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结构碳纳米管的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增富 罗国华 +3 位作者 范壮军 项荣 周丽 魏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研究了单壁、多壁碳纳米管(聚团状、阵列状)以及未纯化与纯化后碳纳米管在2~18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吸收性能.通过测定不同结构碳纳米管粉体的介电常数以及磁导率,得到损耗因子及衰减常数大小顺序为:阵列状多壁碳纳米管>原生聚团状多... 研究了单壁、多壁碳纳米管(聚团状、阵列状)以及未纯化与纯化后碳纳米管在2~18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吸收性能.通过测定不同结构碳纳米管粉体的介电常数以及磁导率,得到损耗因子及衰减常数大小顺序为:阵列状多壁碳纳米管>原生聚团状多壁碳纳米管>纯化聚团状多壁碳纳米管>原生单壁碳纳米管>纯化后单壁碳纳米管.相比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衰减常数随频率变化较小,且具有较宽的吸收峰.模拟计算和实验测试结果都表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磁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电磁波吸收
下载PDF
电针对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膝关节炎NLRP3炎性体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增富 古婷博 董先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21-2324,共4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膝关节炎NLRP3炎性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电针对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膝关节炎NLRP3炎性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均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NLRP3炎性体及其蛋白、炎性反应递质、生命质量、血管内皮细胞变化并比较,总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尿酸(UA)、IL-10、IL-4、内皮素-1(ET-1)、髓过氧化物酶(MP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一氧化氮(NO)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提升幅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抑制湿热瘀阻型痛风性膝关节炎NLRP3炎性体及其蛋白,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血管通透性,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湿热瘀阻型 痛风性膝关节炎 NLRP3炎性体 炎性反应递质 生命质量 血管内皮细胞 疗效
下载PDF
针刀与局部封闭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疼痛介质及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增富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8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与局部封闭法对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4年2月-2017年4月在医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76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41例... 目的:观察针刀与局部封闭法对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4年2月-2017年4月在医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76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41例患者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的35例患者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在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介质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1)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IL-6(41.27±5.38)pg/ml和TNF-α(13.52±1.64)pg/m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IL-6(56.07±6.79)pg/ml、TNF-α(19.84±1.57)pg/ml(P均<0.05);(2)观察组患者的5-HT(0.29±0.01)μmol/L、PGE2(13.26±1.17)μg/L表达水平也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HT(0.52±0.05)μmol/L、PGE2(25.04±1.83)μg/L水平(P均<0.05)。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治疗比局部封闭治疗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对减少机体应激反应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局部封闭 肩周炎 疼痛介质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增富 张伟 《西南军医》 2010年第4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和B组38例),其中A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则...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和B组38例),其中A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则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后选取同期的38例健康儿童为C组,治疗前后监测各组儿童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同时评价A、B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且治疗后A组的血清皮质醇水平也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痰热清注射液 小儿支气管肺炎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西医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增富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西医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诊治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分成研究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西医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诊治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分成研究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给予穴位埋线结合西医治疗,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总有效患者40例,对照组总有效患者3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8.18%,组间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5%和18.18%,组间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与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相比,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西医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综合疗效显著,患者临床安全性较高,是临床实践中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顽固性面瘫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波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面中枢性面瘫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增富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频电波针灸在治疗脑卒中后面中枢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在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医院诊治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连续电波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抗频电波针灸在治疗脑卒中后面中枢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在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医院诊治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连续电波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连续与疏密电波交替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面神经功能分级(House-Brackmann量表)情况及统计临床治疗有效率况。结果:(1)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n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P<0.05);(2)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88%(P<0.05)。结论:连续电波与疏密电波交替治疗脑卒中后面中枢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频率电波 针灸 脑卒中后 面中枢性面瘫
下载PDF
针刀联合曲安奈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狭窄性腱鞘炎、腱鞘粘连25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增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8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曲安奈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狭窄性腱鞘炎、腱鞘粘连的疗效及疗程。方法:单纯腱鞘炎且疼痛剧烈者在常规针刀术后,鞘内及周围注射曲安奈德,腱鞘炎疼痛轻或合并粘连者针刀术后鞘内及周围注射川芎嗪、维生素B1、维生素B...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曲安奈德、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狭窄性腱鞘炎、腱鞘粘连的疗效及疗程。方法:单纯腱鞘炎且疼痛剧烈者在常规针刀术后,鞘内及周围注射曲安奈德,腱鞘炎疼痛轻或合并粘连者针刀术后鞘内及周围注射川芎嗪、维生素B1、维生素B2混合液,一周一次。结果:25例患者经1~4次治疗全部治愈。结论:针刀联合曲安奈德、川芎嗪等注射液治疗腱鞘炎、腱鞘粘连疗程短、效果好、创伤小、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性腱鞘炎 川芎嗪注射液 曲安奈德 针刀 治疗 粘连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瘫痪与单纯针刺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增富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2期424-425,共2页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面神经瘫痪的优劣性。方法:将本门诊14年来治疗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有39例采用了针刺治疗结合静滴复方丹参、病毒唑、胞二磷胆碱、肌注VB1、VB12,27例单纯针刺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基本治愈时...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面神经瘫痪的优劣性。方法:将本门诊14年来治疗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有39例采用了针刺治疗结合静滴复方丹参、病毒唑、胞二磷胆碱、肌注VB1、VB12,27例单纯针刺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基本治愈时间为14天,单纯针刺治疗组基本治愈时间为18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瘫痪较单纯针刺治疗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单纯针刺 中西医结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12例报告
9
作者 张增富 王寿先 +2 位作者 崔新华 周秀荣 王增武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横窦 硬膜外血肿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经纵裂胼胝体前入路显微全切除鞍膈脑膜瘤(附13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振兴 王道奎 +3 位作者 张堃 张增富 王永和 曹培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7期1-2,共2页
目的 提高鞍膈脑膜瘤手术全切除率 ,减少术后复发 ,有效治疗和预防术后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 13例患者采用改良手术入路 ,扩大病变部位的暴露范围 ,减少术中因牵拉所造成的脑损害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分块切除肿瘤的同时 ,有... 目的 提高鞍膈脑膜瘤手术全切除率 ,减少术后复发 ,有效治疗和预防术后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 13例患者采用改良手术入路 ,扩大病变部位的暴露范围 ,减少术中因牵拉所造成的脑损害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分块切除肿瘤的同时 ,有效保护与病变关系密切的血管、神经、丘脑下部、垂体、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结果 13例均一次全切除肿瘤 ,随访 1~ 8年 ,无肿瘤复发 ,除 1例术前视力已完全丧失外 ,3例生活自理。 9例均恢复正常。结论 经纵裂胼胝体前切除鞍膈脑膜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可一次全切除肿瘤 ,并能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结构。微侵袭显微外科技术是其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膈脑膜瘤 经纵裂胼胝体前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预防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人颅脑外伤1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和 魏本来 +5 位作者 张振兴 张增富 张贺 王寿先 钱捷 韩怀忠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59-60,共2页
对117例中重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GCS分级为8~12分者78例,3~7分者39例,发现老年人颅脑外伤具有:①外伤暴力小,骨折发生率低。②脑伤重,外伤后脑水肿持续时间较较长(平均12d)。③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发生率高(分别... 对117例中重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GCS分级为8~12分者78例,3~7分者39例,发现老年人颅脑外伤具有:①外伤暴力小,骨折发生率低。②脑伤重,外伤后脑水肿持续时间较较长(平均12d)。③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发生率高(分别为58%和10%)。④并发症多。⑤死亡率高(37.7%)。⑥伴发病多等特点。治疗过程中除治序颅脑外伤外,积极治疗并发症和伴发病对提高治愈率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并发症 老年人
下载PDF
穿刺碎吸治疗儿童硬膜外血肿58例体会
12
作者 刘益民 安美华 +2 位作者 顾保清 刘永刚 张增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穿刺碎吸 儿童 硬膜外血肿 尿激酶 负压引流 血肿量
下载PDF
经纵裂胼胝前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显微应用解剖学研究
13
作者 张振兴 鞠学红 +2 位作者 王道奎 张强 张增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9,共3页
对 17个用甲醛固定、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尸头标本采用显微解剖技术 ,观察其蝶鞍区的有关神经和血管。结果 :1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为 2 8.38± 6 .2 2 mm2 ,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的距离为 4.12± 0 .78mm。 2前穿动脉主要来源于大... 对 17个用甲醛固定、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尸头标本采用显微解剖技术 ,观察其蝶鞍区的有关神经和血管。结果 :1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为 2 8.38± 6 .2 2 mm2 ,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的距离为 4.12± 0 .78mm。 2前穿动脉主要来源于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和颈内动脉终末段 ,穿入前穿质前可分为多支或形成动脉丛。3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部之间的距离为 16 .48± 4.35 mm,在穿经海绵窦上壁处间距为 13.2 5± 2 .48mm,在大脑前动脉发起处间距为 17.86± 1.5 5 mm。 4前交通动脉在视交叉之上者占 82 .35 % ,之前者占 14.2 9% ,侧方者占 5 .89%。5动眼神经在后床突的前外侧 7.82± 2 .12 mm处穿海绵窦顶入海绵窦 ,入窦点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后方 4.96±2 .0 2 mm,两侧入窦点之间的距离为 2 1.93± 2 .31mm。认为经纵裂胼胝体前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主要通过视交叉前间隙 ,在颈内动脉之间操作 ,手术中既要保护颈内动脉、视神经、动眼神经等较大结构 ,又要尽量避免穿动脉、下丘脑支动脉等小动脉的损伤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应用解剖学 外科手术 经纵裂胼胝前入路
下载PDF
脑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14
作者 董砚虎 逄力男 +5 位作者 王秀军 沈守祥 钱捷 张振兴 张贺 张增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3-14,共2页
应用短期培养的人胎儿胰岛组织脑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30例,年内有效26例(87%);移植后2~3年随访21例,有效17例(81%),失效4例(19%);4~5年随访18例,有效15例(83.3%),失效3例(16... 应用短期培养的人胎儿胰岛组织脑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30例,年内有效26例(87%);移植后2~3年随访21例,有效17例(81%),失效4例(19%);4~5年随访18例,有效15例(83.3%),失效3例(16.7%);6~7年随访15例,有效9例(60%),失效6例(40%)。在移植有效病例中,有效维持时间为4.9±1.7(1.2~7)年,11例完全或间断停用胰岛素治疗达0.3~7(3.12±1.96)年,其中超过3年者6例。结果表明,脑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移植物在部分患者脑内能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内 胰岛移植
下载PDF
酷似脑瘤的脑血管病
15
作者 赵勇 宋保华 +1 位作者 孟凡志 张增富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00-100,118,共2页
我们遇到5例临床和CT酷似脑瘤、经脑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为脑血管病的患者,并且用改善脑微循环药物、激素和扩血管药物治疗有效,随访无恶化。其中1例脑动静脉畸形,4例脑动脉炎。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脑动静脉畸形 扩血管药物 脑动脉炎 脑微循环 神经功能障碍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下肢肌 动静脉崎形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16
作者 王道奎 张振兴 +3 位作者 张增富 王寿先 王永和 钱捷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63-65,共3页
总结了11例经CT及手术证实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提出了广泛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原因。讨论了CT诊断价值,认为CT未显影者是因积液内混入血液使其CT值接近脑组织所致,可根据占位效应考虑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可能。治疗以钻孔引流为主,对广泛... 总结了11例经CT及手术证实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提出了广泛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原因。讨论了CT诊断价值,认为CT未显影者是因积液内混入血液使其CT值接近脑组织所致,可根据占位效应考虑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可能。治疗以钻孔引流为主,对广泛硬膜下积液应行硬膜下腔持续引流直到脑组织逐步复位积液腔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硬膜下积液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17
作者 刘益民 安美华 张增富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93-394,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微创手术治疗 并发症 DTICH 严重 头部外伤 发生率 效果
下载PDF
脑部术后缄默症
18
作者 王永和 张振兴 +1 位作者 张增富 魏本来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22-223,共2页
脑部术后缄默症王永和张振兴张增富魏本来(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261041)缄默症是病人在清醒情况下不能讲话或不愿意讲话的一种状态,为一种不常见脑部术后并发症。国内尚未见有报告。我科曾遇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 脑部术后缄默症王永和张振兴张增富魏本来(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261041)缄默症是病人在清醒情况下不能讲话或不愿意讲话的一种状态,为一种不常见脑部术后并发症。国内尚未见有报告。我科曾遇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65岁。头晕2年加重3月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手术 手术后 缄默症
下载PDF
动态模拟在芳烃抽提装置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永铭 杨焘 +1 位作者 刘博 张增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91,98,共5页
运用动态模拟解决工程问题在国外已是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但在国内的工程设计领域很少采用,国内文献也鲜有报道。文中运用Dynsim4.4动态模拟软件对广西石化90万t/a芳烃抽提装置在设计、开车和标定等阶段进行了动态模拟和分析,协助解决... 运用动态模拟解决工程问题在国外已是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但在国内的工程设计领域很少采用,国内文献也鲜有报道。文中运用Dynsim4.4动态模拟软件对广西石化90万t/a芳烃抽提装置在设计、开车和标定等阶段进行了动态模拟和分析,协助解决了开车阶段装置压力不稳的问题,优化选择控制系统和安全泄放系统的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实际的装置运行结果也验证了动态模拟的准确性。文中对动态模拟建模的基本步骤、模型调试方法和模拟结果的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可供设计人员、业主和EPC总承包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sim 动态模拟 芳烃抽提 设计
下载PDF
羰基合成醋酸工艺的虚拟装置
20
作者 唐红萍 张增富 谢润兴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年第5期11-13,共3页
一、羰基合成醋酸装置生产操作的复杂性 甲醇低压羰基化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醋酸生产工艺。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然而,由于工艺流程上的回路复杂,过程控制参数多而且相互关联、制约和影响,使羰基合成醋... 一、羰基合成醋酸装置生产操作的复杂性 甲醇低压羰基化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醋酸生产工艺。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然而,由于工艺流程上的回路复杂,过程控制参数多而且相互关联、制约和影响,使羰基合成醋酸装置的操作和控制非常困难。尤其是装置的合成系统,操作人员要同时控制反应器料液的液位、温度及关键组分的浓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装置 羰基合成 醋酸工艺 过程控制参数 虚拟 生产操作 生产工艺 羰基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