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血脂异常合并脑卒中
1
作者 陈怡然 冯秀芝 +8 位作者 宋囡 张小卿 李记泉 李思佳 赵曦彤 吴琼 李凯煜 马铁明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血脂异常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在中医学中分别属于“肥人”和“中风”范畴,二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膏脂运化失常,聚生痰浊血瘀等实邪阻滞络脉导致中风。“络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诊治疾病的重... 血脂异常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在中医学中分别属于“肥人”和“中风”范畴,二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膏脂运化失常,聚生痰浊血瘀等实邪阻滞络脉导致中风。“络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之一。基于该理论,认为血脂异常合并中风的病程分为络脉空虚、风痰侵袭、络脉不通,痰火瘀闭、络脉虚损,毒邪肆虐3个阶段,对应治则分别为补肺脾肾,益气通络、泻火化痰、祛瘀通络、解毒通络、醒神固脱。围绕络病理论概述、从络病理论诠释分析血脂异常合并中风的病机和治疗3个方面展开,以期为临床改善血脂异常治疗中风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络脉 血脂异常 中风
原文传递
基于miR-21探讨针刺对PI3K/AKT信号通路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区星形胶质细胞影响
2
作者 顾津夷 张小卿 王一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5-159,F0003,共6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激活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表达影响,进而调控神经发生过程,以及microRNA-21(miR-21)在此过... 目的 观察电针对激活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表达影响,进而调控神经发生过程,以及microRNA-21(miR-2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SD级别雌性大鼠18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两组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评定造模成功后,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其他两组不做处理。采用动物神经功能评分(Longa评分)及神经行为学测试(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评定。应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各组星形胶质细胞miR-21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各组星形胶质细胞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Longa评分结果:治疗后电针组大鼠Longa评分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穿越逃生平台次数减少(P<0.05);治疗后电针组较模型组穿越逃生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3)脑组织病理切片结果:电针组大鼠脑组织损伤情况缓解最为显著。(4)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电针组较模型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P<0.05),模型组较假手术组PPARγ阳性表达减弱(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PPARγ阳性表达增多(P<0.05)。(5)RT-PCR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iR-21表达增多(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表达增多更为显著(P<0.05)。(6)WB检测结果:模型组PI3K、AKT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多(P<0.05)。电针治疗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I3K、AKT蛋白表达增多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上调PPARγ表达,活化miR-2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保护因脑缺血再灌注导致损伤的神经元,使其修复与再生,以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星形胶质细胞 针刺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皮肤光老化发生发展的细胞凋亡机制
3
作者 陶柳伶 吴景东 +1 位作者 张小卿 冯居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4-77,共4页
慢性紫外线辐射可导致皮肤光老化,防治光老化已成为人们日益密切关注的问题。细胞凋亡在光老化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导致的皮肤光老化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凋亡紧密相关。深入研究细胞凋亡皮肤... 慢性紫外线辐射可导致皮肤光老化,防治光老化已成为人们日益密切关注的问题。细胞凋亡在光老化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导致的皮肤光老化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凋亡紧密相关。深入研究细胞凋亡皮肤光老化的发病机制,可为防治皮肤光老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路径。文章就细胞凋亡在皮肤光老化中的发展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光老化 细胞凋亡 成纤维细胞 角质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络病理论辨治雄激素性脱发
4
作者 郭梓萱 张小卿 吴景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86-89,共4页
文章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基于络脉内联脏腑、外充皮毛的生理特性和雄激素性脱发久病入络的病程演变特点,总结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则治法及组方用药等内容,提出雄激素性脱发从络论治的思路。“... 文章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基于络脉内联脏腑、外充皮毛的生理特性和雄激素性脱发久病入络的病程演变特点,总结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则治法及组方用药等内容,提出雄激素性脱发从络论治的思路。“络脉不通”是雄激素性脱发的核心病机,湿热内蕴痰瘀阻滞络脉、血虚风燥邪气损伤络脉、脏腑亏虚络脉萎废不用皆可导致头皮失养发根不固,伴有油腻黏着或干燥瘙痒,最终造成毛发凋落。治疗将“络以通为用”作为基本治疗原则,内服以化浊通络、养脉和络、通补荣络,配合外用活血通络,内外合治使络脉荣顺,毛发得以再生。对构建基于络病理论的皮肤病基础理论起到推进作用,为临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雄激素性脱发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针灸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与评价
5
作者 苏妆 于本性 +3 位作者 刘丽莎 张小卿 隋月皎 王淑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6期20-22,共3页
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吴岩司长首提“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主张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努力营造积极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2020年,团队主讲的针灸学课程荣获辽宁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 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吴岩司长首提“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主张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努力营造积极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2020年,团队主讲的针灸学课程荣获辽宁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技术变革时代背景之下,笔者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针灸学课程优质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不断建立与完善针灸学一流课程,逐渐探索与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育教学改革,以期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针灸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金课 线上线下混合式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治疗皮肤科疾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茜 吴景东 +1 位作者 张小卿 冯居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8期65-68,共4页
桃红四物汤在四物汤配伍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也称加味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祛瘀生新等功效。四物汤主以治疗血虚为主,桃红四物汤加入桃红、红花后,增加活血化瘀等功效,既能养血活血,又能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瘀兼有血虚证,... 桃红四物汤在四物汤配伍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也称加味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祛瘀生新等功效。四物汤主以治疗血虚为主,桃红四物汤加入桃红、红花后,增加活血化瘀等功效,既能养血活血,又能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瘀兼有血虚证,二者功效相辅相成。现代药理学研究,桃红四物汤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被临床广泛用于皮肤科疾病,妇科疾病,骨科疾病,内科疾病等。研究发现桃红四物汤对于皮肤科疾病治疗颇为具体,已有大量相关文献记载桃红四物汤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黄褐斑伴月经失调、银屑病、白癜风、痤疮、慢性湿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扁平疣等皮肤科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文章将对桃红四物汤治疗皮肤科疾病临床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皮肤科疾病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皮肤科疾病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针刺对实验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Gi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小卿 郑利岩 +2 位作者 陈颖 曹震 岳志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45-946,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调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应机理。方法:电针乌头碱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肌中抑制性G蛋白(Gi)mRNA的相对含...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调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应机理。方法:电针乌头碱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肌中抑制性G蛋白(Gi)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和心肌中G蛋白基因表达障碍有关;G蛋白在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内关 心律失常 心肌 抑制性G蛋白 RT—PCR
下载PDF
柴油含水乙醇乳化燃料物性及喷雾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卿 李铁 +3 位作者 郭涛 王斌 石奇 贺鹏飞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4,共6页
试验使用不同配比的柴油含水乙醇乳化燃料,对其理化、喷雾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随着柴油含水乙醇乳化燃料中含水乙醇含量的增加,乳化燃料的密度和运动黏度上升,表面张力略微下降,初始蒸馏温度下降,含氧量升高,十六烷值和低热值降低。... 试验使用不同配比的柴油含水乙醇乳化燃料,对其理化、喷雾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随着柴油含水乙醇乳化燃料中含水乙醇含量的增加,乳化燃料的密度和运动黏度上升,表面张力略微下降,初始蒸馏温度下降,含氧量升高,十六烷值和低热值降低。试验使用定容燃烧弹,在常温高压和高温高压环境下,对乳化燃料非蒸发喷雾、蒸发喷雾及喷雾燃烧的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化燃料中含水乙醇比例升高,非蒸发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变化不大;蒸发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略微减小,但无明显规律,而蒸发喷雾中液相贯穿距离明显增加;燃烧火焰自发光亮度逐渐降低,表征碳烟生成量逐渐减少;在900K环境温度、21%氧体积分数条件下着火滞燃期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乳化燃料 理化特性 喷雾贯穿距 喷雾锥角 燃烧 定容燃烧弹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对光老化HSF细胞MMP-3、TIMP-2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小卿 马贤德 +2 位作者 田国伟 张志星 张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944-2947,I0038,共5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s)含药血清对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HSF)MMP-3和TIMP-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方法建立老化HSF细胞模型,并给予含不同浓度GPs大鼠血清进行干预,采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s)含药血清对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HSF)MMP-3和TIMP-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方法建立老化HSF细胞模型,并给予含不同浓度GPs大鼠血清进行干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分别对各组细胞MMP-3与TIMP-2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模型组细胞内MMP-3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同时TI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减少。与UV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内MMP-3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TI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结论:GPs通过抑制HSF细胞MMP-3表达,同时促进TIMP-2表达,恢复MMP-3与TIMP-2表达平衡状态,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的降解,为GPs抗皮肤光老化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光老化 皮肤成纤维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原文传递
桃红四物汤对UV辐射致人真皮微血管内皮损伤后TGF-β、Smad2/3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小卿 马贤德 +2 位作者 吴怡 王建军 吴景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0-793,共4页
目的:旨在研究桃红四物汤对模拟UVA照射后损伤HDMEC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J/cm2UVA辐射HDMEC建立紫外线光损伤的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细胞凋亡及分泌TGF-β、Smad2/3蛋白的... 目的:旨在研究桃红四物汤对模拟UVA照射后损伤HDMEC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J/cm2UVA辐射HDMEC建立紫外线光损伤的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细胞凋亡及分泌TGF-β、Smad2/3蛋白的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数显著上升,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含量降低,细胞TGF-β、Smad2/3表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干预的各组细胞凋亡数均显著下调,培养上清液中TGF-β含量增加,细胞TGF-β、Smad2/3表达升高,以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上升最为明显。结论: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能有效保护UVA诱导的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A照射 桃红四物汤 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痤疮合剂对兔耳痤疮模型动物血清中IL-1α、IL-6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小卿 顾炜 +1 位作者 朴美淑 吴景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本研究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痤疮合剂为处理因素,采用兔耳痤疮模型,从毛囊角化程度、抗炎效应角度研究痤疮合剂对痤疮兔耳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煤焦油外涂兔耳制作痤疮模型,每次约0.5ml,连续2周。... 目的:本研究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痤疮合剂为处理因素,采用兔耳痤疮模型,从毛囊角化程度、抗炎效应角度研究痤疮合剂对痤疮兔耳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煤焦油外涂兔耳制作痤疮模型,每次约0.5ml,连续2周。造模成功后,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通过观察局部病理变化并检测血清中IL-1α、IL-6含量观察内服痤疮合剂对痤疮的炎症抑制作用。结果:痤疮合剂确能减少兔耳毛囊角栓和结节,减轻兔耳毛囊口扩张程度,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造模后各组IL-1α、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痤疮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药物对照组含量均显著下调(P<0.01);高剂量组及药物对照组下调更为显著;其中IL-1α高剂量组下调最为明显,和药物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高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痤疮合剂治疗痤疮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液中相关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痤疮合剂 IL-1Α IL-6
下载PDF
针刺对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CAT、GSH-Px和H_2O_2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小卿 陶冶 +1 位作者 田国伟 吴景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958-959,共2页
目的:研究针刺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对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 目的:研究针刺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对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每次造模前,针刺组给予电针刺激,阳性对照组采用VE涂抹造模部位,15周后对比各组生化指标结果。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皮肤组织中CAT、GSH-Px活性明显降低,H2O2含量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CAT、GSH-Px活性增加,H2O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VE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延缓UV引起的大鼠皮肤光老化,能增强皮肤组织中CAT、GSH-Px活性,降低H2O2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光老化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氧化酶 过氧化氢
下载PDF
实验大鼠常用经穴脏腑效应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小卿 郑利岩 +4 位作者 王熙 田国伟 崇菲菲 刘佳玉 于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73-2575,共3页
目的:为了验证依据大鼠生物物理学特性检测出的穴位与所属脏腑具有相关性,观察了电针大鼠"内关"穴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电针"上巨虚"对大肠蠕动的影响;电针"肾俞"穴对膀胱内压的影响;电针"三阴交&qu... 目的:为了验证依据大鼠生物物理学特性检测出的穴位与所属脏腑具有相关性,观察了电针大鼠"内关"穴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电针"上巨虚"对大肠蠕动的影响;电针"肾俞"穴对膀胱内压的影响;电针"三阴交"对肠系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造模前后或针刺前后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针刺各经大鼠穴位对其所属脏腑效应的影响。结果:各项实验造模前后或针刺前后大鼠生理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据大鼠生物物理学特性检测出的穴位具有循经性,可供动物实验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经穴 经穴—脏腑效应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小卿 刘立 张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通过介绍近些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探求它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综述,发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针刺后脑微循环、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确有其... 通过介绍近些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探求它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综述,发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针刺后脑微循环、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确有其科学基础,值得推广应用,以提高其在医学领域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缺血性脑血管病 机制
原文传递
针刺对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SOD、MDA、GSH-Px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小卿 陶冶 +1 位作者 田国伟 吴景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对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 目的:研究针刺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对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每次造模前,针刺组给予电针刺激,阳性对照组采用VE涂抹造模部位,15周后对比各组生化指标结果。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SOD、GSH-Px活性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VE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对抗UV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强皮肤中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来改变皮肤的老化外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光老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氧化酶
下载PDF
《新修本草》中医美容药物特色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小卿 吴景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新修本草》中美容药物的归纳整理,探讨该书对于常见损美性疾病的用药特点。方法:整理《新修本草》中的美容药物,共计141味。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对上述药物的药物来源及性味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分析其用... 目的:通过对《新修本草》中美容药物的归纳整理,探讨该书对于常见损美性疾病的用药特点。方法:整理《新修本草》中的美容药物,共计141味。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对上述药物的药物来源及性味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分析其用药特色与规律。结果:(1)在治疗头面部损美性疾病的药物中以植物药物比例最高,占所有药物的64.8%;在其药味方面以苦味药物为主,占35.6%;药性方面主要以寒性药物为主,占58.8%。(2)在治疗躯干四肢部损美性疾病的药物中以植物药物比例最高,占所有药物的83.1%;在其药味方面主要以苦味药物为主,占42.8%;药性方面主要以寒性药物为主,占58.8%。(3)在美容保健药物中以植物药物比例最高,占所有药物的76.2%;在其药味方面主要以甘味药物为主,占44.2%;药性方面主要以平性药物为主,占40.5%。结论:(1)《新修本草》中治疗与保健兼顾,病种多样,分类详细,药物来源广泛。(2)美容药物以植物药物为主。美容治疗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味为主;美容保健药物药性以平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修本草 美容 保健 用药特色
原文传递
针刺“太溪”穴对肾脏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小卿 成泽东 +4 位作者 李春日 张志星 郑杰 宋媛媛 陈以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针刺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前后肾脏组织双向电泳图谱的变化。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非经非穴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非经非穴组每日针刺非穴点,针刺组每日电针双侧&qu...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针刺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前后肾脏组织双向电泳图谱的变化。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非经非穴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非经非穴组每日针刺非穴点,针刺组每日电针双侧"太溪"穴,空白组大鼠在相同时间只予固定,不予针刺。1周后取出各组大鼠肾脏组织,提取肾脏组织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比较分析各组肾脏组织双向电泳图谱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和非经非穴组肾脏蛋白质未发现差异蛋白点;针刺组较空白组肾脏蛋白质显示9个3倍以上上调差异蛋白点,未发现下调蛋白质。结论:初步建立了大鼠肾脏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技术方法;针刺组大鼠蛋白质与空白组、非经非穴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点的发现为下一步进行质谱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溪 肾脏 双向电泳 经穴-脏腑相关
原文传递
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针刺血清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小卿 韩涛 +2 位作者 马贤德 荆秦 田国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379-2381,共3页
目的: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针刺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5 d后应用荧光分子探针Fluo-3AM染色,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乳鼠心肌细胞加入不... 目的: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针刺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5 d后应用荧光分子探针Fluo-3AM染色,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乳鼠心肌细胞加入不同类型血清后Ca2+浓度变化情况。血清制备方法是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注射维拉帕米造模)、针刺组(维拉帕米模型加电针"内关"穴)。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血清组和针刺血清组Ca2+平均荧光强度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血清组相比,针刺血清组Ca2+平均荧光强度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治疗大鼠缓慢性心律失常,其机制为针刺血清中有某种活性物质可以升高维拉帕米致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钙离子 针刺血清
原文传递
皮肤光老化发生发展的自噬机制
19
作者 赵婧琪 张小卿 吴景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78-80,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皮肤健康日益重视,皮肤光老化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与临床中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关联,因此,皮肤光老化的防治近些年被人们广为关注。虽然在对抗紫外线引发的光老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自噬在抵抗光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皮肤健康日益重视,皮肤光老化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与临床中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关联,因此,皮肤光老化的防治近些年被人们广为关注。虽然在对抗紫外线引发的光老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自噬在抵抗光老化中的作用仍有待阐明。自噬在紫外线诱导的DNA损伤修复、氧化脂质清除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自噬被认为是防止光老化和皮肤癌的新途径。文章阐释光老化和自噬的机制,以及光老化和自噬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光老化 自噬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 氧化应激 AMPK P53 皮肤癌
原文传递
“太溪”穴与肾脏组织双向电泳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卿 成泽东 +4 位作者 李春日 张志星 郑杰 宋媛媛 陈以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232-234,共3页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与肾脏组织蛋白质差异性。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太溪组、非经非穴组和肾脏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麻醉后,冰生理盐水心脏灌流,取出肾脏皮质、"太溪...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与肾脏组织蛋白质差异性。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太溪组、非经非穴组和肾脏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麻醉后,冰生理盐水心脏灌流,取出肾脏皮质、"太溪"穴部位及非经非穴部位1.5mm×1mm×0.5mm结缔组织进行蛋白双向电泳实验,根据重复性原则每组样本平行做三块双向凝胶电泳,对比各组双向电泳图谱的变化。结果:通过对"太溪"穴组织与非经非穴组织结缔组织蛋白比较,发现存在8个完全蛋白差异点;通过对"太溪"穴组织与肾脏皮质蛋白胶图的比较,共发现13对相关蛋白;通过对非经非穴处组织与肾脏皮质之间比较,发现10对相关蛋白。结论:非经非穴与"太溪"穴部位组织的蛋白组成有所不同;非经非穴与肾脏之间也有相关蛋白质,但较"太溪"穴与肾脏的相关蛋白点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溪 肾脏 双向电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