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率法与微板法测定定值血清谷丙转氨酶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孝山 李研 +2 位作者 李忠平 朱秀文 潘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3-575,共3页
目的 :比较速率法和微板法测定定值质控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ALT)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方法 :应用方法学研究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速率法测定批号为296UN和141UE的定值血清的偏差率分别为 -2.82 %和 -0.30 ... 目的 :比较速率法和微板法测定定值质控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ALT)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方法 :应用方法学研究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速率法测定批号为296UN和141UE的定值血清的偏差率分别为 -2.82 %和 -0.30 % ,微板法的偏差率分别为 -9.23 %和 -5.41 % ;速率法测定两定值血清的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2.29 %和0.81 % ,微板法分别为12.03 %和5.32 % ,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速率法测定两定值血清的日间不精密度为3.86 %和1.13 % ,微板法为23.92 %和19.44 %。结论 :有条件的采供血单位应当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法 速率法 血清谷丙转氨酶 不精密度 ALT 测定结果 质控血清 定值 结论 UN
下载PDF
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孝山 戴晨阳 +3 位作者 刘金领 帅真 冯军 李明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3-206,共4页
建立一种用螯合物以替代离子载体(Kryptofix221)的丙酮酸激酶测定血清钾的方法。使用酶偶联多标准固定时间法检测。该法与定值血清的相对误差为0.372%~2.158%;批内CV<2.01%,批间CV<2.10%... 建立一种用螯合物以替代离子载体(Kryptofix221)的丙酮酸激酶测定血清钾的方法。使用酶偶联多标准固定时间法检测。该法与定值血清的相对误差为0.372%~2.158%;批内CV<2.01%,批间CV<2.10%;线性2.0~8.0mmol/L;回收率99.8%~102.8%,脂血、黄疸、内源性酶(LDH和PK)、镁及氨等对测定无干扰;与火焰光度法回归方程为Y=0.0188+1.0092X,r=0.9875,P<0.01,与离子电极法对比,回归方程为Y=0.3967+0.9357X,r=0.9867,P<0.01;试剂复溶后(4℃)至少稳定9天。该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测定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与火焰光度法及电极法相关性好,试剂稳定、价廉,可在多种全自动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载体 酶法 血清 钾离子 测定 丙酮酸激酶法
下载PDF
硫氰酸汞法测定氯化物单点与两点定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孝山 何庆 帅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目的 :评价两点定标对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氯化物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ROCHE定值血清和系列氯化物标准液比较单点与两点定标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线性范围与偏差率。结果 :所用试剂盒在使用100mmol/L或160mmol/L氯化物标准液单点定标测定... 目的 :评价两点定标对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氯化物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ROCHE定值血清和系列氯化物标准液比较单点与两点定标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线性范围与偏差率。结果 :所用试剂盒在使用100mmol/L或160mmol/L氯化物标准液单点定标测定时 ,测定定值血清的偏差率分别为19 77 %,2 95%和 -7 63 % (前者 ) ,线性范围仅分别为90~110mmol/L和150~170mmol/L ,回归方程Y100=0.533X +40.243 ,r=0.965 ;Y160=0.707X +52 644,r=0.967;使用70/140mmol/L和100/160mmol/L氯化物标准液两点定标测定时 ,测定定值血清的偏差率分别为1 30%,1 02 %和 -0 26 % (前者 ) ,线性范围分别为60~150mmol/L和90~180mmol/L ,回归方程Y70/140=0.905X +9 164 ,r=0.998 ;Y100/160=0.891X +15 206 ,r=0.997。结论 :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氯化物的反应过程为一正弧形曲线 ,为卤族元素氯的呈色特性决定 ,只能采用多点定标方式实现测定的准确性 ,70/140mmol/L两点定标的准确测定范围为60~150mmol/L ,完全可满足临床测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两点定标 对比研究 单点定标 氯化物 溶液 硫氰酸盐类
下载PDF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连续监测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孝山 帅真 +3 位作者 戴晨阳 刘金领 冯军 杨彬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7-258,共2页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连续监测法张孝山帅真戴晨阳刘金领冯军*杨彬*(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300192)关键词谷氨酸脱氢酶连续监测法肝损害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GDH,EC1.4....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连续监测法张孝山帅真戴晨阳刘金领冯军*杨彬*(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300192)关键词谷氨酸脱氢酶连续监测法肝损害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GDH,EC1.4.1.3)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氢酶 连续监测法 血清
下载PDF
卤族元素等对硫氰酸汞法测定氯化物的干扰实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孝山 何庆 帅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硫氰酸汞 卤族元素 干扰实验 氯化物 测定
下载PDF
离体大鼠肝细胞损伤研究中氰化钾对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孝山 张迈伦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5期267-269,共3页
使用80μmol/L的FCCP和2mmol/L的KCN制备离体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并观察孵育60分钟时LDH和ALT的逸出率。发现KCN明显地抑制了ALT总活性达40%以上,游离ALT活性也被显著抑制,而LDH活性无被抑制现象。KCN组ALT逸出率为68.3±3.3%与FC... 使用80μmol/L的FCCP和2mmol/L的KCN制备离体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并观察孵育60分钟时LDH和ALT的逸出率。发现KCN明显地抑制了ALT总活性达40%以上,游离ALT活性也被显著抑制,而LDH活性无被抑制现象。KCN组ALT逸出率为68.3±3.3%与FCCP(83.2±3.9%)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与FCCP组ALT逸出率(82.2±2.2%)相比亦有极显著意义(P<0.001)。FCCP组的LDH逸出率为80.5±5.4%。结果表明KCN能显著抑制ALT活性。提示在用KCN制备肝细胞损伤模型时,ALT逸出率不适用于评价细胞损伤程度,此时用LDH逸出率可准确地反映细胞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损伤 FCCP 氯化钾 乳酸脱氢酶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缺血性肝炎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孝山 胡树英 张迈伦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8期510-512,共3页
缺血性肝炎(Ischemic Hepatitis)又叫缺氧性肝炎或休克肝,基本病理变化为程度不等的肝小叶中央细胞坏死。多在肝脏血流量突然减少后发病,常见诱因为充血性心衰和各种原因的休克。临床表现为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黄疸及... 缺血性肝炎(Ischemic Hepatitis)又叫缺氧性肝炎或休克肝,基本病理变化为程度不等的肝小叶中央细胞坏死。多在肝脏血流量突然减少后发病,常见诱因为充血性心衰和各种原因的休克。临床表现为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黄疸及食欲不振等,肝脏酶活性急剧升高,并在7~10天内迅速降至或接近正常。自从1979年,Bynum等人提出缺血性肝炎这一诊断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愿意用这一术语来称呼因肝缺血、淤血及缺氧所造成的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样发病的肝缺血性损伤综合征。因迄今国内尚乏此病的报道,特就其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缺血性肝炎 综述 病理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血清镁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孝山 帅真 +5 位作者 李明润 李明 杨彬 温庭民 王瑛 徐海津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建立经济、准确、特异的酶法测定血清镁离子新技术。方法:根据Mg^(2+)为丙酮酸激酶(PK)激动剂的原理,偶联乳酸脱氢酶(LDH)反应测定Mg^(2+),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该法与定值血清的相对误差为1.05%~2.50%,批内CV<2.02%,日间CV... 目的:建立经济、准确、特异的酶法测定血清镁离子新技术。方法:根据Mg^(2+)为丙酮酸激酶(PK)激动剂的原理,偶联乳酸脱氢酶(LDH)反应测定Mg^(2+),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该法与定值血清的相对误差为1.05%~2.50%,批内CV<2.02%,日间CV<3.12%,线性范围0.2~2.0mmol/L,回收率98.0%~102.8%。钾、氨、钙、锰、铜、锌、铁离子以及胆红素、甘油三酯和血红蛋白对镁离子测定无干扰。与原子吸收(AAS)法、二甲苯胺蓝(XLB)法和Calmagite(CAL)法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999x-0.03(r=0.980)、Y=0.118+0.827x(r=0.933)和Y=0.982x-0.037(r=0.960),本法测定值与其它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试剂复溶后(4℃)稳定至少5天。结论:建立的酶方法经济、准确,可在多种自动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 丙酮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测定
下载PDF
微量葡萄糖测定中不同色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孝山 李研 +2 位作者 李立新 李娜 解红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目的 :评价色原对Trinder’方法测定微量葡萄糖的呈色效果。方法 :应用苯酚和 3种人工合成色原 :3,5 -二氯 - 2羟基苯磺酸钠 (色原 1)、N - 2 - [乙基 (3-甲基苯基 )氨基 ]乙基乙酰胺 (色原 2 )及N -乙基 -N -乙磺酸钠间甲苯胺 (色原 3... 目的 :评价色原对Trinder’方法测定微量葡萄糖的呈色效果。方法 :应用苯酚和 3种人工合成色原 :3,5 -二氯 - 2羟基苯磺酸钠 (色原 1)、N - 2 - [乙基 (3-甲基苯基 )氨基 ]乙基乙酰胺 (色原 2 )及N -乙基 -N -乙磺酸钠间甲苯胺 (色原 3)对葡萄糖氧化酶偶联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微量葡萄糖的作用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使用 4种色原物质测定葡萄糖的反应曲线均类似 ,但呈色强度不同 ,苯酚呈色强度最差 ,色原 1最强 ,色原 2和 3类似 ;反应曲线为类似 0级反应模式 ;两点定标测定优于单点定标测定 ;批内不精密度范围 ,苯酚 :0 .79%~ 8.6 1% ,色原 1:0 .6 2 %~ 1.2 8% ,色原 2 :0 .83%~ 2 .6 0 % ,色原 3:0 .37%~ 3.80 % ,色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建立新的检测方法前要对色原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葡萄糖 含量测定 Trinder's方法 色原物质
下载PDF
ALT室间质评失控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孝山 李瑞兰 +4 位作者 赵乐莹 朱秀文 樊忠杰 陈连旺 惠永庆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7-859,共3页
关键词 ALT 室间质评 室内质控
原文传递
2-氯-4-硝基苯-麦芽三糖苷作为α-淀粉酶底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孝山 帅真 +4 位作者 李明润 关俊玲 何庆 杨彬 徐海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研究α -淀粉酶及其底物2 -氯 -4 -硝基苯 -麦芽三糖苷 (CNP -G3)酶促反应过程中的激动剂、抑制剂、最适 pH、米氏常数等。方法 :以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方式分别进行研究。结果 :阳离子中仅钙离子和氨离子对α -淀粉酶有轻度的激... 目的 :研究α -淀粉酶及其底物2 -氯 -4 -硝基苯 -麦芽三糖苷 (CNP -G3)酶促反应过程中的激动剂、抑制剂、最适 pH、米氏常数等。方法 :以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方式分别进行研究。结果 :阳离子中仅钙离子和氨离子对α -淀粉酶有轻度的激活作用 ,阴离子中的氯离子对α -淀粉酶有强大的激活作用 ,约是迭氮钠的4倍 ,醋酸离子也有弱激活作用 ,硫酸、磷酸氢、碳酸离子无激活作用 ;乙二胺四乙酸是酶的强抑制剂 ;酶的最适pH为5.9~6.1 ;酶以CNP -G3为底物时的Km值约为0.22mmol/L ;麦芽糖对α -淀粉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EGTA为钙离子螯合剂 ,可调节反应速率。结论 :α -淀粉/CNP -G3酶促反应系统研究可用于酶活性和激动剂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 2-氯-4-硝基苯-麦芽三糖苷 激动剂 KM值
下载PDF
自动生化分析仪ALT测定校验程序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孝山 李研 +1 位作者 李瑞兰 潘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建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验程序。方法应用对硝基酚(PNP)在不同pH环境中吸收峰特性,对奥林巴斯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340nm/410nm进行精密度检测。结果连续记录30个工作日批内变异系数均未超过1.00%;日间变异系数为0.64%。结论使用校... 目的建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验程序。方法应用对硝基酚(PNP)在不同pH环境中吸收峰特性,对奥林巴斯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340nm/410nm进行精密度检测。结果连续记录30个工作日批内变异系数均未超过1.00%;日间变异系数为0.64%。结论使用校验程序每日进行自动生化分析仪精密度检测,经济、简便、实用,能实时、有效地反映仪器的加样系统和比色系统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分析仪 自动 对硝基酚(PNP) 校验程序 应用
下载PDF
卤族元素等对酶法测定血清氯化物的干扰实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孝山 何庆 +1 位作者 帅真 杨彬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432-434,484,共4页
目的 :研究卤族元素溴、碘和氟离子以及硫氰酸和迭氮离子对α -淀粉酶及其底物2 -氯 -4-硝基苯 -α -D -麦芽三糖苷 (CNP -G3)测定氯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 :使用混合血清建立对照组和加入不同浓度可疑干扰物质的实验组进行比较。结果 :... 目的 :研究卤族元素溴、碘和氟离子以及硫氰酸和迭氮离子对α -淀粉酶及其底物2 -氯 -4-硝基苯 -α -D -麦芽三糖苷 (CNP -G3)测定氯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 :使用混合血清建立对照组和加入不同浓度可疑干扰物质的实验组进行比较。结果 :样品中加入可疑干扰物终浓度达10mmol/L的溴化钾、83.3mmol/L的碘化钾、50.0mmol/L的氟化钠或氟化钾、10mmol/L的硫氰酸钾和15.87mmol/L的迭氮钠对酶法测定氯化物无任何干扰 ;氟对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氯化物无干扰 ,其余均呈现正干扰。结论 :α -淀粉酶/C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测定 血清 干扰实验 卤族元素 氯化物 Α-淀粉酶 CNP-G3
下载PDF
肝脏疾病时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孝山 晋光荣 +2 位作者 戴晨阳 张健民 黄志民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6期359-361,共3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EC2、5、1、18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组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其功能主要与解毒有关,肝脏含量最高,外周血中酶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功能和损伤变化。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以血清GST作为肝... 谷胱甘肽S-转移酶(EC2、5、1、18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组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其功能主要与解毒有关,肝脏含量最高,外周血中酶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功能和损伤变化。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以血清GST作为肝病的诊断指标受到重视。本文就测定方法及在肝脏疾病时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S-转移酶 肝脏疾病
下载PDF
谷氨酸脱氢酶对缺血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孝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0-81,共2页
谷氨酸脱氢酶对缺血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张孝山(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科研室,天津300192)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GDH,EC1,4,1,3)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的酶,在肝脏中的含量... 谷氨酸脱氢酶对缺血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张孝山(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科研室,天津300192)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GDH,EC1,4,1,3)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的酶,在肝脏中的含量最高,缺血性肝炎时肝小叶中央细胞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肝炎 谷氨酸脱氢酶 诊断 肝炎
下载PDF
缺血性肝炎血清酶活性改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孝山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10期582-585,共4页
研究九种血清酶在缺血性肝炎时的活性变化,并与无肝损害的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对照。发现谷氨酸脱氢酶(GDH)在缺血性肝炎时最敏感,上升幅度最大,特异性亦强。转氨酶虽然非常敏感,但缺乏特异性。鸟瞟呤脱氨酶(G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 研究九种血清酶在缺血性肝炎时的活性变化,并与无肝损害的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对照。发现谷氨酸脱氢酶(GDH)在缺血性肝炎时最敏感,上升幅度最大,特异性亦强。转氨酶虽然非常敏感,但缺乏特异性。鸟瞟呤脱氨酶(G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缺血性肝炎时敏感性、上升幅度均优于乳酸脱氢酶(LDH),且特异性亦为转氨酶及LDH所不能比拟。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缺血性肝炎无确切临床价值。提示GDH应作为缺血性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肝炎 谷氨酸脱氢酶 鸟嘌呤脱氢酶 诊断
下载PDF
血清氯化物酶法测定
17
作者 张孝山 帅真 +4 位作者 李明润 关俊玲 何庆 杨彬 徐海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 建立血清氯化物的α 淀粉酶及其底物 2 氯 4 硝基苯 α D 麦芽三糖苷 (CNP G3)直接测定方法。方法 根据氯离子是α 淀粉酶的激动剂原理建立氯化物测定方法 ,并做方法学评价。结果 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率为 0 4 6 % ;线性范围... 目的 建立血清氯化物的α 淀粉酶及其底物 2 氯 4 硝基苯 α D 麦芽三糖苷 (CNP G3)直接测定方法。方法 根据氯离子是α 淀粉酶的激动剂原理建立氯化物测定方法 ,并做方法学评价。结果 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率为 0 4 6 % ;线性范围 5 0~1 5 0mmol/L ;平均回收率为 1 0 0 6 2 % ;批内CV <1 2 4 % ,日间CV <1 86 % ,总CV1 4 5 %~ 2 2 4 % ;加入高浓度的维生素C、葡萄糖、蔗糖、果糖、α 淀粉酶、三酰甘油、血红蛋白、胆红素、钙离子、溴离子、碘离子、氟离子、硫氰酸钾、对硝基酚、叠氮钠和硫酸铵均未显示干扰。与硫氰酸汞比色法 (MTC) ( x±s)比较 :MTC法 (X) :(95 6 6± 1 4 .4 5 )mmol/L ,酶法 (Y) :(95 6 2± 1 4 .93)mmol/L ,t=0 .0 78,P >0 5 ,Y =1 .0 1 6X - 1 .5 87,r=0 .984 ,n =93,P <0 .0 0 1 ;与离子选择电极法 (ISE) ( x±s)比较 :ISE法 (X) :(99.0 0±1 3.1 1 )mmol/L ,本法 (Y) (98.6 1± 1 2 .70 )mmol/L ,t=0 .1 4 0 ,P >0 .5 ,Y =0 .96 2X +3.375 ,r=0 .993,n =4 4 ,P <0 .0 0 1。溶解的工作试剂 (R1、R2 ) 2~ 8℃冷藏至少可以稳定 1 4天。结论 该方法测定成本低 ,准确、精密、线性范围宽 ,稳定性好 ,在抗卤族元素溴、碘及硫氰酸等阴离子的干扰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氯化物 酶法 测定 Α-淀粉酶 2-氯4硝基苯-α-D-麦芽三糖苷
下载PDF
速率法与微板法检测献血者谷丙转氨酶比较
18
作者 张孝山 李研 +7 位作者 李忠平 潘彤 朱秀文 李瑞兰 赵莉 陈连旺 张付华 董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比较速率法和微板法检测献血者血样本谷丙转氨酶(ALT)。方法 对献血者血样本用速率法和 微板法检测ALT,比较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阳性符合率、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初检样本1057份,速率法和 微板法检得阳性率分别为6.34%... 目的 比较速率法和微板法检测献血者血样本谷丙转氨酶(ALT)。方法 对献血者血样本用速率法和 微板法检测ALT,比较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阳性符合率、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初检样本1057份,速率法和 微板法检得阳性率分别为6.34%和5.87%(P>0.05),微板法符合率68.66%(P<0.01),假阳性率1.51%(P< 0.001),假阴性率1.99%(P<0.01);复检样本3239份速率法和微板法检得阳性率分别为4.11%和2.93%(P< 0.05),微板法符合率68.42%(P<0.001),假阳性率0.12%(P<0.05),假阴性率1.30%(P<0.01)。结论 微 板法测定ALT的影响因素很多,建议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法 微板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阳性率 假阴性率
下载PDF
血清钠的酶法测定
19
作者 张孝山 帅真 +3 位作者 李明润 冯军 刘金领 戴晨阳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钠离子是人体内的主要阳离子,血清浓度为135~145mmol/L,其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体液的酸碱平衡及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均极其重要,延用至今的血清钠检测方法是火焰光度法和离子电极法。此两种方法均需使用相应的精密仪器,进口... 钠离子是人体内的主要阳离子,血清浓度为135~145mmol/L,其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体液的酸碱平衡及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均极其重要,延用至今的血清钠检测方法是火焰光度法和离子电极法。此两种方法均需使用相应的精密仪器,进口的价格相当昂贵难于在我国推广普及。自八十年代末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酶法检测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的离子激活
20
作者 张孝山 帅真 +4 位作者 李明润 徐海津 冯军 戴晨阳 刘金领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7期419-420,共2页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EC2.7.1.40)又称三磷酸腺苷、丙酮酸2-O-磷酸转移酶,是调节糖酵解的3个限速酶之一。PK在有锰离子和镁离子存在情况下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这一原理被用来测定血清钾离子浓度。为了证实PK活性...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EC2.7.1.40)又称三磷酸腺苷、丙酮酸2-O-磷酸转移酶,是调节糖酵解的3个限速酶之一。PK在有锰离子和镁离子存在情况下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这一原理被用来测定血清钾离子浓度。为了证实PK活性与血清阳离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确定与此酶活性有关的无机离子,我们进行了PK的离子激活研究,测定钾、钠、钙、锂、锰、氨和镁7种离子对PK活性的影响。由于PK的反应产物丙酮酸并不能直接指示PK活性,因而需偶联LDH系统,通过测定NADH的衰减程度来间接指示PK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 离子激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