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背景下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宇玲 张珂源 +2 位作者 张爱爱 杨虎 张峰榛 《化工管理》 2024年第9期27-30,共4页
针对传统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工程经验薄弱、教学实验室建设不合理等不足,为培养与企业所需有效衔接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即建设教材、教学团队、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针对传统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工程经验薄弱、教学实验室建设不合理等不足,为培养与企业所需有效衔接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即建设教材、教学团队、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强化校企合作,以成果为导向,坚持全周期工程教育,科学优化实验项目;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贯彻课程思政,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实验教学硬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化工专业实验 教学改革 成果导向
下载PDF
NaVO_(3)-NH_(4)Cl-H_(2)O体系下NH_(4)VO_(3)溶析结晶工艺
2
作者 李春丽 张焕焕 +3 位作者 程卓 汤秀华 张峰榛 叶宇玲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针对NH_(4)VO_(3)冷却结晶过程中存在结晶诱导期长、结晶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NH_(4)VO_(3)溶析结晶工艺。以乙醇为溶析剂、NH_(4)Cl为沉淀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乙醇-浸取液体积比、NH_(4)Cl初始浓度和温度3个因素... 针对NH_(4)VO_(3)冷却结晶过程中存在结晶诱导期长、结晶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NH_(4)VO_(3)溶析结晶工艺。以乙醇为溶析剂、NH_(4)Cl为沉淀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乙醇-浸取液体积比、NH_(4)Cl初始浓度和温度3个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并得到预测产品收率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能较好地预测产品收率;3个因素中只有乙醇-浸取液体积比和NH_(4)Cl初始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3个因素对产品收率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乙醇-浸取液体积比、NH_(4)Cl初始浓度、温度;在结晶时间为150 min、NH_(4)Cl初始浓度为0.68 mol/L、温度为278.15~288.15 K、乙醇-浸取液体积比为(1.5∶1)^(2∶1)条件下可获得收率大于95%的NH_(4)VO_(3)产品,产品形貌为花簇状结构,尺寸为5~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析结晶 响应曲面法 偏钒酸铵 乙醇
下载PDF
La/Al天然沸石对水中F^(-)的吸附及再生
3
作者 钱程 张峰榛 +1 位作者 曾奇 龚长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19,共6页
以天然沸石为原料,制备La/Al负载天然沸石,用于水中F^(-)的吸附,并对其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性能、再生能力和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F^(-)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298K温度条件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 以天然沸石为原料,制备La/Al负载天然沸石,用于水中F^(-)的吸附,并对其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性能、再生能力和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F^(-)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298K温度条件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9.2mg/g。pH的升高不利于F^(-)的吸附。Cl^(-)、NO_(3)^(-)对F^(-)的吸附影响较小,而HCO_(3)^(-)和H_(2)PO_(4)^(-)的存在不利于F^(-)的吸附。在0.5mol/L NaOH条件下,经过5次循环再生,吸附剂对F^(-)的吸附量降低16.7%。SEM、BET、EDS-mapping和XPS分析表明,F^(-)的吸附机理主要为配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Al 天然沸石 F^(-)吸附 再生
原文传递
连续液柱流表面真空蒸发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峰榛 魏文韫 +2 位作者 余徽 夏素兰 朱家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23-3329,共7页
真空条件下连续液柱流表面蒸发现象及模型表达是低能耗汽-液分离过程设计的重要基础。研究了重力作用下通过孔口的连续液柱流条件,获得了液柱断裂的判据。研究了该体系表面蒸发的机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结... 真空条件下连续液柱流表面蒸发现象及模型表达是低能耗汽-液分离过程设计的重要基础。研究了重力作用下通过孔口的连续液柱流条件,获得了液柱断裂的判据。研究了该体系表面蒸发的机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结果表明:绝热闪蒸条件下,汽液相界面附近液相侧温度梯度显著,过程阻力主要在液相;增加孔口流速、增加液体过热度、减小孔径均可提高蒸发速率,但必须满足液柱断裂判据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液柱流 断裂判据 真空蒸发 模型与模拟 温度梯度 蒸发速率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峰榛 梁晓锋 +2 位作者 马燮 杨虎 陈虹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9期198-199,共2页
针对我校化工专业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重实验过程轻实验效果的弊端,在原有的专业实验模块基础上对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使专业实验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 针对我校化工专业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重实验过程轻实验效果的弊端,在原有的专业实验模块基础上对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使专业实验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以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其改革在教学结果以及实验教学管理方面皆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专业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溴化锂溶液真空表面蒸发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峰榛 钟悦声 +1 位作者 杜怀明 彭李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1-3,共3页
以质量浓度为0—15%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研究操作温度在40~70℃条件下溶液真空表面蒸发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溴化锂溶液的蒸发速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对流传热系数值在700~140... 以质量浓度为0—15%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研究操作温度在40~70℃条件下溶液真空表面蒸发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溴化锂溶液的蒸发速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对流传热系数值在700~1400W·m-2·℃-1范围内,且随溶液浓度增大而显著减小。这主要是由于溶液浓度增大使得其粘度显著增加,导致热阻增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锂 表面蒸发 蒸发速率 对流传热系数
下载PDF
溴化锂溶液吸收制冷传热传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峰榛 王海 +1 位作者 刘兴勇 周小兵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1-3,共3页
以质量浓度为50%~57%,温度为28℃~37℃的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研究溴化锂溶液吸收制冷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溴化锂溶液浓度及降低溴化锂溶液温度,可提高传质推动力,进而强化制冷过程,但不影响过程阻力,获得的传质系数... 以质量浓度为50%~57%,温度为28℃~37℃的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研究溴化锂溶液吸收制冷的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溴化锂溶液浓度及降低溴化锂溶液温度,可提高传质推动力,进而强化制冷过程,但不影响过程阻力,获得的传质系数在10-6~10-7kg·m-2·s-1·Pa-1数量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锂 吸收制冷 传热传质 传质系数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反应精馏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峰榛 叶宇玲 杨虎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6期174-175,共2页
我校化工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服务西部化工及相关产业为培养目标,这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根本目标一致,不过学生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却存在操作能力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欠缺的不... 我校化工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服务西部化工及相关产业为培养目标,这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根本目标一致,不过学生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却存在操作能力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欠缺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以反应精馏实验教学为例,探索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使之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反应精馏 专业实验 教学探索
下载PDF
连续液柱流自由表面非平衡绝热蒸发
9
作者 张峰榛 魏文韫 +2 位作者 余徽 夏素兰 朱家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0-184,共5页
分析连续液柱流自由表面绝热蒸发过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汽液界面温度及蒸发通量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表面非平衡蒸发过程速率仅为按热力学平衡条件下最大理论计算量的20%,并且受液柱内部向自由表面传热控制。表面蒸发过程迅速衰减,... 分析连续液柱流自由表面绝热蒸发过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汽液界面温度及蒸发通量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表面非平衡蒸发过程速率仅为按热力学平衡条件下最大理论计算量的20%,并且受液柱内部向自由表面传热控制。表面蒸发过程迅速衰减,当x/L=0.5,表面释放的蒸发热与液柱内部过热量之比水ηx(蒸发进程)仅为0.25,蒸发进程已接近尾声,揭示了强化液柱表面更新是强化该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模型计算结果得到了单液柱流绝热真空蒸发实验数据的验证,蒸发速率模拟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液柱流 自由表面 绝热蒸发 非平衡
下载PDF
芒硝真空蒸发冷却结晶介稳区宽度研究
10
作者 张峰榛 王海 +2 位作者 刘兴勇 汤秀华 杨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28,50,共3页
提出了利用溴化锂溶液的强吸湿性,以硫酸钠溶液表面水蒸气压力与溴化锂溶液表面水蒸气压力之差为推动力,实现芒硝真空蒸发冷却结晶的方法。基于此方法研究了芒硝介稳区宽度,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了硫酸钠溶液的超溶解度曲线回归方... 提出了利用溴化锂溶液的强吸湿性,以硫酸钠溶液表面水蒸气压力与溴化锂溶液表面水蒸气压力之差为推动力,实现芒硝真空蒸发冷却结晶的方法。基于此方法研究了芒硝介稳区宽度,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了硫酸钠溶液的超溶解度曲线回归方程。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9%-24%,芒硝介稳区宽度随着硫酸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呈现先变窄后变宽的趋势;提高结晶器的搅拌转速、增加吸收器内溴化锂溶液的浓度,皆使芒硝介稳区宽度变窄。该研究可为芒硝真空蒸发冷却结晶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硝 真空蒸发 结晶 介稳区
下载PDF
气液交叉流装置冷凝过程的传热传质特性
11
作者 张峰榛 杨虎 刘兴勇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0,共4页
建立了气液交叉流冷凝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并给出其动力学参数的表达式,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高温含湿气体横掠冷却液柱流阵列的热质传递特性,获得传热、传质系数。研究表明,错列排列对应的传热、传质系数值为直列排列对应值的1.... 建立了气液交叉流冷凝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并给出其动力学参数的表达式,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高温含湿气体横掠冷却液柱流阵列的热质传递特性,获得传热、传质系数。研究表明,错列排列对应的传热、传质系数值为直列排列对应值的1.2~1.4倍;液柱流动诱发气液界面附近的气体发生湍动以及气体绕流液柱引起的自身湍动,分别是低气速和高气速条件下强化气液相间传热传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体系下路易斯准数在0.75~0.85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交叉流 冷凝 传热传质 直列与错列
下载PDF
三聚氰胺微胶囊化包覆聚磷酸铵改性的正交实验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川 荣茂华 +2 位作者 李振刚 夏宁 张峰榛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21期56-58,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预聚液反应温度、预聚液反应时间、甲醛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和预聚液加入量4个因素对三聚氰胺微胶囊化包覆的聚磷酸铵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素主次及优选实验条件为:预聚液反应时间30 min、预聚液加入量15 m L、...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预聚液反应温度、预聚液反应时间、甲醛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和预聚液加入量4个因素对三聚氰胺微胶囊化包覆的聚磷酸铵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素主次及优选实验条件为:预聚液反应时间30 min、预聚液加入量15 m L、甲醛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2∶1、预聚液反应温度70℃;通过扫描电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佐证了在优选实验条件下聚磷酸铵被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微胶囊 聚磷酸铵 正交实验
下载PDF
聚磷酸铵制备过程中的预聚合反应研究
13
作者 余林春 杜怀明 +3 位作者 张峰榛 黄斌 罗容珍 周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180,共3页
以聚磷酸为初始反应原料,尿素为氨化缩合剂,经预聚合和高温固化2个阶段反应制得聚磷酸铵。针对预聚合反应过程中体系随温度变化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复杂过程,探讨了升温速率、温度和时间与表观粘度的关系以及反应压力对预聚合过程的影响... 以聚磷酸为初始反应原料,尿素为氨化缩合剂,经预聚合和高温固化2个阶段反应制得聚磷酸铵。针对预聚合反应过程中体系随温度变化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复杂过程,探讨了升温速率、温度和时间与表观粘度的关系以及反应压力对预聚合过程的影响。在最佳预聚合反应条件下合成的聚磷酸铵聚合度可以达到65.36,氨氮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为14.36%和69.84%(均为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聚磷酸 预聚合 反应过程
原文传递
硝酸钙溶液自然循环低温预浓缩实验研究
14
作者 余林春 杜怀明 +2 位作者 张峰榛 罗容珍 周刚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5-27,共3页
针对我国磷矿品位下降给硝酸磷肥的生产带来的困难,磷矿酸解液的结晶除钙面临巨大的挑战,采用低温热源实现酸解液的预浓缩是冷冻法结晶除钙应对磷矿品位不断下降并实现低位热能利用的有效举措。将自然循环系统应用于硝酸钙溶液的预浓缩... 针对我国磷矿品位下降给硝酸磷肥的生产带来的困难,磷矿酸解液的结晶除钙面临巨大的挑战,采用低温热源实现酸解液的预浓缩是冷冻法结晶除钙应对磷矿品位不断下降并实现低位热能利用的有效举措。将自然循环系统应用于硝酸钙溶液的预浓缩,采用低温余热作为热源,维持进料在20℃~25℃之间蒸发浓缩,浓度在45%~55%之间变化,蒸发管内传热Nusselt数仍然可以保持在28.4~36.7,易于实现低温浓缩操作的连续化,适用于低温热源的利用,具有较大的工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磷肥 硝酸钙 自然循环 低温预浓缩 NUSSELT数
下载PDF
粉煤灰/PVC复合材料流变性与力学性能调控规律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蓬杨 谢卫苹 +3 位作者 陈浩远 梁吉 张峰榛 向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59,共3页
研究了粉煤灰/PVC复合材料流变性与力学性能调控规律,考察了增塑剂和粉煤灰对体系流变性和剪切黏度影响,以及增塑剂量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确定了制备粉煤灰/PVC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粉煤灰/PVC共混体系流变性与粉煤灰和... 研究了粉煤灰/PVC复合材料流变性与力学性能调控规律,考察了增塑剂和粉煤灰对体系流变性和剪切黏度影响,以及增塑剂量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确定了制备粉煤灰/PVC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粉煤灰/PVC共混体系流变性与粉煤灰和增塑剂的添加量密切相关,加入增塑剂可有效降低PVC剪切黏度,有利于制备高填充量的粉煤灰/PVC复合材料。在增塑剂添加量为30%(质量分数)、注塑温度为190℃条件下混炼12 min,制备得到粉煤灰填充量为75%的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为7.2 MPa,弯曲强度为28.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PVC 增塑剂 剪切黏度
下载PDF
溶析结晶制备碳酸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然昊 程卓 +3 位作者 李春丽 张焕焕 杨虎 张峰榛 《中国井矿盐》 CAS 2023年第3期30-32,共3页
本文以质量分率3%的氯化锂水溶液为模拟卤水,以碳酸钠溶液为沉淀剂,以丙酮为溶析剂,采用溶析结晶方法,制备了碳酸锂产品。考察了碳酸钠溶液浓度、丙酮用量、结晶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碳酸钠溶液浓度、增加丙酮用量... 本文以质量分率3%的氯化锂水溶液为模拟卤水,以碳酸钠溶液为沉淀剂,以丙酮为溶析剂,采用溶析结晶方法,制备了碳酸锂产品。考察了碳酸钠溶液浓度、丙酮用量、结晶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碳酸钠溶液浓度、增加丙酮用量、提高结晶温度皆可提高产品收率,但过高的碳酸钠溶液浓度可能会降低产品纯度;在碳酸钠溶液质量分率为16.7%,丙酮、氯化锂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体积比为1:1:1,温度为40℃条件下,制备的碳酸锂产品,其收率高达83.3%,形貌为棒状。本研究为低锂卤水提取锂盐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溶析结晶 沉淀剂 溶析剂 收率
下载PDF
高填充石膏/PVC共混体系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蓬杨 谢卫苹 +3 位作者 陈浩远 梁吉 张峰榛 向兰 《盐业与化工》 CAS 2016年第9期37-39,共3页
文章研究了高填充(石膏填充量≥50%)条件下共混温度、石膏填充量及增塑剂对石膏/PVC共混体系流变性的影响。共混温度提高导致体系流变性先升后降,180℃-190℃最佳;石膏填充量从150 phr提至350 phr时,平衡转矩提高80%;加入增塑剂可提... 文章研究了高填充(石膏填充量≥50%)条件下共混温度、石膏填充量及增塑剂对石膏/PVC共混体系流变性的影响。共混温度提高导致体系流变性先升后降,180℃-190℃最佳;石膏填充量从150 phr提至350 phr时,平衡转矩提高80%;加入增塑剂可提高体系流变性,降低材料弯曲强度。在石膏填充量350 phr,增塑剂加入量20 phr及180℃条件下,制得弯曲强度28.4 MPa的高填充石膏/PVC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PVC 流变性 增塑剂
下载PDF
磷酸二氢钾在乙醇-水溶剂中溶解特性
18
作者 程卓 张峰榛 +2 位作者 张伟 汤秀华 钱杨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磷酸二氢钾(KDP)在混合溶剂中溶解过程的定量表达是溶析结晶器设计及优化的理论依据。基于种群平衡模型,建立多分散颗粒溶解模型,利用OptiMax结晶工作站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获得KDP颗粒群在乙醇-水溶剂中溶解实验数据,采用最小... 磷酸二氢钾(KDP)在混合溶剂中溶解过程的定量表达是溶析结晶器设计及优化的理论依据。基于种群平衡模型,建立多分散颗粒溶解模型,利用OptiMax结晶工作站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获得KDP颗粒群在乙醇-水溶剂中溶解实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溶解速率常数;模型预测了溶解过程KDP颗粒粒度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采用标准矩量法获得KDP颗粒群表面积、体积以及平均粒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KDP颗粒群溶解过程以中小颗粒为主。研究结果对多分散颗粒的工业结晶过程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氢钾 乙醇 溶解 种群平衡 粒度分布
下载PDF
自由降落液柱流的绝热蒸发
19
作者 席向峰 张峰榛 +1 位作者 魏文韫 余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0-735,共6页
对自由降落液柱流在低压条件下的绝热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低压液柱气液界面蒸发模型,结合液柱自由降落绝热蒸发实验(温度20~55℃、蒸发压力2~15 kPa、Reynolds数1500~5000),得到了本研究体系蒸发传热准数方程。研究发现,过高... 对自由降落液柱流在低压条件下的绝热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低压液柱气液界面蒸发模型,结合液柱自由降落绝热蒸发实验(温度20~55℃、蒸发压力2~15 kPa、Reynolds数1500~5000),得到了本研究体系蒸发传热准数方程。研究发现,过高的过热度(ΔTsup>11℃)易产生雾沫夹带而降低气液分离效率,液柱长径比在43.5~87范围内可使蒸发效率达到63.2%~86.5%,液柱长径比过长时液柱易断裂,且不能显著提高蒸发效率。在本文蒸发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由降落液柱流蒸发过程的流程模拟,为其工业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柱 蒸发速率 蒸发效率 过热度 流程模拟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峰榛 刘兴勇 +1 位作者 汤秀华 平芷菡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9期139-140,151,共3页
针对传统的"以知识为主导"课程教学,对我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该教学改革是将课程教学重心放在"学生能力产出"上,实现了教学范式由"内容为本"向"学生为本"的根本转变。教学... 针对传统的"以知识为主导"课程教学,对我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该教学改革是将课程教学重心放在"学生能力产出"上,实现了教学范式由"内容为本"向"学生为本"的根本转变。教学改革内容包括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的建立、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以及学生能力获得的课程评价。《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成果导向 化学反应工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