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作者 石磊 赵元顺 +4 位作者 张浩 钱晶瑶 杨潇 李文 张姝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P)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7例直径<1 cm的RNE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内镜... 目的探讨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P)治疗直径小于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7例直径<1 cm的RNE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组(n=46)、EMR-P组(n=40)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n=91),比较3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内镜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EMR-P组完整切除率为95.0%,ESD组完整切除率为97.8%,高于EMR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P组手术时间为(9.86±2.23)min,长于EMR组的(4.12±0.88)min,EMR-P组和EMR组手术时间短于ESD组的(19.55±3.6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住院时间为(2.45±0.29)d,EMR-P组住院时间为(2.43±0.23)d,EMR-P组和EMR组住院时间短于ESD组的(3.30±0.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P用于治疗直径<1 cm的RNEN,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组织学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 环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EMR-P)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结肠脂肪瘤的内镜诊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元顺 石磊 +1 位作者 张姝翌 李文 《微创医学》 202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结肠脂肪瘤是临床少见的良性非上皮性软组织肿瘤,主要成分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和纤维细胞。体积较大的结肠脂肪瘤常引起非特异性症状,如腹痛、出血、排便习惯改变、肠套叠等,临床一般建议行手术切除治疗。由于担心术后肠穿孔和难以控制的出... 结肠脂肪瘤是临床少见的良性非上皮性软组织肿瘤,主要成分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和纤维细胞。体积较大的结肠脂肪瘤常引起非特异性症状,如腹痛、出血、排便习惯改变、肠套叠等,临床一般建议行手术切除治疗。由于担心术后肠穿孔和难以控制的出血,传统上巨大的结肠脂肪瘤都是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而内镜治疗应用较少。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结肠脂肪瘤内镜下切除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通过内镜成功切除巨大结肠脂肪瘤的报道越来越多,内镜治疗成为当今乃至未来结肠脂肪瘤治疗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脂肪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去顶术 结扎圈辅助技术
下载PDF
环氧合酶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姝翌 王邦茂 +2 位作者 谭华 方维丽 刘文天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在结肠黏膜、结肠腺瘤性息肉以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COX-2与结肠癌和结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续贯选择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30例,结肠癌患者30例,以正常结肠黏膜3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在结肠黏膜、结肠腺瘤性息肉以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COX-2与结肠癌和结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续贯选择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30例,结肠癌患者30例,以正常结肠黏膜3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COX-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05)和结肠息肉组(P<0.05),结肠癌组COX-2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1)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组(P<0.05),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5)。结论:COX-2表达增高可能与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 结肠黏膜 结肠腺瘤性息肉 结肠癌
下载PDF
CDX2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姝翌 王邦茂 +2 位作者 方维丽 章明放 刘文天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研究CDX2在结肠黏膜、结肠腺瘤性息肉以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CDX2与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结肠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续贯选择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30例,结肠癌患者30例,以正常结肠黏膜3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 【目的】研究CDX2在结肠黏膜、结肠腺瘤性息肉以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CDX2与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结肠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续贯选择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30例,结肠癌患者30例,以正常结肠黏膜3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DX2的表达。【结果】CDX2在正常结肠黏膜组阳性表达率为90.0%,结肠腺瘤性息肉组阳性表达率为60.0%,结肠癌组阳性表达率为33.3%。结肠癌组CDX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05),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组(P<0.05)。【结论】本文提示CDX2作为肠上皮分化的特异性标志物,其表达减低可能与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结肠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X2 结肠黏膜 结肠腺瘤性息肉 结肠癌
下载PDF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谭华 孙曼怡 +2 位作者 杨健 洪志飞 张姝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活动期UC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的基础上,治疗组(86例)每天晚上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泼尼松龙及甲硝唑注射液...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活动期UC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的基础上,治疗组(86例)每天晚上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泼尼松龙及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同时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0.8g,每天3次。对照组(82例)用泼尼松龙及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主要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81/86例),对照组为82.9%(68/8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便血和腹痛均改善、疾病活动指数(DAI)降低(P<0.01);且治疗后便血减轻、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及DAI降低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并联合泼尼松龙及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只用糖皮质激素及甲硝唑注射液灌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物探讨哮喘发病的免疫机制及黄芪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旭 张姝翌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0期3096-3100,共5页
在我们人类的肠腔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和他们的代谢产物共同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反应。近年来,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能够通过干预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机制来调控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生与进... 在我们人类的肠腔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和他们的代谢产物共同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反应。近年来,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能够通过干预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机制来调控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程度,并且可以根据肠道菌落结构的变化情况评估罹患哮喘的风险。因此利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治疗哮喘的方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对其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分歧。研究发现,中药黄芪对于肠道菌群存在调节作用,同时又可以干预哮喘发生的免疫环节。因此,探讨中药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在哮喘治疗中的具体机理有利于揭示“肺-肠-菌”轴的内在联系。目的在于彰显黄芪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肺-肠-菌”轴的功能最后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肠道菌群 益生菌 黄芪
下载PDF
MNP-RT-PCR技术在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筛查和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韬 张姝翌 +2 位作者 李国逊 郑阳 陈建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3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磁珠—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MNP-RT-PCR)技术在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筛查与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0例高危患者(大肠癌组26例、腺瘤性息肉组148例、其他组326例),取少量粪便分别用MNP-RT-PCR技术和粪便潜血两种方法进行检... 目的探讨纳米磁珠—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MNP-RT-PCR)技术在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筛查与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0例高危患者(大肠癌组26例、腺瘤性息肉组148例、其他组326例),取少量粪便分别用MNP-RT-PCR技术和粪便潜血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收集上述患者中的443例患者(大肠癌组26例、腺瘤性息肉组148例、正常黏膜组269例),在肠镜下刷检病变部位或正常部位,再用MNP-RT-PCR方法检测COX-2表达量,比较三组COX-2表达的差异。结果 MNP-RT-PCR法筛查大肠癌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74.5%,筛查腺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71.8%,特异度76.3%;粪便潜血筛查大肠癌的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63.7%,筛查腺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42.6%,特异度为64.2%。大肠癌组肠镜刷检样本中COX-2表达量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组和正常黏膜组(P均<0.05),腺瘤性息肉组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结论对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患者筛查,MNP-RT-PCR技术优于粪便潜血;应用MNP-RT-PCR技术检测肠镜刷检样本中COX-2表达量,对鉴别大肠癌、腺瘤性息肉和大肠正常黏膜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腺瘤性息肉 纳米磁珠技术 RT-PCR技术 便潜血 肠镜刷检 COX-2
下载PDF
255例结肠带蒂息肉内镜下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琦 张姝翌 +1 位作者 田正刚 李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结肠带蒂息肉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并探讨高危息肉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收治的255例结肠带蒂息肉患者(297枚息肉)的临床特征,分析带蒂息肉的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结肠带蒂息肉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并探讨高危息肉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收治的255例结肠带蒂息肉患者(297枚息肉)的临床特征,分析带蒂息肉的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结肠带蒂息肉中的高危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的高危息肉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结直肠癌病史、息肉不同位置、息肉蒂不同长度、息肉不同头端直径、息肉表面是否完全充血患者的高危息肉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息肉头端直径>1~<2 cm、息肉头端直径≥2 cm和合并结直肠癌病史是高危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头端越大及合并结直肠癌病史的结肠带蒂息肉患者患有高危息肉的风险越大,且发生癌变的概率更高,因此应尽早行内镜下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带蒂息肉 高危息肉 内镜下表现 病理特征 危险因素 息肉充血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肿瘤标记物对胰腺癌早期筛查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姝翌 李文 +2 位作者 杜杰 王西墨 江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联合检测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242水平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内镜探查102例高危人群胰腺的整体情况,同时采用酶链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结果9.80%(10/102)的病人...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联合检测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242水平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内镜探查102例高危人群胰腺的整体情况,同时采用酶链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结果9.80%(10/102)的病人血清CA19—9异常,12.75%(13/102)的病人CA242异常,二者均异常者7例,其中3例行EUS检查明确胰腺癌诊断,1例临床诊断胰腺癌,1例腹膜后占位,2例正常。102例人选者同时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显示胰头部不规则低回声区,2例显示胰腺囊实性肿物,3例诊断为胰腺癌,并得到手术病理证实。血清CA19—9诊断正确百分率为90.20%(92/102),灵敏度为50%(4/8),特异度为93.62%(88/94);血清CA242诊断正确百分率为87.25%(89/102),灵敏度为50%(4/8),特异度为90.43%(8S/94);EUS联合CA19—9、CA242诊断胰腺癌正确百分率为98.04%(100/102),灵敏度为100%(8/8),特异度为97.87%(92/94)。EUS联合CA19—9、CA242诊断胰腺癌的正确百分率显著高于CA242(P〈0.01),明显高于CA19-9诊断的正确百分率(P〈0.05)。结论超声内镜联合检测血清糖链抗原CA19-9、CA242对胰腺癌早期筛查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超声内镜 筛查 CA19-9 CA242
原文传递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姝翌 李文 江涛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 nousneoplasm,IPMN)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1982年由日本内镜专家Ohhashi首次报道,并描述为“主胰管不同程度的扩张,乳头肿大和过量分泌黏液”[1]。目前国际上广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 nousneoplasm,IPMN)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1982年由日本内镜专家Ohhashi首次报道,并描述为“主胰管不同程度的扩张,乳头肿大和过量分泌黏液”[1]。目前国际上广为认同将具有胰管上皮乳头状增生、黏液过度分泌的特征或二者具备其一者统称为IPMN[2]。与胰腺癌相比,IPMN具有低度恶性、生长缓慢、少有侵犯周围组织、淋巴结转移率和再发率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分子生物学 胰腺囊性肿瘤 诊断 淋巴结转移率 乳头状增生 muci 低度恶性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在结直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施丹 李文 +4 位作者 石磊 张姝翌 钱晶瑶 李红洲 李彦茹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结直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人民医院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EUS及手术切除后病理学确诊的229...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结直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人民医院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EUS及手术切除后病理学确诊的229例结直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分析病变的位置分布、种类、EUS特征及EUS初步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结果病变部位以直肠[44.98%(103/229)]、升结肠[15.28%(35/229)]常见。病理结果显示病变以脂肪瘤最常见[34.93%(80/229)],部位以横结肠[22.50%(18/80)]、升结肠[20.00%(16/80)]为主;其次为神经内分泌瘤[33.63%(77/229)],部位以直肠[96.10%(74/77)]为主;再次为囊肿[18.78%(43/229)]。EUS下229例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215例,黏膜肌层11例,固有肌层3例。EUS诊断与病理结果整体诊断符合率为89.08%(204/229),EUS诊断符合率脂肪瘤为100.00%(80/80)、气囊肿为5/5、间质瘤为3/3、神经内分泌瘤为81.82%(72/88)、囊肿为89.13%(41/46)、平滑肌瘤为1/4、淋巴管瘤为2/5,颗粒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均为0。结论EUS对结直肠黏膜下病变的起源层次、回声特点及病变性质等具有较准确的诊断,但对颗粒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等少见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腔内超声检查 结直肠肿瘤 黏膜下病变
原文传递
窄带成像内镜、染色内镜与常规内镜对直肠息肉检出情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磊 田晶晶 +3 位作者 李红洲 张姝翌 朱京国 李文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内镜、U型反转、U型反转联合窄带成像内镜(NBI)及染色内镜对直肠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上收集无麻醉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采用4种方法(常规内镜直视法、U型反转法、U型反转+NBI内镜法、U型反转+染色内镜法)对... 目的探讨常规内镜、U型反转、U型反转联合窄带成像内镜(NBI)及染色内镜对直肠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上收集无麻醉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采用4种方法(常规内镜直视法、U型反转法、U型反转+NBI内镜法、U型反转+染色内镜法)对直肠进行观察,分别观察直肠息肉的大小、数量,直肠黏膜受损程度及反转视野,并记录患者疼痛情况等。结果常规内镜直视法、U型反转法、U型反转+NBI内镜法及U型反转+染色内镜法分别检测出直肠息肉患者例数为51例(51.00%)、68例(68.00%)、77例(77.00%)、96例(96.00%)。与直视组比较,U型反转组、U型反转+NBI组、U型反转+染色组直肠息肉患者检出率明显升高(P〈0.01);与u型反转组比较,U型反转+NBI组、U型反转+染色组检出率升高(P〈0.05);与U型反转+NBI组比较,U型反转+染色组检出率升高(P〈0.05)。其中,检出息肉直径≤0.5cm的患者数分别为43例(84.31%)、59例(86.76%)、68例(88.31%)、86例(89.58%);息肉直径〉0.5—1.0cm的患者数分别为4例(7.84%)、4例(5.88%)、4例(5.19%)、4例(4.17%);息肉直径〉1.0em的患者数分别为4例(7.84%)、5例(7.35%)、5例(6.49%)、6例(6.25%),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u型反转安全性高,对患者的痛苦并无明显增加,可提高直肠病变的检出率。另外,在U型反转的基础上,联合NBI内镜及染色内镜可以明显提高息肉的检出率,尤其是直径≤0.5cm的息肉及增生性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息肉 直肠U型反转 窄带内镜 染色内镜
原文传递
埃索美拉唑预防氯吡格雷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姝翌 王树森 +3 位作者 董默 石磊 李彦如 李文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是否可以预防氯吡格雷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氯吡格雷、埃索美拉唑联合氯吡格雷灌胃。分别于给药后7 d、14 d、21d和28 d处死大鼠,使用HE染色对胃黏膜进行组织...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是否可以预防氯吡格雷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氯吡格雷、埃索美拉唑联合氯吡格雷灌胃。分别于给药后7 d、14 d、21d和28 d处死大鼠,使用HE染色对胃黏膜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使用Guth法对胃黏膜损伤进行评分。结果埃索美拉唑可显著降低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65.0%vs 42.5%,P=0.044)。用药后7 d开始,单用氯吡格雷组小鼠胃黏膜出现明显损伤,损伤评分在14 d达到高峰(6.85±0.99),而联合用药组在各时间点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均较单用氯吡格雷组更轻微(P<0.01),且损伤程度随用药时间延长无显著变化。结论氯吡格雷可导致胃黏膜损伤,且损伤程度在14 d达到高峰,而埃索美拉唑可有效预防氯吡格雷相关性胃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氯吡格雷 胃黏膜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