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IAF开展高电荷态重离子双电子复合谱精密测量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黄厚科 汶伟强 +17 位作者 黄忠魁 汪书兴 汤梅堂 李杰 冒立军 袁洋 万梦宇 刘畅 汪寒冰 周晓鹏 赵冬梅 严凯明 周云斌 原有进 杨建成 张少锋 朱林繁 马新文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4,共12页
高电荷态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实验不仅能够为天体物理、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等研究提供诊断和建模的关键原子物理数据,还可以用于检验强电磁场条件下的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相对论效应以及电子关联效应等基本物理模型.我国正在建... 高电荷态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实验不仅能够为天体物理、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等研究提供诊断和建模的关键原子物理数据,还可以用于检验强电磁场条件下的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相对论效应以及电子关联效应等基本物理模型.我国正在建设的“十二五”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其中高精度环形谱仪(SRing)装备有450 kV电子冷却器和80 kV超冷电子靶装置,能够在宽质心能量范围(从meV到几十keV)内对高电荷重离子开展双电子复合谱精密测量.本文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SRing上超冷电子靶的电子束温度分布,结果表明,热阴极产生的电子束经过磁场的绝热膨胀和电场加速后,电子束的横向温度从100 meV降至5 meV以下,而纵向温度则能从100 meV降至0.1 meV以下,这为开展高分辨和高精度的双电子复合实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验条件.接着分析了SRing上超冷电子靶的电子束温度对双电子复合实验中共振峰能量分辨的影响,以类锂■和■重离子为例,模拟了SRing上的双电子复合共振谱,并与兰州重离子储存环CSRe上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SRing超冷电子靶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在质心系能量较低的时候具有极高的能量分辨,能够测量更为精细的双电子复合共振结构.本研究为SRing上开展高电荷态重离子双电子复合谱精密测量检验强场QED效应和提取原子核结构信息等前沿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重离子储存环 双电子复合 超冷电子靶 强场量子电动力学
下载PDF
二价乙烷分子离子三体碎裂的解离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紫琪 闫顺成 +3 位作者 陶琛玉 余璇 张少锋 马新文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9,共8页
分子离子广泛存在于行星大气的电离层中,其碎裂可以产生多个离子和中性碎片.研究末态产物的动能分布和生成机理,可以促进理解行星大气的逃逸等天文现象.本文开展了电子碰撞乙烷的双电离碎裂实验,重点研究了C_(2)H_(6)^(2+)离子C—C键断... 分子离子广泛存在于行星大气的电离层中,其碎裂可以产生多个离子和中性碎片.研究末态产物的动能分布和生成机理,可以促进理解行星大气的逃逸等天文现象.本文开展了电子碰撞乙烷的双电离碎裂实验,重点研究了C_(2)H_(6)^(2+)离子C—C键断裂后形成CH_(3)^(+)/CH_(2)^(+)/H的三体解离通道.直接测量了CH_(3)^(+)和CH_(2)^(+)离子的三维动量,然后利用动量守恒重构了H的动量.通过动能释放谱、Dalitz图、牛顿图分析了三体碎裂的解离机制.发现协同解离是产生该通道的主要机制,另有部分次序解离的贡献,其第一步是C_(2)H_(6)^(2+)解离生成H和亚稳态C_(2)H_(5)^(2+)第二步是C_(2)H_(5)^(2+)碎裂生成CH_(3)^(+)和CH_(2)^(+).实验发现H原子动能分布较广,最高能量甚至达到10 eV,远高于土卫六大气的逃逸能量,因而该解离路径对H逃逸过程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电离解离 三体碎裂 反应显微成像谱仪
下载PDF
极紫外光源及高荷态离子诱导下甲烷的脱氢通道碎裂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骆炎 余璇 +6 位作者 雷建廷 陶琛玉 张少锋 朱小龙 马新文 闫顺成 赵晓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0,共7页
CH_(4)广泛存在于行星大气之中,研究CH_(4)的解离动力学对了解宇宙中气体演化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CH_(4)^(2+)→CH_(3)^(+)+H^(+)碎裂通道已被大量研究,但针对该通道的解离机制的解释尚存在一定争议.本实验利用高分辨反应显微成... CH_(4)广泛存在于行星大气之中,研究CH_(4)的解离动力学对了解宇宙中气体演化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CH_(4)^(2+)→CH_(3)^(+)+H^(+)碎裂通道已被大量研究,但针对该通道的解离机制的解释尚存在一定争议.本实验利用高分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开展了25—44 eV的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XUV)光电离实验及1 MeV Ne^(8+)与CH_(4)的碰撞实验.通过符合测量得到了CH_(3)^(+)和H^(+)两种离子的动能,重构了两体解离的动能释放(kinetic energy release,KER),并研究了CH_(4)^(2+)解离产生CH_(3)^(+)+H^(+)解离路径下的碎裂动力学过程.在光电离实验中,观测到KER谱上存在4.75 eV和6.09 eV两个峰,结合前人的工作及XUV的能量范围,对每个峰的机制归属进行讨论.特别是4.75 eV峰,分析认为可能来自于CH_(4)^(2+)直接解离机制的贡献.另外,在1 MeV Ne^(8+)离子碰撞实验中,可观测到3个KER峰,将每个峰的分支比与以往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未发现速度效应对KER谱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紫外光 动能释放 异构化 库仑爆炸
下载PDF
重离子储存环CSRe上类钠Kr^(25+)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林 黄忠魁 +12 位作者 汶伟强 汪书兴 黄厚科 马万路 刘畅 汪寒冰 陈冬阳 刘鑫 周晓鹏 赵冬梅 张少锋 朱林繁 马新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58,共12页
高电荷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研究,不仅对天体等离子体和聚变等离子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精密谱学工具,用来检验强场量子电动力学效应、测量同位素移动及提取原子核电荷半径等.在兰州重离子储存环CSRe上... 高电荷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研究,不仅对天体等离子体和聚变等离子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精密谱学工具,用来检验强场量子电动力学效应、测量同位素移动及提取原子核电荷半径等.在兰州重离子储存环CSRe上,安装了专门用于电子-离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的电子束能量调制系统,质心系下电子-离子碰撞能量的调制范围达到0—1 keV.在CSRe电子冷却器下游安装了自主研制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和多丝正比探测器,用于探测复合离子.在此基础上,使用Kr^(25+)离子在CSRe上进行了首次双电子复合测试实验,实验测量了质心系能量0—70 eV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为了更好地理解实验测量结果,利用FAC(flexible atomic code)程序计算了Kr^(25+)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并与实验做了细致对比,整体符合很好,而且发现3s→41(△n=1)的共振跃迁对实验谱线有很大的贡献.实验结果表明,CSRe双电子复合实验平台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能够为下一步开展更高电荷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检验强场量子电动力学效应以及原子核性质精密测量等前沿实验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子复合 储存环CSRe 电子冷却器 多丝正比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时变预测控制的直流炉供热机组电热协调变负荷策略
5
作者 张小科 韩崇尚 +3 位作者 郝倚燃 王建波 张少锋 胡怀中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9,共11页
“双碳”背景下要求直流炉供热机组具备快速变负荷能力。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linear time-vary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TV-MPC)的电热协调变负荷策略,可同时利用锅炉蓄热和热网蓄热以提高变负荷速率。首先,... “双碳”背景下要求直流炉供热机组具备快速变负荷能力。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linear time-vary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TV-MPC)的电热协调变负荷策略,可同时利用锅炉蓄热和热网蓄热以提高变负荷速率。首先,对热负荷信号偏差进行积分从而建立等效热负荷模型,并将其作为预测模型的被控量之一;然后,以负荷快速跟踪、机组运行稳定以及供热及时补偿作为MPC滚动优化的目标,进而在线求解每个时刻的最优控制律并作用于机组,此外,显式处理了机组运行约束,确保供热抽汽流量变化不会影响低压缸运行稳定性;最后,基于某350 MW机组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实现对5%Pe/min变负荷指令的精准跟踪,且相较于基于PID的电热协调变负荷策略,热负荷恢复时间缩短26%。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在提升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炉供热机组 电热协调 快速变负荷 热负荷补偿 时变模型预测控制
下载PDF
热带海洋装备内部大气腐蚀等级及常用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研究
6
作者 闫杰 刘俊邦 +1 位作者 吴樟智 张少锋 《环境技术》 2025年第3期92-98,共7页
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对四种常用金属材料进行了模拟装备内部环境腐蚀研究,通过腐蚀速率评价热带海洋装备的内部不同局部环境下的腐蚀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装备内部的三种局部环境下,强制通风和密闭环... 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对四种常用金属材料进行了模拟装备内部环境腐蚀研究,通过腐蚀速率评价热带海洋装备的内部不同局部环境下的腐蚀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装备内部的三种局部环境下,强制通风和密闭环境的腐蚀等级相当,自然通风环境最恶劣。在热带海洋环境下开展产品设计时,尽量避免自然通风环境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热带海洋装备 大气腐蚀等级 腐蚀行为
下载PDF
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少锋 马轩祥 +2 位作者 欧阳官 徐君伍 刘宝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9-201,共3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的应力影响。发现骨界面应力与种植体长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种植体直径关系不大。建议临床上应尽量选用较长种植体以利其长期稳固。
关键词 种植体长度 种植体直径 种植义齿 全口义齿 应力
下载PDF
种植全口义齿的应力分布特点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少锋 马轩祥 +2 位作者 欧阳官 徐君伍 刘宝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4-196,共3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种植全口义齿在后牙游离端加载时的应力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骨界面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远中种植体的颈部皮质骨层处,种植体内部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远中种植体内,基托应力则高度集中于距加载点最近的种植...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种植全口义齿在后牙游离端加载时的应力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骨界面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远中种植体的颈部皮质骨层处,种植体内部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远中种植体内,基托应力则高度集中于距加载点最近的种植体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种植义齿 牙应力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PVD氮化钛涂层刀具切削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少锋 黄拿灿 +2 位作者 吴乃优 成晓玲 张中弦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0-52,共3页
采用电弧离子镀涂层工艺,制备了TiN涂层高速钢钻头和TiN涂层硬质合金铣刀,检测了TiN涂层的膜层性能,并进行了有TiN涂层和无涂层刀具的切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TiN涂层的高速钢钻头使用寿命是无涂层钻头的5~7倍,有TiN涂层硬质合... 采用电弧离子镀涂层工艺,制备了TiN涂层高速钢钻头和TiN涂层硬质合金铣刀,检测了TiN涂层的膜层性能,并进行了有TiN涂层和无涂层刀具的切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TiN涂层的高速钢钻头使用寿命是无涂层钻头的5~7倍,有TiN涂层硬质合金铣刀的使用寿命是无涂层铣刀的3~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涂层刀具 涂层性能 切削试验
下载PDF
不同桩核材料对牙根应力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少锋 周冰 +1 位作者 毛勇 孔亮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材料对牙根应力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桩核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下颌第二前磨牙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据此分析铸造镍铬合金、铸造金合金、铸造钛合金及氧化锆、聚乙烯纤雏树脂、玻璃纤维树脂、碳纤维树脂等...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材料对牙根应力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桩核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下颌第二前磨牙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据此分析铸造镍铬合金、铸造金合金、铸造钛合金及氧化锆、聚乙烯纤雏树脂、玻璃纤维树脂、碳纤维树脂等7种桩核材料修复前后的牙本质应力分布状况。结果桩核冠修复前,牙根应力峰值出现在牙根颈部的外表面;修复后,随着核桩弹性模量的增高,根颈部外表面的应力峰值降低,而桩及其与牙本质交界面的应力值显著上升。结论为防止桩-牙本质交界面应力显著上升致根折,临床上对于细弱壁薄的牙根,宜选用接近牙本质的低弹性模量的桩核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材料 牙根 应力分析
下载PDF
适宜于生脉注射液的增溶性辅料筛选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少锋 鄢丹 +4 位作者 唐慧英 李寒冰 王跃生 肖小河 杨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9-972,共4页
目的:筛选适宜于生脉注射液的增溶性辅料。方法:从安全性角度出发,以溶血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不含增溶辅料)、增溶性辅料及其二者不同配比样品的溶血率。结果:在实验浓度条件下,生脉注射液自身无溶血作用;... 目的:筛选适宜于生脉注射液的增溶性辅料。方法:从安全性角度出发,以溶血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不含增溶辅料)、增溶性辅料及其二者不同配比样品的溶血率。结果:在实验浓度条件下,生脉注射液自身无溶血作用;增溶性辅料吐温80、PEG400、PEG600、泊洛沙姆188溶液均无溶血作用,吐温20不同浓度溶液均有溶血作用出现;吐温20、PEG400、PEG600、泊洛沙姆188与生脉注射液的不同配比均有溶血现象发生,吐温80与生脉注射液配比高浓度(0.75%~1%)时有溶血现象发生。结论:分光光度法对溶血结果的判断较常规肉眼观察法更为可靠,有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增溶性辅料筛选的准确性;吐温80浓度在0.1%~0.5%安全性较好,提示可作为生脉注射液增溶辅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增溶性辅料 筛选 溶血 分光光度法 肉眼观察法
原文传递
种植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上部连接设计对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少锋 马轩祥 +1 位作者 张铁 欧阳官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分析选用不同上部连接设计时种植全口义齿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状况以指导临床设计。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螺丝固定结构与球帽附着结构对种植体全口义齿应力状况的影响。结果:采用螺丝固定结构较采用球帽附着结构者,义齿的种... 目的:分析选用不同上部连接设计时种植全口义齿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状况以指导临床设计。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螺丝固定结构与球帽附着结构对种植体全口义齿应力状况的影响。结果:采用螺丝固定结构较采用球帽附着结构者,义齿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高出61%,基托应力高出218%,种植体本身应力及人造牙列应力变化不大。结论:球帽附着结构较螺丝固定结构能显著降低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和义齿基托应力,利于义齿坚固耐用和支持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连接结构 有限元分析 义齿 种植
下载PDF
医用生物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少锋 洪加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3941-3944,共4页
背景:目前市场已开发出多种不同组成和不同机制的止血材料,因其不同特性而应用各异。目的:概述国内外临床常用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对其组成、止血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指导临床医生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止血材料。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 背景:目前市场已开发出多种不同组成和不同机制的止血材料,因其不同特性而应用各异。目的:概述国内外临床常用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对其组成、止血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指导临床医生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止血材料。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2-02/2011-05关于止血材料的文章,以"生物材料,止血材料,生物可吸收材料,止血效果,止血机制"或"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tic effect,hemostatic mechanism"为中、英文关键词。纳入与生物可吸收止血材料及其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的内容和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为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壳聚糖等。壳聚糖的止血性在于壳聚糖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它的分子直接与创面上的红细胞发生交联反应形成血凝块,它的止血过程不依赖于机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α-氰基丙烯酸酯类黏合剂已应用于血管外科的中小管径血管吻合、神经外科的中硬脑膜修补、各类软组织修补、骨科中骨折的黏合等,并且成为介入栓塞治疗中的首选材料。在骨科领域纤维蛋白胶除了局部止血、防止粘连和渗漏外主要是作为缓释载体,骨材料支架而发挥作用。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已成功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肝胆外科等。不同的止血材料其止血机制和止血效果均不同,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止血材料性能,才能合理、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材料 生物材料 生物可吸收 止血效果 止血机制
下载PDF
上颌全口义齿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少锋 周敬行 +2 位作者 王雅北 曾余庚 刘京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无牙颌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牙槽嵴发生吸收的问题,是口腔修复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已有不少学者通过临床调查和实验应力分析等方法,力求探明其发生的原因及内在机制,以期找出解决的办法。本文通过对上颌全口义齿的支持组织进行三维有限... 无牙颌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牙槽嵴发生吸收的问题,是口腔修复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已有不少学者通过临床调查和实验应力分析等方法,力求探明其发生的原因及内在机制,以期找出解决的办法。本文通过对上颌全口义齿的支持组织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从计算力学的角度揭示其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吸收 牙槽嵴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高准确度微电流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少锋 石山 +2 位作者 任成燕 陈小林 成永红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5-58,共4页
研制了一种可以测量原边电流下限达1μA,上限达到400μA的单芯穿电流传感器。其输出拟合线性度大于0.99,输入电流大于15μA时,输出角差变化小于0.7%rad。与目前的传感器相比,其测量电流下限、准确度和分辨力都有提高,对于提高电力设备... 研制了一种可以测量原边电流下限达1μA,上限达到400μA的单芯穿电流传感器。其输出拟合线性度大于0.99,输入电流大于15μA时,输出角差变化小于0.7%rad。与目前的传感器相比,其测量电流下限、准确度和分辨力都有提高,对于提高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范围和准确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感器 电磁耦合单元 调理电路 多层屏蔽
下载PDF
基于UML&SystemC的GPU命令处理器单元事务级建模
16
作者 庞建豪 张少锋 +1 位作者 郑沛洲 张智瑞 《山西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91-94,共4页
命令处理器单元是连接图形处理应用和处理内核的桥梁,负责OpenGL命令的接收、调度和预处理,并实现部分OpenGL函数的功能。为了在软件和RTL设计之前对命令处理单元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算法进行预先验证和优化,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 命令处理器单元是连接图形处理应用和处理内核的桥梁,负责OpenGL命令的接收、调度和预处理,并实现部分OpenGL函数的功能。为了在软件和RTL设计之前对命令处理单元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算法进行预先验证和优化,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和SystemC硬件建模语言对GPU命令处理器单元进行事务级建模(Transaction-Level Modeling,TLM)。通过构建类图、结构图、行为图等UML视图模型对GPU命令处理单元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命令 UML 事务级建模 SYSTEMC 命令处理单元
下载PDF
利用Matlab和Pro/E软件辅助建立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少锋 孙滢滢 +1 位作者 周冰 孔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利用Matlab和Pro/E软件辅助建立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应用Matlab软件编程读取通过CT扫描所获取的建模所需二维影像图像(共45张,层厚0.5mm,无间隔)的边界数据;再利用Pro/E的自由曲面造型和加减布尔运算建立桩核冠各个三维实... 目的:利用Matlab和Pro/E软件辅助建立桩核冠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应用Matlab软件编程读取通过CT扫描所获取的建模所需二维影像图像(共45张,层厚0.5mm,无间隔)的边界数据;再利用Pro/E的自由曲面造型和加减布尔运算建立桩核冠各个三维实体模块模型,并进行三维重组;最后在Ansys中进行模型单元划分和力学检测。结果:建立包含饰瓷、金属基底、桩核、粘固剂、牙本质、牙胶尖、牙周膜、松质骨和皮质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利用Matlab软件和Pro/E软件辅助建模,提高了建模的精度、速度和灵活性,为临床口腔医师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而精确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冠 三维有限元 Matlab PRO/E ANSYS
下载PDF
参考旧义齿修复治疗低平无牙颌患者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少锋 张冬梅 +2 位作者 李运科 郑小娟 王宝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6-278,共3页
关键词 修复治疗 患者 无牙颌 旧义齿 牙槽嵴低平 思想观念 经济条件 成形手术 种植体 等因素
下载PDF
加载部位对种植全口义齿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少锋 马轩祥 +2 位作者 欧阳官 徐君伍 刘宝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7-199,共3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力作用点由中切牙逐渐移至第二磨牙远中时,种植全口义齿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后牙加载的游离距越长,种植全口固定义齿的骨界面和基托应力越大,而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的骨界面和基托应力却越小、...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力作用点由中切牙逐渐移至第二磨牙远中时,种植全口义齿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后牙加载的游离距越长,种植全口固定义齿的骨界面和基托应力越大,而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的骨界面和基托应力却越小、粘膜应力增大,上述应力变化在力作用点向远中超过第一磨牙远中时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 种植义齿 全口义齿 牙应力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两种双端固定桥修复的光弹性应力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少锋 张冬梅 +1 位作者 张铁 越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两种双端固定桥修复对牙槽骨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下颌第一磨牙受载为对照组,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半切术后,⑤⑥和⑤⑥⑦桥两种固定桥设计为实验组,运用光弹应力分析法,分析两种修复设计对第一磨牙...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两种双端固定桥修复对牙槽骨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下颌第一磨牙受载为对照组,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半切术后,⑤⑥和⑤⑥⑦桥两种固定桥设计为实验组,运用光弹应力分析法,分析两种修复设计对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余留区牙根周围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结果两种双端固定桥修复后的牙槽骨应力值均大于对照组,但未超出其2倍;三基牙与双基牙两种双端固定桥设计的应力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后选用双基牙双端固定桥的修复设计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切术 双端固定桥 光弹性试验 应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