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刘碧英 兰浩敏 +3 位作者 陈瑞烟 祝辉 何岩燕 张小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良性23例(良性组),交界性10例(交界性组),恶性22例(恶性组);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b值=1200s/...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良性23例(良性组),交界性10例(交界性组),恶性22例(恶性组);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b值=1200s/mm^(2))、DCE-MRI定量分析,并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最大阈值。结果1)良性组和恶性组A1及Ktrans值、Kep值及Ve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交界性组肿瘤A1及Kep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组A1值的诊断阈值为1179.4 mm^(2)/s,AUC为0.945,Ktrans值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诊断阈值为0.0823min^(-1),AUC为0.913;交界性组与恶性组A1值的诊断阈值为1147.8 mm^(2)/s,AUC为0.891,Kep值AUC为0.732,诊断阈值为0.273 min^(-1);3)高b值DWI联合DCE-MRI对卵巢良性组和恶性组肿瘤鉴别及恶性组和交界性组肿瘤鉴别诊断具有高诊断效能。结论1)高b值及Ktrans值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组和恶性诊断中具有高诊断效能;高b值及Kep值在卵巢上皮性恶性组和交界性肿瘤诊断中具有高诊断效能。2)高b值DWI、DCE-MRI联合筛查明显提高了卵巢上皮性肿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卵巢上皮性肿瘤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定量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PCNA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蔡轶良 章小英 +2 位作者 马民荣 张小镇 赵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定量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80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另选确诊为肺部良性病变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CT灌注成像检测及血...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定量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80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另选确诊为肺部良性病变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CT灌注成像检测及血清VEGF、PCNA水平检测,对比组间CT灌注成像定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VEGF、PCNA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NSCLC患者BF、BV与VEGF、PC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CT灌注定量参数BF值和BV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VEGF、PC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患者BF与VEGF、PCNA水平呈现正相关性(r=0.2445,P<0.0001)、(r=0.1719,P=0.0001),BV与VEGF、PCNA水平呈现正相关性(r=0.4195,P<0.0001)、(r=0.4241,P<0.0001);BV和BF对NSCLC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80(95%CI=0.7407-0.8752,P<0.0001)和0.7788(95%CI=0.7050-0.8525,P<0.0001);VEGF和PCNA对NSCLC的诊断AUC分别为0.5109(95%CI=0.4190-0.6028,P=0.8112)和0.6013(95%CI=0.5126-0.6899,P=0.0270)。结论NSCLC组CT灌注定量参数、VEGF和PC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SCLC组CT灌注定量参数与VEGF、PCNA明显相关,BV、BF和PCNA对NSCLC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垂体瘤DCE-MRI定量参数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蔡轶良 章小英 +2 位作者 马民荣 张小镇 马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讨垂体瘤DCE-MRI定量参数与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垂体瘤患者,按照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进行分组,分析DCE-MRI参数对垂体瘤诊断效能。结果 21例侵袭性组患者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容积分数(Vp)、容积分数(Ve)以及速率常数... 目的 探讨垂体瘤DCE-MRI定量参数与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垂体瘤患者,按照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进行分组,分析DCE-MRI参数对垂体瘤诊断效能。结果 21例侵袭性组患者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容积分数(Vp)、容积分数(Ve)以及速率常数(Kep)水平均显著高于59例非侵袭性组患者(P<0.05);垂体瘤III~IV期亚组患者Ktrans、Vp、Ve以及Kep水平均显著高于I~II期亚组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trans、Vp、Ve以及Ke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Ktrans、Vp、Ve以及Kep诊断侵袭性AUC为0.7619、0.7819、0.8344、0.7881,联合检测AUC为0.8988;Ktrans、Vp、Ve以及Kep对临床分期AUC为0.7750、0.7731、0.6956、0.7169,联合检测的AUC为0.8081;Ktrans、Vp、Ve及Kep对淋巴结转移诊断AUC为0.8313、0.7731、0.7700、0.7769,联合检测的AUC为0.8513。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与垂体瘤病理特征具有关联性,可将Ktrans、Vp、Ve以及Kep用于垂体瘤分期、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磁共振成像对已婚未育女性盆底功能评估的应用探讨
4
作者 叶成斌 林学英 +2 位作者 张小镇 陈瑞烟 祝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已婚未育女性孕前盆底功能和形态的磁共振成像变化特征。方法对31名已婚未育女性志愿者行盆底的静息及动态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盆腔脏器(膀胱底部、宫颈下端和肛管直肠交界处)在静息位与最大腹压(即最大力排期)时至耻尾线(... 目的探讨已婚未育女性孕前盆底功能和形态的磁共振成像变化特征。方法对31名已婚未育女性志愿者行盆底的静息及动态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盆腔脏器(膀胱底部、宫颈下端和肛管直肠交界处)在静息位与最大腹压(即最大力排期)时至耻尾线(PCL线)及耻骨中线(MPL线)的距离及动静态的最大腹压时变化幅度。结果膀胱底部、宫颈下端和肛管直肠交界处在静息位与最大腹压时至PCL线距离分别为:静息位(2.23±0.51)、(2.11±0.72)与(0.93±0.40)cm,最大腹压(0.97±1.07)、(0.72±1.06)与(1.60±0.7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底部、宫颈下端、肛管直肠连接处到MPL线距离分别为:静息位(2.82±0.57)、(2.11±0.72)与(0.93±0.40)cm,最大腹压(2.68±0.41)、(4.52±1.32)与(2.91±0.7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腹压膀胱底部、宫颈下端和肛管直肠交界处至PCL线距离变化幅度分别为:(1.26±0.95)、(1.39±1.08)与(0.66±0.63)cm,至MPL线距离变化幅度分别为:(0.14±0.60)、(0.60±1.05)与(0.18±0.66)cm,最大腹压盆腔脏器至PCL及MPL线距离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MRI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女性孕前盆底的形态和运动功能变化,最大腹压时以PCL为基线较MPL线观察盆腔脏器下降程度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 动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已婚未育女性无盆底功能障碍动态磁共振成像观察
5
作者 叶成斌 许亚晔 +2 位作者 陈瑞烟 祝辉 张小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5期929-931,939,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磁共振检查对已婚未育女性无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形态和功能量化评估。方法:对29名已婚未育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受试者行盆底动态磁共振成像检查,测量在静息位及最大腹压时盆腔脏器(膀胱底部、宫颈下端、肛管直肠连接处)到PC... 目的:探讨动态磁共振检查对已婚未育女性无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形态和功能量化评估。方法:对29名已婚未育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受试者行盆底动态磁共振成像检查,测量在静息位及最大腹压时盆腔脏器(膀胱底部、宫颈下端、肛管直肠连接处)到PCL线距离、膀胱底部及宫颈下端到H线垂直距离、M线长度(相当于肛管直肠连接处到PCL线距离)、肛提肌裂隙(盆膈裂孔)面积,耻骨直肠肌厚度、肛提肌板角度、H线长度。结果:膀胱底部、宫颈下端和肛管直肠交界处在静息位及最大腹压时至PCL线距离:静息位(2.21±0.50、2.12±0.71、-0.92±0.41)cm,最大腹压(0.96±1.07、0.68±1.05、-1.48±0.7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线长度:静息位(4.24±0.45)cm,最大腹压(4.75±0.5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底部及宫颈下端到H线距离:静息位(2.51±0.61)cm、(4.11±1.31)cm,最大腹压(2.28±0.31)cm、(3.41±1.31)c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板角度:静息位(41±10)°,最大腹压(4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裂隙面积:静息位(10.51±1.17)cm^(2),最大腹压(12.52±2、32)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耻骨直肠肌厚度分别为:静息位(0.53±0.15)cm、(0.52±0.14)cm,最大腹压(0.44±0.11)cm、(0.44±0.1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线长度静息位(4.24±0.45)cm,最大腹压(4.75±0.5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态MRI检查中,通过测量在静息位及最大腹压时盆腔脏器到PCL线距离、M线长度(相当于肛管直肠连接处到PCL线距离)、肛提肌裂隙(盆膈裂孔)面积(LHS),耻骨直肠肌厚度(PRT)、肛提肌板角度(LPA)、H线长度及变化值,能够量化反应已婚未育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的盆底的形态及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动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CE-MRI及多b值DWI对卵巢上皮源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碧英 林晓南 +4 位作者 张小镇 彩霞 兰鹏 何岩燕 戚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及多b值DWI对卵巢上皮源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的39例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多b值DWI及DCE-MRI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测量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及多b值DWI对卵巢上皮源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的39例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多b值DWI及DCE-MRI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测量卵巢肿瘤实性区域及囊性区域的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良恶性肿瘤的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对应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ACC)。结果:卵巢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实性部分各组间ADC值及囊性部分各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定量参数转移常数(Ktrans)值、速率常数(Kep)值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值在卵巢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实性部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b值=1200 s/mm 2时具有最佳诊断效能,肿瘤实性部分ADC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149.9 mm 2/s,AUC为0.874,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88.2%、86.4%;肿瘤囊性部分ADC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2640.2 mm 2/s,AUC为0.893,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3.7%、88.2%;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在3个定量参数中具有最高诊断效能,其最佳诊断阈值为0.0925min-1,AUC为0.840,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7.3%、82.4%。联合DCE-MRI、多b值DWI可明显提高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7%、100%、94.1%、100%、97.4%。结论:b值=1200 s/mm 2时的ADC值及Ktrans值对良、恶性卵巢上皮源性肿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联合DCE-MRI及多b值DWI可明显提高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源性肿瘤 卵巢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DCE-MRI 磁共振成像 ADC值
下载PDF
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镇 戚婉 +2 位作者 杜灏蓝 叶成斌 兰鹏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6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该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共便利抽选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核医学与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将手术... 目的研究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该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共便利抽选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核医学与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核医学与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并对比患者甲状腺左叶厚度和右叶厚度。结果88例患者经手术检查均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而经过超声检查确诊人数为41例(93.2%),核医学检查确诊人数为43例(97.7%),其核医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8,P=0.306>0.05)。同时,超声检查和核医学检查对于患者甲状腺左叶厚度与右叶厚度方面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0、0.095,P=0.765、0.925>0.05)。结论核医学和超声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尤其是核医学,其临床诊断确诊率更具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准和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核医学 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核医学对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小镇 戚婉 +2 位作者 杜灏蓝 叶成斌 兰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核医学对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的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核医学诊断和病理检查来确诊疾病,观察核医学诊断准确率;同时应用核医学方法... 目的:探究核医学对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的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核医学诊断和病理检查来确诊疾病,观察核医学诊断准确率;同时应用核医学方法治疗疾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7例疑似患者中,检查出甲状腺癌62例,核医学诊断准确率为74.69%。与病理比较,5例核医学诊断结果为阴性其病理结果为阳性。4例核医学诊断结果为阳性其病理结果为阴性,核医学诊断准确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一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62%(50/67)。结论:对于甲状腺癌疑似患者,可以采用核医学进行疾病诊断,同时配合CT、MRI等方法,来提高诊断结果准确率;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应用131I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核医学 131Ⅰ
下载PDF
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成斌 张小镇 +1 位作者 黄成华 林晓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3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采用MRI检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并根据MRI平扫及增强图片的特点确定内膜癌的T分期。并将病理检查分期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采用MRI检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并根据MRI平扫及增强图片的特点确定内膜癌的T分期。并将病理检查分期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实施MRI后,结果显示Ⅰa期有5例、Ⅰb期有7例、Ⅰc期有7例、Ⅱ期有12例、Ⅲ期有5例、Ⅳ期有4例。病理检查结果提示Ⅰa期有5例、Ⅰb期有7例、Ⅰc期有8例、Ⅱ期有10例、Ⅲ期有6例、Ⅳ期有4例。MRI分期的准确率是85.00 %,手术病理分期结果同MRI分期结果比较,Kappa值是0.816,P=0.001,表明两种检测方式一致性良好。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对其实施MRI检查,可有效掌握患者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对于制定合理治疗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RI 术前分期
下载PDF
^(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小镇 郑长业 +2 位作者 谢丽娇 李雪 李晓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0期90-90,92,共2页
论述核医学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作用,全身骨显像可应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与X线、CT、MRI、PET/CT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为诊断骨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核医学 全身骨显像 恶性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MRI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碧英 戚婉 +4 位作者 兰鹏 林晓南 张小镇 何岩燕 彩霞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0期2152-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varian endometsrioid adenocarcnoma,OEC)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中位于左侧2例,右侧4例,双侧2例。肿...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varian endometsrioid adenocarcnoma,OEC)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中位于左侧2例,右侧4例,双侧2例。肿瘤最大者直径20.1cm,最小者直径约1.8cm,平均(9.19±5.58)cm,共10个病灶,均为囊实性,9个呈圆形或卵圆形,1例呈分叶状,肿瘤边界清楚6例,部分模糊2例。MR平扫:T1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7例呈低信号,1例呈高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巧克力囊肿2例,子宫肌瘤5例,子宫内膜增生4例。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成分、血供及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术前诊断价值,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子宫内膜样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价值
12
作者 刘碧英 何岩燕 +4 位作者 兰鹏 彩霞 林晓南 张小镇 钟群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26例恶性肿瘤,13例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术前对肿瘤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DCE-MRI检查,测量肿瘤...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26例恶性肿瘤,13例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术前对肿瘤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DCE-MRI检查,测量肿瘤实性区ADC值、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并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结果卵巢恶性组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组实性区ADC值、K^(trans)值、K_(ep)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_(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ROC曲线,当b值=1200 s/mm2时,肿瘤实性部分ADC值的阈值为931 mm2/s,AUC为0.7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76.9%,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58.8%,诊断准确率74.4%;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诊断效能最高,诊断阈值为0.0655 min-1,AUC为0.89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3%、76.9%,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3.3%,诊断准确率87.2%。DCE-MRI、高b值DWI联合应用对两组肿瘤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6%、84.6%、92.6%、91.7%、92.3%。结论b值=1200 s/mm2及K^(trans)值联合应用在卵巢恶性肿瘤、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帮助临床医师术前制定最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 卵巢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成斌 张小镇 +1 位作者 周振寿 兰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8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CT组患者的阳性诊断检出率稍低于MRI组,C... 目的:探究分析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CT组患者的阳性诊断检出率稍低于MRI组,CT组股骨头坏死分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中采用CT和MRI技术诊断检查,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在临床中运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技术 股骨头坏死 价值分析
下载PDF
韦尼克脑病17例3.0T MRI多模态功能成像影像学特征分析
14
作者 叶成斌 张小镇 +2 位作者 戚婉 许亚晔 刘烽 《人民军医》 2020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韦尼克脑病(WE)的高场磁共振(3.0T 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提高WE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WE 17例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观察其3.0T MRI T1WI、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表现... 目的:分析韦尼克脑病(WE)的高场磁共振(3.0T 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提高WE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WE 17例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观察其3.0T MRI T1WI、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表现,以及治疗前后影像改变对比分析。结果:WE病灶在中线两侧呈对称性分布,主要累及中央导水管周围、第三脑室旁及内侧丘脑,T1WI呈稍低信号13例(76.4%),等信号4例(23.5%);T2WI呈等信号3例(17.6%),呈稍高或高信号14例(82.4%),T2FLAIR序列中呈高或稍高信号15例(88.2%),等信号2例(11.8%);DWI呈稍高信号12例(70.6%),高信号5例(29.4%)。经治疗症状改善后,病灶异常信号消失或DWI于b值1000上信号明显减低。结论:3.0TMRI检查可为WE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证据;DWI(b值1000)信号改变有助于病灶显示,且可用于WE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尼克脑病 高场磁共振 影像学特征
原文传递
冈上及冈下肌腱撕裂的MRI表现及漏误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成斌 郑彬 +1 位作者 张小镇 袁慧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3.0 T 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诊断的准确度并对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至12月21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的MRI诊断报告及关节镜手术记录,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3.0 T... 目的:探讨3.0 T 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诊断的准确度并对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至12月21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的MRI诊断报告及关节镜手术记录,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3.0 T 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对其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10例肩袖损伤患者中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MR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1.4%(171/210)、77.6%(163/210),灵敏度分别为83.1%(98/118)、65.7%(44/67),特异度分别为79.3%(73/92)、83.2%(119/14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7%(98/117)、64.7%(44/6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73/93)、83.8%(119/142)。44例误漏诊病例中,21例发生在冈上及冈下肌腱骨结合部(止点),占误漏诊病例的47.7%(21/44);7例冈上及冈下肌腱内撕裂中6例出现误诊,是部分撕裂中最易漏诊的类型,其漏诊原因与部分撕裂信号不高(相应序列未显示液性信号)有关;复杂性撕裂也是部分撕裂中易漏诊的类型,4例冈上及冈下肌上下表面合并腱内撕裂中3例出现漏诊。结论:3.0 T 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诊断有较高准确度,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率。充分认识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肩袖撕裂诊断的误诊、漏诊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MR对肩关节冈上及冈下肌腱损伤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冈上及冈下肌腱撕裂 漏误诊
原文传递
DCE-MRI定量分析、多b值DWI联合应用对卵巢交界性、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及与Ki-67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碧英 张小镇 +3 位作者 何岩燕 彩霞 兰鹏 曹代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卵巢交界性、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与Ki-67相关性研究。方法搜集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本院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患者35例,恶性22例,交界性13例。...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卵巢交界性、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与Ki-67相关性研究。方法搜集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本院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患者35例,恶性22例,交界性13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多b值DWI(b=400、800、1200、1600 s/mm^(2))、DCE-MRI定量分析,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测量两种卵巢肿瘤实性区的不同b值的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及Ve值,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术后病理标本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earman相关分析各参数值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卵巢肿瘤恶性组和交界性组肿瘤实性区4组ADC值及Kep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1200 s/mm^(2)且肿瘤实性区ADC值的诊断阈值为1147.8 mm^(2)/s时,鉴别诊断效能最佳(AUC=0.913),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95.5%、94.9%和86.1%;当Kep值为0.2825 min-1时诊断效能最佳(AUC=0.752),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2%、84.6%、81.6%和72.7%。DWI(b=1200 s/mm^(2))联合DCE-MRI诊断效能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和100%。ADC值(b=1200 s/mm^(2))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r=-0.631,P<0.001),而Kep值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r=0.191,P=0.273)。结论多b值DWI及DCE-MRI对鉴别卵巢上皮性恶性、交界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联合运用可提高诊断效能。DWI定量参数能反映卵巢肿瘤的增殖活性,可作为有效的生物学指标鉴别卵巢恶性、交界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卵巢上皮性肿瘤 KI-6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