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影响
1
作者 辛一敬 陈逸云 +3 位作者 杨海琳 卓蕴慧 张定棋 周峰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0-1350,共11页
目的探讨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旋覆花汤组和奥贝胆酸组,每组8只。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造模第24周开始,各组给予相应药... 目的探讨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旋覆花汤组和奥贝胆酸组,每组8只。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造模第24周开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旋覆花汤组给药剂量为14.19 g/kg灌胃,奥贝胆酸组给药剂量为10 mg/kg灌胃,灌胃体积均为20 mL/kg,每天给药1次,连续6周。HE染色、油红O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脂质沉积及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TC、TG、LDL-C和葡萄糖水平,肝组织TG及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炎症相关以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F4/80和α-SMA阳性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血清AST、ALT、TC、TG、LDL-C和葡萄糖水平均显著增高(P值均<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肝细胞脂肪变,大量脂肪空泡,肝细胞气球样变以及炎症细胞浸润,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评分(NAS)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内有大量红色脂滴沉积,大小不一,油红O染色面积百分比和肝脏TG含量较正常组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窦周、中央静脉以及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生明显,且肝组织Hy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旋覆花汤组小鼠血清AST、ALT、TC、TG、LDL-C及葡萄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肝组织脂肪变、炎症浸润、脂滴沉积以及胶原纤维增生明显改善,且NAS、油红O染色面积百分比、肝脏TG含量及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基因SREBP-1c、FASN、SCD1、PPARγ和CD36,炎症相关基因F4/80、TNFα、CCL2和CD11b,以及纤维化相关基因α-SMA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F4/80和α-SMA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旋覆花汤组小鼠肝组织SREBP-1c、FASN、SCD1、PPARγ、CD36、F4/80、TNFα、CCL2、CD11b及α-SMA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免疫组化染色F4/80和α-SMA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值均<0.01)。结论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诱导的小鼠NASH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其可显著抑制肝脏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及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旋覆花汤 小鼠 近交C57BL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窦酪氨酸激酶受体及干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军平 喻欢 +5 位作者 梅志刚 张定棋 唐翠娟 黄坤艳 杨松柏 蔡三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窦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及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小鼠除正常组之外,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高糖高脂喂养,将诱导成功的糖尿病胃轻瘫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药组、中药...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窦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及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小鼠除正常组之外,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高糖高脂喂养,将诱导成功的糖尿病胃轻瘫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针药组采取后三里、中脘电针合并中药方糖瘫消灌胃(0.026 m L/g,1次/d);中药组仅予以糖瘫消;西药组予以多潘立酮和维生素B_6混合液。治疗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窦c-Kit蛋白的变化、RT-PCR法测定胃窦平滑肌组织SC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Kit蛋白和SCF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仅有针药组c-Kit蛋白和SCF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间,与针药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的c-Kit蛋白及SCF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针药结合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机理可能与促进c-Kit蛋白及SCF基因的表达,部分恢复c-Kit、SCF的损伤及修复SCF-Kit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糖尿病胃轻瘫 C-KIT SCF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的补益类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定棋 马文翰 +4 位作者 梅志刚 王朝军 胡宇 李甜甜 黄坤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补益类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Embase中1990年1月-2014年2月收录的补益类中药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文献,按纳... 目的分析补益类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Embase中1990年1月-2014年2月收录的补益类中药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在378篇ADR报道中,最易引起ADR的补益类单味中药为何首乌、人参、枸杞子、黄芪,注射剂类分别为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而其他中药制剂则以首乌片为最;ADR累及组织或系统方面,以皮肤组织、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常见,其相应临床症状以瘙痒、皮疹、头晕、意识不清、呕吐、恶心、肝功能异常为主。结论正确认识补益类中药的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规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类中药 不良反应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国内外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文翰 张定棋 +1 位作者 王朝军 梅志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2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性。方法以针刺并含耳鸣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有关针刺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疗效和方法学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性。方法以针刺并含耳鸣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有关针刺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疗效和方法学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比值比(OR)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并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Begg秩相关检验及Egger线性回归法判断漏斗图是否对称。结果 15篇文献108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痊愈率合并OR值为2.82,95%可信区间(CI)为[1.89,4.20];显效率合并OR值为1.75,95%CI为[1.26,2.44];总有效率合并OR值为3.68,95%CI为[2.62,5.16],针刺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Begg秩相关检验所得P=0.350,Egger线性回归法所得P=0.887,漏斗图大体对称,但仍有缺角,文献存在一定程度偏倚。结论根据纳入的研究资料显示,针刺或针刺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或其他非针刺治疗方式;国内外文献标准不同,质量不一,研究方法迥异,故仍需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耳鸣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肝脏微环境中各种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莹 张定棋 +2 位作者 陈佳美 刘伟 刘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430,共7页
肝纤维化是以肝脏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或疤痕组织过度增生为特点的动态病理过程。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被普遍认为是形成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HSC的活化受到肝脏微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的调控,包括理化刺激和细胞间交互作用等。肝脏内固... 肝纤维化是以肝脏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或疤痕组织过度增生为特点的动态病理过程。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被普遍认为是形成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HSC的活化受到肝脏微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的调控,包括理化刺激和细胞间交互作用等。肝脏内固有细胞及免疫细胞与HSC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系统,调控HSC的活化过程及其转归。主要介绍了肝脏微环境中各种细胞对HSC活化的调控作用,旨在为新型的抗纤维化诊疗手段的研究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脂细胞 细胞因子类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足中药熏洗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何伟 柳国斌 +3 位作者 张定棋 李文惠 毛丽萍 黄海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1.1)中的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关联度分析、药物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获得治疗糖尿病足中药熏洗处方的核心药物、核心组合及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95个处方进行统计,使用频次前10位...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1.1)中的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关联度分析、药物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获得治疗糖尿病足中药熏洗处方的核心药物、核心组合及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95个处方进行统计,使用频次前10位的是红花、桂枝、鸡血藤、当归、赤芍、川牛膝、川芎、透骨草、桃仁、黄芪。药物组合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组分别是"红花、桂枝","当归、红花","红花、鸡血藤"。并挖掘出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熏洗方的核心组合16个和8首可能具有临床价值的新处方。结论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熏洗方多以活血止痛、舒筋通络药为主,并通过数据挖据初步探索出了中药熏洗处方的主要药物组成为当归、红花、桂枝、黄芪、川芎、透骨草、赤芍、桃仁、乳香、没药、鸡血藤、川牛膝等。根据不同证型可以进一步探讨新方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药熏洗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文献与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中医治疗耳鸣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定棋 马文翰 +4 位作者 梅志刚 杨松柏 李甜甜 黄坤艳 郭煜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基于文献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耳鸣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4-2013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84-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1990-2013... 目的基于文献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耳鸣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4-2013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84-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1990-2013年)及Pub Med(1984-2013年),对收录的关于中医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用药频次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对耳鸣分型用药进行模型建立。结果常用方使用频次较高的分别为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汤和耳聋左慈丸。根据分型用药回归方程,并结合专业知识判断,肾气不足型耳鸣常用山萸肉、补骨脂、枸杞子;脾气亏虚型常用黄芪、白术、党参;肝失疏泄型常用栀子、龙胆、香附;痰火郁结型常用半夏、枳实、防己;风热外乘型常用连翘、薄荷、桑白皮。结论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可为中医治疗耳鸣用药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中医药疗法 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
下载PDF
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获得率及纯度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莹 张定棋 +5 位作者 慕永平 陈佳美 王清兰 平键 刘伟 刘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376-3380,共5页
背景:由于小鼠肝脏小、血管较细,其原代肝星状细胞分离的难度相对较大,且得率有限,难以满足体外实验需求。目的:建立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高效稳定的分离方法,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得率与纯度,为研究肝纤维化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背景:由于小鼠肝脏小、血管较细,其原代肝星状细胞分离的难度相对较大,且得率有限,难以满足体外实验需求。目的:建立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高效稳定的分离方法,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得率与纯度,为研究肝纤维化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以无钙镁离子的前灌流液经门静脉充分灌注肝脏,再先后以1 g/L链霉蛋白酶和0.7 g/LⅣ型胶原酶灌注,使用Nycodenz进行梯度密度离心,获取中间层原代肝星状细胞,锥虫蓝染法观察肝星状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纯度,免疫荧光法检测Desmin表达,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3,5,7 d后的形态变化,PCR法检测培养3,5,7 d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每只小鼠肝脏可获得肝星状细胞(5.5±0.4)×10~6个,锥虫蓝检测细胞活力均大于95%,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纯度为94%,免疫荧光检测细胞高表达Desmin;(2)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可见原代肝星状细胞逐渐由圆形向星型发展;(3)随培养天数增长,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逐渐升高;(4)结果提示,实验成功建立了高效分离小鼠肝星状细胞的方法,可为获得高纯度、高细胞活力的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提供技术方案,也为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细胞分离技术 原代细胞 细胞外基质 荧光鉴定 肝纤维化 细胞得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肝细胞 细胞分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诱导代谢相关脂肪肝模型小鼠血清和肝脏胆汁酸谱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海琳 张定棋 +5 位作者 陈高峰 张聪聪 陈佳美 王晓柠 刘伟 刘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4137-4144,共8页
背景: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模型是国际上被广泛使用的诱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动物模型,现有的相关研究数据中缺少该模型小鼠胆汁酸谱的动态变化,而胆汁酸的调节是干预肝脏脂质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明晰该模型体内胆汁酸谱的... 背景: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模型是国际上被广泛使用的诱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动物模型,现有的相关研究数据中缺少该模型小鼠胆汁酸谱的动态变化,而胆汁酸的调节是干预肝脏脂质代谢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明晰该模型体内胆汁酸谱的变化。目的:探讨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诱导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血清及肝脏中胆汁酸谱的变化。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适应性饲喂1周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只,其中一组为对照组给予蛋氨酸-胆碱充分饲料,另一组为模型组给予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喂养,自由摄食、饮水。分别于造模第4,6,8周末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10只小鼠,收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肝组织中三酰甘油含量,肝脏组织切片分别作苏木精-伊红、油红O和天狼猩红染色进行病理学评估,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对血清及肝脏中18种胆汁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①不同造模时间动物样品检测结果发现,与同时期蛋氨酸-胆碱充分组相比,蛋氨酸-胆碱缺乏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肝内三酰甘油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氨酸-胆碱缺乏组小鼠肝组织出现广泛肝细胞脂肪变性,窦周胶原纤维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性评分显著升高;②血清及肝脏胆汁酸谱检测结果发现,与同时期蛋氨酸-胆碱充分组相比,蛋氨酸-胆碱缺乏组小鼠血清中总游离型和总结合型胆汁酸以及除牛磺脱氧胆酸外的胆汁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胆酸/鹅去氧胆酸值显著升高;③与同期蛋氨酸-胆碱充分组相比,蛋氨酸-胆碱缺乏组肝脏中总游离型胆汁酸以及胆酸、甘氨胆酸、甘氨鹅去氧胆酸、牛磺胆酸含量呈上升趋势,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石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甘氨脱氧胆酸含量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脱氧胆酸、牛磺猪去氧胆酸含量基本不变,胆酸/鹅去氧胆酸值显著升高;④结果说明,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诱导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血清与肝脏胆汁酸谱发生显著变化,尤其胆酸/鹅去氧胆酸比值的增高可能起到关键作用;提示蛋氨酸-胆碱缺乏模型引起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进展与体内胆汁酸谱的变化及其毒性可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胆碱缺乏 饮食 蛋氨酸 胆碱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胆汁酸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嘉琦 张定棋 +4 位作者 简迅 刘伟 陈佳美 慕永平 徐莹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6期96-100,共5页
从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两个方面综述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一贯煎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慢性肝病均有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脏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在作用机制方面,... 从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两个方面综述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一贯煎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慢性肝病均有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脏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在作用机制方面,一贯煎可以调控机体多种信号通路,如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F-κB)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JAK1/STAT1)信号通路、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三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相关蛋白表达,进而多环节、多靶点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经典名方 一贯煎 综述
原文传递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法同时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及其溶出规律探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聪聪 刘瀚泽 +5 位作者 王永丽 张定棋 陈佳美 刘伟 刘平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7-1183,共7页
目的建立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法同时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的含量,并探讨不同配比药对中其溶出规律。方法分析采用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目的建立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法同时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的含量,并探讨不同配比药对中其溶出规律。方法分析采用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一级负离子全扫模式。测定单煎液、大黄-桃仁药对不同配比合煎液中,以及单药组、药对组温浸不同时间1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1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加样回收率95.39%~104.90%,RSD≤4.14%,单煎液和不同配比大黄桃仁药对煎液中16种成分的溶出量差异明显。大黄总蒽醌苷类和桃仁氰苷类成分的含量随着大黄占比减少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温浸试验中,除没食子酸、番泻苷B、番泻苷A、大黄素外,其他12种成分含量在单药组与药对组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的含量。大黄-桃仁药对中的糖苷及相对应苷元含量受到大黄占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桃仁药对 化学成分 蒽醌 苦杏仁苷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
下载PDF
STING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12
作者 魏霞 张定棋 +3 位作者 张霖璋 刘伟 刘平 徐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674-679,共6页
cGAS-STING信号通路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触发以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 type 1,IFN-1)为代表的一系列炎症因子的表达,其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cGAS-STING信号通... cGAS-STING信号通路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触发以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 type 1,IFN-1)为代表的一系列炎症因子的表达,其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cGAS-STING信号通路与肝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就cGAS-STING信号通路在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癌等常见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 信号通路 肝脏疾病 固有免疫系统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虫草菌丝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对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霖璋 张定棋 +6 位作者 徐莹 杨海琳 戚胜兰 张聪聪 陈佳美 刘平 刘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40-1547,共8页
目的探究虫草菌丝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及虫草... 目的探究虫草菌丝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及虫草菌丝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各用药组注射15%CCl_(4)-橄榄油,造模6周。在第4周首日开始给药,连续3周。分别采用血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或活性,HE和SR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碱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情况,PCR检测α-SMA、Col-Ⅰ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α-SMA、Col-Ⅰ与ANGPTL4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ANGPTL4、TLR4、NF-κB/P-NF-κB、CD163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高剂量组显著改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HE染色发现虫草菌丝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SR染色发现,虫草菌丝高剂量组明显减轻肝脏胶原沉积。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HYP含量、SR阳性染色面积比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高剂量组肝组织HYP含量、SR阳性染色面积比均显著减小(P值均<0.05)。与正常组比较,免疫组化、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中α-SMA和Col-Ⅰ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高剂量组肝组织中α-SMA、Col-Ⅰ胶原纤维表达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ANGPTL4、TLR4、P-NF-κB/NF-κB、CD16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高剂量组肝组织ANGPTL4、TLR4、P-NF-κB/NF-κB、CD163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虫草菌丝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及抑制肝组织ANGPTL4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管生成素类 TOLL样受体4 NF-ΚB
下载PDF
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对耳鸣大鼠听性脑干反应及下丘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杨松柏 梅志刚 +6 位作者 谭凌菁 马文翰 张定棋 王朝军 李甜甜 黄坤艳 蔡三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对耳鸣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和下丘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GAB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7d治疗组、15d治... 目的:探讨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对耳鸣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和下丘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GAB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7d治疗组、15d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大鼠每只按350mg/kg剂量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诱导制作耳鸣模型;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7d治疗组、15d治疗组均采取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神门""胰""胆"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治疗,每天1次,分别治疗7d、15d。采用TDT系统SigGenRP软件单耳给声并采集信号,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声音阈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下丘γ-GABA、5-HT、Ach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7d治疗组治疗后在12k和16k频率声音刺激的ABR阈值显著下降(均P<0.05),15d治疗组,在4k至28k各频率声音刺激引出的ABR阈值均下降(P<0.05,P<0.01),且降幅大于7d治疗组。模型组γ-GAB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15d治疗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5-H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7d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15d治疗组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Ach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7d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耳迷走神经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能调节耳鸣大鼠ABR阈值,尤以15d治疗组最为显著,此作用可能与调节耳鸣大鼠下丘的γ-GABA、5-HT、Ach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电刺激 耳穴 神门 耳穴 耳迷走神经 声音掩蔽 Γ氨基丁酸 五羟色胺 乙酰胆碱
原文传递
耳穴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对耳鸣大鼠听觉皮层的CREB蛋白、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松柏 彭利艳 +6 位作者 梅志刚 谭凌菁 黄亚光 冯知涛 蔡三金 马文翰 张定棋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讨耳穴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对耳鸣大鼠听觉皮层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 目的:探讨耳穴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对耳鸣大鼠听觉皮层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采取腹腔注射水杨酸钠诱导制作耳鸣模型;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造模成功后,治疗组采用耳穴"神门""胰胆"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治疗,每天1次,治疗15d。采用声音惊吓反应监测系统监测各组大鼠的停顿声音预刺激抑制惊吓反应(GPIAS)及预刺激抑制反应(PPI),以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听觉皮层的BDNF及其受体TrkB,CREB和磷酸化CREB(p-CREB)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12、16、20、28 kHz高频背景声音的GPIAS比值均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在12、16、20、28 kHz高频背景声音的GPIAS比值均升高(均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DNF蛋白表达、p-CREB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1),TrkB表达升高(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BDNF和TrkB表达、CREB及p-CREB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耳穴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能改善耳鸣大鼠高频背景声音的GPIAS比值变化,此作用可能与抑制耳鸣大鼠听觉皮层的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调,进而逆转不良可塑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耳穴 电刺激 声音掩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针药联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梅志刚 张定棋 +3 位作者 程军平 黄坤艳 唐翠娟 喻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86-2789,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肌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药组、中药组及西药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高糖饮食喂养,...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肌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药组、中药组及西药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建立糖尿病胃轻瘫模型;以针刺中脘穴和后三里穴结合中药糖瘫消、中药糖瘫消及西药多潘立酮片和维生素B6为治疗方法,5d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d,共3疗程;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对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进行测定,待所有疗程结束后则对小鼠浆膜下胃肌电活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均降低,其中进食量和排便量与其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提示糖尿病胃轻瘫模型成立;疗程结束后,针药组和中药组的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均有所上升,且与模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西药组仅有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胃窦部5min内放电情况方面,其中放电次数和每次放电间隔时间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干预组,除西药组每次放电间隔时间外,均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模型组小鼠频率和振幅较低,其相应的变异系数及异常节律指数较高,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组小鼠频率和振幅上升较显著,其相应的变异系数及异常节律指数有所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药组小鼠频率和振幅及振幅变异系数改善较明显,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西药组小鼠仅有振幅及其变异系数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肠动力,改善胃电节律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针刺在促进胃肠蠕动的同时,增强了机体对中药的吸收和利用,进而改善体内物质代谢,以达到增加胃窦部ICC数量或改善其功能结构的作用,使胃电节律得以恢复,胃肠蠕动功能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针药联合 胃肠动力 胃肌电 ICC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唐翠娟 程军平 +5 位作者 梅志刚 张定棋 黄坤艳 喻欢 杨松柏 谭凌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18-2521,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小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及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制备小鼠DGP模型,2周后随机分组采取不同方案治疗,治疗完成后取小鼠的胃窦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小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及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制备小鼠DGP模型,2周后随机分组采取不同方案治疗,治疗完成后取小鼠的胃窦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小鼠胃窦ICC病理损伤严重,细胞器变性坏死溶解,细胞间连接明显减少,连接结构破损,尚存的线粒体肿胀,胞质广泛溶解呈空泡样。针药结合治疗组小鼠胃窦部ICC形态基本正常,细胞间连接多,细胞器较丰富。中药组小鼠胃窦ICC形态良好,细胞器和细胞间连接较多。西药组小鼠胃窦的ICC病理损害较轻,细胞间连接结构稍模糊,细胞器较少。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DGP小鼠胃窦部ICC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糖尿病胃轻瘫 胃窦Cajal间质细胞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坤艳 程军平 +5 位作者 张世忠 张定棋 唐翠娟 喻欢 谭凌菁 梅志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68-2270,共3页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近10年内收录的关于中药治疗DGP的相关文献,收集相关验方用药,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近10年内收录的关于中药治疗DGP的相关文献,收集相关验方用药,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筛选出的109个中药处方,其中高频药物共44味,高频组合共20对,确定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8对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数据挖掘能更好的探索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复方中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糖尿病胃轻瘫 中医药 关联规则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五味子和醋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成分含量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亚涛 刘芳 +6 位作者 贺晓立 张聪聪 张定棋 杨海琳 陈佳美 刘平 刘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421-1427,1446,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分析醋制对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完善五味子及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分析醋制对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完善五味子及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质谱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利用其高分辨的特点采用一级正离子Full mass扫描方式,对不同批次五味子、醋五味子及自制醋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仅为4 min。通过Xcalibur数据处理软件加权处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丙素在0.062 5~2.00μg·mL-1,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0.015 6~0.5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1 3);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RSD≤3%);加样回收率在98.74%~102.34%,RSD均小于3%;所测成分含量在五味子和醋五味子之间无显著差异;自制醋五味子与市面上醋五味子之间木脂素类成分含量也无明显差异;自制醋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含量炮制前后同一成分含量均有一定变化,但变化均不一致,有升有降,但多批次平均含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且准确性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可用于五味子及醋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快速测定,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醋五味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木脂素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tinnitus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acupoint in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ear vagus nerve combining with sound mask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8
20
作者 梅志刚 杨松柏 +5 位作者 蔡三金 雷华平 周创 郭煜晖 马文翰 张定棋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4年第2期30-35,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reating tinnitus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acupoint in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ear vagus nerve by combining with sound masking. Methods Sixty-three volunteers suffering fro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reating tinnitus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acupoint in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ear vagus nerve by combining with sound masking. Methods Sixty-three volunteers suffering from tinnitu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3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31 cases) according to envelope metho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the treatment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acupoint in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ear vagus nerve by combining with sound mask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eatment by taking flunariz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 and oryzanol orally. The treatment for both groups lasted for eight weeks. 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efore treatment, 4 weeks and 8 weeks following th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and "Tinnitus Dysphoria Inventory". Results It was revealed from the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a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y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for 4 weeks (χ2=1.981, P=0.16); After 8 weeks of the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mild tinnitus and severe tinnitu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χ2=25.01, P〈0.O01) while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χ2=2.986, P=0.084),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ratio of patients with mild tinnitus i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9.315, P=0.002). It was revealed from the Tinnitus Dysphoria Inventory that dysphoria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alleviated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4 weeks (χ2=4.661, P=0.03); After 8 weeks of th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ith mild dysphoria and severe dysphoria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χ2=25.397, P〈O.001 and χ2=7.828, P=O.O05,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χ2=5.857, P=0.016). It was shown from the comprehensive efficacy that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90.63% (29/32) and 80.65% (25/31)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0.595, P=0.44). Conclusion Handicap and dysphoria of tinnitus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y treating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acupoint in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ear vagus nerve and sound masking, and the efficacy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NITUS acupuncture/auricular acupuncture vagus nervestimula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