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增强铝合金互渗相复合材料的半固态设计和成形
1
作者 张安安 王志成 +2 位作者 张苗辉 刘琦 付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7,共8页
目的开发一种针对金属-陶瓷互渗相复合材料生产的高效方法,以提升该类材料在高温高负荷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方法采用数值扫描技术研究了半固态成形过程,以铝合金为金属成分、氧化铝开孔体为陶瓷成分,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模... 目的开发一种针对金属-陶瓷互渗相复合材料生产的高效方法,以提升该类材料在高温高负荷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方法采用数值扫描技术研究了半固态成形过程,以铝合金为金属成分、氧化铝开孔体为陶瓷成分,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模拟2种腔体(开放式和封闭式)的金属陶瓷压铸成形过程模拟不同的模腔设计,详细分析了腔体内的压力水平及其分布情况,探讨了压铸温度、金属液相体积分数等参数对材料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封闭模腔能够在成形过程中产生更加均匀的压力分布,有助于减少如气孔、未渗透区域等材料缺陷,并提高金属与陶瓷之间的互渗质量。与封闭模腔相比,开放模腔在控制材料均匀流动和确保渗透效果方面效果较差。结论采用封闭模腔的半固态成形工艺能显著提升金属-陶瓷互渗相复合材料的整体质量和性能,有效减少成形缺陷,为高性能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互渗相 半固态成形 孔隙率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火电厂CO_(2)计量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张安安 周奇 +3 位作者 李茜 丁宁 杨超 马岩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中国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火电厂CO_(2)排放量在电力行业中占比最大。在“双碳”目标下,CO_(2)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厂中CO_(2)排放量的直观判断,为火电厂CO_(2)减排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火电厂参与碳交易,... 中国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火电厂CO_(2)排放量在电力行业中占比最大。在“双碳”目标下,CO_(2)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厂中CO_(2)排放量的直观判断,为火电厂CO_(2)减排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火电厂参与碳交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国内外政策,讨论了目前通用CO_(2)计量方法的实施进展,总结归纳了以碳核算为主、碳监测为辅的火电厂CO_(2)计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火电厂CO_(2)计量技术应用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火电厂CO_(2)计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双碳 CO_(2)计量 碳核算 碳监测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CNN-GRU组合网络的海底电缆运行状态预测方法
3
作者 杨威 黄博 +3 位作者 李茜 张安安 李佳星 刘金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14-2423,共10页
海底电缆作为各类海上平台能源供给的生命线,一旦发生故障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及战略影响,准确预测海底电缆运行状态有助于提前把握其运行风险,从而实现预防性维护。在充分挖掘海底电缆运维数据中的动、静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注... 海底电缆作为各类海上平台能源供给的生命线,一旦发生故障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及战略影响,准确预测海底电缆运行状态有助于提前把握其运行风险,从而实现预防性维护。在充分挖掘海底电缆运维数据中的动、静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ated recurrent unit, CNN-GRU)海底电缆运行状态预测方法。首先,考虑在线监测、巡检指标、静态试验三类关键影响因素,建立海底电缆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及多层次变权评估思想构建海底电缆运行状态评估模型;最后,建立基于注意力机制和CNN-GRU组合神经网络模型,将历史运行参数及状态量化结果作为输入特征参量,实现海底电缆运行状态的演化趋势预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预测海底电缆的运行状态,平均百分数误差低至1.04%,与全连接神经网络、CNN、CN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等算法相比均具备更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状态评估 状态预测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分解算法与元学习结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
4
作者 黄璜 张安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60,共10页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IES)负荷间关联敏感性高、季节泛化性差导致的负荷预测精度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算法与元学习结合的多元负荷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动态最大信息系数量化不同时段多元负荷间相关性,根据动态相关性结果构造...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IES)负荷间关联敏感性高、季节泛化性差导致的负荷预测精度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算法与元学习结合的多元负荷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动态最大信息系数量化不同时段多元负荷间相关性,根据动态相关性结果构造特征输入变量。然后,通过窗口滑动将负荷序列分成多个子序列单元,并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将其划分为多个任务,避免整体分解带来的前瞻性偏差问题。最后,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预测子序列,并通过模型无关的元学习算法减少梯度迭代,重构子序列后融合全连通层输出预测结果。基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校区IES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混合模型具有更高的IES多元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元学习 最大信息系数 双向长短期记忆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海底电缆埋设深度实时预测研究
5
作者 张安安 何明光 +3 位作者 于璐 李茜 赵怡政 魏俊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8,共11页
在洋流冲刷、人类活动和地质运动等外部激励的长期影响下,海缆的埋设深度容易发生持续性变化,从而导致海缆故障率急剧增加、负载能力大幅下降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文以35 kV光电复合型三芯海底电缆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仿真了不... 在洋流冲刷、人类活动和地质运动等外部激励的长期影响下,海缆的埋设深度容易发生持续性变化,从而导致海缆故障率急剧增加、负载能力大幅下降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文以35 kV光电复合型三芯海底电缆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仿真了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埋设深度以及不同载流量下的海缆温度场,建立了不同载流量下缆芯温度与埋设深度的关系曲线,不同环境温度下缆芯温度与埋设深度的关系曲线,并拟合了相应的关系式,以此整合出海缆埋设深度实时预测的关系方程式通式。最后运用工程实际监测的多源数据,通过该通式实时预测了海缆的埋设深度以及变化趋势,同时结合海缆扰动能量以及海缆埋设深度实测值,验证了该预测方法不仅具有可行性和正确性,也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芯海底电缆 有限元法 缆芯温度 埋设深度 实时预测
原文传递
计及健康评估与风险量化的变压器检修策略
6
作者 张安安 刘自强 +2 位作者 李茜 杨威 蒲彩霞 《变压器》 2023年第3期29-35,共7页
为量化检修对变压器健康状况与运行风险的影响,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计及健康评估与风险量化的变压器检修策略制定方法。首先,建立变压器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健康评估构建表征变压器实时健康状况的可靠性模型;其次,采用恢复函数量化... 为量化检修对变压器健康状况与运行风险的影响,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计及健康评估与风险量化的变压器检修策略制定方法。首先,建立变压器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健康评估构建表征变压器实时健康状况的可靠性模型;其次,采用恢复函数量化不同检修方式对变压器可靠性的影响,通过等效役龄法确定检修前后的变压器可靠性;然后,分析变压器的运行风险经济,构建合理的检修策略优化模型;最后,采用改进鸽群算法进行迭代寻优,从而确定最优检修方案及检修时间。通过对某变电站变压器的检修策略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可靠性 运行风险 检修策略
原文传递
海上油气微能系统的低碳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茜 黄海涛 +3 位作者 晏小彬 廖长江 彭欣 张安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2,共10页
目前海上油气平台的无人化、低碳化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无人化油气平台的低碳运行,本文构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接入的海上油气微能系统,实现了海上油气平台的低碳运行。首先,考虑应对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种含浮式海水制... 目前海上油气平台的无人化、低碳化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无人化油气平台的低碳运行,本文构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接入的海上油气微能系统,实现了海上油气平台的低碳运行。首先,考虑应对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种含浮式海水制气-伴生气储库低碳运行模块的混合储能系统,构建了含新能源接入及混合储能系统的海上油气微能系统;其次,考虑系统能量物质流动情况,建立系统的异质流耦合模型,分析了系统各单元的耦合关系,并基于此考虑源、荷不确定性,构建了系统模糊随机经济优化调度模型,实现系统的协调优化;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平台 异质流耦合 新能源 低碳运行 模糊随机优化
下载PDF
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制冰利用及运行效益评估研究
8
作者 李茜 徐璐 +3 位作者 杨威 张安安 林冬 廖长江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6期588-598,共11页
天然气压力能是一种新兴清洁能源,对其进行高效利用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目前,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中存在用能模式单一、评估指标片面以及评估方法缺乏等问题,导致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率低,运行效益和系统不足无法被准确评... 天然气压力能是一种新兴清洁能源,对其进行高效利用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目前,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中存在用能模式单一、评估指标片面以及评估方法缺乏等问题,导致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率低,运行效益和系统不足无法被准确评估,行业发展受阻。首先,提出了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方案,使用透平膨胀机回收压力能发电,降压过程中产生的冷能用于制冰,并加入太阳能热水系统提高出站气温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基于分析模型并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构建了压力能利用系统运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然后,建立了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解决了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含义交叉的问题,提高了指标权重的判断精度。最后,通过对案例调压站评估可得,该调压站在运行中主要存在装置故障率高、系统稳定性差以及经济效益不显著等问题,评估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为压力能利用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综合利用 冷能制冰 运行效益评估 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下载PDF
油气管道动态直流与交流混合干扰分离检测方法
9
作者 李茜 宾帆 +2 位作者 周熙朋 张安安 杨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203,共12页
随着电网和管网交叉建设,油气管道上动态直流干扰与交流干扰呈混叠化发展趋势,加剧了管道腐蚀速度。为分离检测油气管道上的动态直流和交流干扰,分别利用不同分辨率的FFT提取混合干扰信号中动态直流干扰和交流干扰的频谱特性。进而利用... 随着电网和管网交叉建设,油气管道上动态直流干扰与交流干扰呈混叠化发展趋势,加剧了管道腐蚀速度。为分离检测油气管道上的动态直流和交流干扰,分别利用不同分辨率的FFT提取混合干扰信号中动态直流干扰和交流干扰的频谱特性。进而利用分段聚合近似和FFT相结合的方式,将动态直流干扰近似处理为直流信号,实现动态直流干扰与交流干扰的分离与特征参量计算。检测结果表明,动态直流干扰和交流干扰的检测进度符合预期要求,其中原始交流干扰电位有效值与分离后测得的交流干扰电位偏差不超过±2.5‰,动态直流干扰电位有效值与分离测得的动态直流干扰电位有效值相差小于1 mV(不超过±0.5‰)。所做工作可以为干扰源排查和管道腐蚀针对性防护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混合干扰检测 快速傅里叶变换 分段聚合近似
原文传递
基于拓展峭度的电缆缺陷高分辨率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春林 刘国锋 +1 位作者 胡意茹 张安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随着电缆与电网的高度耦合,电缆故障将辐射影响整个电网及用电设备的安稳运行。传统时域反射分析法往往只能检测并定位电缆已形成的不可逆故障,不能满足检测并提前预防故障的智能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及要求。频域反射分析法能够检测到微弱... 随着电缆与电网的高度耦合,电缆故障将辐射影响整个电网及用电设备的安稳运行。传统时域反射分析法往往只能检测并定位电缆已形成的不可逆故障,不能满足检测并提前预防故障的智能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及要求。频域反射分析法能够检测到微弱的缺陷,这些缺陷随着时间将演化为不可逆故障。但该方法仍然存在诸如定位图出现误判点,两端出现频闭带,以及定位精度低等缺点。为提高电缆故障检测定位能力,文章结合频域反射分析法与峭度特征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拓展峭度的提升缺陷定位能力的方法,可以显著降定位曲线的误判点并且在较宽扫频带宽时能够提升定位精度,最终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电缆缺陷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故障 频域反射分析法 故障定位 峭度
下载PDF
基于SD-协同学模型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11
作者 王辰璇 陈莉 张安安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农业大系统的经济、社会、科技、生态、自然资源、环境治理六个子系统协同控制是农业可持续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运用协同学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农业大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测算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结果表明:农业... 农业大系统的经济、社会、科技、生态、自然资源、环境治理六个子系统协同控制是农业可持续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运用协同学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农业大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测算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结果表明:农业可持续协同发展六个子系统协同处于低度协同或非协同。农业科技子系统的贡献度还不高;加快发展和运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科技,是提升现阶段农业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协同发展 协同度 农业科技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风险管控下计及绿色证书交易的光伏-氢多主体合作运行方法
12
作者 王建辉 包广清 +3 位作者 张安安 杨威 李茜 霍海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8-256,共9页
针对源-荷不确定性下的多主体合作运行问题,提出一种风险管控下计及绿色证书交易的光伏-氢多主体合作运行方法。分析绿色证书参与交易的运行机制;建立考虑绿色证书的光伏模型和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任务的电制氢模型,使光伏与电制氢合作... 针对源-荷不确定性下的多主体合作运行问题,提出一种风险管控下计及绿色证书交易的光伏-氢多主体合作运行方法。分析绿色证书参与交易的运行机制;建立考虑绿色证书的光伏模型和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任务的电制氢模型,使光伏与电制氢合作运行实现绿色证书的交易,帮助各主体获取额外收益,刺激各主体获取超额利润;同时,利用条件风险价值方法对模型进行风险管控,以降低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对超额利润的影响;建立考虑风险管控的光伏与电制氢合作模型,进一步提高各主体超额利润,并运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合作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绿色证书 风险管控 电制氢 能源合作
下载PDF
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天然气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
13
作者 杨威 刘金和 +3 位作者 张安安 林冬 黄博 林思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315-13324,共10页
天然气管网余压资源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是支撑其高效利用的基础。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改善天然气管网运行经济性,提出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天然气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并联式天然... 天然气管网余压资源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是支撑其高效利用的基础。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改善天然气管网运行经济性,提出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天然气压力能出力特性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并联式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发电系统架构,并对其出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天然气网络模型及其各类负荷需求模型,并基于不确定性理论,构建考虑天然气流量与压力的双重不确定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压力能出力[火用]分析数学模型,并提出波动性指标对压力能出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功率随膨胀机入口天然气流量、温度与压力增大而增大;②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具有典型的时空特性与不确定性;③压力能发电波动性受时间尺度影响,时间尺度越大,波动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双重不确定性 分析法 波动性 时空特性
下载PDF
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站容量优化配置
14
作者 杨威 王越 +3 位作者 张曦 张安安 张承乾 雷宪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100,共8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设备效率退化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综合能源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运行特性提出综合能源站架构,并建立能源站设备数学模型和效率退化模型;在充分考虑能源...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设备效率退化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综合能源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运行特性提出综合能源站架构,并建立能源站设备数学模型和效率退化模型;在充分考虑能源站设备效率退化的情况下,以能源站全生命周期净现值最大为目标建立系统氢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改进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和CPLEX工具箱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综合能源站 容量配置 氢储能 效率退化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管道气-电耦合系统风险模型研究
15
作者 黄璜 赵智慧 +4 位作者 张安安 杨威 李茜 曾山 彭高强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针对掺氢天然气管网与电网耦合过程中电-氢-电复杂能量转换风险量化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掺氢天然气管网气-电耦合风险评估方法,构建掺氢天然气管道三阶段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不同时期管道的风险;并提出计及气电耦合的物质—能量的风险传递模... 针对掺氢天然气管网与电网耦合过程中电-氢-电复杂能量转换风险量化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掺氢天然气管网气-电耦合风险评估方法,构建掺氢天然气管道三阶段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不同时期管道的风险;并提出计及气电耦合的物质—能量的风险传递模型,用于刻画掺氢天然气管道风险在气-电网之间传递的过程;通过构建不同掺氢比天然气管网气-电耦合风险运行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该系统接入电网提供了安全理论支持,为氢能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电耦合 天然气掺氢 物质-能量风险模型 风险传递
下载PDF
考虑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的微能网气-电需求响应模型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安安 冯雅婷 +2 位作者 林冬 李茜 吴建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7,共9页
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利用模式单一及调压站冷能利用困难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天然气高压管网压力能发电和冷能综合利用集成方案,并针对调压站地理特性及各能源供给波动性导致的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构建了天然气压力能与电、气... 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利用模式单一及调压站冷能利用困难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天然气高压管网压力能发电和冷能综合利用集成方案,并针对调压站地理特性及各能源供给波动性导致的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构建了天然气压力能与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相结合的微型综合能源网架构,实现其多能耦合互补;同时,通过价格型和激励型2类响应建立气-电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前者基于价格弹性矩阵建立气负荷和电负荷的需求响应模型,后者通过补贴激励的方式对天然气管网进行调峰。综合考虑该微型综合能源网的能耗成本、运维成本、环境成本及需求响应,构建考虑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的微能网气-电需求响应优化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微能网电-气-冷能的优化调度结果,对所提出的集成方案及气-电需求响应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微能网 气-电综合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下载PDF
考虑天然气管网极限风险影响的电-气耦合系统连锁故障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安安 李静 +3 位作者 林冬 杨威 李茜 曲广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275-7284,共10页
随着电网和气网耦合程度的增强,天然气系统气源、管道和压缩机故障风险处在极限区域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亟待研究。该文通过Ford-Fulkerson法量化气网故障极限风险,建立考虑天然气管网极限风险影响的电-气耦合系统连锁故障模型。首先,考... 随着电网和气网耦合程度的增强,天然气系统气源、管道和压缩机故障风险处在极限区域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亟待研究。该文通过Ford-Fulkerson法量化气网故障极限风险,建立考虑天然气管网极限风险影响的电-气耦合系统连锁故障模型。首先,考虑天然气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容量约束,引入成本矩阵和容量矩阵建立天然气随机网络模型;其次,通过Floyd算法确定高效率、低成本天然气输气方向的基础上,采用Ford-Fulkerson算法量化天然气随机网络故障后的极限最小风险;然后,利用直流潮流模型和概率模型模拟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并根据拓扑完整性和物理运行特性评估天然气系统主要设备故障风险在极限区域时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影响。最后,通过IEEE 30节点和比利时20节点组成电-气耦合系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耦合系统 极限风险 Ford-Fulkerson 连锁故障 随机网络建模
原文传递
基于峭度和时域能量的局放脉冲提取算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安安 何聪 +1 位作者 孙茂一 李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9-564,共6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脉冲的提取方法,首先根据信号峭度的变化定位局部放电脉冲峰值所在位置,然后根据信号能量的变化采用滑动能量搜索的方法以局部放电脉冲峰值为中心向两边计算搜索局放脉冲的边沿,从背景噪声中准确提取局... 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脉冲的提取方法,首先根据信号峭度的变化定位局部放电脉冲峰值所在位置,然后根据信号能量的变化采用滑动能量搜索的方法以局部放电脉冲峰值为中心向两边计算搜索局放脉冲的边沿,从背景噪声中准确提取局放脉冲信号。该方法可以将局部放电检测信号中纯噪声信号部分与包含局部放电脉冲信号的部分区分开来,且不受局部放电脉冲个数和脉冲所在位置的限制,并具有步骤简洁、计算量小的特点。通过与小波阈值去噪、经验模态分解(EMD)两种主流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脉冲提取方法的仿真实验对比和实际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峭度 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脉冲提取 时域滑动能量
下载PDF
电-气联合储能的海上微能系统模糊随机规划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安安 张红 +1 位作者 李茜 李红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915-5925,共11页
海上油气工程是能源密集型系统,主要由供能系统与生产工艺系统2部分组成。为提高海上油气工程能量供应的稳定性,该文提出建立海上微能系统,通过协调海上伴生气存储与电能存储,并耦合海上油气平台余热梯级利用单元,以改善海上油气平台能... 海上油气工程是能源密集型系统,主要由供能系统与生产工艺系统2部分组成。为提高海上油气工程能量供应的稳定性,该文提出建立海上微能系统,通过协调海上伴生气存储与电能存储,并耦合海上油气平台余热梯级利用单元,以改善海上油气平台能源利用形式单一、能效低的问题。该文建立海上电-气联合储能模型,并考虑生产工艺系统不确定性对海上微能系统的影响,基于双重不确定性理论构建海上微能系统模糊随机规划模型,利用模糊随机-NSGAⅡ算法对其求解。最后,通过渤海某海上油气平台为实例,验证该文所提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联合储能 余热梯级利用 不确定性 海上微能系统 模糊随机-NSGA Ⅱ算法
原文传递
兼顾电压稳定的互联电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安安 龚雪 +3 位作者 刘鑫 李红伟 邓亚文 方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5-61,共7页
互联电网各控制中心在进行电压/无功控制时有必要采用协调控制手段,以实现无功的合理分布,避免控制振荡。文中以互联电网网络方程为基础,分别推导了基于L指标的节点最优无功注入量和对应电网有功网损最小时的节点最优无功注入量。进而... 互联电网各控制中心在进行电压/无功控制时有必要采用协调控制手段,以实现无功的合理分布,避免控制振荡。文中以互联电网网络方程为基础,分别推导了基于L指标的节点最优无功注入量和对应电网有功网损最小时的节点最优无功注入量。进而根据分解协调计算思想,设计了兼顾电压静态稳定性和经济性的互联电网区域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模型。最后分别通过两种互联电网模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兼顾电压稳定的互联电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的机理与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电压控制 无功控制 协调控制 节点功率 L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