发展和终止时期也各不相同的3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NEE向胶东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形成于700~900 Ma的晋宁期,终止于200 Ma左右的印支期;SEE向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形成于400~500 Ma的加里东期,终止于250 Ma左右的印支期;NNE向郯庐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初期曾经与胶东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是一个带,最早形成于900 Ma左右的晋宁期,但其最重要的形成期是200 Ma左右的印支期,55 Ma左右的喜马拉雅期该带进入推覆造山阶段.胶东、大别和早期的郯庐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主压应力方向都是近SN向,印支期之后的郯庐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主压应力方向转变为近EW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郯庐 大别 榴辉岩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同位素年龄
下载PDF
电脑加速度传感器标定仪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培强 周慧琳 张培仁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7-163,共7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定仪器,给出其原理、结构以及计算机处理过程.
关键词 传感器 标定 单片机 加速度
下载PDF
亚洲东部碰撞构造:郯庐—尚塔尔碰撞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培强 马宇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3-209,共7页
沿郯城—庐江断裂带两侧各约500 km内发育的中生代以来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五大连池、科洛和二克山火山岩带的强碱性富钾火山岩,高87Sr/86Sr值、低εNd值的中新生代玄武岩,沿郯庐断裂带两侧盆地广泛发育的磨拉石建造... 沿郯城—庐江断裂带两侧各约500 km内发育的中生代以来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五大连池、科洛和二克山火山岩带的强碱性富钾火山岩,高87Sr/86Sr值、低εNd值的中新生代玄武岩,沿郯庐断裂带两侧盆地广泛发育的磨拉石建造,稀土元素∑REE,∑LREE,∑LREE/∑HREE从老到新均逐渐增高;郯庐断裂带莫霍面深度明显大于两侧盆地;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块的不连续与差异;沿郯城—庐江断裂带展布的华北地台北缘及东缘的高压麻粒岩、NNE向展布的日照、莒南、东海榴辉岩超高压带和安徽张八岭高压蓝片岩带;郯庐断裂带内表现的强烈挤压构造;郯庐断裂带东侧胶辽—苏北黄海负磁异常区不同于周围地质体(正磁异常区)等,所有证据都指示着南起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黑龙江佳木斯,北至俄罗斯尚塔尔群岛的断裂带及其两侧构造带为一构造碰撞带:郯庐—尚塔尔碰撞带,郯庐—尚塔尔断裂带为碰撞带的缝合线。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等成煤、成油气等矿产的盆地是碰撞的结果。碰撞带的(突出)应力集中区鲁西—胶东超高压带碰撞区、燕山—辽东碰撞区是中国东部地震的高发区。碰撞的主要动力机制为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的张开及菲律宾板块的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尚塔尔碰撞带 油-气-煤盆地 地震 渤海湾形成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主动悬架T–S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韶华 张培强 +1 位作者 冯桂珍 韩翔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2,共11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由于簧下质量增大,导致车轮振动加剧,进而影响车辆平顺性及行驶安全性。为有效抑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垂向振动恶化,设计了一种主动悬架T-S模糊控制器,构建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1/4悬架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由于簧下质量增大,导致车轮振动加剧,进而影响车辆平顺性及行驶安全性。为有效抑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垂向振动恶化,设计了一种主动悬架T-S模糊控制器,构建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1/4悬架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在B级随机路面及变路面工况下进行动力学仿真,考虑了控制器在车辆参数不确定时的自适应性,探究了T-S模糊控制器在车辆变参数条件下的控制效果,并与PID控制的主动悬架及传统的被动悬架进行比较,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主动悬架T-S模糊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车辆的平顺性指标,相对于PID控制及被动悬架,T-S模糊控制也具有更好的多工况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T–S模糊控制 轮毂电机 工况自适应
下载PDF
几何画板助力椭圆中的蝴蝶翻飞——对椭圆中“斜率定商”的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培强 《数学之友》 2017年第12期80-84,共5页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环境、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不断革新、尝试.“中学数学应用与创新实践课程基地”是江苏省首批课程基地之一,着力于营造以学生实验活动为主...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环境、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不断革新、尝试.“中学数学应用与创新实践课程基地”是江苏省首批课程基地之一,着力于营造以学生实验活动为主体的课程环境,开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数学应用课程.课程基地的运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画板 椭圆 实践课程 率定 蝴蝶 创新人才 教学环境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某型步战车炮控系统的新型LADRC控制器设计
11
作者 张培强 单东升 +1 位作者 李超 王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9-162,共4页
针对工程实际中量测输出含有噪声这一问题,设计了以带有滤波器的新型扩张状态观测器为核心的新型线性自抗扰(LADRC)控制器。基于某型步战车实测数据,运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从而得到炮控系统模型。分别用PID控制器,LADR... 针对工程实际中量测输出含有噪声这一问题,设计了以带有滤波器的新型扩张状态观测器为核心的新型线性自抗扰(LADRC)控制器。基于某型步战车实测数据,运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从而得到炮控系统模型。分别用PID控制器,LADRC控制器和新型LADRC控制器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新型LADRC的抗扰性和鲁棒性优于PID;当输出加入量测噪声时新型LADRC比LADRC控制效果有改善,两者都能够在保持控制系统原有特性基础上大幅提升炮控系统的稳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系统辨识 递推最小二乘法 炮控系统
下载PDF
苏鲁—大别高压-超高压带:不同地质时期的三个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12
作者 张培强 万志博 马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苏鲁-大别高压-超高压带 地质时期 构造年代学 榴辉岩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下载PDF
微探究 深理解 提素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培强 《中学数学教学》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听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莫名其妙”的现象.在教师的教导下,学生做了大量的题,见识了不同寻常的新奇解法,但碰到新题的时候又会一筹莫展.这与我们的大容量、快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过度...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听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莫名其妙”的现象.在教师的教导下,学生做了大量的题,见识了不同寻常的新奇解法,但碰到新题的时候又会一筹莫展.这与我们的大容量、快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过度”指导下,更多地是模仿,而少有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慢”下来,在核心内容与重点问题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学生“大展拳脚”,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 课堂教学 学习过程 学生 大容量 教师
下载PDF
微小型物体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培强 王琪民 +1 位作者 汤晓鸥 伍小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2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散斑场的相关统计特性,非接触地记录振动物体时间域自由响应信息,并根据多点同时采集的时间域信号,利用频率域及时间域系统识别技术,进行动态参数识别.实测了微型悬臂梁的弯曲振动、小型三自由度轴的扭振,识别出...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散斑场的相关统计特性,非接触地记录振动物体时间域自由响应信息,并根据多点同时采集的时间域信号,利用频率域及时间域系统识别技术,进行动态参数识别.实测了微型悬臂梁的弯曲振动、小型三自由度轴的扭振,识别出的动态特性参数与理论值达到很好的一致.从而说明.这一光测——计算机分析系统为微小型物体的动态特性参数识别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散斑相关
下载PDF
结构模态参数的时序分析(ARMAV模型)识别法
15
作者 张培强 李川奇 杨前进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本文简述了用时间序列分析(ARMAV 模型)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原理,对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建模分析中至关重要的初值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初值的选取方法;在模拟计算部分中,用 Wilson-θ积分法模拟了一个三个自由度的... 本文简述了用时间序列分析(ARMAV 模型)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原理,对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建模分析中至关重要的初值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初值的选取方法;在模拟计算部分中,用 Wilson-θ积分法模拟了一个三个自由度的振动和低信噪比、大阻尼振动和密集模态等复杂情形,对用时序方法(ARMAV 模型)识别模态参数的能力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后,用时序方法(ARMAV 模型)识别出一个真实结构(圆盘)的第一、二阶模态参数,并得到结构的完整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分析 ARMAV模型 模态参数 结构
全文增补中
有效挖掘教材 提升起始课堂——“数系的扩充”教学片断与反思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培强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10期26-27,41,共3页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是整章内容得以有效掌握的重要因素.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复数概念等知识点之外而又对学生影响深远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鼓舞创造热情,是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本节课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专注于对整章...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是整章内容得以有效掌握的重要因素.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复数概念等知识点之外而又对学生影响深远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鼓舞创造热情,是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本节课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专注于对整章内容的统领,对自主学习的指引,对创新、创造的激发,对科学素养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系的扩充 复数 起始课 有效教学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实验模态参数识别(1)——统一的数学模型
17
作者 张培强 杨前进 李川奇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程给出一般粘性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线性高阶微分多项式模型,及其所对应的离散差分模型.这个模型描述了系统多输入激励信号和多输出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多输入—多输出实验模态参数识别都是建立在...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程给出一般粘性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线性高阶微分多项式模型,及其所对应的离散差分模型.这个模型描述了系统多输入激励信号和多输出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多输入—多输出实验模态参数识别都是建立在这个模型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之为多输入—多输出实验模态参数识别技术的统一数学模型.当考虑到测量频段外模态和测量数据中噪声的影响时,本文也给出了相应的统一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模态 参数识别 模态分析
下载PDF
对一道解析几何联考试题的拓展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培强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2022年第5期32-35,共4页
通过对一道解析几何试题的解法优化,感悟“多想少算”的慢中求进的艺术,并从点、直线、曲线等角度的一般化进行拓展探索,挖掘一般性的结论,探寻圆锥曲线的统一性质.
关键词 解析几何 数学运算 拓展探究
下载PDF
动态激光散斑测超小型物体动态特性
19
作者 张培强 张青川 连东侠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0-446,共7页
本文基于动态散斑场的相关统计特性,发展了一种系统识别技术,这是一条有效的用来分析超小型物体动态特性的途径.我们对重为8g的微型悬臂梁,实时记录了梁振动的自由响应时间域信号,对其进行了动态特性计算机分析和实验研究。
关键词 激光 散斑 超小型 物体 动态 振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