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芪品质现状及产地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林鑫 李成义 +5 位作者 谢耀慧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谭雪艳 刘善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红芪为甘肃的道地药材,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种植户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缺乏全面了解而盲目引种,导致不同产地红芪质量存在差异,使得目前红芪产量及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不仅造成了高品质红芪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而且严重影... 红芪为甘肃的道地药材,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种植户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缺乏全面了解而盲目引种,导致不同产地红芪质量存在差异,使得目前红芪产量及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不仅造成了高品质红芪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而且严重影响农户经济收入、种植积极性及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对红芪资源栽培现状、质量评价及产地适宜性评价指标进行综述,发现红芪生产过程中存在种质低、品质差异大、非药用部位浪费等问题。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严重影响红芪的质与量,因此分析环境因子和社会因素对红芪产地适宜性的影响,为红芪产地适宜区划、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合理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有助于解决红芪产区缩减、品质不一、产量下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品质 产地适宜性 评价指标 中药资源
原文传递
款冬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林鑫 李成义 +5 位作者 贾妙婷 冯慧敏 魏小成 李玥 张广袤 周瑞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款冬花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主要含有倍半萜和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于镇咳祛痰、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款冬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结合... 款冬花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主要含有倍半萜和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于镇咳祛痰、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款冬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结合质量标志物理论,基于传统药性药效、成分可测性及加工炮制等方面进行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推测款冬酮、甲基丁酰款冬素酯、款冬二醇、款冬花多糖、绿原酸、咖啡酰奎宁酸、克氏千里光碱、千里光宁为其质量标志物,为规范款冬花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款冬花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红芪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善茹 李成义 +5 位作者 刘书斌 强正泽 贾妙婷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1-269,共9页
红芪作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以“米仓红芪”为佳,主要含有红芪多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红芪多糖是红芪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药保... 红芪作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以“米仓红芪”为佳,主要含有红芪多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红芪多糖是红芪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并总结近10年国内外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药理活性研究,通过阐述红芪多糖提取工艺、含量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红芪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构特征,分析红芪多糖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红芪生境适宜性评价
4
作者 林鑫 李成义 +5 位作者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谢耀慧 谭雪艳 刘善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05-4010,共6页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评价红芪生境适宜性。方法运用MaxEnt模型筛选影响红芪分布的生态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利用ArcGIS软件评价红芪生态适宜性,得到全国红芪生境的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非适生区。结果红芪在我国...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评价红芪生境适宜性。方法运用MaxEnt模型筛选影响红芪分布的生态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利用ArcGIS软件评价红芪生态适宜性,得到全国红芪生境的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非适生区。结果红芪在我国的适生区面积为1.29×10^(6)km^(2),其中高度适生区面积为5×10^(4)km^(2),中度适生区面积为3.38×10^(5)km^(2),低度适生区面积为9×10^(5)km^(2),在生境适宜区占比分别为4.03%、26.20%、69.77%,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影响红芪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最热季度降水量、9月和12月太阳辐射量、温度季节性变化偏差和上层土壤(0~30 cm)基本饱和度。结论本研究结果与文献记载相吻合,可为红芪引种栽培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MaxEnt模型 ARCGIS 生态因子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叶面施肥对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的影响
5
作者 魏小成 李成义 +4 位作者 周瑞娟 张广袤 贾妙婷 罗旭东 强正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2-1729,共8页
目的探究叶面施加无机盐溶液对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的影响。方法在红芪不同生长期叶面施加不同剂量无机Zn盐(ZnSO_(4)·7H_(2)O)溶液(0.8、0.4、0.1μg/L),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红芪根、茎、叶及土壤0、20... 目的探究叶面施加无机盐溶液对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的影响。方法在红芪不同生长期叶面施加不同剂量无机Zn盐(ZnSO_(4)·7H_(2)O)溶液(0.8、0.4、0.1μg/L),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红芪根、茎、叶及土壤0、20、40 cm处Mg、Ca、Cu、Zn、K、Fe、Co含量;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分析叶面施肥对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的影响。结果外源无机Zn盐溶液能够促进红芪及其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的累积;主成分分析发现可以依据无机元素含量将红芪根、茎、叶区分开;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中Co、K含量与红芪中Ca、Mg、Fe含量有显著相关性;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Zn盐溶液造成红芪不同部位差异的主要无机元素有Ca、Fe、Mg等。结论无机Zn盐溶液能够促进生长期红芪不同部位的无机元素累积,可在红芪生长期叶面施加一定剂量的无机Zn盐溶液,以提高红芪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叶面施肥 根际土壤 无机元素 锌(Zn)
下载PDF
红芪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6
作者 魏小成 李成义 +7 位作者 周瑞娟 张广袤 贾妙婷 罗旭东 林鑫 谢耀慧 刘善茹 谭雪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181,共4页
红芪是甘肃特色道地药材,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常出口于东南亚等地区,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常见市售红芪药材主要为人工栽培品,野生红芪流通较少。栽培红芪由于各产区红芪种源及栽培技术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质量存在较大... 红芪是甘肃特色道地药材,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常出口于东南亚等地区,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常见市售红芪药材主要为人工栽培品,野生红芪流通较少。栽培红芪由于各产区红芪种源及栽培技术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系统梳理引起栽培红芪品质差异的影响因素,厘清红芪种植过程中影响红芪质量的相关因素,可提高红芪药材的质量。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栽培红芪的种质资源、栽培方式、采收加工及贮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红芪的科学种植方式及药材的合理加工贮藏方法,以期为控制红芪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道地药材 品质差异 影响因素 质量
原文传递
红芪免疫调节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瑞娟 李成义 +5 位作者 冯慧敏 魏小成 张广袤 李玥 贾妙婷 罗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53-156,共4页
免疫功能是维持机体正常的重要生理功能,在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整理中药红芪化学成分和相关药理作用,阐述红芪活性成分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免疫增强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也为红... 免疫功能是维持机体正常的重要生理功能,在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整理中药红芪化学成分和相关药理作用,阐述红芪活性成分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免疫增强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也为红芪免疫调节作用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增强免疫 物质基础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药用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广袤 李成义 +4 位作者 梁婷婷 魏小成 周瑞娟 冯慧敏 强正泽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0-264,共5页
根瘤菌作为一类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除可与常见的豆科药用植物形成共生固氮体系提升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外,其与部分非豆科药用植物作用也有类似的效果。研究根瘤菌与药用植物的共生体系,对于药用植物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 根瘤菌作为一类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除可与常见的豆科药用植物形成共生固氮体系提升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外,其与部分非豆科药用植物作用也有类似的效果。研究根瘤菌与药用植物的共生体系,对于药用植物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根瘤菌与植物共生的机理不断明确,应用技术不断成熟。作为药用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的交叉研究,该文主要从根瘤菌的相关特性、药用植物根瘤菌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方面进行综述,为根瘤菌在中药产业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根瘤菌 共生体系 应用
原文传递
当归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53
9
作者 冯慧敏 李玥 +7 位作者 罗旭东 梁婷婷 贾妙婷 强正泽 魏小成 张广袤 周瑞娟 李成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9-166,共8页
当归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主要含有苯酞类、单萜和倍半萜类、芳香类化合物、脂肪烃及其衍生物、多糖、有机酸及其他类化学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肿瘤、抗抑郁、增强心脑血管、糖尿病防治、保肝及其他方面。通过文献检索,梳理... 当归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主要含有苯酞类、单萜和倍半萜类、芳香类化合物、脂肪烃及其衍生物、多糖、有机酸及其他类化学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肿瘤、抗抑郁、增强心脑血管、糖尿病防治、保肝及其他方面。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和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当归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从传统功效、药性、不同加工、化学成分可测等多方面进行预测分析当归质量标志物,以期为当归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苯酞类 有机酸 当归多糖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红芪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慧敏 李成义 +7 位作者 李玥 罗旭东 梁婷婷 贾妙婷 强正泽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5,共5页
红芪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主要含有红芪多糖、黄酮、苯丙素、三萜及甾体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生物碱、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衰老、肺纤维化、肝损伤、骨质疏松、炎症(肠炎、... 红芪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主要含有红芪多糖、黄酮、苯丙素、三萜及甾体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生物碱、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衰老、肺纤维化、肝损伤、骨质疏松、炎症(肠炎、葡萄膜炎、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病证的防治。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和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红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体现其在临床应用优势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红芪多糖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红芪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与潜在优势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玥 何军刚 +4 位作者 冯慧敏 魏小成 张广袤 周瑞娟 李成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93,共5页
红芪中的化学成分除多糖类之外,黄酮类也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集中在红芪多糖类化学成分的研究,对黄酮类的报道少之又少。对红芪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红芪黄酮类化合物在抗肿瘤... 红芪中的化学成分除多糖类之外,黄酮类也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集中在红芪多糖类化学成分的研究,对黄酮类的报道少之又少。对红芪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红芪黄酮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抗氧化、改善肺纤维化、抗骨质疏松、降低骨骼肌损伤等方面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红芪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和改善肺纤维等方面的疗效都优于黄芪,且二者不能够替换使用。为红芪黄酮类化学成分进一步的鉴定、研究以及临床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促进甘肃道地药材红芪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推动甘肃红芪药材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黄酮 提取分离 含量测定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无机元素与中药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魏小成 李成义 +6 位作者 周瑞娟 张广袤 冯慧敏 李玥 贾妙婷 强正泽 王明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40-144,共5页
作为物质基础,无机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特点是数量少、种类多、作用大,在人体中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失调,将引发各类疾病。无机元素在中药生长代谢和临床治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中药共同维护人体健康。研究无机元素与中药关系对... 作为物质基础,无机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特点是数量少、种类多、作用大,在人体中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失调,将引发各类疾病。无机元素在中药生长代谢和临床治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中药共同维护人体健康。研究无机元素与中药关系对中医药现代化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本文对无机元素与中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元素 中药 动态平衡 综述
下载PDF
红芪有效成分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累积特征研究
13
作者 魏小成 李成义 +5 位作者 周瑞娟 张广袤 贾妙婷 罗旭东 强正泽 王明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24-731,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长期红芪有效成分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累积变化特征,厘清生长期红芪无机元素的动态需求,为红芪适宜种植区域筛选及优化红芪种植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不同生长期采集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目的:探究不同生长期红芪有效成分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累积变化特征,厘清生长期红芪无机元素的动态需求,为红芪适宜种植区域筛选及优化红芪种植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不同生长期采集红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红芪根、茎、叶及根际土壤不同土层的无机元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芪根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红芪总多糖的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不同生长期红芪根、茎、叶及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发现红芪根、茎、叶中Cu元素含量稳定,20 cm土壤中Cu和K元素含量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Ca元素-毛蕊异黄酮苷、Fe元素-红芪多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及OPLS-DA结果表明Ca元素、Mg元素及Zn元素可能是不同生长期样品中主要变化的无机元素。结论:土壤无机元素可以影响生长期红芪有效成分积累,建议红芪选择Fe元素含量高和Zn元素含量低的土壤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不同生长期 根际土壤 无机元素 累积特征 有效成分 种植技术
原文传递
红芪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贾妙婷 李成义 +5 位作者 强正泽 王明伟 冯晓莉 魏小成 周瑞娟 张广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13-219,共7页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化疗药物、手术、放疗或激素治疗的组合,其治疗过程存在多药耐药、癌细胞非选择性靶向、药物毒性等局限性。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发现中药具有多角...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化疗药物、手术、放疗或激素治疗的组合,其治疗过程存在多药耐药、癌细胞非选择性靶向、药物毒性等局限性。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发现中药具有多角度、多机制协同、不良反应小的特点,能有效抑制肿瘤增殖、分化和转移,可避免产生耐药性,是当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焦点。红芪是甘肃道地药材之一,为补益类中药,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历代本草中多将红芪列入黄芪项下,作为黄芪使用,红芪在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活性、抗肝纤维化方面要优于黄芪。研究发现,红芪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突出,对肝癌、膀胱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还可联合临床抗癌药物,降低化疗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过程的耐受性。在目前研究基础上,对红芪有效成分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调控微小mRNA(miRNA)、诱导细胞自噬、增强免疫调节作用及联合临床化疗药减毒增效、增敏作用的机制进行总结归纳,系统阐释红芪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为红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和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有效成分 抗肿瘤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铁元素对红芪异黄酮类成分累积特征分析
15
作者 魏小成 李成义 +6 位作者 孙天雄 贾妙婷 冯慧敏 李玥 周瑞娟 张广袤 强正泽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 研究铁(Fe)元素对红芪异黄酮类成分累积的影响以及无机元素与异黄酮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红芪生长期叶面喷施高、中、低浓度Fe盐溶液,11月初采收红芪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红芪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采用火焰原... 目的 研究铁(Fe)元素对红芪异黄酮类成分累积的影响以及无机元素与异黄酮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红芪生长期叶面喷施高、中、低浓度Fe盐溶液,11月初采收红芪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红芪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AAS)法测定红芪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等计量方法分析红芪药材中无机元素与异黄酮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空白(CK)组比较,高、中、低浓度Fe盐组毛蕊异黄酮苷含量明显升高,芒柄花苷和芒柄花素含量明显降低,且中浓度Fe盐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浓度Fe盐对Ca、Mg元素含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Zn、Co元素含量具有明显抑制作用;Co与Cu、Co与Mg、Zn与芒柄花苷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Cu与Zn、K与Zn、Ca与Mg、Ca与毛蕊异黄酮苷、Fe与芒柄花素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Fe与K、Fe与毛蕊异黄酮、Cu与Mg、Mg与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与芒柄花素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浓度Fe盐溶液对红芪药材中7种元素的累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施加适量Fe盐溶液可以提高红芪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无机元素 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 主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