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取代酚诱导化学性白斑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婉萍 彭祺 +3 位作者 张冬梅 郑时莲 蒋汶 顾理浩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8,共9页
4-取代酚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制药、农药、染料、食品添加剂以及化妆品中的有机化合物。4-取代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与酪氨酸的结构上的相似性,使其具有独特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以及抑制皮肤中黑色素形成的效果,因此包括熊果苷、... 4-取代酚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制药、农药、染料、食品添加剂以及化妆品中的有机化合物。4-取代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与酪氨酸的结构上的相似性,使其具有独特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以及抑制皮肤中黑色素形成的效果,因此包括熊果苷、白藜芦醇等化学物质在内,已有多种4-取代酚作为美白成分用于化妆品中。但包括杜鹃醇在内的4-取代酚同时也具有一定安全风险,大量研究表明许多4-取代酚具有黑素细胞毒性,且不同的取代基也会对黑素细胞毒性的诱导途径、毒性强弱等产生不同的影响,使用不当可能会诱发白癜风(Vitiligo)和白斑病(Leukoderma)的产生,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本文综述了4-取代酚及杜鹃醇的美白及黑素细胞毒性机制,以及不同国家发生白斑病的案例,以期为开发更安全的有美白效果的化学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取代酚 杜鹃醇 化学性白斑 机制
下载PDF
Ca^(2+)介导的月桂酰甲基牛磺酸钠相行为研究
2
作者 张婉萍 林延忠 +2 位作者 张倩洁 张冬梅 蒋汶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探究高价无机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甲基牛磺酸钠(SMLT)溶液的表面活性和相行为的影响,考察了Ca^(2+)浓度对SMLT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不同SMLT/Ca^(2+)摩尔比对SMLT/水二元体系的相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Ca^(2+)对其表面活... 为探究高价无机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甲基牛磺酸钠(SMLT)溶液的表面活性和相行为的影响,考察了Ca^(2+)浓度对SMLT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不同SMLT/Ca^(2+)摩尔比对SMLT/水二元体系的相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Ca^(2+)对其表面活性影响显著,当Ca^(2+)浓度从0增加至0.1 mol/L时,cmc从8.0×10^(-3)mol/L降至8.0×10^(-4)mol/L,γ_(cmc)从36.00 mN/m降至31.45 mN/m。同时,在SMLT溶液中加入Ca^(2+),SMLT/水体系的二元相图出现胶束溶液相区、蠕虫胶束相区、六角束液晶相区、层状液晶相区和胶束-晶体相区,原有的双水相区消失,胶束-晶体区变大。在考察Ca^(2+)浓度对SMLT溶液黏度的影响时,发现当SMLT/Ca^(2+)的摩尔比为1时,SMLT溶液增黏效果明显,摩尔比为0.6时溶液析出固体。选择质量分数为20%的SMLT溶液进行流变性能测定,根据样品流变曲线,发现其具有剪切变稀的现象,冷冻透射电镜显示有蠕虫胶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表面活性剂 相行为 蠕虫胶束
下载PDF
PMTMS/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3
作者 张婉萍 关馨 +3 位作者 郑时莲 张冬梅 张子嘉 张倩洁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7-1234,共8页
为了减轻二氧化钛(TiO_(2))在有机体系中的聚集行为,同时提升复合载体的合成效率,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对TiO_(2)进行包覆。通过FTIR、TGA、SEM、EDS、DLS、接触角测试、亲油化度测试的表征方法,对包覆后的PMTMS/TiO_(2)复合材料... 为了减轻二氧化钛(TiO_(2))在有机体系中的聚集行为,同时提升复合载体的合成效率,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对TiO_(2)进行包覆。通过FTIR、TGA、SEM、EDS、DLS、接触角测试、亲油化度测试的表征方法,对包覆后的PMTMS/TiO_(2)复合材料表面形貌与性质进行讨论,最后对PMTMS/TiO_(2)复合材料的包覆机理进行总结阐述。结果表明,硅钛(MTMS/TiO_(2))质量比为3∶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9%,反应时间为5 h的条件下,PMTMS/TiO_(2)复合材料的聚集行为大大减轻,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且TiO_(2)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聚硅氧烷 包覆
下载PDF
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小流域污染负荷精细化计算
4
作者 张婉萍 郭明昆 +4 位作者 何鹏 刘彦 高东东 任兴念 石娟 《四川环境》 2024年第5期43-50,共8页
精细化计算小流域污染负荷,对管理和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琼江一级支流姚市河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小流域广域、分散和随机的特点,结合地理信息以及统计学多种学科,采用多尺度技术(行政、网格)对研究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 精细化计算小流域污染负荷,对管理和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琼江一级支流姚市河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小流域广域、分散和随机的特点,结合地理信息以及统计学多种学科,采用多尺度技术(行政、网格)对研究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修正,建立小流域污染负荷估算改进方法,以期为小流域污染负荷精细化计算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前COD、NH_(3)-N、TP污染负荷最大值分别为848.95 t/a、136.32 t/a、19.95 t/a,分别占全流域COD、NH_(3)-N、TP总污染负荷的48.10%、70.81%、52.31%,污染负荷估算结果偏大。(2)改进后研究区域网格尺度COD、NH_(3)-N、TP总污染负荷最大值分别为24.44 t/a、2.91 t/a和1.18 t/a,从空间上看,COD、NH_(3)-N、TP污染负荷较大的区域位于研究区域县城边界、靠近水域和集中种植区域。(3)研究区域TP污染负荷强度最大,COD污染负荷强度最小,COD、NH_(3)-N和TP具有相似的污染负荷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在以耕地为主的区域污染负荷强度较高,以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为主的区域污染负荷强度较低。研究提出的小流域污染负荷精细化计算模型,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小流域污染状况,也为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输出系数模型 污染负荷 GIS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下载PDF
米糠蛋白乳化性能及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欧文华 曹天翔 +3 位作者 张冬梅 顾理浩 张婉萍 蒋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1,240,共9页
天然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文章以米糠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米糠蛋白的组成、乳化性能以及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通过改进米糠蛋白的改性工艺,或利用融合不同高新技术来... 天然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文章以米糠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米糠蛋白的组成、乳化性能以及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通过改进米糠蛋白的改性工艺,或利用融合不同高新技术来改善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能,并以此扩展米糠蛋白的开发利用思路,加速米糠蛋白在食品及化妆品中的应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结构 乳化性能 改性方法
下载PDF
基于蜡酯型乳化剂的液晶结构乳状液的制备研究及应用性能表征
6
作者 沈玲华 Vincent Hubiche +4 位作者 Paua Lennon 庄洁 张瑾 张倩洁 张婉萍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0-1329,共10页
研究了制备工艺和配方组成(油脂、多元醇、流变调节剂和离子性成分)对蜡酯型乳化剂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并对其液晶结构乳状液进行了相关的应用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一罐法制备乳液更有利于该乳化剂配方体系液晶结构的形成。该乳化剂... 研究了制备工艺和配方组成(油脂、多元醇、流变调节剂和离子性成分)对蜡酯型乳化剂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并对其液晶结构乳状液进行了相关的应用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一罐法制备乳液更有利于该乳化剂配方体系液晶结构的形成。该乳化剂与植物油脂相溶性较好,乳化能力较佳,对于植物来源酯类油脂,遵循油水界面张力越小,乳化效果越佳,越有利于液晶结构形成的规律;甘油的添加能使体系保持最初优异的液晶结构及其稳定性,但1,3-丁二醇会由于其氢键与水形成的水合基团扰乱界面膜分子排列,从而使体系的液晶结构完整性及稳定性有所降低;离子性成分的添加可通过增加乳化剂紧密排列来明显增强体系的液晶结构;天然流变调节剂的加入,如AX和Tara,可以增强体系液晶结构的高温稳定性,而卡波类可增强其低温稳定性。同时,通过对液晶结构乳状液应用性能的研究发现,使用蜡酯型乳化剂制备得到的液晶结构乳状液保湿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结构乳状液,且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结构 蜡酯型乳化剂 制备工艺 配方组成 使用性能
下载PDF
Hydration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CO_(2) and excellen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n RAW 264.7 cell
7
作者 Wanping Zhang Yiting Gu +3 位作者 Xuyan Li Zhiyong Sun Chunhong Wei Dongmei Zhang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9-1297,共9页
Skin care products with carbonic acid(H_(2)CO_(3))have gained extensive attention worldwide.However,the conversion of CO_(2) to H_(2)CO_(3) is not stable,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H_(2)CO_(3) on skin care has... Skin care products with carbonic acid(H_(2)CO_(3))have gained extensive attention worldwide.However,the conversion of CO_(2) to H_(2)CO_(3) is not stable,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H_(2)CO_(3) on skin care has not been clearly proved.The hydration-dissolution behaviors of CO_(2)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pH,and pressure conditions.Moreover,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CO_(2) hydration transformation,the inflammatory effect of CO_(2) hydrate on macrophages(RAW 264.7)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weakened the hydration of CO_(2),and the increase in pH and pressure both promoted the water-phase transformation of CO_(2).When pH<6,CO_(2) reacts with water to generate H_(2)CO_(3).When pH was between 6-7,the prompt solution was a mixture of H_(2)CO_(3) and HCO_(3)^(-).When the pH was between 7-9,they mainly generated HCO_(3)^(-).And when pH>9,CO_(2) solubility mainly converts to CO_(3)^(2-).Besides,CO_(2) can inhibit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y RAW 264.7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of the p38 protein.CO_(2) hydrate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IL-6,TNF-α,and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anti-inflammatory factor IL-10.Furthermore,the anti-inflammatory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O_(2) hydration inhibited the MAPK signaling pathway by inhibi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of p38.The hydration-dissolution behavior of CO_(2) was investigated.This work revealed the anti-inflammatory bioeffect of CO_(2) hydrate,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application support for CO_(2) skin care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hydration transformatio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skin care
下载PDF
唇部皮肤生理参数的多维度分析和研究
8
作者 彭常梅 冯洁 +2 位作者 姚天波 张婉萍 郑时莲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3-811,共9页
通过考察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受试者唇部皮肤基础状态,进行唇部生理参数的多维度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唇油对唇部皮肤的干预,来探究影响唇部皮肤性状的主要因素。用无创性评价方法测定了华东地区(73名)和华北地区(50名)受试者(18... 通过考察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受试者唇部皮肤基础状态,进行唇部生理参数的多维度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唇油对唇部皮肤的干预,来探究影响唇部皮肤性状的主要因素。用无创性评价方法测定了华东地区(73名)和华北地区(50名)受试者(18~35岁73名,35~60岁50名;男性55名,女性68名)唇部下唇的水分含量、TEWL、光泽度、弹性、L^(*)a^(*)b^(*)值和纹理8个皮肤生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华东地区组受试者唇部基础状态的经皮水分散失(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值(51.99±17.37)、L*值(51.99±8.83)、b*值(15.40±1.56)和纹理值(15.10±6.43)分别显著高于华北地区组(P<0.05)。35~60岁组受试者唇部基础状态的水分含量(56.82±12.63)和皮肤弹性(0.78±0.18)显著高于18~35岁组(P<0.05)。男性组唇部基础状态的TEWL值(52.08±17.68)显著高于女性组(43.48±16.03)(P<0.05)。通过唇油对唇部皮肤的干预,与基础状态相比,受试者使用唇油后其唇部水分含量均是先降低后逐渐升高;TEWL值先显著性降低后逐渐增加;光泽度、弹性和纹理均是先增加后减小;皮肤色泽(L^(*)a^(*)b^(*)值)的变化不显著。由此可知,受试者唇部皮肤生理参数不仅受到地区、年龄以及性别的影响,还与受试者唇部基础状态及唇部产品的使用频率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部皮肤 唇油 皮肤生理参数
下载PDF
“化妆品原料学”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梳理及教学实践
9
作者 张冬梅 蒋汶 +3 位作者 张倩洁 郑时莲 顾理浩 张婉萍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1期159-164,共6页
“化妆品原料学”是化妆品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课程,其课程体系中思政元素的梳理和有机融入尚未建设完善。基于此,本课程以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和全方位育人理念为出发点,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梳理出革... “化妆品原料学”是化妆品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课程,其课程体系中思政元素的梳理和有机融入尚未建设完善。基于此,本课程以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和全方位育人理念为出发点,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梳理出革命文化、大国工匠精神及国家意识三方面思政内容。通过讲授、情景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课堂翻转、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将老一辈科学家坚定不移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革命文化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课堂中。同时,激发学生在把握当下行业领域成果下不骄不躁认清我国化妆品原料发展面临的科学技术瓶颈和国家政策支持,引导学生对国家政治文化认同和爱国意识。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梳理和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促进培育健康中国、美丽事业的高素质人才体系,为同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原料学 思政元素 革命文化 大国工匠 国家意识
下载PDF
“化妆品分析与品控”课程思政元素分析及建设实践
10
作者 蒋汶 张冬梅 +2 位作者 孟庆然 张倩洁 张婉萍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5期157-160,共4页
“化妆品分析与品控”是化妆品专业培养质量控制能力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解化妆品检测和品质评价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具体方法,其思政元素梳理和建设尚不全面。通过分析“化妆品分析与品控”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利用讲授、视频、... “化妆品分析与品控”是化妆品专业培养质量控制能力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解化妆品检测和品质评价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具体方法,其思政元素梳理和建设尚不全面。通过分析“化妆品分析与品控”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利用讲授、视频、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授课形式,将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实践创新、企业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建设中,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同时也为同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分析与品控”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安岳县姚市河流域水体达标分析及措施建议
11
作者 韦娅俪 邹俊良 +1 位作者 田晓刚 张婉萍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对安岳县姚市河流域主要河流水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弄清河流水污染成因,针对性提出可行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入河污染物削减,实现国控、市控及加密监测断面水质持续改善。通过控制单元划分、污染源调查与环境问题分析、环境容量... 对安岳县姚市河流域主要河流水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弄清河流水污染成因,针对性提出可行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入河污染物削减,实现国控、市控及加密监测断面水质持续改善。通过控制单元划分、污染源调查与环境问题分析、环境容量计算,计算基于断面水质达标的入河污染物削减量。根据计算,双河口断面控制单元需要削减COD 23.39t/a,NH_(3)-N 0.56t/a;长河大桥断面控制单元需要削减COD 64.25t/a,削减NH_(3)-N 7.62t/a;红岩嘴码头断面控制单元需要削减COD 14.54t/a;通贤河控制单元需要削减NH_(3)-N 1.87t/a;白沙断面控制单元需要削减COD 26.41t/a。建议从提升城镇污水治理效能、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水资源生态流量保障、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及联防联治等几个方面对姚市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估算每年可削减入河COD 229.09t、NH_(3)-N 21.31t、TP 3.53t,全面推进安岳县姚市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县 姚市河 达标 措施建议
下载PDF
十二烷基吗啉选择性浮选氯化钠颗粒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婉萍 宋兴福 +1 位作者 李晓松 于建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1176,共6页
通过研究十二烷基吗啉(DMP)在饱和卤水中对氯化钠颗粒的浮选行为,揭示了氯化钠颗粒通过增强体系泡沫的稳定性而提高了十二烷基吗啉的浮选性能;运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证明,DMP分子以物理作用力吸附于氯化钠颗粒表面;同时,研究了十二烷基吗... 通过研究十二烷基吗啉(DMP)在饱和卤水中对氯化钠颗粒的浮选行为,揭示了氯化钠颗粒通过增强体系泡沫的稳定性而提高了十二烷基吗啉的浮选性能;运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证明,DMP分子以物理作用力吸附于氯化钠颗粒表面;同时,研究了十二烷基吗啉分子在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及精光卤石颗粒与各种条件下氯化钠颗粒表面的接触角.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吗啉选择性浮选分离氯化钠颗粒的作用原理是:十二烷基吗啉分子在饱和卤水介质中由于受到很强的疏水力,选择性吸附于氯化钠颗粒表面;且因精光卤石(KCl·MgCl2·6H2O)颗粒表面有很强的水合斥力,十二烷基吗啉分子不能吸附于精光卤石颗粒表面;因此,在浮选过程中,吸附在气泡界面的DMP分子因受到疏水作用力,使气泡吸附在氯化钠颗粒表面,氯化钠颗粒被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卤石矿 十二烷基吗啉 浮选机理 吸附 接触角
下载PDF
盐湖粗光卤石中晶体的分布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婉萍 王相田 +1 位作者 宋兴福 于建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4-1129,共6页
研究了察尔汗盐湖粗光卤石中各种无机盐晶体的存在形式及形态.通过筛分法将粗光卤石矿分级,运用化学法分析各粒级颗粒的组成.结果表明:90%以上的KCl·MgCl2·6H2O以大于0.177mm粒径的大颗粒存在,75%以上的NaCl以小于0.125mm粒... 研究了察尔汗盐湖粗光卤石中各种无机盐晶体的存在形式及形态.通过筛分法将粗光卤石矿分级,运用化学法分析各粒级颗粒的组成.结果表明:90%以上的KCl·MgCl2·6H2O以大于0.177mm粒径的大颗粒存在,75%以上的NaCl以小于0.125mm粒径的细粒矿存在于体系中,约90%以上的CaSO4以粒径小于0.074mm的微细颗粒存在.运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不同粒径的光卤石矿表面的化学组成,运用光电子能谱法分析了其表面Na/Ca的摩尔比,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直接分析了各种晶体存在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NaCl和CaSO4分别以小颗粒游离于粗光卤石矿中,未被大颗粒晶体所包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卤石 存在形态 X射线衍射 光电子能谱 电镜扫描
下载PDF
十二烷基吗啉在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婉萍 陈利根 于建国 《盐业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3,共5页
通过萃取一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吗啉(DMP)在固体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并研究了十二烷基吗啉在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吗啉选择性吸附于氯化钠(NaCl)颗粒表面,而不吸附于精光卤石(KCI... 通过萃取一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吗啉(DMP)在固体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并研究了十二烷基吗啉在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吗啉选择性吸附于氯化钠(NaCl)颗粒表面,而不吸附于精光卤石(KCI·MgCl_2·6H_2O)颗粒表面;在十二烷基吗啉不同浓度的介质中,DMP分子会以不同的形式吸附于氯化钠颗粒表面:浮选操作过程中气泡的粘附会降低氯化钠颗粒表面十二烷基吗啉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颗粒 十二烷基吗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吸附量
下载PDF
固体脂质防晒粒粒径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婉萍 顾理浩 方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5-449,共5页
主要研究了包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二苯甲酮-3)的固体脂质防晒粒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因素,分别考察了制备工艺参数、各组分用量和添加剂多元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温度为85℃、均质速率为13 000 r·min-1以及冷却过程搅拌... 主要研究了包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二苯甲酮-3)的固体脂质防晒粒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因素,分别考察了制备工艺参数、各组分用量和添加剂多元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温度为85℃、均质速率为13 000 r·min-1以及冷却过程搅拌速率为500 r·min-1时有利于形成粒子较小、体系均一的固体脂质防晒粒;而在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下,配方组分质量分数为3%氢化蓖麻油、5%聚氧乙烯(21)硬脂醇醚、3%辛酸癸酸三甘油酯及二苯甲酮-3的包覆量为3%时,固体脂质防晒粒平均粒径在222 nm左右;随添加剂丙二醇和甘油量的增加,固体脂质防晒粒的粒径大小及分散指数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防晒粒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粒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配方组成对烷基糖苷体系液晶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婉萍 刘玲雁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研究了配方组成对烷基糖苷乳化体系液晶形成的影响,并针对优化体系研究了其相行为,主要研究了助乳化剂和油质原料对体系液晶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助乳化剂与烷基糖苷的复配过程中,硬脂酰谷氨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有较好的助乳化... 研究了配方组成对烷基糖苷乳化体系液晶形成的影响,并针对优化体系研究了其相行为,主要研究了助乳化剂和油质原料对体系液晶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助乳化剂与烷基糖苷的复配过程中,硬脂酰谷氨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有较好的助乳化作用,且对液晶的形成影响不大。在所研究的五种油质原料中,十六~十八醇可以很好的促进液晶结构的形成;极性的PPG-15硬脂醚与十八酸不利于液晶的形成;而非极性的白油则不影响体系液晶结构的形成。同时通过对烷基糖苷-十六~十八醇-硬脂酰谷氨酸钠/去离子水相行为的研究,发现此体系在任意比例范围内都会形成液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 液晶 相行为
下载PDF
含液晶结构固体脂质微粒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婉萍 陈雪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6-439,468,共5页
以烷基糖苷乳化体系,采用相转变温度法(PIT转相法)制备了含液晶结构的固体脂质微粒。分别研究了乳化工艺及配方组成对固体脂质微粒中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IT转相乳化法更有利于固体脂质微粒中液晶结构的形成;C22烷基... 以烷基糖苷乳化体系,采用相转变温度法(PIT转相法)制备了含液晶结构的固体脂质微粒。分别研究了乳化工艺及配方组成对固体脂质微粒中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IT转相乳化法更有利于固体脂质微粒中液晶结构的形成;C22烷基糖苷与C16~18醇配伍可以形成液晶结构规整的固体脂质微粒;异丙醇的加入有利于形成粒径较小且分布均一的含液晶结构的固体脂质微粒。同时通过研究C22烷基糖苷/C16~18醇/水+异丙醇体系拟三元相图,初步确定了形成含液晶结构固体脂质微粒的原料配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微粒 液晶结构 烷基糖苷 相转变温度法
下载PDF
乳化工艺对液晶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婉萍 朱亮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乳状液中的液晶结构,研究了乳化工艺对乳状液中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乳化剂为烷基葡糖苷的体系中,运用油相加入水相的直接法制备的O/W乳状液,可以制得含液晶结构的乳状液;在乳化过程中,油相快速加入... 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乳状液中的液晶结构,研究了乳化工艺对乳状液中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乳化剂为烷基葡糖苷的体系中,运用油相加入水相的直接法制备的O/W乳状液,可以制得含液晶结构的乳状液;在乳化过程中,油相快速加入水相有利于液晶结构的形成;较高的乳化温度有利于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形成平面层状的液晶结构;较快的均质速度有利于形成细小的乳化粒子,但不破坏液晶结构的形成;冷却过程中的慢速搅拌不破坏乳化剂分子的有序排列,有利于液晶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结构 乳状液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包覆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固体脂质微粒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婉萍 牛文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64-2968,共5页
引言固体纳米脂质微粒是20世纪90年代初新开发的一种活性组分载体,主要是利用固体油脂在冷却或相分离过程中固化、结晶形成固态结构,活性组分则被包覆在脂质结构中[1]。包覆活性组分的固体脂质微粒与皮肤角质层有很好的亲和性,能有... 引言固体纳米脂质微粒是20世纪90年代初新开发的一种活性组分载体,主要是利用固体油脂在冷却或相分离过程中固化、结晶形成固态结构,活性组分则被包覆在脂质结构中[1]。包覆活性组分的固体脂质微粒与皮肤角质层有很好的亲和性,能有效地将活性组分输送并渗透进角质层,使得活性组分有效地作用于皮肤的深层细胞;粒径小于400nm的纳米脂质载体在皮肤上可以形成很好的闭合体系,可增强皮肤的水合作用,应用于各种护肤产品中可提高产品的保湿性能;活性组分嵌于纳米脂质载体微孔结构中后,可降低活性组分的化学降解性能从而增强其稳定性口[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微粒 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防晒剂 紫外吸收
下载PDF
硅油/水纳米乳液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婉萍 朱海洋 费一弘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以聚二甲基硅油为油相物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采用相转变温度(PIT)法制备了硅油/水纳米乳液。通过研究硅油/乳化剂/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乳液的原料配比,并对优化配方体系制得的硅油/水纳米乳液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聚二甲基硅油为油相物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采用相转变温度(PIT)法制备了硅油/水纳米乳液。通过研究硅油/乳化剂/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乳液的原料配比,并对优化配方体系制得的硅油/水纳米乳液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配方组成(w/%)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5,聚二甲基硅油5,余量为水的条件下,制备的纳米乳液的乳化粒子粒径在165 nm左右,其Zeta电位为-0.95 mV,乳化粒子呈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水纳米乳液 相转变温度法 相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